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對兒童年齡的規定法律責任

對兒童年齡的規定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08 15:44:33

❶ 法律上兒童多大年齡負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❷ 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年齡和責任是如何界定的

未成年人,根據我國《民法典》第十七條、《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的規定,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在其他國家,未成年人被定義的年齡范圍並不完全相同。
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年齡的規定,綜合考慮了自然人的身體生長發育、心智磨礪過程、國家教育制度體系以及基本國情。
未成年人年齡的界定,直接關系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和法律責任承擔。
我國法律對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界定和刑事責任能力的年齡界定標准有所不同。
在民事責任能力方面,根據我國《民法典》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的規定,已滿十八周歲的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在刑事責任能力方面,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據此,在我國,未滿十二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在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追訴的情形下對極其嚴重的罪行承擔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只對八種較為嚴重的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對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擔刑事責任。
因此,我國《刑法》規定的未成年人承擔刑事責任年齡范圍是指已滿十二周歲而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

❸ 12歲承擔的法律

責任年齡在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中都有所規定。近現代世界各國刑事立法關於責任年齡的版規定雖各有權不同,但一般都是根據本國少年兒童成長的實際情況和同犯罪作斗爭的需要,根據一個人從完全不具備到部分具備、完全具備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的逐步發展過程,把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幾個階段,劃分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實行絕對無責任年齡和完全負責任年齡的兩分制;有的實行絕對無責任年齡、相對無責任年齡、減輕責任年齡、完全負責任年齡的四分制等。目前多數國家刑法中的責任年齡制度都採用三分制或四分制。我國刑法根據我們國家一貫的對少年兒童的危害行為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政策為指導,從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狀況、少年兒童的成長過程以及各類犯罪的情況等實際出發,並適當借鑒別國的立法經驗,考慮刑法的世界發展趨勢,在刑法典第17條里對責任年齡作了較為集中的規定,把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與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三個年齡階段。

❹ 法律上兒童多大年齡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抄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襲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❺ 國內外對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有哪些不

我國與德國、日本、義大利、韓國等國家的法律條文非常接近,都是把14歲定為了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比利時、盧森堡、巴西等國家,則是認定18歲的成年年齡,為刑事責任年齡,低於18歲沒有刑事責任。

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則是認為16為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法國、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國家,以13歲為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非洲的大部分國家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國家,則是以12歲為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在亞洲地區,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印度的治安情況並不算好,因此,印度規定12歲為最低的刑事責任年齡。

目前,英國法律規定的未成年刑事責任年齡,大體分為三段。
1)未滿10歲的兒童,認定為無實施犯罪行為的能力,所以絕對不負刑事責任。

2)英國對10歲以上不滿14歲的兒童被推定為無實施犯罪行為的能力。但是與不滿10歲不同,對已滿10歲不滿14歲的兒童本推定為無實施犯罪行為能力里這一推定不再是絕對的,可以用證據進行反駁。

3)14歲以上,負刑事責任。

上述國家都有自己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部分英美法系國家,則乾脆沒有年齡的限制。例如美國下轄的50個州,每個州都有自己的立法權,其中的37個州,都沒有規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換而言之,幼兒園的孩子犯下了重大案件,也有可能面臨嚴懲。其餘13個州,最低刑事年齡的標准不一樣,從7歲到10歲不等,但都沒有超過10歲。

轉自 搜狐網 《世界各國的刑事責任年齡,到底是14歲,還是沒年齡限制?》

網頁鏈接

❻ 法律規定多少歲算兒童

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是0-18歲。
《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給出的定義是:較幼小的未成年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規定是0-18歲,醫學界以0~14歲的兒童為兒科的研究對象,中國少先隊的隊員年齡在14歲以下,而共青團員的入團年齡為14歲以上。
一般有以下幾種說法:
1.在兒童心理學里,兒童的年齡段很長,從初生至十七八歲都屬於兒童,而且根據心理發展的特點,把兒童心理發展劃分為:乳兒期(初生至1歲)、 嬰兒期(1至3歲)、學前期或幼兒期(3至6歲)、學齡初期(6至12歲),學齡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歲)、學齡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歲)。
2.兒童文學里將兒童劃分為五個年齡階段:嬰兒期(1-3歲),幼兒期(3-6歲),童年期(6-12歲),少年期(12-15歲),少年後期(15-18歲)。
3.從關於拐賣兒童的兒童年齡問題說:關於嬰兒、幼兒、兒童的年齡劃分,應以不滿一歲的為嬰兒,一歲以上不滿六歲的為幼兒,六歲以上不滿十四歲的為兒童。
4.兒童系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定成年年齡低於18歲。」這是依據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界定的《兒童權利公約》由聯合國1989年11月20日大會通過。是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認可的國際公約。

❼ 法律上兒童多大年齡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七來條第二款規定,源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❽ 法律上兒童是指幾歲到幾歲

法律上兒童是指六歲以上不滿十四歲的兒童,在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拐賣人口案件中嬰兒、幼兒、兒童年齡界限如何劃分問題的批復》中規定

❾ 13周歲小孩應擔當什麼法律責任

13歲的孩子是不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的,所以在法律上是不能對13周歲的孩子進行專拘捕的,但可能醫屬葯費還是要有家長支付一部分的,只是一部分因為要平分的,不必太擔心,怕被敲詐的話可以要求驗傷有了憑據後,再根據經濟能力賠償也是可以的,其實也不會很多,希望早日處理完問題

熱點內容
民法總則187 發布:2025-04-30 11:47:33 瀏覽:342
婚姻法24條規定 發布:2025-04-30 11:28:02 瀏覽:69
法律與道德的例子 發布:2025-04-30 11:21:01 瀏覽:103
民法表述 發布:2025-04-30 10:59:27 瀏覽:329
行政法精粹電子版 發布:2025-04-30 10:59:12 瀏覽:533
法官是怎麼徇私舞弊的 發布:2025-04-30 10:49:33 瀏覽:263
土地調處條例 發布:2025-04-30 10:47:59 瀏覽:295
法學碩士兩年制 發布:2025-04-30 10:46:40 瀏覽:815
精武司法所 發布:2025-04-30 10:41:16 瀏覽:977
中國國際責任法律 發布:2025-04-30 10:39:56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