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Ⅰ 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是什麼
1、應當保證生產銷售的食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以及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並對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必須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
3、應當建立嚴格的生產經營質量管理體系,實現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可查詢、來源可追溯、過程可控制、責任可追究。
4、發現生產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或有關規定要求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和銷售。
(1)法律規定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擴展閱讀
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產業鏈條長,涉及環節多,產品產銷量大,社會影響面廣,與人民群眾日常飲食消費關系密切,是我國食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強大型企業監管,切實防範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是食品生產監管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帶動提升食品質量安全總體水平的有效抓手。
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大型企業引領示範的「正效應」,許多大型企業能夠主動加大食品安全投入,創新食品安全管理,積極推進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創新食品安全風險防範機制,嚴格自我管理,嚴格行業自律,在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方面發揮了行業引領示範作用。
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大型企業失律失范的「負效應」,大型企業一旦出問題,往往都是系統性問題,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為食品行業帶來「負能量」。
Ⅱ 食品安全法如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
你好:
食品生產經營者是保證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生產版經營者應當依照法權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同時確立了以下制度,以進一步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作為保證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定義務:生產經營許可制度、索票索證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經營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按照食品安全標准進行生產經營,積極建立良好生產規范,並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Ⅲ 為什麼要落實食品安全企業主體責任
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食品生產經營者也是對自身生產的食品負責的第一人。只有從法律制度上確保食品生產經營者切實做到依法生產經營,誠實守信,對食品安全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才能建立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
Ⅳ 如何 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二是嚴把部門監管關,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要加強食用農產品入市後監管,督促食用農產品市場開者和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嚴把進貨質量關。要把糧食質量安全納入日常監督管理的重點范圍,重點加大對糧食銷售企業、糧食批發市場、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的監督抽檢和日常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銷售質量不合格糧食、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等違法犯罪行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三是嚴把風險自查關,推動「診脈行動」取得效果。今年,根據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和總局有關工作要求,省食品葯品監管局組織開展食品經營企業「診脈行動」。相關企業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將「診脈行動」作為落實法律要求,建立企業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防範食品安全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自查自糾,查找食品經營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和風險點,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要將「診脈行動」作為促進誠信經營,提升企業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內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嚴格依法依規開展食品經營活動,體現對社會、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樹立守法誠信的企業形象。各地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要對「診脈行動」具體工作和企業進行全程跟進、協調和指導,推動行動取得實效。
Ⅳ 如何落實餐飲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二是嚴把部門監管關,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要加強食用農產品入市後監管,督促食用農產品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嚴把進貨質量關。要把糧食質量安全納入日常監督管理的重點范圍,重點加大對糧食銷售企業、糧食批發市場、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的監督抽檢和日常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銷售質量不合格糧食、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等違法犯罪行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
三是嚴把風險自查關,推動「診脈行動」取得效果。今年,根據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和總局有關工作要求,省食品葯品監管局組織開展食品經營企業「診脈行動」。相關企業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將「診脈行動」作為落實法律要求,建立企業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防範食品安全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自查自糾,查找食品經營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和風險點,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要將「診脈行動」作為促進誠信經營,提升企業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內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嚴格依法依規開展食品經營活動,體現對社會、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樹立守法誠信的企業形象。各地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要對「診脈行動」具體工作和企業進行全程跟進、協調和指導,推動行動取得實效。
Ⅵ 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學校法人申報許可證)具體指什麼
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是向市場提供合格產品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具體指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必須依法取得行政許可,全面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嚴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制和有關操作規程,依法從事食品生產、採集、收購、加工、儲存、運輸、陳列、供應、銷售等活動,及時消除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危害與風險。企業法定代表人為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Ⅶ 食品生產企業應如何落實主體責任
參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關於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檢查規定的公告》2009年第119號
Ⅷ 食品經營者應當如何履行主體責任
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應當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正所謂「誰生產,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從法律上來講,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是一個通行的原則。
【法律依據】
《食品安全法》第三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日常監督檢查,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保證食品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