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辦餐廳承擔的法律責任
Ⅰ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監管辦法》總則第4條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准及有關要求從事餐飲服務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餐飲服務提供者的主要法律義務為:一是按規定申請並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按照許可范圍依法經營,並在就餐場所醒目位置懸掛或者擺放《餐飲服務許可證》;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並對從業人員依法進行管理;三是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從食品生產單位、批發市場等采購的,應當查驗、索取並留存供貨者的相關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等文件;從固定供貨商或者供貨基地采購的,應當查驗、索取並留存供貨商或者供貨基地的資質證明、每筆供貨清單等;從超市、農貿市場、個體經營商戶等采購的,應當索取並留存采購清單;四是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記錄制度。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進貨票據。按照產品品種、進貨時間先後次序有序整理采購記錄及相關資料,妥善保存備查。記錄、票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五是禁止采購、使用和經營《監管辦法》第14條規定的食品;六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食品安全標准采購、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劑。應當將食品添加劑存放於專用櫥櫃等設施中,標示「食品添加劑」字樣,妥善保管,並建立使用台賬;七是嚴格遵守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八是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開展抽樣檢驗時,被抽樣檢驗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配合抽樣檢驗工作,如實提供被抽檢樣品的貨源、數量、存貨地點、存貨量、銷售量、相關票證等信息;九是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定期檢查各項食品安全防範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十是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依法進行處置。
Ⅱ 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名稱,個人承包食堂,出現勞資糾分,餐飲法人應負什麼責任
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例如:
東昌府區法院經過審理認為,本案中公司為了方便職工用餐,將內部餐廳承包給劉某個人經營,餐廳的經營形式,取決於公司與劉某雙方的約定。張某被劉某招聘為工作人員,受劉某餐廳的管理,遵守劉某餐廳的規章制度,並由餐廳劉某發放工資,與被告公司沒有隸屬關系,不受被告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的約束和管理。
從張某的工作時間、報酬形式及管理來看,應認定雙方不具有事實勞動關系。雙方既未簽訂勞動合同,又未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則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綜上,法院庭審後認為,張某父母要求確認張某與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無事實及法律依據,不予支持。依法駁回張某父母訴訟。
Ⅲ 民政局辦的老年餐廳有人受傷誰來負責
餐廳。
果餐廳在濕滑樓梯處未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提醒您注意腳下濕滑,而導致您摔傷,明顯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而根據《侵權責任法》第37條的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此,餐廳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您可以向餐廳主張因摔傷所支付的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建議您在訴訟過程中申請法院依法委託鑒定機構對您的傷殘等級進行鑒定,根據鑒定結果計算具體的賠償數額。
相關法律條文:
《侵權責任法》第16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37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Ⅳ 二人合夥開的餐廳發現一方做假帳在法律上他應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兩個人合夥開餐廳,然後有一方面做假賬,在法律上他承擔的責任就是說一個詐騙罪
Ⅳ 合夥開個餐館,注冊成個體工商戶,能否承擔有限責任
可申請開一個合夥的營業執照.共同承擔相應責任.修配體戶在法律上只能由注冊人承擔,如果另有合同的可再按合同執行.
Ⅵ 關於開餐廳的法律規定
A1 前提條件
A1.1 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環保、節能、衛生、防疫、食品、消防、規劃等法律法規,各項證照齊全合格。
A1.2 飯店最高管理者必須任命專人(綠色代表)負責本企業的創建綠色飯店任務,飯店有綠色工作計劃,明確環境目標和行動措施,健全有關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節能降耗、環保的規章制度,並且不斷更新和發展,飯店管理者定期檢查目標的實現情況及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
A1.3 飯店有關於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培訓計劃,全員參與,提高員工安全和環保意識;分管創建綠色飯店工作的負責人必須參加有關安全、環境問題的培訓和教育。
A1.4 客人活動區域以告示、宣傳牌等形式鼓勵並引導顧客進行綠色消費,使顧客關心綠色行動。飯店被授予「綠色飯店」後,必須把牌匾置於醒目處。
A1.5 有建立綠色飯店的相關文件檔案。
A2 節約用水
A2.1 積極引入新型節水設備,採取多種節水措施,加強水資源的回收利用。
A2.2 飯店用水總量每月至少登記一次,廁所水廂每次沖水量、水龍頭每分鍾水的流量、浴池水龍頭的水流量、小便池的用水量、洗碗機的用水量等有明確的標准並執行。
A2.3 飯店的水消耗主要來源客房、廚房清潔和餐具清洗。各主要部門要有用水的定額標准和責任制。
A2.4 飯店用水消耗每月至少監測一次,建立水計量系統,並對用水狀況進行記錄、分析。
A2.5 嚴格禁止水龍頭漏水。
A3 能源管理
A3.1 飯店要有能源管理體系報告,每年至少做一次電平衡監測,各主要部門有電、煤(油)能耗定額和責任制。
A3.2 通風、製冷和供暖設備應強化日常維護及清潔管理,並配有監控系統,對冷櫃、窗戶的密封情況每年都要檢查,並寫出檢查報告。
A3.3 健全飯店的能源使用計量系統。
A3.4 積極採用節能新技術,有條件的企業應使用可再利用的能源(太陽能供熱裝置、地熱等)系統。
A4 環境保護
A4.1 飯店污水排污、鍋爐煙塵排放、廢熱氣排放、廚房大氣污染物排放、噪音控制達到國家有關標准。
A4.2 洗浴與洗滌用品不能含磷,使用和用量正確,對於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A4.3 冰箱、空調、冷水機組等積極採用環保型設備用品。
A4.4 室內綠化與環境相協調,無裝飾裝修污染,空氣質量符合國家標准。
A4.5 室外可綠化地的綠化覆蓋率達到100%。
A5 垃圾管理
A5.1 飯店要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和減少垃圾數量等方式進行控制和管理。
A5.2 飯店建立垃圾分類收集設備以便回收利用,員工能將垃圾按照細化的標准分類。
A5.3 對顧客做好分類處理垃圾的宣傳。
A5.4 對廢電池等危險廢棄物有專用存放點。
A6 綠色客房
A6.1 有無煙客房樓層(無煙小樓)。
A6.2 房間的牙刷、梳子、小香皂、拖鞋等一次性客用品和毛巾、枕套、床單、浴衣等客用棉織品,按顧客意願更換,減少洗滌次數。
A6.3 改變(使用可降解的材料)、簡化或取消客房內生活、衛浴用品用的包裝。
A6.4 放置對人體有益的綠色植物。
A6.5 供應潔凈的飲用水。
A6.6 客房採光充足,有良好的新風系統,封閉狀態下室內無異味、無噪音,各項污染物及有害氣體檢測均符合國家標准.
A7 綠色餐飲
A7.1 餐廳有無煙區,設有無煙標志。
A7.2 餐廳內有良好的通風系統,無油煙味。
A7.3 保證出售檢疫合格的肉食品,嚴格蔬菜、果品等原材料的進貨渠道,確保食品安全。在大廳顯著位置設置外購原料告示牌,標明主要原料的品名、供應商、電話、質檢狀態、進貨時間、保質期、原產地等內容。
A7.4 積極採用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害蔬菜。
A7.5 不出售國家禁止銷售的野生保護動物。
A7.6 制訂綠色服務規范,倡導綠色消費,提供剩餘食品打包服務、存酒等服務。
A7.7 不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木製筷子,積極減少使用一次性毛巾。
A7.8 餐廳內有男女分用衛生間,潔凈無異味,衛生間面積及廁位與餐廳面積成恰當比例,衛生間各項用品齊全並符合環保要求。
A8 綠色管理
A8.1 飯店應建立有效的環境管理體系。
A8.2 飯店應建立積極有效的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預防、管理體系。
A8.3 飯店應建立采購人員和供應商監控體系,盡量選用綠色食品和環保產品。
A8.4 飯店積極採用綠色設計。
A8.5 飯店的綠色行動受到社會的積極贊同,顧客對飯店的綜合滿意率達到80%以上。
Ⅶ 未經許可從事餐飲服務包括哪幾種情形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未經許可從事餐飲服務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未經許可從事餐飲服務包括以下情形:
1、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從事食品經營活動的;
2、擅自改變餐飲服務經營地址、許可類別、備注項目的;
3、《餐飲服務許可證》超過有效期限仍從事餐飲服務的;
4、使用經轉讓、塗改、出借、倒賣、出租的《餐飲服務許可證》,或者使用以其他形式非法取得的《餐飲服務許可證》從事餐飲服務的。
(7)開辦餐廳承擔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八條 餐飲服務提供者必須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按照許可范圍依法經營,並在就餐場所醒目位置懸掛或者擺放《餐飲服務許可證》。
第九條 被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從事餐飲服務管理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規定:
第三十五條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但是,銷售食用農產品,不需要取得許可。
Ⅷ 個體飯店的法人要承擔什麼責任
你好,
個體工商戶對其所負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即個體工商戶個人經營的,其所負債務由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而不是僅以投入經營的財產承擔。個體工商戶一人領取營業執照,家庭成員共同經營的,可以認定為家庭經營,債務以家庭共有財產清償。個人申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用家庭共同財產投資,收益供家庭成員共同使用的,應視為家庭經營,其債務以家庭共有財產承擔。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工商戶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債務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如以其家庭共有財產承擔責任時,應保留家庭成員特別是未成年人和無生活來源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用和生產工具。
望採納。
Ⅸ 餐飲企業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合理合法即可,需要遵循的法律法規有如下:
食品法、食品衛生法、食品安全回法、食品安全法實施答條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