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如何給幼兒教師滲透法律知識

如何給幼兒教師滲透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1 10:17:41

⑴ 如何在音樂課中對幼兒進行法制觀念的滲透

未來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但當今的獨生子女較缺乏自製力和耐性,行為約束調控力較差,隨意性很大。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日常學習教育中對幼兒進行法制觀念的滲透,培養幼兒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一、通過各種游戲活動,滲透法制教育 幼兒在活動中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設施,通過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培養幼兒遵紀守法意識。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可把音樂比作指揮棒,讓每個幼兒都聽從音樂指揮。比如,教學活動中,音樂一響,幼兒自覺停止談話;升國旗時,幼兒聽到音樂聲自覺肅立,眼望國旗致禮。經過多方位、多次數訓練後,使音樂成為調控行為的信號,幼兒只要聽到音樂一響,所有孩子都會自覺停止說話或走動行為,聽從老師指揮,遵從園內紀律。 音樂的啟蒙和開發,猶如給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及記憶力安上了一副展翅飛翔的翅膀,根據不同的兒歌,教師可以讓幼兒來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游戲活動把看似枯燥的法制觀念有趣地融入到啟蒙教育中,教師再適時地給幼兒講解一些日常行為規范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幼兒遵守各種行為規則的意識和能力會進一步的得到提升。比如,在彈唱《我是小小交通員》這首兒歌的時候,教師根據幼兒好奇心強、愛模仿的特點,讓幼兒們自己來扮演交通警察指揮大家過馬路,這樣不但提高了幼兒安全自我防護能力,還增強了幼兒安全法治意識和文明交通意識,培養幼兒形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又如,在《我不上你的當》《不和陌生人說話》這些兒歌里,幼兒邊聽邊做游戲,這樣不但培養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還學會了自我保護,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品德。 教師還可以把法律常識編排成音樂劇小品,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不但能培養和塑造幼兒的個性才能和創造性,還能通過游戲有效地增強幼兒遵紀守法的觀念和行為。比如,讓幼兒將撿到的物品歸還給同伴;又如,扶盲人過馬路,等等。通過這樣的情境表演,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增強幼兒的道德觀念。在輕松活潑的旋律中,讓每一位幼兒都成為學法、懂法的好孩子。還有很多歌曲如《打電話》《禮貌歌》,教師把這些歌曲編排成短小的音樂劇,幼兒們不但樂意接受,還會積極參與表演。這樣不僅能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的教育,而且還能使幼兒通過歌唱和表演,學會「謝謝你」「別客氣」等禮貌用語。 二、立足教材,適當延伸,滲透法制教育 音樂教材中,許多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信息和強烈的道德情感,這對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這種「引導」需要教師去正面教育。因此,音樂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音樂教材的教育內容,對幼兒進行正面法制教育。通過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幼兒在邊唱邊學中,樹立法制觀念。比如,「交通法規是個寶,自覺遵守要記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起步准備好。先看左,再看右,安全保證很重要。」又如,「警察叔叔來指揮,伸臂抬腕車輛停;左臂伸直右臂彎,車輛緩緩向左行;右臂伸直左臂彎,左邊車輛可通行;行人要走斑馬線,一切行動聽指揮。」通過運用音樂課本身的特點,既准確的表現了歌曲,又激起了幼兒學習的熱情,從而能使幼兒樹立起遵紀守法的責任感。在生動的感情體驗過程中,幼兒們既能嚴肅、自豪、情感真摯的演唱,從而受到了藝術的感染和熏陶,又能進行法制觀念的教育。 音樂是情感藝術,優秀的音樂作品總是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它以自己獨特的音波來穿透人的心靈,從而使人的審美心理產生五彩繽紛的情感。音樂教師要認真設計教學中的各個環節,緊緊抓住旋律、節奏、音色、拍子、和聲等音樂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聯系實際,讓幼兒在理解美、鑒賞美、表現美中抒發美好的情感,培養幼兒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啟迪智慧。誘導幼兒入情入境,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使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增強法律意識。 教師可以將一些法律格言、標語編排成兒歌的形式,進行傳唱,以增強幼兒的法律意識。比如,「法律是一葉扁舟,乘載著你,在人生漫漫大海上安全行駛一輩子。」「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學法明是非,懂法知榮辱,用法保幸福。」「有一種愛叫法律,有一種溫暖叫遵守。」教師在幼兒原有的認識基礎之上,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學習法律常識,對優良、善良的品質進行深入感知,用心歌唱,自然而然,這樣的歌曲對孩子心靈的撞擊和震撼是可想而知的。 教師還要在音樂課上對幼兒進行安全常識的滲透,讓課堂既不失音樂性,也非常自然地在歌聲中學到了正確的遵紀守法的行為。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一些歌謠:「小朋友,想一想,安全大事忘沒忘:過馬路,別亂闖,走斑馬線穩當當。煤氣泄漏不要慌,快快打開門和窗,著火時候要報警,報警准確地址詳。離家外出要鎖門,防盜意識要增強。安全話題要常講,安全大事不能忘。」「小朋友,排排坐,安全話題說一說。過馬路,別亂跑,斑馬線上來通過。高壓線下不玩耍,雨天樹下不能躲。不摸插座不玩火,爸爸媽媽都誇我。」「火柴棍,不能玩,電插座,有危險。煤氣不能隨便開,離高壓鍋遠一點。回家就要把門關,汽車面前不爭先。過馬路時左右看,注意安全保平安。」在音樂課上,幼兒是在自己對音樂理解的基礎上用發自內心的情感去進行歌唱的。所謂歌聲是有感而發,而情又是在音樂的烘托之下逐漸升溫的。 「法制」是一串美妙的音符,跳動在整齊劃一的五線譜上,雖然它的音長、音高都不同,但只要幼兒們都在統一的伴奏下用心齊唱,定能唱出一首首動聽的法制歌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深入挖掘出音樂歌曲中內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發揮音樂的情感作用,陶冶幼兒的情操,提高審美趣味,使幼兒一個個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讓我們的音樂課堂成為法制教育的優良載體,讓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優良美德的傳遞者!

⑵ 如何在幼兒園的教學中進行法制教育

保證「四有」即教學有大綱、學習有教材、任課有教師、課時有保障等。

對青少年的法制內教育要抓住、一容個主渠道」,即以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為法制教育的渠道。保證「四有」即教學有大綱、學習有教材、任課有教師、課時有保障;做到「三性」即現實、多樣性、滲透性。

努力使法制教育貼近學生生活,密切學生思想實際,使學法用法成為師生內在的迫切要求和自覺行動。 強化管理。要以教育主管部門為主,出台一整套關於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管理的規章制度。如評教制度、座談會制度、經驗交流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等。

(2)如何給幼兒教師滲透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幼兒園教學要求規定:

1、綜合組織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領域的教育內容,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2、德、智、體、美等方面的教育應當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3、幼兒一日活動的組織應當動靜交替,注重幼兒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保證幼兒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動。

⑶ 如何做一位知法守法的合格幼兒教師

愛國、遵守國家法律;愛崗敬業;關愛幼兒。

⑷ 結合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與政治法測法規談談做一名幼兒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踐2

摘要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實踐職業道德,要有師德師風。

⑸ 幼兒教師在學習幼兒教育法規後應如何做

通過課程的學習,可以使我們掌握學習幼教法律法規的方法,具備從事幼兒園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法律法規知識,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和素養,正確履行教師的法定職責,增強依法治園的意識,水平和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我認為教師就是為社會為幼兒服務的,吃點虧不算什麼,現在我不再這么認為了,因為。每一個人都要享有一定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說說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意義,否則有法也等於無法了。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應該履行的義務和要遵守的行為規范,一切嚴於律已,處處「身正為范」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幼兒,然而幼兒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教學中依賴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氣氛,以及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舉止。推進教育教學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證是有一支思想過硬、品德高尚、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要全員有意識、人人有責任,人人都要成為幼兒心目中的道德權威。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幼兒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藉助的是教師的道德權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紀律強權。道德權威來源於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
通過學習,我還認識到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教師,
要有一種不滿足於已有知識的意識。素質往往是個體在強烈的探索慾望驅使下大膽嘗試才能獲得發展。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導方面,
因而教師的學識對教育技能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著保教質量。平時注意多讀書、
爭取觀摩的機會、開展多渠道的自主學習,
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
專業技能和業務素養,努力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工作中勇於創新實
踐,善於總結反思。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
     總之,在以後的工作中,
我要把研究學習和提高保教能力相結合,在教育教學實際中去發現和提煉現實問題,
針對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真實的具體問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提高幼兒的發展水平,盡心盡責地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最好,
慢慢地讓自己在磨練中成長、提高!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⑹ 幼兒教師應該進行哪些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幼兒園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關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等,其中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必須了解。

⑺ 幼兒教學中如何實施滲透式教育心得體會

一、實現藝術領域與各領域之間自然、實質的融合
要實現藝術領域與各領域之間自然、實質的融合,首先是要理解滲透不是指無關內容的簡單堆砌,而是把相關聯的內容融合在一起,彼此之間沒有一定關聯的內容是不能實現滲透的。因此,滲透到各領域活動中的藝術教育在內容上應與各領域活動的內容相關聯。
其次,我們要理解相關聯的內容的融合並不是指相關聯內容的簡單相加,而是要通過某些恰當的方式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語言活動《春姑娘》(散文詩)中,我們可以融入畫「春姑娘」、唱或欣賞春天的歌等藝術領域的內容。但如果在欣賞完散文詩後,先讓幼兒畫「春姑娘」,然後唱或欣賞春天的歌,這使活動看起來像個大拼盤,顯得生硬、不自然,且由於內容過多,很容易導致目標變得不明確,無法很好地完成預設的活動目標。如果在教師朗誦散文詩《春姑娘》時以春天的歌作為背景 音樂 ,在活動最後讓幼兒演唱背景音樂中的春天的歌來結束活動;或是在欣賞完散文詩後,讓幼兒在畫「春姑娘」時以春天的歌作為背景音樂,都會使活動看起來顯得流暢、自然且目標明確。
再次,是要避免藝術領域內容與其他領域內容表面融合、實質分離的現象存在。仍以上述語言活動《春姑娘》為例,欣賞散文詩《春姑娘》與畫「春姑娘」在內容上是關聯的,但如果教師在引導幼兒畫「春姑娘」時沒有對幼兒提出具體要求,即「繪畫的內容應對散文詩的內容有一定的反映」,那麼也許幼兒是在畫與春天相關的內容,但與散文詩所描繪的「春姑娘」的內容幾乎不相關聯,這在一定意義上說不是可以把這個活動看成兩個相對獨立的活動嗎?在這個活動中的畫「春姑娘」是為了能讓幼兒通過繪畫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和意境,同時也是讓幼兒通過繪畫感受到「春姑娘」的美,在進一步理解散文詩的基礎上得到審美的體驗,如果繪畫內容與散文詩不相關聯,是很難實現這個目標的。因此,在實施滲透式藝術教育時,我們應重視教師的正確引導,應對幼兒提出適當的要求與指導,努力使藝術領域與其他領域實現實質上的滲透與融合。

二、分清主次,把握好滲透的「度」
滲透領域課程雖然強調領域間的相互滲透,但各領域仍然有相對獨立的體系與目標,這是為了保障知識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保障幼兒對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學習。因此,在實施滲透式藝術教育時,一定要注意分清主次,把握好滲透的「度」。在藝術活動滲透到其他領域的活動中時,首先要弄清楚活動的類型和目標。藝術活動內容的滲透能更好地實現其他領域活動目標,與此同時,也能實現自身的某些日標,但這應以實現其他領域活動日標作為前提和基礎,否則,很容易把活動變成綜合活動,仍不利於幼兒知識的系統學習,甚至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藝術活動上,而忽視了其他領域活動的目標和內容。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一定要把握好這一點,切不可「喧賓奪主」。以《神奇的電線》為例,這個活動可以滲透兩個領域的目標和內容,一個是「科學」,一個是「藝術」。作為科學活動,活動目標就應該強調幼兒的大膽探究,鼓勵幼兒做出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類型的作品。當然在實現此目標的同時可以滲透藝術領域的目標與內容,在對幼兒的作品進行欣賞與評價時,與幼兒共同探討什麼樣的造型更具美感,但這應是在實現科學活動目標的前提下進行的。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一定要分清主次,把握好滲透的「度」。

⑻ 從法律的角度談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300字以上

作為幼兒教師,職業的特點和其他教師的工作性 質有很大的區別,其中有一半是教師一半是媽媽的角色,熱愛幼兒、尊重幼兒是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評價和檢驗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水準的重要標志。作為一 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肩負著培養祖國下一代的歷史使命,力爭使每一個幼兒身心健康快樂成長,不僅需要為幼兒創建優越的物質環境以滿足幼兒生理需求,同時在創 建物質環境的同時也決不能忽視精神環境的創建,以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促進幼兒心身健康和諧發展。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懂得:「每一個孩子都有做好孩子 的願望,同樣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愛、理解與尊重。我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應努力讓幼兒真切地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注、理解、贊賞和支持。」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一些幼教工作者往往由於自身素質較差,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所作所為在不經意中給幼兒的幼小心靈造成了傷害。形成了對幼兒的「心 理虐待」。然而,我們的這些幼教工作者卻毫無察覺,並沒有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以及這些行為給幼兒的成長發育帶來的不良後果,所謂「心理虐待」是指那種在 對幼兒實施教育過程中有意或無意的、經常性、習慣性的語言、行動、從而導致幼兒心理健康受到傷害。 如,教師組織教 育教學活動時,偶爾有個別幼兒說話,有些教師便會把幼兒叫起來說:「×××就你話多,好,給你機會,去外邊說去吧」教師邊說邊把幼兒拽到門外。這件事情從 表面上看是幼兒不守規則,幼兒應該受到批評。但是,這只是成人的看法,他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一切以成人為中心,由成人決定孩子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忽略 了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尊重與平等的原則,這樣做的結果從表面上看可能是幼兒無條件的順從,在老師的絕對權力下循規蹈矩。但其結果勢必會影響幼兒積極的 自我意識的形成。 我們認為當孩子有話要說時,教師要尊重幼兒這一權力,並善於將教育融入其中。教師應隨時抓住一日生活中教育的契機生成和滲透教育。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每個幼兒園都會有淘氣、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幼兒,有時成人處於某種原因和想法阻止幼兒發表意見與參與活動,這種做法顯然是錯誤的,因為他侵犯了幼兒受教育的權力。站在幼兒的角度,我們可曾想過幼兒會是什麼感受呢?!他會感到教師對他的歧視以及不公正,他會不相信周圍的人對他的愛。帶給他的負面影響只能是心靈深處的傷害,這將直接影響他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以至影響他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他人,從而,形成逆反心理。 以上的事例,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由此我們不難看到:「教師很隨便的一些言行,其實已經對幼兒造成了『心理虐待』」。心理虐待給幼兒造成的傷害往往比體罰還要嚴重。許多幼教專家、心 理學 家經過調查研究分析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兒童更容易誤入歧途,走向犯罪,誘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心理虐待」問題必須引起廣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視。

⑼ 如何給幼兒園普及法律知識

先從老師素質提高入手,學一些常識性的,民法、刑法領域接近普通人生活的!
至於什麼商法經濟法、國際法、行政法訴訟法……還是不用了,老師們都會吃不消的!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破局五 發布:2025-04-30 03:25:38 瀏覽:620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深山香醫 發布:2025-04-30 03:16:57 瀏覽:957
黨建改革新黨紀條例 發布:2025-04-30 03:15:33 瀏覽:207
法律顧問求職信 發布:2025-04-30 03:14:55 瀏覽:647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2016 發布:2025-04-30 03:04:09 瀏覽:532
蕪湖勞動法辭退 發布:2025-04-30 02:54:23 瀏覽:913
普民法 發布:2025-04-30 02:39:34 瀏覽:687
勞動法關於培訓時間的規定 發布:2025-04-30 02:28:56 瀏覽:414
廣西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平台 發布:2025-04-30 02:26:20 瀏覽:785
勞動法臨時辭職工資 發布:2025-04-30 02:24:59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