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中和解協議的法律效力
❶ 和解協議、調解書、仲裁書、判決書的效力區別
和解協議抄一般指當事人雙方之間達成的協議,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顯失公平等情形應認定為有效,效力等同於一般的民事約定(有效、無效或效力待定)
調解書是在和解協議的基礎上由仲裁機構或者法院予以確認,直送達簽收之日起生效
仲裁裁決書的效力分情況,適用一裁終局的裁決書如申請人未提起訴訟,自作出之日起生效;非終局裁決的,當事人在文書規定的時間內未提起訴訟生效,否則不生效
判決書分一審和二審,一審判決類似於非終局裁決
二審判決書送達生效
全手打,望採納
❷ 仲裁中達成的調解協議效力如何
答一:根據我國仲裁法規定,當事人提起仲裁應該符合以下條件:
1、存在有效地仲裁協議
2、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3、屬於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即:當事人提請仲裁的爭議事項必須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財產糾紛,同時不屬於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以及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答二:仲裁協議必須在第一次開庭時提出,否則法院可以受理。當事人對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逾期提出的法院不予審查。
因為本案已經第二次開庭了,所以馬天公司聲明仲裁協議和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行為沒有任何意義。
答三:
1、財產保全由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提出。
2仲裁委員會提交法院
3、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如果要求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拒絕提供的,法院駁回申請。
4、法院接受申請後48小時內作出裁定。
5、法院裁定採用保全措施的,立即執行。
問題太多,手打字痛了,先回答三個
❸ 在仲裁中所達成的和解協議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採用一裁終局制,和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效力,當事人達成協議後若就同一
法律事實提起訴訟,法院不予受理
❹ 法院判決、仲裁、調解協議的效力問題
1)有法律效力,對方不履行,可以拿仲裁裁決書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回審查後會答給你答復。
2)法院給你們調解後,會出個調解書,讓你們雙方簽字。都簽了就聲小了,效果和法院自己判決一樣。如果是一方被脅迫不自願簽署了,或者先達成協議但簽字前又反悔了,調解則歸於無效。有效的情況下和法院執行自己的判決一樣申請強制執行。
3)仲裁和判決一個是仲裁機構做出,一個是法院判決。我國奉行或裁或判,也就是仲裁和判決只能選擇一個(僅針對商事活動,勞動仲裁是例外)。選擇了一個就不能選擇第二個了。
如果有仲裁協議,一般就不會走法院判決。但是如果一方不願意用仲裁,向法院隱瞞仲裁協議並起訴的,對方當事人在答辯期間也沒提仲裁協議的事情,那麼就視為雙方都放棄了仲裁,可以判決。如果答辯期間對方當事人向法院出示了仲裁協議,法院就不會判了。
❺ 在仲裁過程中訂立的和解協議與仲裁裁決書是否具有同等效力
在仲裁過程中訂立的和解協議,與仲裁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❻ 仲裁庭的調解書和人民法院的和解協議是不是都有強制執行效力
都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調解書的強制執行需要再生效後 逾期不執行的情況下
❼ 仲裁委員會調解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嗎為什麼
《仲裁法》第五十一條「仲裁庭在做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當事人自願版調解的,仲裁庭權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做出裁決。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或者根據協議的結果製作裁決書。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若是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❽ 仲裁調解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仲裁調解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版議調解仲裁法》第權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❾ 和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協商不成,到法院起訴,以 顯失公平主張撤銷協議
《中華人回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答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