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人有沒有法律責任
㈠ 委託人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只要代理人沒有超出代理許可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一十九條 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二條 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是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㈡ 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簽訂合同,委託人應該負責嗎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402條的規定,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權內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容,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此時委託人應當對合同負責。但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受託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㈢ 委託人有法律責任嗎
被委託人在下列情況下負法律責任:1、被委託人越權代理造成善意相對人損失的;2、有償的委託合同,因被委託人的過錯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3、無償的委託合同,因被委託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4、被委託人違約造成委託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七條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㈣ 委託代理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
委託代理人在授權范圍內行事的,法律後果直接屬於委託人。委託代理人越權給第三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責任。一般來說,只要委託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進行代理活動,不超出代理許可權,就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委託代理人根據委託代理人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規定行使代理權。如果是在代理許可權內簽訂合同的,則應由被代理人承擔合同責任,不承擔責任。如果是在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以代理人名義簽訂合同的,如果被代理人追認的,則由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不承擔責任;未經追認的,則應由承擔民事責任。只要代理人沒有超出代理許可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如果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如和客戶簽訂合同超出委託代理的范圍,那就需要承擔該合同造成的所以不良後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㈤ 授權委託人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1、只要受託人是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委託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應由委託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2、如受託人在實施委託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託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後,才可以向受託人追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九條 代理人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認。
轉委託代理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代理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以及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
轉委託代理未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代理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㈥ 委託代理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一)我國《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版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權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二)《民法通則》第65條第3款規定:「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三)所以只要代理人沒有超出代理許可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㈦ 授權委託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授權委託人的法律責任如下。1、只要受託人是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委託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應由委託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2、如受託人在實施委託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託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後,才可以向受託人追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三條 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㈧ 企業法人的委託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企業法人委託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只要受託人是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委版託人的名義實施的行權為,應由委託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作為受託人,不承擔責任。如受託人有實施委託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託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後,才可以向受託人追究責任。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㈨ 委託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
雖然是委託人,但是你們是員工,相當於公司的代理人,就是辦理業務的,法律效果是由公司承擔的。不會承擔連帶責任。你這種情況相當於拿著公司給的合同文本也就是那份「積分理財售賣單」與顧客達成協議,簽訂合同。就像你在移動辦業務那種情況差不多。
合同有效成立的4個條件:
1.雙方當事人應具有實施法律行為的資格和能力;
2.當事人應是在自願的基礎上達成的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標準的和內容必須合法;
4.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
(9)委託人有沒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關於合同的注意事項:
1、合同的基本條款要具備,尤其是交易的內容、履行方式和期限、違約責任要約定清楚。
2、查閱國家對該交易有無特別規定,目的在於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有效。
3、向律師事務所、公司法律顧問咨詢相關業務的實際開展情況,了解業務發生糾紛的概率和糾紛的起因、種類,以便在訂立合同時盡可能避免同樣缺憾的發生。
4、可能的話,通過行政機關的公證、律師見證和公證,通過相關機構的中介作用,使合同的內容盡可能完備。
5、簽署合同時合同表面要字跡清楚,整潔,推薦使用合同專用紙張列印。
參考資料:
合同-網路
委託人-網路
㈩ 被委託人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根據《民法來通則》第65條、第66條以及《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1條的規定,因代理而承擔連帶責任有以下幾種情況:
1、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3、委託代理人轉托他人代理,因其轉托不明,給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賠償損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後,可以要求委託代理人賠償損失,轉托代理人有過錯的,應當負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