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稅人員的法律責任
❶ 注銷公司辦稅人員要承擔責任嗎
注銷公司辦稅人員要承擔責任。
在對單位實施罰款的同時,可以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以300元以上50000以下的罰款:行政處分。
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可以由所在單位或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信息介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條: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第六十三條: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八十八條:公司清算結束後,清算組應當製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並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❷ 辦稅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辦稅人需要承擔法定責任。
辦稅人員指在有納稅義務的單位中具體辦理申報納稅的人員,各種工商企業一般都有納稅義務,部分事業單位也有繳納獎金稅、建築稅等義務,而這種納稅義務的履行又由這些單位的會計人員辦理,所以這些會計人員就成為辦稅人員。辦稅人員的職責是,必須熟悉掌握與本單位納稅業務有關的稅收政策法律知識,在稅務專管員的輔導下,正確計算應納稅額、按時申報繳納、按期保管會計資料和納稅資料、抵制各種違反稅法的行為等。如果辦稅人員有意偷逃稅款,或單位領導指使等而偷逃稅款,都要負法律責任,辦稅人員是稅務機關做好稅收徵收管理工作的基礎力量之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六十六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❸ 辦稅人員主要負責什麼
辦稅人員有意或在單位領導指使下偷、逃稅款,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單位犯罪的,除了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辦稅人員可能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❹ 這辦稅員有風險嗎
一般小規模公司的辦稅員可能是由財務負責人同時兼任的,作為辦稅員在公司運營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
1、稅務風險:如果公司出現稅務風險,在經營當中出現財稅方面的問題,稅局首先是聯系法人和股東。如果聯系不上這些人的話,就會聯系財務人員。如果公司稅務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財務負責人或辦稅員也被拉入黑名單。
2、發票風險:如果公司開票不是財務負責人,還可能會因為不規范開票引起的發票風險。目前稅務的大數據識別系統可以監控企業發票,如果出現發票異常,財務負責人及辦稅員會被第一時間鎖定。
3、其他風險:金三系統可以共享信息,如果一家企業被認定為非正常,稅務局就會限制你對其他的公司的實名注冊,影響之後的再就業或創業。
拓展資料:
1、辦稅員是受納稅單位指派、聘用或委託,參加稅務機關自行組織或委託組織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明,能夠為納稅單位辦理各類涉稅事項及可以在有關涉稅文書、證件上簽名、蓋章的人員。根據稅務機關規定,納稅單位應當設立至少一位辦稅員,目的在於代替稅務機關向企業進行稅務宣傳和稅務咨詢等工作。
2、納稅單位可以通過現場或登錄「電子稅務局」官方網站進行辦稅員的登記和變更。辦稅員是作為稅務機關和納稅單位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納稅單位應當以真實在單位任職的人員作為辦稅員。
3、沒有《辦稅員證》的人員不得辦理出口退稅業務。企業更換辦稅員,應及時通知主管其退稅業務的稅務機關注銷原《辦稅員證》。凡未及時通知的,原辦稅員在被更換後與稅務機關發生的一切退稅活動和責任由企業負責。
❺ 辦稅員被判刑坐牢嗎
辦稅人員有判刑,企業違法行為構成單位犯罪的,實行」雙罰制「,對單位罰款,對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判刑罰。辦稅人員屬於財務人員,財務人在與前公司進行離職交接時,應當去稅務局進行財務負責人變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❻ 辦稅員的風險與責任有哪些
辦稅員的風險與責任:
一般來講,如果只作為公司的一名普通辦稅員,是不要承擔什麼稅務風險的,因為辦稅人主要的工作是夠買發票、發票注銷、發票換版本、銀行與稅務的工作對接、申請稅控機等等。
所以,如果你只是你們公司的稅務專員,這個一般不會有什麼法律責任的,就算稅務局要查的話也是找你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和法人,也不會找不到稅務員頭上的。就算是有什麼稅務風險事情發生了,稅務機關只是通過你找企業實際控制人去解決。
稅收與稅務: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准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依照稅收收入歸屬和征管管轄許可權的不同,中國稅務部門可分為國稅和地稅兩個不同的系統。
前者徵收的主要是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稅種(消費稅、企業所得稅、關稅)和關乎國計民生的主要稅種的部分稅收(增值稅);後者則主要負責合適地方征管的稅種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營業稅、耕地佔用稅、車船使用稅等)。
❼ 辦稅人員的責任大嗎
責任很大,公司抽逃稅款,如果構成刑事犯罪的話,對單位處罰金,對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判刑罰。
❽ 財務負責人和辦稅人員哪個責任大
財務負責人和辦稅人員兩個相比,當然是財務負責人的責任更大,因為稅務也屬於財務的一個部分,如果稅務方面有問題,那麼財務負責人也不能擺脫關系,但是如果是記賬方面的問題,可能和辦稅人員就沒有關系,但是財務負責人依然有責任。
❾ 如果公司的稅務或財務出了問題辦稅人員要承擔什麼責任
《刑法》第抄二百另一條:偷稅數額占襲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 以下罰金。
公司抽逃稅款,如果構成刑事犯罪的話,由法定代表人承擔刑事責任,公司並處罰金數額很大,就涉嫌單位刑事犯罪了。對單位處罰金,對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判刑罰。
構成單位犯罪,主要責任人員按偷稅罪定罪量刑。
第一責任人:法人代表第二責任人:財務負責人第三責任人: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