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郵件法律責任
Ⅰ 匿名給紀委發檢舉信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檢舉信是為了揭發某人的違法犯罪行為而向有關部門提出書面材料。檢舉信不要求必須實名,匿名給紀委發檢舉信,紀委會根據情況對提交的材料進行調查。如果調查得出所檢舉不屬實,將會以誣告對檢舉人進行處罰。
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負責人就《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條規定:
關於收受財物後退還或者上交問題,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託人財物後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賄。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後,因自身或者與其受賄有關聯的人、事被查處,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不影響認定受賄罪。
匿名舉報,一是初步無法判斷舉報內容真實性,核實舉報線索有一定困難,且核實完後經常存在捏造事實或誇大事實情況,每個人因為個人恩怨都去隨便舉報的話,紀委辦案難度可想而知。
紀委接到舉報信件,一般會根據幹部管理許可權,將案件移交到同級紀委去調查核實,如果涉及重大問題的話可能直接出面調查。
(1)匿名郵件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捏造事實舉報會違反的法律: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第五條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Ⅱ 寫匿名信罵人觸犯了哪幾條法律,最高怎麼判處
按照你的說法,應該是違反了《民法通則》,侵犯民事權利,沒有觸犯刑法,不會判刑。只有觸犯了刑法,才算是犯罪,才會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中情況一般會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什麼的。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
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另: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
家利益的除外。
Ⅲ 發匿名電子郵件舉報他人,是否會影起不必要的麻煩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但人的這一生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會順利,人生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們也不要特別的反感,因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去解決它。當我們遇到其他人的時候,有的人會與我們特別的不合,當然與我們不合也很正常,畢竟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但是如果遇到自己非常不適的事情,很多人可能會選擇去舉報他們,因為覺得他們這樣的做法真的非常的不合理,而且有的時候會損害到別人的利益。所以說在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在舉報的過程當中又不想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所以他們會採用匿名的方式去舉報。
1.一般不太會。
當然當我們採用匿名的方式去舉報別人的時候,就是說明我們對於這一件事情真的看不下去,以及在這一件事情當中已經損害到了個人利益的問題,所以說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保護好個人信息,避免被透露出去了之後被有心人用來報復。
Ⅳ 關於寫匿名信誹謗,怎麼處理能不能判刑
關於寫匿名信誹謗,如果情節嚴重,涉嫌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Ⅳ 一封匿名郵件惡意造謠對我家庭造成損失該如何辦
如果你知道該匿名郵件是誰發的,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賠償損失,但你需要證明有你的損失。
Ⅵ 關於發送匿名郵件的一個問題
沒人追究就不用負責
Ⅶ 知道誰冒充我寫匿名信怎麼辦
如果是違法的,馬上報警,讓警察處理,自己也要配合警察調查工作。
寫匿名信的法律後果:
寫匿名信不屬於犯法,如果匿名信的內容涉及侮辱、誹謗等違法行為,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
Ⅷ 收到匿名投訴郵件,公司以調查為由要求我提供個人信息是違法的嗎
你是干什麼工作的
被投訴在哪裡
如果都是網上往來信息
小心都是騙子,投訴到你公司的,公司核實被投訴的事實就可以,無需你提供個人信息,騙子太多,無處不在,小心信息被泄露
Ⅸ 監察部門對匿名信該如何處理
處理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