工程掛靠法律責任
❶ 掛靠,轉包和違法分包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承包人轉包項來目或將自中標項目的部分主體、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轉讓、分包無效,處轉讓、分包項目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勘察、設計、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監理費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2、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勘察、設計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或者監理酬金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對施工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承攬工程的,吊銷資質證書,依照上述規定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3、違反規定,轉包、違法分包或者允許他人以本企業名義承攬工程的,按照上述規定予以處罰;對於接受轉包、違法分包和用他人名義承攬工程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❷ 掛靠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嗎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原則上,需要承擔連帶責任:「掛靠」關系中,掛靠雙方對工程質量發生的糾紛、拖欠工程材料款、勞務費發生的糾紛、以被掛靠方分支機構的名義擅自對外擔保的糾紛等必須承擔連帶責任。沒有擔保的,不承擔連帶責任。
一,「掛靠」關系不受法律保護。
1、最高法《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將掛靠經營界定為「掛靠方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進行施工的生產經營活動。」
2、《解釋》第4條規定:「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他人簽訂建築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收繳當事人已經取得的非法所得」。
由此可見,由於掛靠屬於一種規避法律的行為,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事實,一旦發現,將承擔合同無效、沒收違法所得的法律責任。
二,「掛靠」不同於代理關系,不具有代理關系的核心——代理權。
「掛靠」關系中,沒有資質或資質等級不夠的民事主體只是利用有相應資質等級的企業的名義對外承攬工程,並繳納一定的「好處費」,除此之外無任何關系,出借資質的民事主體不可能給予借用資質的民事主體任何承諾和授權,他們之間絕非授權與被授權的關系,不可能取得出借資質企業授予的代理許可權。
三,委託代理與掛靠關系,責任承擔不同。
「掛靠」關系中,掛靠雙方對工程質量發生的糾紛、拖欠工程材料款、勞務費發生的糾紛、以被掛靠方分支機構的名義擅自對外擔保的糾紛等必須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掛靠方,利用被掛靠方的資質,取得了其自身難以取得的信用擔保,從而獲得了他人借款,或以被掛靠方的名義欠款的,被掛靠方違法出借資質,為掛靠方的違法「掛靠」行為提供便利,對掛靠方無法到期償還的借款應承擔連帶責任。
❸ 工程掛靠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什麼是掛靠行為? 「掛靠」,即所謂「企業掛靠經營」,就建築業而言,是指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企業名義對外承接工程的行為。允許他人使用自己名義的企業為被掛靠企業,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或個人(個體工商戶和其他有經營行為的自然人)為掛靠人。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時並沒有直接將該行為定義為「掛靠」,而是表述為「借用」,即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從事施工,「掛靠」與「借用」實際上系同一概念。 2、工程掛靠的認定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掛靠: (1)沒有資質的單位或個人借用其他施工單位的資質承攬工程的; (2)有資質的施工單位相互借用資質承攬工程的,包括資質等級低的借用資質等級高的,資質等級高的借用資質等級低的,相同資質等級相互借用的; (3)專業分包的發包單位不是該工程的施工總承包或專業承包單位的,但建設單位依約作為發包單位的除外; (4)勞務分包的發包單位不是該工程的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單位或專業分包單位的; (5)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派駐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管理負責人、安全管理負責人中一人以上與施工單位沒有訂立勞動合同,或沒有建立勞動工資或社會養老保險關系的; (6)實際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專業承包單位與建設單位之間沒有工程款收付關系,或者工程款支付憑證上載明的單位與施工合同中載明的承包單位不一致,又不能進行合理解釋並提供材料證明的; (7)合同約定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專業承包單位負責采購或租賃的主要建築材料、構配件及工程設備或租賃的施工機械設備,由其他單位或個人采購、租賃,或者施工單位不能提供有關采購、租賃合同及發票等證明,又不能進行合理解釋並提供材料證明的;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掛靠行為。 3、掛靠合法嗎? 《建築法》已對掛靠行為作出了禁止性規定。《建築法》明確禁止掛靠行為,該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4、工程掛靠的法律責任 (1)最高院 最高院2004年14號《司法解釋》不是很明確具體。該解釋沒有使用「掛靠」術語,第四條使用了「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表述。「掛靠」行為責任包括:行政、民事、刑事等責任。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以及大量的對外采購、租賃、借貸等商事責任等。關於建設工程質量責任承擔,14號解釋第2條規定明確,總包、分包和實際施工人共同承擔。
❹ 掛靠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一)掛靠
掛靠是指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作業或私營企業等生產、經營者,與另一經營主體約定,由前者以後者提供的經營資格和憑證進行經營活動,並向後者提供報酬的經營形式。掛靠關系一般表現為掛靠者與被掛靠者簽訂協議,掛靠方使用被掛靠方提供的介紹信、合同書、銀行帳號、印章等經營資格、證明,以被掛靠方名義對外從事民事活動,並向被掛靠方支付所謂「管理費」的經營形式。掛靠雙方實際上是一種有償使用資格證照的合同關系;對外,掛靠方以被掛靠方名義進行活動, 對內則以依照合同約定享受權利,承擔義務。掛靠還可以表現為掛靠者與被掛靠者約定,掛靠者以被掛靠者下屬單位或分支機構的名義,從事被掛靠者營業執照范圍內的經營活動。
(二)掛靠的法律性質及法律後果
從法律上講,掛靠經營實質上就是一些自然人、合夥組織利用企業法人的獨立人格和資質,規避國家法律政策對某種行業的要求和限制,並利用所掛靠的企業法人所具有的某種資質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講,掛靠經營其實是一種「違法」行為。
1、從行政法角度分析掛靠的屬性及後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些市場主體要進入市場從事經營活動必須取得相關資格或資質,從而實現市場的有序性和規范化。而國家通過行政許可等手段,對市場主體的資格進行審查,對於達到某種行業要求的市場主體,允許其進入市場,而對未達到某種行業標準的市場主體,不允許其進入市場,有效防止了不具備資質或生產經營條件的經濟組織從事該項經濟活動,有效地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防止了不正當競爭和其他有損交易秩序的行為發生。而掛靠經營正是對行政審查的規避和違反,掛靠者在不具備資質的的情形下以被掛靠企業的名義從事市場活動,會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因此,掛靠經營在行政法上屬違法行為,行政機關應當對掛靠單位和被掛靠單位進行行政處罰。
2、掛靠在民法上的屬性及責任承擔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掛靠是掛靠者以被掛靠者名義對外從事民事法律行為,既然是以被掛靠者名義對外從事民事法律行為,並徵得被掛靠者同意,由此產生的法律後果,理應由被掛靠者承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三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並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第五十二條規定,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既然被掛靠者允許他人從掛靠經營中獲得了利益,其承擔必要的法律後果和風險也是理所當然的。
❺ 什麼是建設工程施工中的"掛靠"論述"掛靠"存在哪些法律責任法律風險和危害
掛靠是指非施工單位正式聘用的人在施工單位的允許下(臨時授權),組織施專工單位中標的工程項目的實施,屬主要是施工中規定的項目經理、安全員、質管員、施工員、資料員這5大員。通常是,一些並非施工單位長期聘用的人員(小包工頭、小老闆),但他們得到施工單位的允許,用施工單位的單位資質和人員資質去投標,然後他們自己組織施工;還有就是施工單位中標後轉包給這些包工頭施工。總體就是施工的人不是投標是擬派駐項目部的人,通常這些人都不具備相應的資質。
危害就是,如果出現事故、尤其是安全事故,這些人是沒有資格承擔相應責任的,這樣會給業主帶來很多麻煩,因為政府追究責任時只會訂著業主。
❻ 掛靠的法律責任
1、既然他掛靠在你單位,對外的所有手續也用的是你單位的手續,那貨主起訴版你公司要求賠償,權那是沒的說的,你公司肯定要承擔責任。
2、你單位如果因此受到什麼損失,可以依據你單位與你朋友的掛靠協議向其追償,但不管你們的協議如何約定,你不能以該協議為由對抗貨主要求你公司不承擔責任。這只是你追償的依據。
3、你可以試著向法院申請追加你朋友為共同被告,看法院是否批准了。
❼ 工程掛靠單位采購材料款不能給付,被掛靠單位的法律責任
首先明確掛靠抄單位是以自己的名義還襲是以被掛靠單位的名義,如果以自己的名義,被掛靠單位因盡量撇清與該材料購買的關系,證明沒有相關材料運輸的往來,這樣被掛靠單位可能不承擔責任,如果是以被掛靠單位名義簽訂的買賣合同,那被掛靠單位需要承擔連帶責任,雖然可以追償但能收回款項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掛靠單位基本沒什麼固定資產財產的。
❽ 掛靠方出現死亡事故,被掛靠的工程公司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當然要,被掛靠的公司負有對掛靠車輛監督管理的職責,對方出事故,被掛靠的回公司應當負答連帶責任。
但是被掛靠的公司一般只是負民事賠償責任的一部分,在收取的管理費用和監管范圍之內與掛靠車輛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刑事責任由肇事者本人承擔。
❾ 掛靠經營的法律後果
1.民事法律後果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沒有良好的信用,市場經濟難以運行。而掛靠行為在民法一般之法理上屬典型欺詐行為。掛靠者在不符合法律精神的情況下借用他人名義進行經營,或雖可獨立經營,但為經營之繁榮而借他人名義經營,而第三人往往基於對被掛靠方的信任才與之進行交易;對於被掛靠方來說,明知掛靠
方行為不適,為獲得某種「利益」 而允許他人以自己名義從事經營,使第三人陷入錯誤的思考狀態中,由此造成的債務,理應由二者共同承擔,以保護善意第三人,規范市場交易秩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三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並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第五十二條規定,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由於被掛靠者從允許他人掛靠經營中獲得了利益,所以承擔必要的法律後果和風險也是理所當然的。
2.行政法律責任
掛靠經營行為中,掛靠人與被掛靠人都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均需對其行為承擔行政責任。
被掛靠人違背了行政許可權利人在行使權利時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實施許可,不得將被許可的權利隨意轉讓他人的法律規定。《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特定活動,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第八十一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行政許可,擅自從事依法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活動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採取措施予以制止,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第七十九條還規定了出讓、轉借行政許可的責任:被許可人有塗改、倒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而掛靠人在沒有取得行政許可的情形下,便假冒被許可人的名義從事相關活動,顯然違反了《行政許可法》。
3.刑事法律責任
如果掛靠經營活動觸犯刑法,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等犯罪,依法承擔刑事責任。但依據罪刑法定原則,掛靠經營承擔刑事責任時必須有刑法的明文規定。
《行政許可法》第七十九條規定,被許可人出租、出借、轉讓、倒賣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第八十一條也規定,未經許可而從事相關活動構成犯罪的也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同時,《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或情節特別嚴重的,都構成非法經營罪,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