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出台和草案的法律效力
Ⅰ 草案本身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否定,何時將具備法律效力
草案本身沒有法律效力,只有經過法定程序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
標准草案是指批准發布以前的標准徵求意見稿、送審稿和報批稿。它是承擔編制標準的單位或個人,根據任務書或工作計劃起草的文稿。
擬成而未經有關機關通過、公布的,或雖經公布而尚在試行的法令、規章、條例等。比如:土地管理法草案、交通管理條例草案。
(1)法律的出台和草案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決議草案的寫作
1. 與工作文件的區別
決議草案與工作文件在格式上沒有特定的要求不同,作為正式文件,決議草案有嚴格的寫作規范和用語要求。一份完整的決議草案包括草案標題和草案正文,其中正文又分為序言性條款和行動性條款。
每個委員會的決議草案寫作要求可能略有不同,需要注意。
2. 草案標題
決議草案的標題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委員會(Committee)、議題(Topic)、決議草案編號(Resolution Number,提交後由委員會主席團給出)、以及起草國和附議國的名單(Country List)。
值得注意的是,決議草案的起草國和附議國的國家排名一般並無先後順序,建議中文會場以拼音順序、英文會場以英文單詞首字母順序為序,可以留給主席團一個良好的印象。
3. 草案正文
決議草案的正文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序言性條款和行動性條款。
Ⅱ 法律草案是否是還沒有正式有效的法律
是的。
凡是「法律草案」,都是正在醞釀或正在徵求意見的非正式文本,還沒有實際生效,可以簡單理解為「法律草稿」。
Ⅲ 草案本身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草案本身沒有法律效力,只有經過法定程序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
標准專草案,是指批屬准發布以前的標准徵求意見稿、送審稿和報批稿。它是承擔編制標準的單位或個人,根據任務書或工作計劃起草的文稿。
擬成而未經有關機關通過、公布的,或雖經公布而尚在試行的法令、規章、條例等。比如:土地管理法草案、交通管理條例草案。
Ⅳ 修正案草案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法律效力。看字義都知道,既然是草案,就是還沒正式出台的,對外就不生效啊。
Ⅳ 行政訴訟法草案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的生效時間
(1)在法律條文中規定「本法自x年x月x日起施行」,直接規定具版體的生效日期。
(2)在法律權條文中沒有直接規定具體的生效日期,而是規定「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但法律何時公布,根據我國憲法關於法律由國家主席公布的規定,則由國家主席發布主席令來確定
(3)規定一個法律的生效日期取決於另一個法律的制定和實施時間。
如無明文規定則是公布時生效。草案未經正式公布不具有法律效力。
Ⅵ 民法總則草案 有法律效應嗎
出台的文件才會有法律效應,所以草案沒有
Ⅶ 人大通過的草案是否有法律效力
法律草案沒有法律效力,但是人大通過的法律就不是草案,而是成為正式的法律,正式法律就具有法律效力。
Ⅷ 法律草案是否具法律效力
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草案必須經過權力機關批准才有效。
Ⅸ 法律案與法律草案有哪些區別
法律案與法律草來案的區別如源下:
①提出機關單位不同
法律案不同於起草法律草案。有些法律的起草機關並不是提出法律案的機關,沒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和個人也可以參加起草法律草案的工作。
②兩者提出機關單位的許可權不同
起草後的法律草案只能由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和個人向立法機關提出。
③含義不同
法律草案,有關立法的倡議列入議事日程後,提交立法機關審議和表決的法律原型。
法律案又稱法律議案,是特定主體向人大或常委會提出的有關立法問題的議案。
(9)法律的出台和草案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立法議案程序步驟
進行立法,首先必須提出立法議案,在提出立法議案的同時不一定也提出法律草案。
在實際工作中,具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或人員,在提出立法議案前,往往對有關問題作了詳盡的調查研究,並同有關方面進行了協商討論,從而在提出立法議案的同時就提出相應的法律草案。
另外,法律草案可以由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組織或人員起草,也可以由沒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組織或人員起草。提出法律草案並不是立法的必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