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關於政府采購法律責任的說法

關於政府采購法律責任的說法

發布時間: 2022-04-07 14:51:49

Ⅰ 政府采購法律責任主體與政府采購當事人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第14條 政府采購當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享有專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各類主體屬,包括采購人、供應商和采購代理機構等。
第83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阻撓和限制供應商進入本地區或者本行業政府采購市場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該單位、個人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單位責任人或者個人處分。
由此可見,政府采購法律責任主體還包括83條所規定的范疇,所以政府采購法律責任主體的范疇要大。

Ⅱ 政府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政府的責任在於:1、保障勞動者在經濟組織里平等的勞動和競爭的責任專;2、保障沒屬有勞動能力和生活收入的社會成員基本生活的責任;3、組織、安排和解決社 會發展的方式方法的責任;4、承擔安排、推動和發展社會公共事業的責任,特別表現在教育、文化、科技、醫療等領域;5、在外交方面保證國家的獨立主權; 6、合理安排和調節各個產業和社會的平衡發展關系。上述責任僅僅是政府承擔的比較重要的責任,其他具體責任當然還更多。總之,政府的一切責任都可以概括為 以人民生活幸福為目的。

Ⅲ 《政府采購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一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的;
(二)擅自提高采購標準的;
(三)委託不具備政府采購業務代理資格的機構辦理采購事務的;
(四)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的;
(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投標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六)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不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的;
(七)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第七十二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與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二)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三)在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中提供虛假情況的;
(四)開標前泄露標底的。

第七十三條 有前兩條違法行為之一影響中標、成交結果或者可能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一)未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的,終止采購活動;
(二)中標、成交供應商已經確定但采購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銷合同,從合格的中標、成交候選人中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
(三)采購合同已經履行的,給采購人、供應商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四條
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託集中采購機構實行集中采購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第七十五條 采購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標准和采購結果的,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十六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違反本法規定隱匿、銷毀應當保存的采購文件或者偽造、變造采購文件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
供應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采購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成交的;
(二)採取不正當手段詆毀、排擠其他供應商的;
(三)與采購人、其他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四)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行賄或者提供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采購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六)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供應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項情形之一的,中標、成交無效。

第七十八條
采購代理機構在代理政府采購業務中有違法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以罰款,可以依法取消其進行相關業務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九條
政府采購當事人有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七條違法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並應依照有關民事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八十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檢查中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一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供應商的投訴逾期未作處理的,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第八十二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集中采購機構業績的考核,有虛假陳述,隱瞞真實情況的,或者不作定期考核和公布考核結果的,應當及時糾正,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其負責人進行通報,並對直接負責的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集中采購機構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考核中,虛報業績,隱瞞真實情況的,處以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並予以通報;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代理采購的資格。

第八十三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阻撓和限制供應商進入本地區或者本行業政府采購市場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該單位、個人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單位責任人或者個人處分。

Ⅳ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法律責任

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認定、延續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的回,省級以上人民答政府財政部門應當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資格認定、延續,並給予警告。
申請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的,由認定其資格的財政部門予以撤銷,並收回《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證書》。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情節不嚴重的,取消其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收回《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證書》:
(一)超出授予資格的業務范圍承攬政府采購代理業務的;
(二)向負責監督檢查的財政部門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財政部門監督檢查的。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出借、出租、轉讓或者塗改《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證書》的,取消其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收回《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證書》。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對財政部門的行政處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Ⅳ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八條招標采購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的;
(二)應當在財政部門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上公告信息而未公告的;
(三)將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的;
(四)以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供應商,對潛在投標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或者招標文件指定特定的供應商、含有傾向性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供應商的其他內容的;
(五)評標委員會組成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
(六)無正當理由不按照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供應商順序確定中標供應商,或者在評標委員會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供應商以外確定中標供應商的;
(七)在招標過程中與投標人進行協商談判,或者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確定的事項簽訂政府采購合同,或者與中標供應商另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
(八)中標通知書發出後無正當理由不與中標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的;
(九)未按本辦法規定將應當備案的委託招標協議、招標文件、評標報告、采購合同等文件資料提交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的;
(十)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第六十九條招標采購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與投標人惡意串通的;
(二)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三)在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中提供虛假情況的;
(四)開標前泄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標底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情況的。
第七十條采購代理機構有本辦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違法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可以取消其政府采購代理資格,並予以公告。
第七十一條有本辦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違法行為之一,並且影響或者可能影響中標結果的,應當按照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一)未確定中標候選供應商的,終止招標活動,依法重新招標;
(二)中標候選供應商已經確定但采購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銷合同,從中標候選供應商中按順序另行確定中標供應商;
(三)采購合同已經履行的,給采購人、投標人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二條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託集中采購機構進行招標的,或者委託不具備政府采購代理資格的中介機構辦理政府采購招標事務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第七十三條招標采購單位違反有關規定隱匿、銷毀應當保存的招標、投標過程中的有關文件或者偽造、變造招標、投標過程中的有關文件的,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通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投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政府采購項目中標金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1至3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並予以公告,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的;
(二)採取不正當手段詆毀、排擠其他投標人的;
(三)與招標采購單位、其他投標人惡意串通的;
(四)向招標采購單位行賄或者提供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五)在招標過程中與招標采購單位進行協商談判、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訂立合同,或者與采購人另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
(六)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投標人有前款第(一)至(五)項情形之一的,中標無效。
第七十五條中標供應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標采購單位不予退還其交納的投標保證金;情節嚴重的,由財政部門將其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1至3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並予以通報:
(一)中標後無正當理由不與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簽訂合同的;
(二)將中標項目轉讓給他人,或者在投標文件中未說明,且未經采購招標機構同意,將中標項目分包給他人的;
(三)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
第七十六條政府采購當事人有本辦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五條違法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照有關民事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評標委員會成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千元以下的罰款:
(一)明知應當迴避而未主動迴避的;
(二)在知道自己為評標委員會成員身份後至評標結束前的時段內私下接觸投標供應商的;
(三)在評標過程中擅離職守,影響評標程序正常進行的;
(四)在評標過程中有明顯不合理或者不正當傾向性的;
(五)未按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方法和標准進行評標的。
上述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結果無效。
第七十八條評標委員會成員或者與評標活動有關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3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評標委員會成員取消評標委員會成員資格,不得再參加任何政府采購招標項目的評標,並在財政部門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上予以公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收受投標人、其他利害關系人的財物或者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二)泄露有關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的。
第七十九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非法干預、影響評標的過程或者結果的,責令改正;由該單位、個人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單位責任人或者個人處分。
第八十條財政部門工作人員在實施政府采購監督檢查中違反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一條財政部門對投標人的投訴無故逾期未作處理的,依法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第八十二條有本辦法規定的中標無效情形的,由同級或其上級財政部門認定中標無效。中標無效的,應當依照本辦法規定從其他中標人或者中標候選人中重新確定,或者依照本辦法重新進行招標。
第八十三條本辦法所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實施。
第八十四條政府采購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逾期未申請復議,也未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Ⅵ 關於政府采購的法律問題咨詢

紀檢監察部門,可以對政府采購、招投標的全過程進行監督。

涉及政府采購活動的相關規定如下,你可以參考:

由於公開招標是政府采購的主要方式,使用政府財政性資金的采購活動採用招標方式的,不僅要遵守《招標投標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和程序,還要遵守《政府采購法》及其有關規定。

1)《政府采購法》。這是全國人大制定頒布的規范政府采購活動的一部重要法律,主要規定政府采購的范圍和方式、政府采購當事人、政府采購程序和采購合同、對政府采購活動的質疑與投訴、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內容。

2)政府采購制度方面的綜合性規定。為貫徹落實《政府采購法》,建立和完善我國政府采購制度,財政部先後制定了《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政府采購信息公告管理辦法》、《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辦法》等規定,規范了政府采購原則、程序、信息公告發布、供應商向財政部門提起投訴,財政部門受理、作出處理決定的活動,明確了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管理職責。

3)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制度的規定。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切實加強政府機構節能工作,發揮政府采購的政策導向作用,國務院辦公廳於2007年制定了《關於建立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的通知》(國辦發[2007]51號),具體規定了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的總體要求、科學制定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規范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管理,以及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等內容。

2004年,財政部還制定了《關於印發(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的通知》(財庫[2004]185號),明確要求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采購的,應當優先採購節能產品,逐步淘汰低能效產品。具體規定了節能產品的政府采購清單制度,公布清單的媒介,以及在技術、服務等指標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採購節能清單所列的節能產品等內容。

另外,為充分發揮政府采購的環境保護政策功能,財政部與環保總局聯合制定了《關於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實施的意見》(財庫[2006]90號),就推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在性能、技術、服務等指標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採購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中所列的產品。

4)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方面的規定。為推動和促進自主創新政府采購政策的實施,嚴格控制和規范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的行為,財政部先後制定了《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財庫[2007]119號)、《關於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辦庫[2008]248號)等規定,適用於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以直接進口或委託方式采購進口產品(包括已進人中國境內的進口產品)的活動,明確規定了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實行審核管理制度、采購方式、采購文件內容及監督檢查等內容。

5)中央國家機關實行政府采購制度的規定。為建立和完善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制度,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制定了《中央國家機關全面推行政府采購制度的實施方案》(國辦發[2002]53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於全面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3]74號)等規定,明確了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是財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並具體規定了政府采購管理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離、機構分別設置,推進政府采購規范化管理、完善政府采購監督體系、加強政府采購隊伍建設等內容。財政部還先後制定了《中央單位政府采購管理實施辦法》(財庫[2004]104號)、《中央單位政府集中采購管理實施辦法》(財庫[20073號)等規定,明確規定了中央單位政府集中采購組織形式、具體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預算和計劃管理、采購目錄與標準的制定與執行、集中采購機構和部門集中采購程序、監督檢查、有關投訴及處理等內容。

Ⅶ 政府采購領域有哪些基本的法律和法規

政府采購領域有兩部基本的法律,即《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有兩部行政法規,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2015年2月27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條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各界期望,以條例為契機,從制度上推進政府采購的規范化、法治化進程,堵住尋租腐敗的黑洞,讓政府采購真正回歸陽光、公平、公正。

(7)關於政府采購法律責任的說法擴展閱讀:

法律必須從嚴約束政府采購。

案例:

采購的U盤變身iTouch4、斥資千萬元購買10萬套「次品」課桌椅、十多家企業競爭報價最高者竟中標……近年來,政府采購領域屢屢出現質次價高、豪華采購等問題,「買貴不買對」「買人參的錢買蘿卜」等采購亂象飽受詬病。

新出台的實施條例一大突破,就是明確了采購需求的內容,如規定采購人應當科學合理確定采購需求,明確采購需求成為政府采購的重要目標和依據,並規定采購標准應當依據經費預算標准、資產配置標准和技術、服務標准確定等。

「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與過去對政府采購需求管理不足相關。」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煥東說,由於一直以來缺乏從法律層面明確采購需求管理問題,沒有具體的采購需求說明、論證等要求,也沒有相關責任規定,導致一些政府采購買了不該買的東西,一些本來不需要或過於奢侈的東西大量采購。

目前,我國年政府采購資金規模已近2萬億元,帶動了一個超過20萬億元的公共采購大市場。徐煥東認為,引導政府采購領域規范發展,僅靠加強采購程序監管是不夠的,還需要強化政府采購的源頭和結果管理。

Ⅷ 政府采購法律責任主體包括()

您好:來
政府采購是政府參加民事源行為的活動,雙方具有平等的法律主體地位,即民事合同當事人,有
一方違反合同,另一方便可以主張對方的違約責任。
祝好!
深圳 劉律師

Ⅸ 我國政府采購的主要法律依據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回》是為了規范政答府采購行為,提高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廉政建設而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自2003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是針對政府采購的專門性法規。

熱點內容
律師把壞人 發布:2025-04-30 19:19:02 瀏覽:684
勞動合同法滿多少歲 發布:2025-04-30 19:13:56 瀏覽:29
丁秀洪沒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18:39:07 瀏覽:510
駕駛員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 發布:2025-04-30 18:36:35 瀏覽:556
刑法三百六十九 發布:2025-04-30 18:18:03 瀏覽:380
民事訴訟法必須書面 發布:2025-04-30 18:15:18 瀏覽:136
法官宋麗 發布:2025-04-30 17:54:49 瀏覽:313
法律援助和找專業律師的區別 發布:2025-04-30 17:39:11 瀏覽:362
新婚姻法婚前按揭房 發布:2025-04-30 17:29:36 瀏覽:116
江西省水利工程條例 發布:2025-04-30 17:22:18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