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民事訴訟法判決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訴訟法判決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10 23:48:46

A. 民事訴訟法關於判決書生效的規定

法律分析:判決書等均會寫明生效日期,同時明確判決履行期限,過了履行期限對方不履行的,即可申請強制執行。一審上訴期十五天,過期就生效。二審送達法律文書就生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四條 可以上訴的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雙方當事人的,上訴期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日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B. 民事訴訟一審判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方上訴的,不生效;逾期未上訴的,生效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內民法院第一審判決容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C. 民事判決書有什麼法律效力

生效後,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專的民事判決、裁定,屬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D. 法院的調解書和判決書一樣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嗎

法院的調解書和判決書一樣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確專認雙方當事人協議屬內容的法律文書。它是法律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文種之一。裁決書是仲裁庭或仲裁員根據經過調解雙方達成的協議製作的記載該調解結果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書。

E. 民事判決具有什麼樣的法律效力

民事判決的效力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民事判決生效的時間;二是生效民事判決產生的法律效果(也稱法律後果)。

(一)民事判決生效的時間

我國民事訴訟法所謂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有時也稱生效判決。民事判決生效時間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上訴期屆滿當事人未上訴的判決。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法律允許上訴的一審判決,在上訴期內當事人沒有上訴的,上訴期屆滿,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2、不能上訴的判決。這類判決包括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二審判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不準上訴的一審判決,如適用特別程序作出的判決和適用公示催告程序作出的除權判決。上述判決一經送達立即發生法律效力。

(二)生效民事判決產生的法律後果

一般認為,民事判決生效後產生以下三個方面的法律後果:

1、拘束力

無論是一審判決還是上訴審判決,在其宣告或者送達後,就發生一定的形式效力。即作出該判決的法院,自判決成立後,即受其拘束;以後該法院在同一審級內不得自行撤銷或者變更其判決,即使當事人同意撤銷或者變更時,也不能變更或者撤銷該判決。

判決對法院的拘束力是判決的內在屬性。為此,各國民事訴訟法都認為,判決成立之後就產生拘束力。

2、既判力

既判力又稱實質上的確定力(也有人稱為對事的確定力),是指確定的終局判決所裁判的訴訟標的對當事人和法院的強制性適用力。

3、執行力

執行力是指給付判決可以作為執行根據,判決中的權利人在義務人不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時,有權請求法院予以強制執行。

(5)民事訴訟法判決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民事判決種類

1、根據其所解決爭議的性質不同,民事判決可以分為訴訟案件的判決和非訴訟案件的判決。

訴訟案件的判決,是解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益爭議,確認爭議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判決。非訴訟案件的判決,是指對申請人要求確認的法律事實,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決。

2、根據其所解決爭議的方式不同,民事判決可以分為給付判決、確認判決和變更判決。

給付判決,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責令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履行一定義務或者給付一定金錢、財物的判決。

確認判決,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確認當事人間存在或者不存在某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或者某項法律事實的判決。

變更判決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變更或者消滅當事人之間原來存在的無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之判決。

3、根據其所依據的審級和審判程序不同,民事判決可以分為一審判決、二審判決和再審判決。

一審判決,是一審法院適用第一審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後作出的判決,它包括適用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和特別程序作出的判決。

二審判決,是二審法院依照第二審程序對上訴案件進行審理後,依法作出的判決。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判決書在宣告或者送達後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此不得上訴。

再審判決,是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適用再審程序,對案件再行審理後作出的判決。

4、根據其是否生效,民事判決可以分為生效判決和未生效判決。

生效判決,是指已經發生法律效力,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更改的判決,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或者依法不能上訴的一審判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以及所有的二審判決。

未生效判決,是指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例如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所作的未過上訴期的一審判決。

5、根據其是終結案件的全部還是一部,民事判決可以分為全部判決和部分判決。

全部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全部審理結束時所作出的判決。全部判決作出後,該案的訴訟程序即宣告結束。

部分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那些案情比較復雜、全部案件事實難以在短期內查清的案件,為及時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對已查清的部分事實所作出的判決。

6、根據雙方當事人是否都出庭,民事判決可以分為對席判決和缺席判決。

對席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自始至終都參加訴訟活動的情況下所作出的判決。缺席判決,是在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情況下,法院所作出的判決。

7、根據其作出的先後時間,民事判決可以分為原判決和補充判決。

原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一個案件審理後首次作出的判決。補充判決,是指在原判決宣告後,人民法院在原判決主文不明難以執行或者有遺漏錯誤的情況下,針對原判決所作的更正、解釋或者補充的判決。補充判決與原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F. 法院出具的判決書和調解書有一樣的法律效力嗎

調解書與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由人民法院調解回的性質決定的。答訴訟上的調解是在人民法院的合議庭或者審判員的主持下進行的,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結果,也是人民法院解決糾紛,審結案件的一種方式。調解書與生效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能夠保障法律的嚴肅性,保障司法機關的權威性,有利於穩定社會法律秩序,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G. 民事調解書與判決書有同樣的法律效力嗎

民事復調解書與民事判決制書屬於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文書范疇,但二者的法律後果是不同的,不能簡單的說是否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最重要的區別是:民事調解書是法院在合法的前提下,對當事人自願達成的協議的確認,著重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意志,雙方當事人都同意其內容;民事判決書主要體現了法院依法行使的國家審判的權力,對判決書的內容,無須雙方都認可。

H. 民事訴訟法: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

這就是一事不再理原則,或者叫法的既判力原則。同一事實同一理由同一訴訟回請求,如果法院作出判答決,或者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就是對相關法律問題已經作出了處理,生效的判決和裁定應當尊重,如果確有錯誤,也應當通過申訴程序解決。而訴訟中當事人自己撤訴,法院裁定準予撤訴,也就是法院並未對案件作出實質處理,當事人是可以再起訴的。
另外,離婚案判決不準予離婚,間隔半年後可以再起訴。

熱點內容
如何開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條 發布:2025-04-30 08:47:09 瀏覽:723
道德小品6個人 發布:2025-04-30 08:42:22 瀏覽:49
公司經營觸犯法律法人的責任 發布:2025-04-30 08:38:33 瀏覽:46
安全生產法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04-30 08:31:34 瀏覽:282
企業法學啥 發布:2025-04-30 08:30:39 瀏覽:775
刑法的根基 發布:2025-04-30 08:29:45 瀏覽:536
法院拍賣房不限購 發布:2025-04-30 08:29:45 瀏覽:870
鍾秀勇2017民法真題pdf 發布:2025-04-30 08:29:30 瀏覽:505
上海司法數據 發布:2025-04-30 08:18:30 瀏覽:150
鎮政府法律服務所鑒定意見 發布:2025-04-30 08:16:53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