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衛生室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A. 村衛生室的章是不是公章
村衛生室如果是獨立法人的,
那它就有公章,
如果只是個部門,
是沒有公章的。
蓋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既然你申請人家的東西,
就得按人家的規定來。
B. 村為什麼有2個公章怎麼用
村衛生室不可以同時有兩個公章。
村衛生室的主要功能是為村裡邊的老百姓服務的,如果老百姓在當地的村部並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葯品或者有效醫治,可以到轉診到鄉鎮醫院去醫治,如果公章有兩個不便於進行統一的管理。
C. 村衛生室的公章,不經法人同意村委會有權私核公章嗎
村主任說了算,啥事兒都是敢幹
D. 村委會兩枚公章是否有法律效力
在法律上,加蓋公章是認定文書所寫內容是否經公章單位認可、承諾承擔相關義務與責任的專重要屬依據,村委會的公章也是如此。具體何種法律效力,要結合具體內容來看,以下給出了一些村委會公章使用的情形:1 、各種責任狀、年、季、月(臨時)報表; 2 、各類請示、申請、報告、合同(協議)文書; 3 、村民建房申請、民政救助要求; 4 、上級政府部門、機關單位、村外單位及企業和個人須使用村民委員會印章的各種文書、報表、證明材料等; 5、證明村民年齡、文化、民族、職業、婚姻狀況等基本情況的; 6、村民要求參加各類專業技能培訓的申請; 7、村民戶籍遷移、出具死亡證明書等,保管公章人員應本著 高度負責、實事求是的態度給予辦理; 8、凡涉及貸款、重大工程項目發包、擔保等重大問題使用
村委會公章時, 應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參加的會議表決通過後 方可蓋章。
E. 村委會的公章在不經過落實調查屬實的情況下這個章能隨便蓋嗎是不是屬於違法行
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屬於濫用職權罪。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不按或違反法律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侵吞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財產損失等行為。
法律分析
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的相關犯罪人員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濫用職權,是指不法行使職務上的許可權的行為,即就形式上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般職務許可權的事項,以不當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實施違反職務行為宗旨的活動。首先,濫用職權應是濫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一般職務許可權,如果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與其一般的職務許可權沒有任何關系,則不屬於濫用職權。其次,行為人或者是以不當目的實施職務行為或者是以不法方法實施職務行為;在出於不當目的實施職務行為的情況下,即使從行為的方式上看沒有超越職權,也屬於濫用職權。最後,濫用職權的行為違反了職務行為的宗旨,或者說與其職務行為的宗旨相悖。濫用職權的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超越職權,擅自決定或處理沒有具體決定、處理許可權的事項;二是玩弄職權,隨心所欲地對事項作出決定或者處理;三是故意不履行應當履行的職責,或者說任意放棄職責;四是以權謀私、假公濟私,不正確地履行職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F. 村委會開具的證明有村幹部簽字並蓋有公章具有法律效力嗎
村幹部一般四人,證明誰都可以寫,但簽字並扣蓋村委會公章,只能是主任,因主任代表全村,字一簽,章一蓋就應承擔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
G. 如村委會開的證朋是本人寫的,簽字是本人的,村委會的公章,受法律保護嗎
如果你的簽字是村裡授權的,村裡只要承認,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H. 公章的法律效力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一個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並在公安機關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簽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簽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簽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簽約的范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企業印章代表著企業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確使用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審查為妥。
實踐中有很多詐騙分子冒用公章現象發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區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法釋〔1998〕7號)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單位沒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因其對公章使有疏於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被害人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追究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
有人就說了,那以後使用公章就得復印了,實際上,公司之間簽訂合同時使用的公章可否是復印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之間在簽訂合同時為了方便,常常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復製件公章簽訂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所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復製件或者復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復印件應當與原件核對無誤才能確認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還應當注意,謹慎審查,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之規定,當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對外簽訂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並承擔交易帶來的風險,因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謹慎審查,確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確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嚴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濫用、盜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