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泄露舉報人信息要負法律責任

泄露舉報人信息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12 12:45:36

『壹』 泄漏舉報人信息違法嗎

違法的行為,泄露舉報人信息應當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性質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如: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法律依據】:一、中紀委監察部《關於保護檢舉、控告人的規定》第五條受理機關工作人員無意或故意泄露檢舉、控告情況的,應追究責任,嚴肅處理。第六條嚴禁將檢舉、控告材料轉給被檢舉、控告單位或被檢舉、控告人。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追查檢舉、控告人。對確屬誣告陷害,需要追查誣告陷害者的,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黨的委員會、政府或紀檢監察機關批准。第八條對匿名檢舉、控告材料,除查處案件需要外,不得擅自核對筆跡或進行文檢;因查處案件工作需要核對筆跡或進行文檢的,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紀檢監察機關批准。二、《行政監察法》第六章法律責任第四十六條泄露舉報事項、舉報受理情況以及與舉報人相關的信息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第三百九十八條【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貳』 泄露舉報信會有法律責任嗎

泄露舉報人信息應當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性質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如: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

『叄』 公安人員泄露舉報人信息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派出所泄露舉報人信息應當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性質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如: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
法律依據:
一、中紀委監察部《關於保護檢舉、控告人的規定》
第五條 受理機關工作人員無意或故意泄露檢舉、控告情況的,應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第六條 嚴禁將檢舉、控告材料轉給被檢舉、控告單位或被檢舉、控告人。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追查檢舉、控告人。對確屬誣告陷害,需要追查誣告陷害者的,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黨的委員會、政府或紀檢監察機關批准。
第八條 對匿名檢舉、控告材料,除查處案件需要外,不得擅自核對筆跡或進行文檢;因查處案件工作需要核對筆跡或進行文檢的,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紀檢監察機關批准。
二、《行政監察法》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泄露舉報事項、舉報受理情況以及與舉報人相關的信息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三百九十八條【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

『肆』 派出所工作人員有意透露舉報人信息應負什麼責任

有意泄露舉報人信息屬於瀆職罪,如果造成了嚴重後果的,將受到開除公職的處分並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伍』 舉報人信息被泄露怎麼辦

你好!
舉報人信息被泄露後,如果人身和財產受到威脅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求助,必要時通知當地公安機關給予保護。
根據《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第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受理實名舉報後,應當對舉報風險進行評估,必要時應當制定舉報人保護預案,預防和處置打擊報復實名舉報人的行為。
第六十二條規定舉報人向人民檢察院實名舉報後,在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向人民檢察院求助時,舉報中心或者偵查部門應當迅速查明情況,向檢察長報告。
認為威脅確實存在的,應當及時通知當地公安機關;情況緊急的,應當先指派法警採取人身保護的臨時措施保護舉報人,並及時通知當地公安機關。
(5)泄露舉報人信息要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第五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保護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和合法權益。
第五十九條規定各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採取下列保密措施:
1、舉報線索由專人錄入專用計算機,加密碼嚴格管理,未經檢察長批准,其他工作人員不得查看。
2、舉報材料應當放置於保密場所,保密場所應當配備保密設施。未經許可,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保密場所。
3、向檢察長報送舉報線索時,應當將相關材料用機要袋密封,並填寫機要編號,由檢察長親自拆封。
4、嚴禁泄露舉報內容以及舉報人姓名、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嚴禁將舉報材料轉給被舉報人或者被舉報單位。
5、調查核實情況時,嚴禁出示舉報線索原件或者復印件;除偵查工作需要外,嚴禁對匿名舉報線索材料進行筆跡鑒定。
6、其他應當採取的保密措施。
參考資料: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

『陸』 泄露舉報人信息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如領導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泄露舉報人信息的,按照規定,監察機關會依法對其進行處理,泄密人員應當承擔行政違法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第六十五條 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理: (一)未經批准、授權處置問題線索,發現重大案情隱瞞不報,或者私自留存、處理涉案材料的; (二)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干預調查工作、以案謀私的; (三)違法竊取、泄露調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舉報事項、舉報受理情況以及舉報人信息的; (四)對被調查人或者涉案人員逼供、誘供,或者侮辱、打罵、虐待、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 (五)違反規定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 (六)違反規定發生辦案安全事故,或者發生安全事故後隱瞞不報、報告失實、處置不當的; (七)違反規定採取留置措施的; (八)違反規定限制他人出境,或者不按規定解除出境限制的; (九)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柒』 泄露舉報人信息什麼罪

法律分析:泄漏舉報人的信息如果構成犯罪的話,那麼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根據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犯本罪的話一般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還要處罰金。如果是情節嚴重的會被判處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加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竊取財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捌』 舉報人信息被泄露怎麼辦

舉報人信息被泄露的處理方法如下:
1、可以尋求當地公安部門或者紀檢、監察機關等尋求保護,有關部門也將對泄露信息者進行核實並追究相關責任;
2、也可以直接至法院起訴,追究泄露者的法律責任。
我國法律賦予公民享有舉報、檢舉、控訴的權利,公民享有舉報權,可以向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政府相關部門等舉報違法犯罪事件或者侵害社會公公利益的事件。
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理:
1、未經批准、授權處置問題線索,發現重大案情隱瞞不報,或者私自留存、處理涉案材料的;
2、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干預調查工作、以案謀私的;
3、違法竊取、泄露調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舉報事項、舉報受理情況以及舉報人信息的;
4、對被調查人或者涉案人員逼供、誘供,或者侮辱、打罵、虐待、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
5、違反規定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
6、違反規定發生辦案安全事故,或者發生安全事故後隱瞞不報、報告失實、處置不當的;
7、違反規定採取留置措施的;
8、違反規定限制他人出境,或者不按規定解除出境限制的;
9、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

『玖』 泄露實名舉報人信息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舉報人信息被泄露可身影法院起訴,追究泄露者的法律責任。我國憲法賦予公民享有舉報、檢舉、控訴的權利,公民享有舉報權,可以向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政府相關部門等舉報違法犯罪事件或者侵害社會公公利益的事件。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財政部現聯合印發《關於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 第二十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故意或者過失泄露舉報人姓名、地址、電話、舉報內容等,或者將舉報材料轉給被舉報人的;

(二)應當製作舉報人保護預案、採取保護措施而未制定或採取,導致舉報人及其近親屬受到嚴重人身傷害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

(三)截留、侵佔、私分、挪用舉報獎勵資金,或者違反規定發放舉報獎勵資金的。

『拾』 如實名舉報,主管部門卻將舉報人的個人信息透路給被舉報方,這種行為違法嗎

違法,任何部門或個人都有義務為舉報人保密的,這種行為己經涉嫌泄密,舉報人可以向有關單位處投訴,也可以向紀委投訴,面對不良行為,勇敢向相關部門舉報,是每個公民的權力和義務,但一定要尊重事實。
法律分析
故意向被舉報單位泄露舉報人信息,屬於違法犯罪行為。 違反舉報人保護規定,故意泄露舉報人姓名、地址、電話或者舉報內容等,或者將舉報材料轉給被舉報人、被舉報單位的,或者應當制定舉報人保護預案、採取保護措施而未制定或者採取,導致舉報人受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為公民個人信息是屬於隱私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如果有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是會判刑且受到相對罰金的,利用製作、發放、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是需要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情節特別嚴重的,是需要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手段檢舉、控告人及其親屬或假想檢舉、控告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刑法修正2015 發布:2025-04-29 09:48:51 瀏覽:680
六合律師 發布:2025-04-29 09:46:29 瀏覽:160
法院當管理 發布:2025-04-29 09:24:32 瀏覽:660
調解機構調解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9 09:22:41 瀏覽:564
碭山縣律師電話咨詢 發布:2025-04-29 09:20:15 瀏覽:987
看勞動法的網站 發布:2025-04-29 09:11:14 瀏覽:513
共同發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09:10:17 瀏覽:287
告知不到位承擔多少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09:09:39 瀏覽:570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現狀 發布:2025-04-29 09:04:01 瀏覽:109
我國有幾個立法體制 發布:2025-04-29 09:00:21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