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未批先建的法律責任

未批先建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14 01:07:49

『壹』 未批先建違法行為是什麼

法律分析:「未批先建」違法行為是指,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未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擅自開工建設的違法行為,以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未經批准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環境保護部關於建設項目「未批先建」違法行為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 第一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後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貳』 未批先建處罰標准2021

農村房屋的未批先建屬於違法建築。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過地區規定標準的,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向社會公開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報告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公開,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予以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七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土地,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叄』 對於開發商未批先建這種行為,會被如何處罰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且人口眾多。在上學期間的句話,至今我都記憶猶新,這句話是“我們以佔世界7%的可耕種土地,養活了佔世界23%的人口”,這是多麼的不容易,這也說明了土地在我國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日新月異,隨之帶來的是城市規模地不斷擴張,這肯定會造成土地資源的不斷減少,所以土地對於我國來說,是多麼寶貴的資源。也正是因為此,我國政府在控制土地資源的利用上,是非常嚴格的,必須經過政府批准後才可以進行施工。那麼對於在城市擴張中,一些開發商未批先建的這種行為,政府又會給予什麼樣的處罰呢?

一.依法拆除,並恢復原狀。

未批先建,也就是沒有經過政府批准,擅自正在施工的建法建築,這本身就是違法的行為,所以政府目前對未批先建的這種建法行為,將會按照相關法律,對這些違建建築,進行依法拆除,並恢復原狀。

未批先建的這種違法行為,不僅影響社會環境,而且亂施工亂建設,還會影響整個城市的規劃,給城市帶來臟亂差的感觀,影響城市的文明建設,所以對於開發商的這種違法行為,一定要給予堅決打擊,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建設更美好的城市。

『肆』 土地未批先建處罰標准

法律分析:土地未批先建對非法佔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予以罰款處罰,並補齊相關手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房屋的未批先建屬於違法建築。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過地區規定標準的,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七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土地,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第七十九條 無權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超越批准許可權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准佔用、徵收土地的,其批准文件無效,對非法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有關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非法批准徵收、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伍』 建設工程未批先建處罰標准2020

2020建設工程未批先建處罰標准:對於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為規避辦理施工許可證將工程項目分解後擅自施工的,由有管轄權的發證機關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對建設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1%以上2%以下罰款;對施工單位處3萬元以下罰款。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第二十四條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准後,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採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原審批部門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之日起十日內,將審核意見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六十一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陸』 未評先建違法行為的法律後果是什麼

新《環保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新《環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後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未經批准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處分。」從前述法律規定來看,我國法律所規制的「未批先建」違法行為有兩個組成要件:一是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二是開工建設。
因此,雖然建設項目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但已停止建設的,則應視為「未批先建」違法行為已經終了。「未批先建」並已經投產的建設項目及「未批先建」未建成即停止建設的建設項目,均滿足「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這一要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一條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柒』 未批先建違反土地管理法

法律分析:農村房屋未辦理報建手續就開工建設的建築屬於違章建築,對於違章建築的處理方式一般為限期拆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七條 農村村民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捌』 未批先建違法行為如何處罰

法律分析: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十九條 編制有關開發利用規劃,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熱點內容
立法動力 發布:2025-02-14 00:37:34 瀏覽:699
棄嬰道德 發布:2025-02-14 00:29:07 瀏覽:668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
課余體育競賽的法規性文件 發布:2025-02-13 22:00:24 瀏覽:66
法官黃松 發布:2025-02-13 21:23:32 瀏覽:167
司法考試真題分科 發布:2025-02-13 21:17:32 瀏覽:288
正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13 20:35:55 瀏覽:228
大學期末經濟法總結2000 發布:2025-02-13 20:12:21 瀏覽:86
測試准則和條例 發布:2025-02-13 19:40:35 瀏覽:815
法院檢察院公安局 發布:2025-02-13 19:40:32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