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買賣協議書法律效力
① 房屋轉讓協議書,怎樣才有法律效力
房屋買賣協議中,作為個人,簽字或者按指印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在簽訂合同專過程中,合同當事人的屬簽字和按指印的行為,都是對合同內容進行確認,並表示受合同約束的意思。然後在當地房屋管理部門辦理產權登記的變更備案,也就是房屋買賣合同要進行登記,在合同封面加蓋產權登記備案章。
② 房屋買賣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依法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③ 代簽的房屋買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經授權代簽買方房屋買賣協議有效。買方授權第三人代簽的、或買方雖不知情但事後仍對該合同進行追認的,代簽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第三人未經買方的授權用其名義代簽合同,合同對買方不發生法律效力,所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使用其名義的第三人承擔。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④ 私下簽訂的房產買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但凡合同都必須經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具體條款: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和酬金;履行的期限、地點及方式;違約責任。
有關房地產購銷合同的制定,目前可參考的是國家建設部和國家工商局制定頒布的《商品房購銷合同(示範文本)》,必要的時候,買賣雙方仍需簽訂有關的補充協議,特別是有關房屋面積和購房人付款方式等關鍵條款,一定要有細節性的明確約定。
其他合同關鍵條款細節:
(1)有關房屋面積方面的條款。購房者在簽訂購買現房時合同時在此條款中要求寫明建築面積,及建築面積中含共用面積的組成部分及具體平米數,使用面積平米數,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的比例;購買預售房還要注意暫測面積與實測面積的誤差問題。根據《民法通則》此條款應如此表述「誤差在3%之內(含3%),視為正常誤差,但誤差部分應按實際面積在合同中規定的單價重新結算;若誤差超過3%,則視為賣方違約,賣方應承擔約責任。」
不要讓對方在這方面做文章。另外,所購樓的樓號、房號、單元在整幢樓中的位置示意圖、單元的平面圖也應在合同中寫明或作為附件。
(2)關於價格、收費、付款數額的條款。價格條款應明確,應有細項約束!不得隨意因價格變化而毀約,在付款方式條款中,應明確、詳細規定付款方式,如繳納定金的時間、數額、分期付款的步驟、時間、數額等。
(3)關於不可抗拒力。房產銷售合同有關違約責任的條款一般都有「銷售方遇不可抗力導至逾期交房,不承擔責任。」這樣的表述。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可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火災、戰爭等。」依照此法,房產買賣合同中設定有關了延伸、擴張。但如果開發商的過錯,怎麼辦?要有明確的約定。另外,季節影響、上級行為、政府行為等因素的影響,怎麼定性?可約定為不可抗力否?從而免除自己要承擔的違約責任。因此簽訂合同時,應特別注意「不可抗力」在合同中的界定。
(4)關於房屋質量。要盡量避免因與你本人無關的關於房屋質量問題帶來麻煩,如:卧室、廚房、衛生間的裝修標准、等級;屋內設備如水、電、氣、管線以及門、窗等質量約定,導致合同出現爭議,這在合同中都應涉及到,且作出明確的約定。
建議:房屋買賣是大宗合同,私下協議容易因思考不周導致雙方約定不明確,可能為將來的履約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最好還是在律師指導下來簽訂協議。最好是丑話說在前,且用文字固定下來,某種意義上講,約定越細越明確越好。
⑤ 房屋買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房產買賣中的協議書有效。買賣雙方應當具有書寫證明能力、意思表示自願真實;協議內容合法、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買賣關系的成立不得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不得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⑥ 房屋轉讓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么
爸爸哥哥放棄繼承的協議有效,但是該協議只能約束爸爸哥哥,不能約束內5個姐姐,除爸爸哥哥外,容按法定繼承辦理,財產份額在你爸爸和他的5個姐姐之間平均分配。房子自己搭的50平方如果超越房產證上的土地范圍,拆遷是沒有補償的,如是建在自己土地上,又有準建證的就有補償,有補償也是在爸爸和其姐姐之間平均分配。爸爸哥哥不承認協議,屬於有爭議。解決辦法是,爸爸以爸爸哥哥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放棄遺產繼承的協議有效。法院的判決書支持爸爸的話,持判決書到公證處辦理爸爸和其姐姐的遺產分配繼承公證,然後可以過戶。
⑦ 房屋買賣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法已失效,目前相關條款轉移至新民法典中。房屋買賣合同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條規定,買賣合同是指是出賣人履行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的約定義務,買受人履行支付價款義務的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九十五條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第五百九十六條
買賣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標的物的名稱、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包裝方式、檢驗標准和方法、結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條款。
⑧ 房屋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房屋買賣協議書依法成立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一經簽字或蓋章合同即產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協議書後未辦理過戶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但所有權不發生改變。
【法律依據】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六十條
國家實行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制度。
《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