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抽逃出資股東的法律責任

抽逃出資股東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1 21:57:07

㈠ 股東抽逃出資會計應負責任么

資金抽逃,會計有責任,但是法定代表人負首要責任,一旦查出處罰的也是單專位。 會計有如實做賬的屬責任,如果作假帳幫助法人抽逃資金,或有由此獲得的收益,也要付相應的責任。 另外會計有舉報責任,不過舉報了就沒飯碗了,稅務機關不負責給會計找工作,所以沒有責任。有沒有責任要看會計是否明知,或者說是否有明顯證據證明會計知道抽逃的事實。如果的確知道,那一般要負行政責任(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如果參與抽逃和事後的掩蓋,那不管是否從中受益,都要負次要責任。假如主要責任人構成犯罪,會計也就成了從犯了。 假如會計不知道或者沒有明顯證據證明會計知道抽逃的事實,則不用承擔責任。當然,通常情況下,會計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目前的司法現狀是發現抽逃資金,一般由相關國家管理機關對法人(指單位,而不是法定代表人)進行經濟處罰,除非情節特別嚴重,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的。一般不會對單位的個人採取其他處罰措施。也包括對會計。至於上級管理機關的內部處罰就另當別論了。
麻煩採納,謝謝!

㈡ 股東抽逃出資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是哪條

股東抽逃出資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十二條 公司成立後,公司、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相關股東的行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損害公司權益為由,請求認定該股東抽逃出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製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進行分配;

(二)通過虛構債權債務關系將其出資轉出;

(三)利用關聯交易將出資轉出;

(四)其他未經法定程序將出資抽回的行為。

第十三條 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公司的發起人與被告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的發起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被告股東追償。

股東在公司增資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未盡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義務而使出資未繳足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責任後,可以向被告股東追償。
第十四條
股東抽逃出資,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返還出資本息、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抽逃出資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㈢ 抽逃出資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債務承擔無限清償責任

一般情況下,公司的股東以其對公司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內任,例如,甲乙各容自出資100萬設立丙公司,如果在經營過程中,丙公司欠債500萬,無力償還,甲乙只需以其投入丙公司的100萬承擔責任,超出部分,甲乙無需以其個人資產償還。

但在法人人格否定的情況下,有關股東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所謂無限連帶責任,就是公司欠100萬,有關股東就要還100萬,欠1000萬,有關股東就要還1000萬。公司還不起,有關股東就必須以其個人財產償還。

你說的這種無限連帶責任,就是公司欠150萬,你除了把抽逃的100萬補上外,還要用你的其他資產將剩餘50萬還上。

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對抽逃出資的行為,不僅在民事上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在行政法上還要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主要是罰款);如果情節嚴重,構成抽逃出資罪的,在刑法上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㈣ 公司股東抽逃出資,其中一個股東被判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後,可否向其他股東按股權比例追償

第二十復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制、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我的理解是,氛圍吧兩種情況:
第一種,公司債權人對公司主張權利時,其他股東已經承擔了以其股權比例應承擔的責任時,該抽逃出資股東就沒有主張的權利了。而且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種,公司債權人僅向該抽逃出資的股東主張權利時,該股東清償後,還是可以向其他股東追償其他股東以股權比例應承擔的責任,但是其他股東可以就其濫用股東權利,對公司和股東利益造成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
堅決司法為民 發布:2025-02-01 09:25:50 瀏覽:104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白鴿四 發布:2025-02-01 09:02:24 瀏覽:231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