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網上合同有沒有法律責任

網上合同有沒有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10 23:00:56

❶ 網上簽合同有法律保障嗎

法律分析:採用網上訂立合同的形式也屬於書面形式之一,受到《民法典》的保護。然而,網上簽合同是否生效,與雙方合同訂立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與合同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這些因素密切相關。網上簽的電子合同在法律效力方面與傳統合同沒有差異,法律要求不能使用電子合同的情況除外。

決定電子合同法律效力的核心技術是電子簽名技術。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簽名人身份並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根據《電子簽名法》相關規定,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文書,不得僅因為其採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五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規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一)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供隨時調取查用;

(二)能夠可靠地保證自最終形成時起,內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但是,在數據電文上增加背書以及數據交換、儲存和顯示過程中發生的形式變化不影響數據電文的完整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❷ 網路上簽訂合同具有法律效應嗎

網路上簽訂的合同也就是電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數據電文形式的電子合同完全符合法律關於合同的要求。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章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五)電子數據」因此電子合同和紙質合同一樣,可以作為法庭證據的。

但是在舉證的時候要求會比較高。比如採用郵件形式互相發送合同文本,需要證明對方所使用的郵箱確實為對方所有。

❸ 網上簽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這種合同法律上稱為傳真合同 它作為證據的可信度 取決於法官的裁決專 而且這種合同通常要配合其屬他的證據才能保證他的真實性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其中傳真合同要配合其他證據才能保證真實有效

❹ 網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網路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律效益。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當事人採用電子數據交換的方式訂立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❺ 網上合同簽署是否有效

網上合同簽署是有效的。具體而言,網上合同也屬於法定的合同有效形式,但是其內容和形式也是要合法的,法律對此的規定是通過要第三方,也就是電子合同服務提供商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中訂立電子合同,才能保證其過程的公正性和結果的有效性。因此在網上進行合同簽署的話,那麼也是合法有效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❻ 網上合同具有法律效應嗎

法律分析: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網上合同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❼ 網上簽定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電子合同與紙質合同具備同等法律效力,關鍵是要有技術保障合同的真實可靠!

電子合同的技術支撐

電子合同是以電子數字簽名(加密)的形式,證明合同的成立,而且僅僅簽名有效還不夠,合同還需要證明未被篡改過。

只要經過國家電子商務認證中心(CA)、電子數據交換(EDI)服務中心的認證、防火牆的技術處理,辨別真偽後,電子合同計算機記錄也就是電子證據可以作為合法的證據來認定事實、定性處理。

電子合同行業現狀

當前合法電子合同,幾乎都是採用區塊鏈加密傳輸存儲,確保合同的內容不會被篡改。除了合同本身的存證以外,就是電子簽名簽章的技術有不同。

電子簽名方式主要有兩大類:數字證書方式和生物特徵識別方式。

前者需要U盾、證書等物理介質來實現身份識別,應用場景有所局限,在不特定人群面對面簽署場景以及需要留下文書類證據的場景中,數字證書方式並不能很好的實現其無紙化簽署目的,同時對於U盾等物理硬體的依賴增加使用了成本。

靜態的身份識別不能表達意願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主要分為兩類,靜態生物識別方式以指紋、面部識別為代表,因其客觀存在的屬性,能夠表達「簽到」的行為而無法表達「確認」的行為;

而筆跡作為一種動態行為生物特徵,具有主動意願表達優勢,從而成為電子簽名生物特徵身份識別及行為確認的理想方式。對應到電子簽名法,就是能表達簽名只由本人控制的。

手寫原筆跡電子簽名

基於傳統簽名的原理,結合電子設備採集留樣保存數據的優點,提出的簽名電子化應用方案。

相比傳統筆跡鑒定,強調筆跡特徵,電子簽名受書寫載體、書寫的工具的影響,很多筆跡特徵會發生變化。從鑒定角度來講,手寫的筆跡數據尤為重要,在司法層面更有價值。

哪些因素會導致電子合同無效?

一、合同內容不合法

我國的《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是指電子合同的內容合法。合同有效不僅要符合法律的規定,而且在合同的內容上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二、合同簽約方式不合法

《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1、真實身份: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2、真實意願: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3、合同未改: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簽名未改: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反之,不符合條件的合同就是無效的。

❽ 在網上簽合同有法律效應嗎

有法律效力。可以參考電子簽名法。

熱點內容
重慶法院易 發布:2025-04-30 08:57:52 瀏覽:807
江蘇大學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4-30 08:56:17 瀏覽:299
簡述我國合同法擔保法規定的抵押制度 發布:2025-04-30 08:55:40 瀏覽:326
機關法治文化建設 發布:2025-04-30 08:48:15 瀏覽:5
如何開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條 發布:2025-04-30 08:47:09 瀏覽:723
道德小品6個人 發布:2025-04-30 08:42:22 瀏覽:49
公司經營觸犯法律法人的責任 發布:2025-04-30 08:38:33 瀏覽:46
安全生產法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04-30 08:31:34 瀏覽:282
企業法學啥 發布:2025-04-30 08:30:39 瀏覽:775
刑法的根基 發布:2025-04-30 08:29:45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