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防範金融詐騙法律知識答案
① 金融犯罪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範金融犯罪
金融犯罪,指發生在金融活動過程中的,違反金融管理法規,破壞金融管理秩序,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諸如洗錢、金融詐騙等均是我們日常生活里所熟悉的金融犯罪類型。 從中國過去五年審判金融犯罪實踐看,金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金融犯罪案件總體數量下降,但絕對數量大,發案率較高。2006年,全國各級法院審判破壞金融秩序犯罪案件1607件,金融詐騙犯罪案件是1633件。 第二,犯罪總額很大。金融詐騙犯罪,包括信用證詐騙、票據詐騙、貸款詐騙、集資詐騙等案件,犯罪總額都很大,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去年全國法院判處金融犯罪案件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達43。52%。 第三,不僅擾亂了金融秩序,而且往往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影響社會穩定。近年來,像非法集資、集資詐騙這些案件往往涉及的被害人都是上萬的,而且被害人大部分都是下崗工人、普通老百姓,對老百姓的生活、生產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深化金融改革,規範金融秩序 我國目前的金融體制的改革尚處於「瓶頸階段」,許多金融犯罪的滋生與金融體制的不完善直接有關。因此,要遏制和減少金融犯罪的發生,就必須不斷加快改革的步伐,盡快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體制。為此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強化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使中央銀行真正起到對全國的各專業銀行進行領導和指導作用;(2)加快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變的進程,消除轉軌時間過長而衍生的種種弊端;(3)完善市場利率機制,在銀行利率方面充分利用價值規律來調節。與此同時,應加大對金融秩序混亂的整治力度,為此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1)禁止亂集資,對社會閑散資金的管理應納入法律化管理的渠道,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防止某些人利用集資進行詐騙活動;(2)規范同業拆借市場,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行事,對非法拆借行為觸犯罪刑律的,要嚴懲不貸;(3)嚴肅結算紀律,徹底消除多頭戶現象和跨行貸款現象,加強對銀行現金的有效管理,嚴防資金的「體外循環」。 (二)強化金融管理,堵塞各種漏洞 我國當前各種金融犯罪的滋生與金融管理疏漏和有章不循有密切的關系。為此必須加強金融監督與管理工作。從金融系統內部來看,應加強支票、印鑒的管理,信貸管理,假幣甄別的行業管理和信用卡業務的管理,防止犯罪分子利用各種管理環節上存在的漏洞進行犯罪活動。從金融系統外部來看,應加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審批管理制度,把好申請執照關、年檢關和考查關,防止犯罪分子利用種證照為掩護從事非法的金融活動。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印章篆刻行業的日常管理,堅決取締非法從事印章篆刻的黑店,防止社會上不法之徒利用各種虛假印章進行偽造活動,從而杜絕各種偽造型犯罪滋生的渠道。 (三)加強思想教育,提高業務素質 要切實提高金融部門的工作人員的素質,增強他們抵禦和防範金融犯罪的能力,必須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技能的培訓。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考察,當前在金融工作人員中應加強思想與宗旨教育,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人生的價值,從而自覺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覺地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此外,結合行業紀律和普法教育,還應加強法制與職業道德、制度和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更好地規范他們的行為,保證國家金融方針、政策的全面貫徹執行,防止金融犯罪的發生。同時,還應當抓好對他們的業務技能培訓,通過不斷地學習新的業務知識,得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增加識騙防騙的能力,杜絕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從業人員素質差而大肆實施金融犯罪活動的可能性。 (四)完善金融立法,增強執法力度 健全法制、嚴格執行是抗制金融犯罪最有效的方法。鑒於我國以往在金融立法與司法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我們認為,為了更好地防範金融犯罪的發生,當務之急應當健全金融立法,使金融業務活動在各個不同層次均能做到有法可依。在這里,主要應著手搞好以下四個方面的立法工作:(1)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快金融立法的步伐,凡是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尚未納入法制軌道的金融活動,均應及時制定相應的法律予以規范。諸如金融法、金融監督法、證券法、期貨交易法、信託法、結演算法等尚付厥如,應趕緊制定出台。(2)完善和健全金融管理體制的立法,強化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在這一方面,主要應根據銀行法的規定和金融改革方向,制定一些與銀行法相配套的管理法規,從而加強中央銀行對各專業銀行的非銀行金融部門的依法管理。(3)完善各項金融業務管理的立法。這一方面主要是指應把儲蓄業務管理、借貸業務管理、結算業務管理、現金管理納入立法的視野,使其管理法律化。(4)完善和補充金融崗位責任和法律責任制度的立法。通過這一方面的立法,強化金融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做到獎懲有據,賞罰分明。在做好金融立法工作的同時,為了消除金融犯罪分子僥幸、冒險的心理,還應當加大對金融犯罪的懲治力度。司法機關在辦理金融犯罪案件時,應主動出擊,發現疑點要及時查清,發現一起就應查處一起,不留後患。對於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應從重從快判處,對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刑事案件,也不能等閑視之,不問不判。另外,對某些金融機構有案不報、有案不查、以罰代刑、自行消化的行為也要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惟有如此,方能將金融犯罪控制在最低限度,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廓清道路。
② 網路金融詐騙如何防範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信用中國認為當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金融詐騙的甄別和監管還存在較大難度,如P2P平台在其發展初期和壯大期,由於缺乏相應的法律規定和技術支持,相關部門很難對真實資金使用人身份、資金用途進行調查核實和甄別、監管,我們更應該慎重理財,謹慎投資,還是要多些金融相關的知識和認識。
③ 常見的金融騙局有哪些如何防範
龐氏騙局,「李鬼」信託,P2P捲款。
投資的時候不能一味只關注利息收入,風險也是需要把控的,比如融資方集資投向,融資方資質,有無擔保等等
④ 金融詐騙罪的防治對策
1.建立健全金融法規,強化嚴格執法。遏制金融詐騙犯罪最有效的防治對策,就是加強金融立法,實現金融行業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將整個金融系統工作納入法制軌道。為此,必須作好以下兩項工作:一是要加強金融行政立法。在這方面,中國自1995年以來,制定了《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票據法》、《擔保法》、《證券法》、《信用卡管理辦法》和國務院通過的《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等。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使金融立法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根據金融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還必須制定一些規章制度、業務管理的方法和金融崗位責任制等行政法規;二是嚴格執法,對違法犯罪行為,必須堅決依法查處,該從嚴的從嚴,該從輕的從輕,絕不能寬容手軟。
2.強化監督機制,加強對金融系統工作人員的監督和制約。在這方面,必須加強以下監督:一是金融系統監察、審計部門的監督。從實際情況來看,上述專門監督機構的監督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主要是監督機構的權力還比較弱。要想充分發揮對金融系統監察、審計部門的作用,一個重要措施,就是要加強金融系統監察、審計部門的權力,提高其地位,從體制上保證其獨立行使監察和審計的權力,不受金融系統領導的干擾;二是加強群眾監督。在中國,人民享有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活動實行監督的權力。要加強群眾的監督作用,就必須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對其金融系統工作人員為不法分子實施金融詐騙而收受賄賂予以檢舉、揭發;三是要強化新聞監督。新聞部門擁有電視、廣播、報紙、書刊等多種傳播媒體和廣泛的新聞傳播權。由於新聞的廣泛性、敏感性、及時性和犀利的戰斗性,決定了輿論監督對於金融詐騙犯罪強有力的震懾和制約作用。它通過報紙抓住典型的金融詐騙案件,真實、客觀、及時地予以報道,公開揭露金融詐騙犯罪行為,以形成強大的輿論監督。
3.健全金融管理制度,強化金融管理。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和金融改革的發展,必須進一步健全「集中統一領導和分級管理」的金融管理體制。各級人民銀行要加強對專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管理,就必須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制定一些基本的規章制度,並強化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要強化金融管理,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必須嚴格執行印章、密押、重要空白憑證的管理制度,防止偷蓋和偽造;二是必須嚴格執行儲蓄業務的管理制度,強化結算交換環節;
三是必須嚴格執行貸款審批制度,即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檢查,防止以貸謀私;
四是必須嚴格執行對帳制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犯罪;
五是必須嚴格執行雙人臨櫃、雙人管庫等各項崗位相互制約制度;
六是必須嚴格執行交叉復換、雙線換算制度,實行相互制約的內部監督制度,防止一人獨攬。
在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還必須經常對職工進行遵守規章制度的教育,真正做到以教育和預防為主,輔之以必要的懲罰手段。
4.加強對金融票據的審查,提高識別金融票據的能力。金融票據是可流通轉讓的信用支付工具。對金融票據必須認真審查、核對,才能避免受騙,使國家財產不受損失。
5.加強技術預防。金融詐騙是一種智能型的犯罪,運用高科技手段犯罪已成為金融詐騙犯罪的發展趨勢。因此,為適應同金融詐騙犯罪作斗爭的需要,就應積極推廣使用技術設備和技術預防措施,才能有效地辨偽防騙。在這方面,必須作好以下預防工作:
一是要加強計算機犯罪的技術防範。當今有些犯罪分子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金融詐騙犯罪活動。如有的犯罪分子利用電子計算機竊取客戶的存款,或者利用電子計算機竊取信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是金融機構必須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加強防範。如設立開機運作密碼及更換密碼措施,開發高難度的防偽標志項目;
三是應在存單中的姓名、帳號、金額等部位添加類似銀行匯票的抗塗改功能,使犯罪分子一旦塗改,存單立刻顯示「作廢」二字,這對預防金融詐騙犯罪是極為有利的。
6.預防金融詐騙這類犯罪,必須要綜合治理。金融系統的綜合治理,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社會系統工程,直接關繫到中國金融事業的健康發展,統一領導,充分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實行公安、司法機關的專門工作和群眾工作相結合,各司其職,通力合作,齊抓共管,運用政治、經濟、行政、法律、文化、道德、教育等各種手段,進行全社會、全方位的綜合治理,提高整個社會的防範機制,堵塞一切可供金融詐騙犯罪分子利用的所有渠道和空隙。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社會建立一個多層次的預防金融詐騙犯罪系統,從根本上預防、減少金融詐騙犯罪的發生。
案例:
1,舉國震驚的吳英案
2,曾成傑案
⑤ 預防詐騙小知識有哪些
1、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或手機簡訊,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設圈套的機會。
2、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
3、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必須匯款、轉賬的要再三核實對方的信息。萬一自己上當受騙或有親戚朋友被騙,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5)山東省防範金融詐騙法律知識答案擴展閱讀:
在號稱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理財詐騙中,最臭名昭著的詐騙方式之一,就是「東南亞殺豬盤」。這種特殊的金融詐騙行為披著「愛情」的外衣,向都市年輕男女伸出罪惡之手,以投資為名誆騙受害者從事網路博彩。實施詐騙的「俊男美女」可能只是躲在東南亞國家的十幾歲小夥子,他們將目標人當作「幼豬仔」,把培養感情稱為「養豬」,一旦感情培養積累到位,就對「豬」痛殺下手,攜款消失。
⑥ 如何防範金融詐騙
1、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電話號碼的簡訊或者非正常渠道的電話銀行服務;2、不要輕信各類中獎、費用返還的簡訊內容,拒絕利益誘惑;3、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銀行卡或網上銀行用戶名、密碼,在任何情況下,銀行及公安、司法等單位都不會向客戶索要銀行卡或網上銀行密碼。
1、要提高安全意識,比如在設置密碼時避免選用生日、電話號碼等容易猜測的數字或字母組合,不在公共場所使用網上銀行等; 2、要登錄正確的網站或通過銀行的專用電話或到銀行的營業網點進行查詢咨詢; 3、遇到詐騙,要積極地向公安機關舉報。
⑦ 想防金融詐騙小常識可以講哪些內容
作為網路金融用戶,只要做到保管好「一卡、二碼、三要素」,牢記「四要三不要」,就可有效防範金融詐騙。
【一卡】就是妥善保管好銀行卡和網銀盾等安全產品,不要借給他人使用。
【兩碼】是指電子銀行密碼及簡訊驗證碼。不要「一套密碼走天下」,要將電子銀行密碼設置為數字+字母等復雜組合並定期修改。簡訊驗證碼是支付密碼,絕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給他人。
【三要素】是身份證號、賬號、手機號碼等個人私密信息,切勿隨意泄露。
【四要】一要認准官網網址。二要隨時關注賬戶變動,開通賬戶變動簡訊、微信提醒服務。三要在辦理電子銀行轉賬、支付等交易時,仔細核對收款賬戶、商戶、金額等信息是否正確。四要對手機電腦殺毒,使用電子銀行交易的手機、電腦要安裝專業殺毒軟體,及時升級、定期查殺病毒。
【三不要】一不要使用公共網路。二不要點擊不明鏈接和掃描二維碼。三不要輕信電話、簡訊、QQ、微信中的所謂退款、貸款驗資、司法協查、商品退款、積分兌換、中獎退稅等信息。
⑧ 怎麼防範金融詐騙
作為網路金融用戶,只要做到保管好「一卡、二碼、三要素」,牢記「四要三不要」,就可有效防範金融詐騙。 【一卡】就是妥善保管好銀行卡和網銀盾等安全產品,不要借給他人使用。 【兩碼】是指電子銀行密碼及簡訊驗證碼。不要「一套密碼走天下」
⑨ 金融詐騙該如何防範
其實金融詐騙要防範的話,就是自己千萬不能貪小便宜。涉及到匯款的,一定要打電話或者當面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