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人大議案的法律效力

人大議案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11 18:24:21

❶ 人大代表提出的議案通過便有法律效力

我國憲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專。全國人屬大組織法第四十六條作了補充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❷ 人大代表建議和議案的區別

法律分析:人大代表建議是指人大代表向人大提出的對有關國家機關工作的評價、建設性意見或批評。議案所涉及的問題必須是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重大事項;建議則屬於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法定單位和人數上的區別。一、反映的內容範圍不同。代表議案的內容範圍必須是屬於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而代表建議的內容範圍既包括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又包括不能用議案提出的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二、辦理機關不同。代表議案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辦理。代表建議的辦理則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對人大工作的建議,由人大主席團或本級人大常委會辦理並負責答復;二是對政府及其部門的建議,由人大主席團或人大常委會交辦,政府及其相關單位研究辦理並負責答復。
三、提出的人數要求不同。代表提出議案需要符合法定人數。建議則沒有人數的限制,代表可聯名提出建議,也可以單獨提出。
四、提出的時間不同。代表議案只能在大會會議期間提出,並且要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而代表提出建議沒有時間限制,既可以在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提出,也可以在閉會期間提出。
五、撰寫的格式不同。議案要求有案由、案據和方案;而建議的形式沒有法律規定。
六、處理的程序不同。議案提交本級代表大會會議審查表決,建議交有關機關組織處理答復。
七、撤回的程序不同。議案的提案人要求撤回的,須經主席團的同意。大會作出決定後不能撤回。而代表建議可隨時要求撤回。
八、法律後果不同。議案表決通過就產生法律效力,成為人大決議、決定,必須執行。建議不能成為人大決議、決定。建議由承辦單位根據條件,研究辦理並答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第一條 為保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行使代表的職權,履行代表的義務,發揮代表作用,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照法律規定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
第三條 代表享有下列權利:
(一)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參加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發表意見;
(二)依法聯名提出議案、質詢案、罷免案等;
(三)提出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四)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選舉;
(五)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表決;
(六)獲得依法執行代表職務所需的信息和各項保障;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四條 代表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二)按時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認真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發表意見,做好會議期間的各項工作;
(三)積極參加統一組織的視察、專題調研、執法檢查等履職活動;
(四)加強履職學習和調查研究,不斷提高執行代表職務的能力;
(五)與原選區選民或者原選舉單位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
(六)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廉潔自律,公道正派,勤勉盡責;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❸ 人民代表大會上沒被通過的議案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務會議上沒有通過的法律草案,沒有法律效力。

❹ 17、「兩會」中的議案和提案分別對應了哪一個會議

「議案」是指由法定機關和法定人員依照法定程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並要求人大會議討論、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提案」是人民政協的專用術語,是指參加政協的單位或者委員個人向全體會議或常務委員會提出的,經提案委員會審查立案,交付有關單位辦理的書面意見和建議。
兩者在提出主體范圍、立案方式、辦理方式、辦理時限等方面都有嚴格區別。
第一是提出主體不同。提出「議案」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根據地方組織法第18條規定,縣級以上人大代表要10人以上聯名、鄉鎮的人大代表要5人以上聯名才有提「議案」權。關於「提案」,依據提案工作條例第11條規定,政協委員可個人提,也可聯名提,人數不限。
第二是要求范圍不同。「議案」內容相對較窄。代表法第9條規定:「代表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議案應當有案由、案據和方案。」而「提案」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寬。提案工作條例第12條規定,「提案」主題應當圍繞國家大政方針,有關統一戰線的重大問題,地方重要事務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問題等方面提出。
第三是立案方法不同。根據地方組織法第18條規定,「議案」只有獲得大會主席團或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才能成為大會議案。根據提案工作條例第17條規定,「提案」只要經過提案委員會審查,符合提案工作條例第三章規定的,便予以立案。
第四是法律效力不同。「議案」經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便具有了法律的約束力,承辦部門沒有辦與不辦的選擇,只有決定如何辦,怎樣辦好。而「提案」沒有人大議案這種法律上的約束力。

❺ 議案與提案有什麼區別

議案與提案的區別之處:

首先,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提交會議討論決定的建議。

提案的寫作主體是個人,作為政協委員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股份制企業的股東具有向同級權力機關提出自己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只能用提案而不能用議案,即使有多人附議也不能更名為議案。

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

議案是向國家議事機關(立法機關或國家權力機關)提出的議事原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

議案提出後,一般先交由某個專門機構進行審議,然後再提交議事委員會討論,最後通過會議表決以決定其是否成立。在英國有「公議案」和「私議案」之分。

(5)人大議案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議案,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提案」就是鼓勵公司全體員工在做好本身崗位的同時,積極發現問題、發揮獨創的構想,提出創新性改善意見方案的過程。

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

法律提案、法規提案、規范提案、標准提案、建設投資提案、規劃提案、探索性提案、理論提案、政策提案、經濟提案、專業專項提案、產業提案、行業提案、質量提案、安全提案、教育提案、文化提案、科學技術提案、勞動分配提案、未來發展趨勢提案、經濟圈建設提案、金融提案、保障提案等。

❻ 人大代表的議案有什麼作用

議案是討論、抄解決某一問題的辦法、措施、意見和方案。

人大代表議案是指各級人大在舉行會議的時候,法定的代表人數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的屬於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重大事項。議案必須有案由、案據和解決問題的方案。議案是具備提議案的法定資格的機構或符合法定聯名人數的人大代表向國家權力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議事原案,也可以說,議案是討論、解決某一問題的辦法、措施、意見和方案。所提議案的內容必須屬於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 圍內。如果屬於政府工作方面的事情,則不應以議案形式提出,而要用建議、批評和意見形式去提出。實踐中,由於"屬於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內容不易把握,因而每年召開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都有數量相當多的議案實際上是屬於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因此,每次大會上經過大會主席團討論通過,都要把人大代表提出的很多議案轉作建議、批評和意見去處理。

❼ 議案和提案有什麼區別

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

首先,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

議案:「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

提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

(7)人大議案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解析兩會議案提案之變

在收集的議案、建議、提案中,約七成已不止一次提出,但仍保持熱度,伴隨形勢變化不斷補充新內容、通過新視角被深入探討。

代表委員持續關注的議題中,深化改革、簡政放權、依法治國、反腐倡廉是高頻詞,民生熱點和黨風政風是聚焦點。而以霧霾為焦點的環保問題則被補充了新看法、新對策。

今年政協1號提案聚焦簡政放權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至少22次提及簡政放權。截至目前,國務院已相繼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項行政審批事項。 "簡政放權是激發市場活力、讓群眾從改革中獲益的重要問題。

國務院已經大力推進這項工作,但是,如何讓那些'含金量'高的審批權真正下放,同時解決一些幹部'為官不為'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說。

此外,包括大城市病、交通擁堵、霧霾等在內的"硬骨頭",被認為涉及尖銳矛盾,需要下猛葯和打持久戰。 從2013年PM2.5進入公眾視野,到不斷有水污染、土壤污染事件被曝光,保護環境、治理污染一直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今年,一些代表委員抵京後首先抬頭看天,成了一條引人注目的兩會花絮。在收集到的提案議案中,涉及空氣等環保議題的就接近10%,多達50餘條。

網路-議案

網路-提案

❽ 兩會中的「提案」和「議案」到地有何區別

議案是指由法定機關和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或者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並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法律對議案的提出、議案的內容和處理程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1)議案的提出者必須是法律規定的機關或者代表。(2)議案的內容必須是屬於法律規定的本級人大或者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事項。(3)議案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提 出。(4)提出的議案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寫清案由、案據和方案。
提案是政協委員向人民政協組織,並通過政協組織向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政府就有關國家或地方大政方針、社會生活等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的形式。

人大代表議案與政協委員提案的不同之處在於: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組織,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另外,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

❾ 人大通過的議案為什麼具有法律效力

因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熱點內容
民法通則為什麼 發布:2025-04-29 22:46:43 瀏覽:204
社會與法普法欄空窗 發布:2025-04-29 21:46:35 瀏覽:194
司法所指紋 發布:2025-04-29 21:35:26 瀏覽:743
民法通則第106條 發布:2025-04-29 21:28:35 瀏覽:269
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 發布:2025-04-29 21:20:43 瀏覽:838
房屋產權公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9 21:20:04 瀏覽:990
西安市高新區法律援助在哪裡 發布:2025-04-29 21:19:29 瀏覽:500
理性人心法治 發布:2025-04-29 21:07:39 瀏覽:747
溫州市民間借貸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9 21:05:53 瀏覽:255
銀行常年法律顧問的服務方案 發布:2025-04-29 20:47:43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