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
同學你好,很來高興為自您解答!
關於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法律法規,我國只在2009年頒布過一次,並且沿用至今。如果您想了解關於法規的具體內容您可以點擊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進行查看。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貳』 求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和法律責任的論文提綱!急啊!!!
你好的!
① 中國知網也好、萬方數據也好都有例子!
② 並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費的介面!
③ 如果真沒有免費的介面,那就網路知道懸賞求助下載吧!
④ 要是要外文的論文准備翻譯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谷歌學術】
【友情提示】==================論文寫作方法===========================
{首先就不要有馬上畢業,最後一次花點錢就得了的想法}
① 其實,原創的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為你代謝的!誰願意花時間給你寫這個呢?難道你在空閑的時間原以為別人提供這種毫無意義的服務么?所以:還不如自己寫。主要是網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
② 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這個很可能老師已經給你確定了】,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
③ 通讀一些相關資料,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看看別人都從哪些方面寫這個東西!
④ 參照你們學校的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接著要將提綱給你們老師看看,再修改。等老師同意你這個提綱之後,你就可以補充內容!
⑤ 也可以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
⑥ 最後,到萬方等資料庫進行檢測【這里便宜啊,每一萬字才1塊錢】,將掃紅部分進行再次修改!
⑦ 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WARNING】=========================================================
[Ⅰ] 如果確認找人代筆,交押金的要慎重考慮!
[Ⅱ] 淘寶交易的話,一定看好他的打款時間,有的設定為【3天】,到期之後人家自然收到錢!
[Ⅲ] 希望用我的回答能讓童鞋們多個心眼!
『叄』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
注冊會計師為實現執業目標,必須遵守一系列前提或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包括獨立、客觀、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保密,職業行為,技術准則。
一、獨立、客觀、公正
獨立、客觀、公正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中的三個重要的概念,也是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一)獨立
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執行鑒證業務的靈魂,因為注冊會計師要以自身的信譽向社會公眾表明,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是真實與公允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者主要依賴財務報表判斷投資風險,在投資機會中做出選擇。如果注冊會計師與客戶之間不能保持獨立,存在經濟利益、關聯關系,或屈從外界壓力,就很難取信於社會公眾。那末,什麼是獨立性呢?較早給出權威解釋的是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1947年發布的《審計暫行標准》(The TentativeStatementof Auditing Standards)中指出:「獨立性的涵義相當於完全誠實、公正無私、無偏見、客觀認識事實、不偏袒。」 傳統觀點認為,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包括兩個方面——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職業行為守則中要求:「在公共業務領域中的會員(執業注冊會計師),在提供審計和其他鑒證業務時應當保持實質上與形式上的獨立。」國際會計師聯合會職業道德守則也要求執行公共業務的職業會計師(執業注冊會計師)保持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根據國內外有關文獻,我們給出獨立性的定義:「獨立性,是指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實質上的獨立,是指注冊會計師在發表意見時其專業判斷不受影響,公正執業,保持客觀和專業懷疑;形式上的獨立,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或鑒證小組避免出現這樣重大的情形,使得擁有充分相關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斷其公正性、客觀性或專業懷疑受到損害。」
(二)客觀
注冊會計師應當力求公正,不因成見或偏見、利益沖突和他人影響而損害其客觀性。注冊會計師在許多領域提供專業服務,在不同情況下均應表現出其客觀性。在在確定哪些情況和業務尤其需要遵循客觀性的職業道德規范時,應當充分考慮以下因素:
1. 注冊會計師可能被施加壓力,這些壓力可能損害其的客觀性。
2. 在制定準則以識別實質上或形式上可能影響注冊會計師客觀性的關系時,應體現合理性。
3. 應避免那些導致偏見和受他人影響,從而損害客觀性的關系。
4. 注冊會計師有義務確保參與專業服務的人員遵守客觀性原則。
5. 注冊會計師既不得接受,也不得提供可被合理認為對其職業判斷或對其業務交往對象產生重大不當影響的禮品和款待,盡量避免使自己專業聲譽受損的情況。
(三)公正
注冊會計師提供專業服務時,應當坦率、誠實,保證公正。公平不僅僅指誠實,還有公平交易和真實的含義。無論提供何種服務,擔任何種職務,注冊會計師都應維護其專業服務的公正性,並在判斷中保持客觀性。
二、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關注
(一)專業勝任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當具有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能夠勝任承接的工作。「專業勝任能力」既要求注冊會計師具有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又要求其經濟、有效地完成客戶委託的業務。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為注冊會計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會。進入注冊會計師職業的人士,並不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可以用一隻筆或一台計算機就能開始執業生涯,但必須具備相當的教育程度和一定的能力。為何要把專業勝任能力提高到道德層次?這是因為,注冊會計師如果不能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就難以完成客戶委託的業務。事實上,如果缺乏足夠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提供專業服務,就構成了一種欺詐。當然,注冊會計師依法取得了執業證書,就表明在該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但能否保持專業勝任能力只有自己才清楚。這意味著,一個合格的注冊會計師不僅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充滿信心,更重要的是,必須清醒認識到自己在專業勝任能力方面的不足,不承接自己不能勝任的業務。如果注冊會計師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承接了難以勝任的業務,就可能給客戶乃至社會公眾帶來危害。注冊會計師作為專業人士,在許多方面都要履行相應的責任,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肆』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注冊會計師應遵循獨立、客觀、公正、廉潔等基本原則 ; 注冊會計師應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 ; 注冊會計師應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方面的技術守則注會計師既要對社會公眾負責,也要對委託單位負責;業務承接中的職業道德。
1、客觀公正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審核和審閱等鑒證業務,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注冊會計師執行鑒證業務時應當保持實質上和形式上的獨立,不得因任何利害關系影響其客觀、公正的立場。當識別出損害獨立性的因素時,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以消除影響或將其降至可接受水平。
2、較強業務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職業規范,勤勉盡責。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教育、培訓和執業實踐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不得宣稱自己具有本不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不得提供不能勝任的專業服務。
3、遵守程序
注冊會計師應當與同行保持良好的工作關系,配合同行的工作。注冊會計師應當就其向鑒證客戶提供的非鑒證服務與鑒證服務是否相容做出評價。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不得採用強迫、欺詐、利誘或騷擾等方式招攬業務。
4、對客戶負責
注冊會計師應當履行對客戶的責任,對執業過程中獲知的客戶信息保密,這一保密責任不因業務約定的終止而終止。注冊會計師不得利用在執業過程中獲知的客戶信息為自己或他人謀取不正當的利益。
(4)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具有以下功能:
(1)指導功能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會計職業道德能指導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方向,表現出會計職業道德的指導功能。會計職業道德指導著社會公眾和會計人員自願地選擇有利於消除各種矛盾、調整相互關系的會計道德行為,避免矛盾的產生擴大,緩和與解決已產生的矛盾,影響和引導會計的科學發展方向。
(2)評價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功能能讓會計人員養成強烈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對正確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滿足,對不當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批判,有助於調整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改善會計行業作風。
(3)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造成社會輿論、形成會計道德風尚、樹立會計職業道德榜樣等方式深刻影響、教化人們尤其是會計人員的會計道德觀念和會計道德行為,培養會計道德習慣和鍛煉會計道德品質,促使會計人員人格升華以及提高社會道德水準。
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一方面引導會計人員履行會計職業道德原則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另一方面通過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直接和間接地影響社會道德,推動社會道德水準不斷提高。
『伍』 什麼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
一、一般原則
1、注冊會計師應當烙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
2、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應當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
3、會計師事務所如與客戶存在可能損害獨立性的利害關系,不得承接其委託的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
4、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的注冊會計師如與客戶存在可能損害獨立性的利害關系,應當向所在會計師事務所聲明,並實行迴避。
5、注冊會計師不得兼營或兼任與其執行的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不相容的其他業務或職務。
6、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應當實事求是,不為他人所左右,也不得因個人好惡影響分析、判斷的客觀性。
7、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應當正直、誠實,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
二、專業勝任能力與技術規范
1、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職業規范,合理運用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
2、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不得承辦不能勝任的業務。
3、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
4、注冊會計師執行業時,應當妥善規劃,並對業務助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5、注冊會計師對有關業務形成結論或提出建議時,應當以充分、適當的證據為依據,不得以其職業身份對未審計或其他未鑒證事項發表意見。
6、注冊會計師不得對未來事項的可實現程度做出保證。
7、注冊會計師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違反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的事項,應當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進行適當處理。
三、對客戶的責任
1、注冊會計師應當在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前提下,竭誠為客戶服務。
2、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業務約定履行對客戶的責任。
3、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執行業務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保密,並不得利用其為自己或他人謀取利益。
4、除有關法規允許的情形外,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以或有收費形式為客戶提供鑒證服務。
四、對同行的責任
1、注冊會計師應當與同行保持良好的上作關系,配合同行工作。
2、注冊會計師不得低毀同行,不得損害同行利益。
3、會計師事務所不得僱用正在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不得以個人名義同時兩家或兩家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業。
4、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以不正當手段與同行爭攬業務。第六章其他責任
5、注冊會計師應當維護職業形象,不得有可能損害職業形象的行為。
6、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不得採用強迫、欺詐、利誘等方式招攬業務。
7、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不得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8、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以向他人支付傭金等不正當方式招攬業務,也不得向客戶或通過客戶獲取服務費之外的任何利益。
9、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不得允許他人以本所或本人的名義承辦業務。
參照:《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1997年1月1日頒布)
『陸』 急求: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之間有什麼關系
它們所承擔的義務道德雖然也可以與社會常識相容,但其層次往往較其他職業高。因此,我們如果要對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進行客觀的描述,首先有必要對注冊
『柒』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行為,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準,維護注冊會計師職業形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本准則所稱職業道德,是指注冊會計師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
第三條 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除有特定要求者外,應當遵照本准則辦理。
第二章 一般原則
第四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烙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
第五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應當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
第六條 會計師事務所如與客戶存在可能損害獨立性的利害關系,不得承接其委託的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
第七條 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的注冊會計師如與客戶存在可能損害獨立性的利害關系,應當向所在會計師事務所聲明,並實行迴避。
第八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兼營或兼任與其執行的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不相容的其他業務或職務。
第九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應當實事求是,不為他人所左右,也不得因個人好惡影響分析、判斷的客觀性。
第十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應當正直、誠實,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
第三章 專業勝任能力與技術規范
第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職業規范,合理運用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
第十二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不得承辦不能勝任的業務。
第十三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
第十四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時,應當妥善規劃,並對業務助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十五條 注冊會計師對有關業務形成結論或提出建議時,應當以充分、適當的證據為依據,不得以其職業身份對未審計或其他未鑒證事項發表意見。
第十六條 注會計師不得對未來事項的可實現程度做出保證。
『捌』 如何理解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及三項基本原則
一、誠信原則
(一)基本要求
誠信原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在所有的職業關系和商業關系中,保持正直和誠實,秉公處事、實事求是。
(二)誠信原則要求注冊會計師不得與有問題的信息發生牽連,如果發生牽連,則應當消除牽連。
(三)不得發生牽連的情形(重難點,精準掌握)
1.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審計客戶的業務報告、申報資料或者其他信息存在以下情況,則不得與這些有問題的信息發生牽連:
(1)含有嚴重虛假或誤導性的陳述;
(2)含有缺乏充分依據的陳述或信息;
(3)存在遺漏或含糊其辭的信息。
2.如果注意到已有問題的信息發生牽連,則應當採取措施消除牽連。
3. 如果對鑒證業務中有問題的信息出具了恰當的非標准業務報告,則不被視為違反誠信原則。
二、獨立性原則
(一)獨立性含義
獨立性包括實質上的獨立性和形式上的獨立性。
1.實質上的獨立性是一種內心狀態,使得注冊會計師在提出結論時不受損害職業判斷的因素影響,誠信行事,遵循客觀和公正原則,保持職業懷疑態度。
2.形式上的獨立性是一種外在表現,使得一個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權衡所有相關事實和情況後,認為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項目組成員沒有損害誠信原則、客觀和公正原則或職業懷疑態度。
(二)獨立性的總體要求
1.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和審閱業務以及其他鑒證業務時,應當從實質上和形式上保持獨立性,不得因任何利害關系影響其客觀性。
2.會計師事務所在承辦審計和審閱業務以及其他鑒證業務時,應當從整體層面和具體業務層面採取措施,以保持會計師事務所和項目組的獨立性。
(三)非鑒證業務與獨立性
注冊會計師執行的業務分鑒證業務與非鑒證業務,許多非鑒證業務以客戶為唯一受益人,比如會計師事務所承接的為某公司提供內部審計服務,代為編制會計記錄或財務報表服務,代公司管理層招聘服務,為公司稅務服務等。注冊會計師在提供這些服務時不需要承擔對第三方報告的責任,不需要遵循獨立性原則。
(四)非鑒證業務提供後對獨立性的影響
如果注冊會計師僅為客戶提供非鑒證業務,則無需考慮獨立性原則。
但是,如果注冊會計師已經為某一客戶提供了非鑒證業務,現在擬承接該客戶的鑒證業務(包括審計業務、審閱業務和其他鑒證業務),則需要分析已經提供的非鑒證業務對擬承接的鑒證業務在獨立性原則要求方面構成的不利影響。
三、保密原則
(一)總體要求
注冊會計師應當對職業活動中獲知的涉密信息保密,不得有下列行為:
1.未經客戶授權或法律法規允許,向事務所以外的第三方披露所獲知的涉密信息;
2.利用自己所獲知的涉密信息為自己或第三方謀取利益。
(二)保密范圍
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其客戶、擬接受的客戶、受雇的工作單位、擬受雇的工作單位向其披露的涉密信息保密。
(三)無意泄密的對象
注冊會計師在社會交往中應當履行保密義務,警惕無意中泄密的可能性,特別是警惕無意中向近親屬或關系密切的人員泄密的可能性。
(四)保密原則的例外情形(精準掌握)
1.法律法規允許披露,並取得客戶或工作單位的授權;
2.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為法律訴訟、仲裁准備文件或提供證據,以及向監管機構報告所發現的違法行為;
3.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在法律訴訟、仲裁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接受注冊會計師協會或監管機構的執業質量檢查,答復其詢問和調查;
5.法律法規、執業准則和職業道德規范規定的其他情形。
『玖』 注冊會計師需要具備什麼職業道德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行為,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準,維護注冊會計師職業形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本准則所稱職業道德,是指注冊會計師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
第三條 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除有特定要求者外,應當遵照本准則辦理。
第二章 一般原則
第四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烙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
第五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應當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
第六條 會計師事務所如與客戶存在可能損害獨立性的利害關系,不得承接其委託的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
第七條 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的注冊會計師如與客戶存在可能損害獨立性的利害關系,應當向所在會計師事務所聲明,並實行迴避。
第八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兼營或兼任與其執行的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不相容的其他業務或職務。
第九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應當實事求是,不為他人所左右,也不得因個人好惡影響分析、判斷的客觀性。
第十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應當正直、誠實,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
第三章 專業勝任能力與技術規范
第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職業規范,合理運用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
第十二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不得承辦不能勝任的業務。
第十三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
第十四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時,應當妥善規劃,並對業務助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十五條 注冊會計師對有關業務形成結論或提出建議時,應當以充分、適當的證據為依據,不得以其職業身份對未審計或其他未鑒證事項發表意見。
第十六條 注會計師不得對未來事項的可實現程度做出保證。
第十七條 注冊會計師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違反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的事項,應當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進行適當處理。
第四章 對客戶的責任
第十八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在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前提下,竭誠為客戶服務。
第十九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業務約定履行對客戶的責任。
第二十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執行業務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保密,並不得利用其為自己或他人謀取利益。
第二十一條 除有關法規允許的情形外,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以或有收費形式為客戶提供鑒證服務。
第五章 對同行的責任
第二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與同行保持良好的上作關系,配合同行工作。
第二十三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低毀同行,不得損害同行利益。
第二十四條 會計師事務所不得僱用正在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不得以個人名義同時兩家或兩家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業。
第二十五條 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以不正當手段與同行爭攬業務。第六章其他責任
第二十六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維護職業形象,不得有可能損害職業形象的行為。
第二十七條 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不得採用強迫、欺詐、利誘等方式招攬業務。
第二十八條 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不得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第二十九條 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以向他人支付傭金等不正當方式招攬業務,也不得向客戶或通過客戶獲取服務費之外的任何利益。
第三十條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不得允許他人以本所或本人的名義承辦業務。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准則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准則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