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銷企業未清算的法律責任
1. 公司吊銷未注銷有什麼後果
企業吊銷未注銷的後果是會被工商局列入異常經營名單,被稅務局列入黑名單;如果仍繼續經營的,會被按照無證無照經營進行處罰;並且由於未依法辦理注銷登記,公司登記機關可責令其辦理登記並給予其罰款處罰。
法律依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二條
從事無證經營的,由查處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三條
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
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2. 公司吊銷的法律責任是怎麼樣的
公司吊銷後的債務由公司財產承擔。公司吊銷後,應當在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清算組以公司財產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條
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後,應當制定清算方案,並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公司財產在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後的剩餘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清算期間,公司存續,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公司財產在未依照前款規定清償前,不得分配給股東。
3. 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應當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後的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公司應當及時進行清算,並在清算結束後申請注銷登記;
2、在清算期限內,不得參與除清算以外的其他民事活動;
3、因犯罪而吊銷營業執照的,直接犯罪人員還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4、其他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條
公司成立後無正當理由超過六個月未開業的,或者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六個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法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百一十三條
利用公司名義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嚴重違法行為的,吊銷營業執照。
4. 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後的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後的法律責任在於其無法再繼續開展經營活動,同時,吊銷營業執照也是公司解散的法定事由之一。按照《公司法》規定: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的,公司應當解散。公司股東應在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15日成立清算組,依法進行清算,清理債權債務,在清算期間,由清算組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通過申報債權參與清算分配,實現自己的債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條 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的,公司應當解散。公司股東應在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15日成立清算組,依法進行清算,清理債權債務,在清算期間,由清算組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通過申報債權參與清算分配,實現自己的債權。
5. 吊銷未注銷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企業被吊銷後不注銷的後果有:
1、對企業進行處罰與罰款;
2、法定代表人進入黑名單;
3、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4、董事、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承擔債務清償責任;
5、將涉及無照經營。
將涉及無照經營。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應當將營業執照公章、合同專用章等繳回原登記機關,拒不繳回的,屬違反登記管理法規的行為,可以提請當地公安機關協助收繳。利用應收繳的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按無照經營論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從法理角度來說,公司的注銷是有很多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一般來說,有上文所提到的的,應該在清算結束之日起30日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法律依據:《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第二十九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
(一)登記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或者未經核准登記注冊擅自開業的;
(二)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或者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
(三)不按照規定辦理注銷登記的;
(四)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或者出賣《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的;
(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六)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
對企業法人按照上述規定進行處罰時,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情節,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責任、經濟責任;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 公司吊銷未注銷的後果是怎樣的
公司被吊銷執照而不及時申請注銷的,則會存在以下法律風險:
1、處罰與罰款
根據《公司登記條例》
第六十八條 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其中,變更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2、法定代表人進入黑名單
根據《公司法》147條第四款 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人「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公司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第五小條: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並對該公司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擔任其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3、股東的連帶責任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18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因怠於履行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產、賬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4、董事、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債務清償責任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20條:公司未經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導致公司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主張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5、將涉及無照經營。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應當將營業執照公章、合同專用章等繳回原登記機關,拒不繳回的,屬違反登記管理法規的行為,可以提請當地公安機關協助收繳。利用應收繳的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按無照經營論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吊銷企業未清算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以下情況企業會被吊銷營業執照
①辦理公司登記時虛報注冊資本,取得公司登記,情節嚴重的;
②辦理公司登記時提交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取得公司登記,情節嚴重的;
③公司成立後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的,或者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④公司破產、解散清算結束後,不申請辦理注銷登記的;
⑤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登記後,不在規定期限內發布公告或者發布的公告內容與公司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內容不一致,情節嚴重的;
⑥公司不按規定接受年度檢查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處以罰款,並限期接受年度檢驗,逾期仍不接受年度檢驗的;⑦仿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營業執照,情節嚴重的;
⑧公司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
7. 吊銷公司未注銷的有什麼影響
公司吊銷未注銷有以下後果:
1、公司應當依法解散;
2、公司尚未喪失獨立法人資格,但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3、公司吊銷未注銷的其他法律後果。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
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而解散的,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並及時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
第一百八十條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二)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
(三)因公司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的規定予以解散。
8. 企業吊銷未注銷對法人有什麼影響
法律分析:1.公司歇業後未辦理注銷登記,也無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公司和清算主體為共同訴訟主體;公司歇業後,雖辦理注銷登記,但無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負有清算之責的主體為訴訟主體。因此,只有經過合法的清算、注銷程序,公司才能從法律意義上消滅,公司及負有清算責任的清算主體才能免除相關的法律責任。 2.如果公司不正常注銷,也不按規定參加工商年檢,將被工商局吊銷營業執照,被吊銷公司之法定代表人、股東將被工商局列入監控黑名單,在三年內無法再注冊公司;銀行個人信用記錄不良將保持七年,而且要被罰款;稅務則永久被列入監控黑名單,如再注冊公司,將被稅務機關追溯補稅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十九條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七十條 法人解散的,除合並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義務人應當及時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法人的董事、理事等執行機構或者決策機構的成員為清算義務人。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清算義務人未及時履行清算義務,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主管機關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