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聘通知書法律效力
1. 今天代表公司辭退了一個退休返聘人員,但是辭退通知書忘記蓋公章了,
通知書沒有蓋章不具有法律效力,應當收回加蓋公章。
用人單位與退休返聘人員不是勞動關系,是勞務關系,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按聘用合同的規定辦理。用人單位可以按照聘用合同的約定,解聘退休職工。但是,企業法人印信(企業公章),是代表法人的憑信,法人的公文,應當加蓋印章,解聘通知書(協議書)沒有加蓋法人印章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單位應當追回加蓋公章,或者重新出具。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法釋〔2010〕12號
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中組部、中宣部、 統戰部、人事部、科技部、勞動保障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科協
《關於進一步發揮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作用的意見》
四、切實維護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的合法權益。各單位聘請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要按照平等協商、報酬合理的原則,通過合同方式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應聘期間,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繼續享受原離退休費和生活福利待遇。離退休
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享有其科研成果轉化的收益。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在應聘期間取得的報酬和科研成果轉化收益應依法納稅。
2. 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和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的區別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是勞動者在單位離職時,單位開具的證明。一般情況下都是單位出具,然後去當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的勞動關系科蓋章辦理解除。如果超期了的話,可能還要根據辦事部門要求提供蓋公章的證明材料。
3. 公司寄辭退員工把姓名寫錯了還有法律效應嗎
用人單位辭退勞動者,辭退通知書(證明書)把員工的名字寫錯了,名字音同字不回同,或者僅單個答錯誤的,身份證號碼沒有錯的,因為身份證號碼具有唯一性且終身不變,可以認為具有瑕疵,但不影響法律效力。其他情形的,應當視為不具有法律效力。
《居民身份證法》
第三條 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指紋信息、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
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准編制。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登記指紋信息。
4. 解僱通知書如何生效
1、解僱通知書生效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媒體宣布,如報刊、雜志、公司網站等等,回公布答即生效;二是送達到被解僱人手裡,被解僱人收到即生效,因此,從你收到正式的解僱通知書那一刻起,你已經被解僱了;
2、你的解僱通知書是具備法律效力的,法院是認可的;
3、你被解僱獲得的經濟賠償如下,你自己計算下: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5. 沒有我簽名,沒有加蓋公章的解僱通知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沒有公司蓋章的解僱通知書沒有法律效力,即你被解僱的法律結果還沒有形成,公司仍應給專你發工資及其他福利屬,如果沒有發,你可以到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再不服的話就可以向法院起訴了。另外,關於解僱通知書用不用法定代表人簽名,我覺得不是必然的要件。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具有獨立人格,只要蓋章就表示是公司的行為。
6. 公司辭退,開辭退通知書蓋的人事章是否有法律效力
公司辭退勞動者,而且在辭退通知書上面蓋公司人事部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後離開公司時,應該拿到離職證明。
7. 公司把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日期錯了還有效嗎
如果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明確寫明解除合同的時間,落款時間有誤不影響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的生效時間。為避免引起爭議,用人單位應該重新開具正確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辭退通知書的生效時間應為用人單位做出決定的那一天,例如:通知書中一般都有類似的表達「公司決定於某年某月某日與你解除勞動合同」。因此,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應為公司做出決定之日。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6〕6號)第一條第二項關於「因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產生的爭議,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書面通知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辭退通知書的生效時間與送達時間的聯系就在於:辭退通知書沒有送達,則不發生法律效力;只有送達之後,才有法律效力。兩者之間的區別是:辭退通知書的生效時間為用人單位決定辭退勞動者的時間;送達時間為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被辭退的時間,也就是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8. 辭退通知書沒蓋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通知書沒有蓋章不具有法律效力。
用人單位與退休返聘人員不是勞動關系,是勞務關系,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按聘用合同的規定辦理。用人單位可以按照聘用合同的約定,解聘退休職工。但是,企業法人印信(企業公章),是代表法人的憑信,法人的公文,應當加蓋印章,解聘通知書(協議書)沒有加蓋法人印章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單位應當追回重新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法釋〔2010〕12號
第七條
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9. 解除勞動合同必須發通知書嗎
通常情況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先於解除勞動合同下發。
通常用人單位提前30天告知勞動者本人,並由其本人在接收單上簽字,不能直接送達的,郵寄或者掛號送達,保留郵寄或者掛號的證明材料。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辭退通知書的生效時間應為用人單位做出決定的那一天,例如:通知書中一般都有類似的表達「公司決定於某年某月某日與你解除勞動合同」。因此,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應為公司做出決定之日。
原勞動部辦公廳《關於企業辭退違紀職工生效時間的復函》(勞辦發[1993]199號)中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辭退決定》在先,《辭退證明書》在後。因此,辭退違紀職工生效時間應從做出辭退決定之日起計算,並在《辭退證明書》中寫明。」而辭退通知書的送達時間為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被辭退的時間,如果勞動者對辭退通知不服,則雙方勞動爭議的發生之日為送達之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6〕6號)第一條第二項關於「因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產生的爭議,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書面通知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的規定,正說明了這一點。
辭退通知書的生效時間與送達時間的聯系就在於:辭退通知書沒有送達,則不發生法律效力;只有送達之後,才有法律效力。
兩者之間的區別是:辭退通知書的生效時間為用人單位決定辭退勞動者的時間;送達時間為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被辭退的時間,也就是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因此,不能把辭退通知書的生效時間與送達時間混為一談,否則會發生不公正的情況。
比如,用人單位已按辭退通知書決定的時間為勞動者辦理了離職手續,截止了工資的支付和社會保險的繳納;勞動者自即日起已不再為用人單位提供正常勞動,雙方的勞動關系已經結束。
如果執法、司法部門認定雙方勞動關系結束的時間為辭退通知書送達的時間,則自辭退通知書中決定的時間至送達時間的期間就應認定為雙方仍有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即使是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也需為勞動者補發這一期間的工資或基本生活費,並補繳社會保險。
如果勞動爭議處理的過程比較長,勞動者的社會保險補繳起來將十分困難,很難操作。顯然,將送達時間認定為用人單位辭退通知書生效時間,既不符合實際,也有失公正。
辭退通知書的生效時間與送達時間不是同一時間,應該嚴格、准確的區分。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有的勞動爭議案件比較復雜,也有可能出現應將送達時間認定為辭退通知書生效時間的情況,這就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0. 公司人事用郵件通知解僱通知書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郵件辭退通知書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專十七條規定: 勞動者屬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辭退是用人單位解僱職工的一種行為,是指用人單位由於某種原因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強制措施。根據原因的不同,可分為違紀辭退和正常辭退。違紀辭退是指用人單位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企業內部規章,但未達到被開除、除名程度的職工,依法強行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行政處理措施。正常辭退是指用人單位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和職工的情況,依據改革過程中國家和地方有關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安置富餘人員的政策規定解除與職工勞動關系的一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