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免責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1. 借車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法律分析】
根據民法典規定的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有權根據其自由意志訂立合同,但合同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以及法律強制性規定。故按照雙方自願簽署的借車免責協議書對他們雙方來說是有效的,但一旦發生事故,對外則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 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確定免責協議是否有效的標准如下:
1、免責條款是否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違反的則無效;
2、免責條款是否免除當事人一方故意和重大過失責任,違反的則無效;
3、免責條款是否免除合同當事人的基本義務,違反的則無效;
4、免責條款是否違反公平原則,違反的則無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四百九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
(一)具有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條規定的無效情形;
(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
(三)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3. 讓別人免費搭車前先讓對方簽了免責協議,結果出了事故,那麼這個免責協議有效嗎
你好,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以雙方意思自治為主,但前提是不能違反公序良俗。通過你的描述,讓他人免費搭車屬於民法中的好意同乘,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如果駕駛人存在過錯,應當對同乘人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應適當減輕。即使雙方簽訂了免責協議,基於公序良俗和公平正義原則,恐怕實踐中也很難認定其具有法律效力。
4. 免責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免責協議只要協議的雙方對協議的內容有處分的權利;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即有效。但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第五百零七條合同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5. 上下班長期拼車免責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這樣的免責協議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6. 免責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免責協議有法律效力的情形包括:
1、必須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
2、必須經合同雙方協商同意;
3、必須符合社會公共利益和善良風俗;
4、必須合理分配當事人雙方的權益與風險;
5、必須予以說明的格式合同免責條款,其提供者必須盡說明義務。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7. 個人借車免責協議書法律認可嗎
個人借車免責協議書法律認可。借車協議受法律認可的條件主要有: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當事人各方意思表示真實且一致;
3、協議書內容與簽訂程序均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協議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協議書是指社會集團或個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事務時常用的「契約」類文書,包括合同、議定書、條約、公約、聯合宣言、聯合聲明、條據等。
狹義的協議書指國家、政黨、企業、團體或個人就某個問題經過談判或共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後,訂立的一種具有經濟或其它關系的契約性文書。協議書是應用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協議書是契約文書的一種。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為了解決或預防糾紛,或確立某種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共同利益、願望,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訂立協議書,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從制度上乃至法律上,把雙方協議所承擔的責任固定下來。作為一種能夠明確彼此權利與義務、具有約束力的憑證性文書,協議書對當事人雙方(或多方)都具有制約性,它能監督雙方信守諾言、約束輕率反悔行為,它的作用,與合同基本相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8. 同事要坐我車,萬一出了車禍怎麼辦, 免責協議是否有效法律是否認可
免責協議沒得效得。
如果車禍的責任是司機的全責,搭車人不提出賠償要求,而是家屬向法院提出,司機就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9. 車輛免責協議書有法律效果嗎
法律分析:有法律效力,但建議過戶,因為下家、下下家再轉手,還是存在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