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原告隱瞞事實報案負法律責任嗎

原告隱瞞事實報案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4-12 16:59:31

1. 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要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要承擔法律責任嗎?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根據情節的不同,其有可能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或者民事法律責任。

2. 原告虛構事實起訴被告應該承擔的責任

這個是虛假訴訟,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起,虛假訴訟行為可以虛假訴訟罪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的規定,虛假訴訟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1.只有「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才有可能構成虛假訴訟罪。「捏造」是指憑空捏造,如果糾紛事實客觀存在,只是對非關鍵部分的事實進行誇大、虛構或者濫用訴訟權利惡意訴訟的,都不構成本罪。其次,必須是民事訴訟領域的事實,如果在刑事訴訟領域捏造事實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可以以誣告陷害罪論處。

2.實施虛假訴訟的行為,還要造成「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結果,才構成犯罪。「妨害司法秩序」主要是指司法機關多次審理、調查取證等耗費了大量的司法資源,或者因此法院作出錯誤的裁判、執行。「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是指造成對方當事人或者利益相關人員為了應訴而花費不必要的費用,比如訴訟費、律師費、鑒定費、差旅費等,或者導致上述人員生產、經營困難等情況。

3.實施虛假訴訟的行為,並且「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罪從重處罰。」所謂的「其他犯罪」,主要是指詐騙罪、職務侵佔罪、貪污罪等侵犯財產型犯罪。

3. 報案材料內容與事實不符承擔什麼責任

如果確實報案人認知錯誤導致的報案不實,一般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但如果是報案人明知其報案內容與事實不符,仍惡意虛假報案的,構成謊報警情的違反治管理行為,可以予以治安拘留處罰,如果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構成誣告陷害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機關認定該條規定的犯罪是誣告陷害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本罪的,從重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款。

(3)原告隱瞞事實報案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

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4. 報案說謊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第二款之規定,提供虛假證言、謊報案情,影響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辦案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5. 報案時隱瞞部分事實,是否會受處罰

1、她前男友已被告拘留,不知是行政拘留還是刑事拘留?
2、如因男友的自身行為違法犯罪被拘留,她報案所交代部分屬實沒捏造事實,則與她無關;
3、如男友使用信用卡的行為(如透支、套現等)並未達到、構成違法犯罪,而是因為她的假報或隱瞞,導致公安盜用他人信用卡等理由拘留他的,她有可能要承擔相應行政及刑事責任。
4、盡快到當初報案的公安機關說清楚或「自首」吧,按你所說,應沒什麼大問題。
做人要誠實,活得才踏實!

6. 報案隱瞞事實真相有罪嗎

您好,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其行為涉嫌包庇罪,需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的!

7. 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1、如果原告在起訴書中內容不屬實一般不會承擔法律責任,只是其訴訟主張法庭不回予採用答。
2、與此同時,必須揭露其虛假的事實或者證據,否則法院也許採信,因為法庭上是用證據說話的,如果其證據對方沒有有力反駁,法院一般不會主動調查,所以要引起重視。

8. 原告單方故意捏造事實提起訴訟被告,屬於虛假訴訟嗎有法律規定沒有!

原告單方故意捏造事實提起訴訟被告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的,屬於虛假訴訟。
法律分析
虛假訴訟是法律名詞,就是打假官司,是指當事人出於非法的動機和目的,利用法律賦予的訴訟權利,採取虛假的訴訟主體、事實及證據的方法提起民事訴訟,使法院作出錯誤的判決、裁定、調解的行為。與「惡意訴訟」有相似之處。虛假訴訟案件從本質上說是惡意訴訟,但與傳統的惡意訴訟不同。虛假訴訟的主體不是一方當事人,而是雙方當事人,是雙方當事人經過串通,達成共同的惡意,利用民事訴訟程序,通過法院和法官之手,獲得民事裁判文書支持,實現侵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合法權益的訴訟目的。虛假訴訟和惡意訴訟的不同之處,在於惡意訴訟是一方惡意、侵害的是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虛假訴訟是雙方惡意、侵害的是他人的合法權益,包括國家、集體和第三人的利益。盡管如此,虛假訴訟和惡意訴訟還是具有相同性質,即都是侵權行為,都是當事人惡意利用訴訟程序,獲取法院的裁判,進而侵害對方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從而自己獲得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三十五、 在刑法第三百零七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三百零七條之一:「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第一款行為,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9. 隱瞞事實虛報案情應付法律責任

要根據你的身份來決定。如果你是報案人,那麼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回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答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你是證人等,根據《刑法》第三百零六條 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借錢用於賭博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4 07:25:02 瀏覽:477
澳門法院圖片 發布:2025-02-14 07:18:38 瀏覽:366
生存者法規 發布:2025-02-14 06:38:09 瀏覽:64
成人自考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02-14 06:24:14 瀏覽:386
司法局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蓋 發布:2025-02-14 05:52:54 瀏覽:93
北京西城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4 05:44:56 瀏覽:95
民法析理 發布:2025-02-14 05:33:07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133條 發布:2025-02-14 05:30:51 瀏覽:985
夫妻只有一個人工作勞動法 發布:2025-02-14 05:03:10 瀏覽:820
公司印章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2-14 04:25:21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