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連帶責任的法律推定

連帶責任的法律推定

發布時間: 2022-04-12 03:53:18

Ⅰ 連帶責任和共同責任的區別


【法律分析】
連帶責任賠償和共同賠償的區別1、共同侵權連帶責任是對受害人的整體責任。2、受害人有權請求共同侵權行為人中的任何一個人承擔連帶責任。3、共同侵權連帶責任的各行為人內部分有責任份額。4、共同侵權連帶責任是法定責任,不得改變。 共同侵權的賠償責任該怎樣界定 共同侵權行為人對受害人所應負的連帶責任,是指受害人有權向共同侵權人中的任何一人或數人請求賠償全部損失,而任何一個共同侵權人都有義務向受害人負全部的賠償責任。共同侵權人中的一人或數人已全部賠償了受害人的損失,則免除了其他侵權人向受害人應負的賠償責任。 共同危險和共同侵權的區別之處1、從主觀方面看: 共同危險行為人不存在意思聯絡,並且行為人對損害結果的主觀心態必須是過失,而不能是故意。並且這種過失不是共同的過失,而是相似的過失。而共同侵權行為的主觀方面是有共同的故意或者過失。事實上,行為人不存在意思聯絡是共同危險行為區分於共同侵權行為的最主要特點。2、從客觀方面看: 共同危險的實際加害人是不明確的,損害結果只是其中一個或部分人造成的,其他非實際致害人基於推定的過失也被納入責任范圍內。共同侵權的實際致害人是清楚的,每一個人都是侵權行為的實施者。3、從內部責任分擔來看: 共同危險由於無法證明誰是實際加害人,所以法律推定每個行為人的過失程度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共同危險行為人內部是平均承擔責任的。而共同侵權卻是根據行為人的過錯程度,行為對結果的影響力來確定損害賠償責任的,也就是說,行為人內部的責任份額是不一致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Ⅱ 喝酒連帶責任的2021法律規定

共同飲酒人之間存在某種特殊關系,這種特殊關系在法理上即為夥伴注意義務,共同飲酒人對其他共飲人的損害承擔責任就是因為未盡到該項注意義務。
飲酒過程中共同飲酒人需要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一)提示、勸告義務。在共同飲酒過程中切忌灌酒、勸酒等不文明行為,同時,發現共飲人存在酗酒、醉酒或不良反應時應加以提示、勸告其停止飲酒。(二)通知、照顧、護送義務。如發現共飲人存在醉酒現象及人身危險時,應通知其親屬或救護機構等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危險發生。對醉酒人施以最大限度的照顧行為,或護送至安全場所或醫療機構救治,使其得以脫離危險境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條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Ⅲ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規定的連帶責任有哪些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規定的連帶責任是指共同侵權行為、共同危險行為、教唆或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承擔連帶責任的侵權責任形態。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Ⅳ 連帶責任有什麼特點

連帶責任保證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連帶責任保證是由保證人與主債權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和法律推定的保證方式。
2、由保證人與主債務人對主合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3、主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在連帶責任保證的情況下,一旦主債務人到期不履行主合同債務,債權人既可以要求主債務人清償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條__保證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第六百八十七條__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有權拒絕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債務人下落不明,且無財產可供執行;
(二)人民法院已經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
(三)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履行全部債務或者喪失履行債務能力;
(四)保證人書面表示放棄本款規定的權利。

Ⅳ 連帶責任保證的擔保期限是多長時間

連帶責任的擔保期由保證人和債權人協商確定,在雙方當事人沒有進行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情況下,擔保期是在主債務履行期滿的6個月內。連帶責任保證是由保證人與主債權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和法律推定的保證方式,由保證人與主債務人對主合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主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條
保證期間是確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不發生中止、中斷和延長。債權人與保證人可以約定保證期間,但是約定的保證期間早於主債務履行期限或者與主債務履行期限同時屆滿的,視為沒有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Ⅵ 當事人之間是否可以約定承擔連帶責任

當事抄人之間只要不違反法律的規定,當然可以自由約定承擔連帶責任,因為連帶責任對債權人是一種保障,在民法領域是鼓勵出現這種情形的,這對於物權的流轉也是有益的。但關鍵是當事人是自主自願決定的,不得勉強;只要不存在脅迫、欺詐等情形,這種約定就是有效的。

Ⅶ 和朋友出去喝酒,酒後各自回家,朋友出事故多數連帶責任法官是怎麼判

法院需要判定當事人出事故是否與朋友勸酒有關。
法律分析
首先,對於飲酒者本人,其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如果當事人自己一個人喝酒,沒有人勸酒,則他人對當事人的損害後果無需承擔責任。如飲酒者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則其對飲酒可能產生的後果應當是明知的。以此為前提,如果飲酒者在醉酒狀態下造成損害後果,其本人應當承擔主要責任。並且,在此情境下,勸酒者可以適當減輕相應的責任。
其次,對酒局上的朋友而言,如飲酒者因醉酒發生損害後果,勸酒者推定為法律規定的有過錯方,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酒局中有多人參與,能否證明自己是否存在勸酒行為就尤為關鍵,若不能證明自己沒有勸酒行為,則需要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如無直接證據證明飲酒者傷亡和飲酒有直接關系的,由飲酒者本人承擔全部法律責任
最後,法律還規定了一個兜底條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規定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 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Ⅷ 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區別

1、《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七條規定,保證合同中明確約定保證人在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承擔保證責任的,視為一般保證

2、保證合同中明確約定保證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承擔保證責任,且根據當事人訂立合同的本意推定不出一般保證責任的,視為連帶保證責任。

3、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後,向債權人提供了債務人可供執行財產的真實情況的,債權人放棄或者怠於行使權利致使該財產不能被執行,保證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在其提供可供執行財產的實際價值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4、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債務人破產,既未申報債權也未通知保證人,致使保證人不能預先行使追償權的,保證人在該債權在破產程序中可能受償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8)連帶責任的法律推定擴展閱讀:

1、連帶責任保證是由保證人與主債權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和法律推定的保證方式。作為保證方式的一種,當事人應當在保證合同中明確約定連帶責任保證方式。

2、由保證人與主債務人對主合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意味著保證人與主債務人對主合同債務均負有全部清償的責任。

3、主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連帶責任保證的情況下,一旦主債務人到期不履行主合同債務,債權人既可以要求主債務人清償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Ⅸ 連帶責任保證的法律規定

根據擔保法第十六來條和民法通則自第八十九條第一項之規定,保證分為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兩種方式。連帶責任保證有以下幾方面特點:1、連帶責任保證是由保證人與主債權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和法律推定的保證方式。作為保證方式的一種,當事人應當在保證合同中明確約定連帶責任保證方式。但我國《擔保法》規定,如果保證人與保證權人對連帶責任保證和一般保證沒有作出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連帶責任保證。2、由保證人與主債務人對主合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意味著保證人與主債務人對主合同債務均負有全部清償的責任。3、主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連帶責任保證的情況下,一旦主債務人到期不履行主合同債務,債權人既可以要求主債務人清償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以上就是「連帶責任保證的法律規定」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閱讀。

熱點內容
法院執監程序 發布:2025-04-29 17:01:02 瀏覽:15
大智立法觀後感 發布:2025-04-29 16:50:06 瀏覽:12
從民法到民法典 發布:2025-04-29 16:43:02 瀏覽:835
怎麼樣的收條才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9 16:31:53 瀏覽:624
傳統的社會法 發布:2025-04-29 16:16:57 瀏覽:555
總局令行政法規 發布:2025-04-29 16:06:24 瀏覽:59
勞動法中員工定義 發布:2025-04-29 16:06:18 瀏覽:548
2017年二級建造師法律法規答案 發布:2025-04-29 15:50:28 瀏覽:38
民宗局法律知識培訓總結 發布:2025-04-29 15:50:27 瀏覽:92
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合同法 發布:2025-04-29 15:44:56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