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出賣贈品有法律責任嘛

出賣贈品有法律責任嘛

發布時間: 2022-04-11 10:56:08

㈠ 贈品發生質量問題商家應該承擔責任嗎

贈品出現質量問題,商家一般應該負責。商家的贈與一般屬於附條件的贈與。在贈與合同中,一般不要求贈與人承擔瑕疵擔保義務,但也有例外,即在附義務贈與中,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條
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㈡ 國家有贈品方面的法律規定嗎

原則上不超過價值5000元的財物。
根據刑法,5000元是行賄受賄定罪的起點金額;
根據不正當競爭法,為了促銷,獎品、贈品價值不得超過5000元。

㈢ 贈品致人損害,商家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買一贈一」中的贈與,並非是無償的,而是有條件或附義務的,即必須購買價值較大的商品,因而接受的贈品仍然是通過有價交換而取得,只不過消費者不必直接就該贈品的價格負擔付款義務。該付款義務已轉移到贈與前的商品買賣中去了,這個商品買賣就是贈與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本案中的贈與並不是無償的,而是商品買賣中附條件的贈與。某商場從商品買賣中獲取利潤,按照權利與義務相對等的原則,商場應對其贈品的瑕疵承擔責任。《合同法》第191條:「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由於該商場提供的贈品——電飯煲質量不合格,導致張某在使用過程中,因電飯煲漏電被電擊傷致殘,商場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㈣ 贈品存在瑕疵,商家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贈與物存在瑕復疵的制,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物存在瑕疵的,贈與人在義務的范圍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2、如果商家以消費者購買商品為條件,贈與相應的物品,在物品存在瑕疵的情形下,依照上述法律原則所表述的意思,商家應當在購買商品的利潤范圍內承擔贈品瑕疵的更換或修復義務。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1條

㈤ 如果贈品出了問題,造成人身傷害,賣家需要承擔責任嗎

商家應當承擔退還或者賠償的責任。
我國《合同法》規定,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因此超市應當對贈與商品的質量負責。
而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角度來講,獲取貨真價實的商品是消費者不可侵犯的權利。即使是附贈品,也應當具備合格、合等級、合約定的品質,商家不得以贈送為由提供不合格產品或者假冒的產品。事實上,商家用於促銷的贈品大多也計入銷售成本中,因此,贈品實際上也是商家用於銷售的產品,應當受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產品質量法》的約束。
綜上所述,商家用於促銷的獎品或者贈品如果有主梁問題,消費者同樣可以要求退還或者賠償。
相關法條——法律界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一款) 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二條(第一款) 經營證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按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 零售商開展促銷活動,不得降低促銷商品(包括有獎銷售的獎品、贈品)的質量和貨後服務水平,不得將質量不合格的物品作為獎品、贈品。

㈥ 贈品單獨出售的法律依據

贈品屬於附屬品,其性質依附於主物,所以在沒有主物的前提下,附屬品是不能夠單獨出售的。

㈦ 將贈品按原價賣違法嗎

當然是違法,其侵犯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中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可以先找店家協調,如果不行,找消協;如果其仍然不服從消協的調解,可以找仲裁中心或者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最後不成的話,到店家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分析
消費投訴: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有5條,這5條途徑任消費者自主選擇: 一是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二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是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機構仲裁; 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構成欺詐行為一般必須具備以下4個要件:
(I)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第三條 國家實行並逐步完善宏觀經濟調控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價格的制定應當符合價值規律,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極少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市場調節價,是指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本法所稱經營者是指從事生產、經營商品或者提供有償服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政府指導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規定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指導經營者制定的價格。政府定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制定的價格。

㈧ 商家將贈品明碼標價賣給消費者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

商家的贈品是不允許賣給消費者的,這是有規定的,如果賣給消費者,這就觸犯了消費法的有關規定,你可以舉報他們,工商部門會處理他們的

㈨ 贈品是三無產品可讓商家3倍賠償,我們具體該如何維權

贈品也受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企業認為,贈品是我們贈送的,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因此他們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和風險。然而,企業忽視了消費者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贈品是通過購買其他商品而獲得的附加值。從這個角度看,贈品也需要承擔法律後果。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賠償贈品價值的三倍。

依照我國合同法第191條的規定,贈與人的贈與財產有瑕疵的,在贈與人的義務范圍內,贈與人應當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消費者與商家之間關於禮品質量的爭議可以完全適用於本法。雖然消費者就贈與沒有支付價款,但由於經營者提供的贈與,屬於附加義務的贈與,經營者應當按照合同法第191條的規定對贈與質量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也就是說,商家提出“贈品是免費的,不在“三包”等范圍內,沒有法律依據,與法律規定相反,消費者可以大膽地保護自己的權利。

熱點內容
司法所的權力 發布:2025-04-30 03:55:59 瀏覽:517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破局五 發布:2025-04-30 03:25:38 瀏覽:620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深山香醫 發布:2025-04-30 03:16:57 瀏覽:957
黨建改革新黨紀條例 發布:2025-04-30 03:15:33 瀏覽:207
法律顧問求職信 發布:2025-04-30 03:14:55 瀏覽:647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2016 發布:2025-04-30 03:04:09 瀏覽:532
蕪湖勞動法辭退 發布:2025-04-30 02:54:23 瀏覽:913
普民法 發布:2025-04-30 02:39:34 瀏覽:687
勞動法關於培訓時間的規定 發布:2025-04-30 02:28:56 瀏覽:414
廣西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平台 發布:2025-04-30 02:26:20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