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份責任的法律依據
A. 按份責任和連帶責任
法律分析:連帶責任的前提不僅是責任雙方對同一問題負有責任,還要求雙方都要有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即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統一。按份責任是指按照法定或者約定的責任分擔比例承擔責任。在連帶責任中,按份責任可以是法定的(或法院判決的),也可以是責任人約定的;在雙方都有過錯的混合責任中,也是如此。這三種責任有一定的聯系,但是沒有必然的聯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B. 無限按份責任 有限按份責任 無限連帶責任 有限連帶責任
有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某部分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抵押人僅以抵押財產對所擔保的債權承擔的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僅以其出資對公司債務所承擔的責任。無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所有的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個人合夥的合夥人對合夥組織債務所承擔的責任。
法律分析
按份責任是指多數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各自承擔一定份額的民事責任。至於按份責任中各個責任人之間責任份額的大小與多少,應由法律規定或者通過當事人自行約定。法律沒有規定或當事人沒有約定的,推定各責任人承擔相同的份額。連帶責任是因違反連帶債務或者共同實施侵權行為而產生的責任,各個責任人之間具有連帶關系。所謂連帶關系是指各個責任人對外都不分份額、不分先後次序地根據權利人的請求承擔責任。根據承擔責任是否有財產限制,民事責任可以分為有限責任和無限責任。有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某部分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抵押人僅以抵押財產對所擔保的債權承擔的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僅以其出資對公司債務所承擔的責任。無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所有的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個人合夥的合夥人對合夥組織債務所承擔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一十七條 債權人為二人以上,標的可分,按照份額各自享有債權的,為按份債權;債務人為二人以上,標的可分,按照份額各自負擔債務的,為按份債務。按份債權人或者按份債務人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
C. 連帶責任按份責任的區別
法律分析:連帶責任按份責任的區別是:1、責任產生的要求不同。按份責任對產生的原因沒有特殊的要求,而連帶責任產生的原因要求責任人違反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2、責任的效力不同。在按份責任的效力中,只存在權利人與各責任人之間的效力,在連帶責任中,不僅存在權利人與各責任人之間的效力,還存在各責任人內部的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D. 什麼是連帶責任什麼是按份責任
按份責任是根據各侵權行為人的過錯和原因力的大小確定各侵權行為人各自應承擔的具體比例份額的責任,按份責任存在於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中的一般侵權情形,各侵權行為人分別獨立實施侵權行為導致同一損害。為了更好的理解和辨識按份責任,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侵權責任法中另外兩個主要的責任形式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連帶責任是根據法律的規定二人以上對損害後果承擔連帶清償的責任,被侵權人可以就部分或者全部賠償向部分或者全體連帶責任人主張清償,承擔連帶責任的侵權情形包括共同侵權、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共同危險行為、教唆幫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補充責任是在直接侵權人無法全部賠償時由間接侵權人根據其過錯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如勞務派遣單位的補充責任、介入第三人侵權行為時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主體的補充責任、介入第三人侵權行為時教育機構的補充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E. 關於按份責任
1、「為什麼該債務人可以拒絕?」
首先應該明白
按份責任的含義:按份責任,是指責任人為多人時,各責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額向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各債務人之間無連帶關系。也就是說,責任人各自承擔不同份額的責任,不具有連帶性,債權人只能請求屬於按份責任人的責任份額。
所謂連帶責任: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當事人對其共同債務全部承擔或部分承擔,並能因此引起其內部債務關系的一種民事責任。當責任人為多人時,每個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各責任人相互間有連帶關系。
簡單地說,就是債權人可以選擇有連帶關系的責任人之一或者部分,然後要求他(他們)承擔全部的責任,這就是對外的連帶,對內才按份各自協商約定。
所以對於不屬於自己部分的責任債務人可以拒絕承擔。
2、「對內的約定不是不能對抗債權人嗎?」
對內的約定不能對抗債權人指的是具有連帶關系的連帶之債,不是按份債務
舉個例子:A和B都欠了你的錢,A欠100,B欠200,你說你能叫A還150,200或者是300嗎?肯定是不能的,A只欠你100 只需要還你100,剩餘的200塊錢是誰欠你的跟A沒有關系。
假如A和B合夥經商破產,而你是債權人,那麼A和B就是債務人,具有連帶關系,你可以叫A還所欠你的全部債務也可以叫B還全部,然後還了你的錢以後,A和B在協商還你的錢應該各自分擔多少,先還錢,再協商。即使A和B先協商各自還你多少,你可以不用理會(所謂的不得對抗),直接要求其中一個人還全部的欠款
我這么說樓主能明白嗎?
F. 連帶責任與按份責任分別
法律分析:按份責任對產生的原因沒有特殊的要求,其產生的原因與一般民事責任產生的原因並無不同,都是責任人違反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而產生。而連帶責任產生的原因不僅要求責任人違反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還要求各責任人之間存在著法定的連帶關系。
連帶之債指的就是有多個債務人或者債權人,對外負有連帶債務或者是享有連帶債務的債。連帶債務的債權人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利要求債務人清償債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七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按份責任,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第一百七十八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G. 有限按份責任和無限按份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有限按份責任和無限按份責任的區別:責任產生的要求不同、責任的效力不同、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有無共同目的不同、法律要求不同。
【法律分析】
按份責任對產生的原因沒有特殊的要求,其產生的原因與一般民事責任產生的原因並無不同,都是責任人違反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而產生。而連帶責任產生的原因不僅要求責任人違反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還要求各責任人之間存在著法定的連帶關系。在按份責任的效力中,只存在權利人與各責任人之間的效力,而且各責任人均只對自己應承擔的責任份額負責。在連帶責任中,不僅存在權利人與各責任人之間的效力,還存在各責任人內部的效力,各責任人均應向權利人承擔全部責任,而不管其承擔是否已超出各責任人內部確定的責任份額,只是在該責任人向權利人履行全部義務後,可以就超出其責任份額的部分向其他責任人行使追償權。有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某部分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抵押人僅以抵押財產對所擔保的債權承擔的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僅以其出資對公司債務所承擔的責任。無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所有的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個人合夥的合夥人對合夥組織債務所承擔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H. 什麼情況下按份責任
法律分析:按份責任適用於「無意思聯絡數人侵權」的情形。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屬於債的范疇。鑒於立法機關未規定債法總則,故將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放置於《民法典》的「民事責任」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七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按份責任,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第一百七十八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I. 按份承擔責任是什麼意思
所謂按份責任,即責任人各自在其份額內承擔單獨的侵權責任,權利人對單個侵權人只能提出與其份額相對應的請求,在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情況下,可以提出平均承擔賠償責任的損害賠償請求。換句話說,即使對某一侵權人提出了全部請求,其請求也只能在某一侵權人的份額內得到滿足。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七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按份責任,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第五百一十七條
債權人為二人以上,標的可分,按照份額各自享有債權的,為按份債權;債務人為二人以上,標的可分,按照份額各自負擔債務的,為按份債務。
按份債權人或者按份債務人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