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保密協議時間的法律效力

保密協議時間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11 21:28:25

1. 該不該和公司簽訂保密協議。這份協議有法律效力

和公司簽訂保密協議,這份協議有法律效力。

首先,保密費並非保密協議的必備條款;其次,如果資料遭他人竊取,如果不存在工作上的失誤導致竊取的發生,那就跟你沒有任何關系。

(1)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簽訂保密協議,約定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勞動者承擔保守相關商業秘密、知識產權以及競業限制的義務,用人單位按月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約定的,應當按約定支付違約金。

(2)勞動者違反保密協議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賠償用人單位因此而導致的經濟損失、調查費、律師費、公證費等合理費用等,情節嚴重的,勞動者將有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

(3)關於違約責任,一般規定在保密協議有效期限內,勞動者應嚴格遵守用人單位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單位商業秘密或者技術秘密,不得使用該商業秘密或者技術秘密自行進行生產與經營活動或者為他人進行生產或者經營。

(4)保密協議最主要就是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包括哪些是需要勞動者保密的具體范圍,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如何確定保密責任,對保守商業秘密的勞動者給予何種獎勵,勞動者應當為保守商業秘密盡到何種義務等義務。

(5)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2. 保密協議的法律效力

保密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對雙方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簽訂保密協議,約定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勞動者承擔保守相關商業秘密、知識產權以及競業限制的義務,用人單位按月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約定的,應當按約定支付違約金。
保密義務是法定義務,而競業限制義務則是約定義務。勞動者的保密義務源於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忠誠義務。忠誠義務是基於誠信原則產生的合同當事人所普遍承擔的一項義務。
在勞動合同中,因為勞動合同的人身屬性,勞動者所承擔的忠誠義務的程度顯然要大於一般的民商事合同。勞動者只要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就必須要維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承擔保密義務。保密義務是法定的,即使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中未約定,勞動者也應當遵守。而競業限制則必須由雙方簽訂協議約定。勞動者在勞動關系終止後並不當然負有競業限制的義務,除非雙方有協議約定。
保密義務是無償的,而競業限制義務則是有償的。保密義務是法定義務,勞動者不能因為履行保密義務而要求額外報酬。用人單位即使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者勞動關系終止後,沒有向勞動者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勞動者也應當履行保密義務。勞動者的競業限制義務涵蓋了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和勞動關系終止後。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關系終止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
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3. 保密協議在法律上有沒有法律效力管不管用

當然有效,管用的。如違反按照約定要補償的。

4. 保密協議這個合法嗎

(1)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簽訂保密協議,約定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勞動者承擔保守相關商業秘密、知識產權以及競業限制的義務,用人單位按月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約定的,應當按約定支付違約金。

(2)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3)保密協議最主要就是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包括哪些是需要勞動者保密的具體范圍,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如何確定保密責任,對保守商業秘密的勞動者給予何種獎勵,勞動者應當為保守商業秘密盡到何種義務等義務。

(4)關於違約責任,一般規定在保密協議有效期限內,勞動者應嚴格遵守用人單位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單位商業秘密或者技術秘密,不得使用該商業秘密或者技術秘密自行進行生產與經營活動或者為他人進行生產或者經營。

(5)勞動者違反保密協議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賠償用人單位因此而導致的經濟損失、調查費、律師費、公證費等合理費用等,情節嚴重的,勞動者將有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自己是和公司方面平等的,簽訂了這個保密協議的話,那麼就會有法律效力,到時候不可以透露關於公司中的任何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否則就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華律網相關律師。

5. 保密協議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保密協議的法律效力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將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簽訂保密協議,約定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勞動者承擔保守相關商業秘密,知識產權以及競業限制的義務,用人單位按月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約定的,應當按約定支付違約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百零二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6. 保密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保密協議有法律效力。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7. 公司簽訂的保密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法律允許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通過合同約定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權利和義務回。《勞動合同法》第23條第答一款也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2、因此,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保密約定,既可以以保密條款的形式寫入勞動合同,也可以單獨訂立一份保密協議。兩種形式的效力是相同的。

8. 簽保密協議有什麼法律效力有請各位專家指教,謝謝

簽了保密協議,就表示保密的一方有保守秘密、不能泄露秘密的不作為義務,違反了保密協議,就違反了不作為義務,輕者民事侵權,重者構成刑法上的犯罪。

9. 保密協議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保密協議滿足以下條件的生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保密協議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普法欄空窗 發布:2025-04-29 21:46:35 瀏覽:194
司法所指紋 發布:2025-04-29 21:35:26 瀏覽:743
民法通則第106條 發布:2025-04-29 21:28:35 瀏覽:269
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 發布:2025-04-29 21:20:43 瀏覽:838
房屋產權公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9 21:20:04 瀏覽:990
西安市高新區法律援助在哪裡 發布:2025-04-29 21:19:29 瀏覽:500
理性人心法治 發布:2025-04-29 21:07:39 瀏覽:747
溫州市民間借貸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9 21:05:53 瀏覽:255
銀行常年法律顧問的服務方案 發布:2025-04-29 20:47:43 瀏覽:489
寧波門律師 發布:2025-04-29 20:27:07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