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過錯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法規
『壹』 交通事故中的無過錯責任是怎麼規定的
什麼是交通事故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叫無過失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律規定應由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確認責任的准則。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行為人的過錯,而是甚於損害的客觀存在,根據行為人的活動及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 與所造成損害後果的因果關系,而由法律規定的特別加重責任。學術上也把無過錯責任稱之為「客觀責任」或「危險責任」,英美法則稱之為「嚴格責任」。
交通事故無過錯責任原則應用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這就是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具體體現。
交通事故無過錯責任原則注意事項
第一,只有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並非所有的道路交通事故都適用。
第二,適用的范圍也是「由保險公司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而非對於道路交通事故所有的損失范圍都適用。
第三,只有機動車方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對於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第四,機動車方限定減輕責任的條件是「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貳』 急急急。。。無過錯責任原則在那條法律法規裡面
1、無復過錯責任原則:也叫無制過失責任原則。它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律規定應由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英美法稱之為「嚴格責任」。
2、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工傷保險條例中寫沒有無過錯責任原則這一條,但該條例的內容都是貫穿這一原則的。
『叄』 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法規規定
所謂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的過錯是侵權責任的必備條件的歸責原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重申過錯責任原則是侵權責任法的基本歸責原則,它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只要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不以過錯為要件的,過錯便是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的要件。
注意: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原則上適用過錯責任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其主觀上有無過錯,根據法律規定均應承擔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侵權責任法第7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幾種無過錯責任: 產品缺陷責任、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環境污染責任、高度危險責任、違規飼養動物的責任、飼養違禁動物的責任
『肆』 無過錯責任12種情形
無過錯責任12種情形(法律規定的為八種):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其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的;
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的;
3、提供個人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的;
4、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為無過錯責任銷售者具有過錯的,承擔最終責任;銷售者無過錯的,生產者承擔最終責任;
5、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的;
6、因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污染者承擔無過錯責任的;
7、高度危險責任中,從事高度危險作業者,高度危險物品的經營者、佔有人承擔無過錯責任的;
8、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也有權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伍』 無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來原則和無過錯責任源原則的區別:
主要區別就是根據侵權行為人的有無過錯不同,是否承擔責任不同。
1.過錯責任是指侵權行為人只有主觀的故意過錯,才能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2.無過錯責任則是指不管侵權行為人是否有主觀過錯,都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在侵權責任法中,基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例外,則無過錯責任原則。
PS:遵循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民事侵權案件有:
產品缺陷責任、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2.環境污染責任、
3.高度危險責任、
4.違規飼養動物的責任、
5.飼養違禁動物的責任。
『陸』 車主無過錯責任賠償問題
車主無過錯發生交通事故時,車主不負責任。但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柒』 無過錯責任賠償制度包括哪些
無過錯責任賠償制度的優勢有這些:1、救濟方便,只要是屬於賠償范圍就可以獲得賠償;2、救濟面廣泛,更多醫療行為受害人從中受益;3、解決醫務人員疲於訴訟而受害人得不到合理司法救濟的問題。
【法律依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 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捌』 民法典無過錯侵權責任怎麼賠償
民法典無過錯侵權責任的賠償方式是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的,由於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的,仍然要承擔侵權責任。一般依據實際造成的損失賠償或者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玖』 機動車與行人相撞引起傷亡,機動車無過錯,要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您駕駛機動車與行人相撞引起傷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規定的:「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因而,若您為無過錯方,需要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現行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後,審判人員在審理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一直秉承「推定過錯責任為主、無過錯責任為輔」的原則,在舉證責任上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發生損害事實後,首先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如果行為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可以免除責任。
依照您的情況,得先分清楚事故責任和賠償責任是兩個概念。機動車不承擔事故責任但是還得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現實中並不存在這種情況,坑點在這里,機動車方在看到行人後本能應該停下,但通常路口起步太快或者車速太快,在實例中通常會被認定為疏於觀察,需要承擔次責。因此諸如類似情況,您還是需要承擔部分責任。不過由於行人有過錯行為,例如闖紅燈,過馬路看手機等行為,致使機動車方來不及做出及時反映,行人有重大過錯,反觀機動車一方並非主觀故意,可推定為無過錯方,賠償不必按照次要責任的要求來,只需要按照法條只需要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即可。倘若行人有故意訛詐碰瓷或者輕生尋死的行為,那麼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您作為機動車一方是不必承擔賠償責任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拾』 民法典交通事故雙方均無過錯如何賠償
"機動車屬於高速運輸工具,在運行中屬於高危作業,交通事故造成非機動車或者行人損害的,實行無過錯責任賠償原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