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手法律責任
A. 頂替他人高考 法律後果
1、根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第33號令)
第二章
第十二條專 在校學生、在職教師有屬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考試機構應當通報其所在學校,由學校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直至開除學籍或者予以解聘:
(一)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參加考試的;
(二)組織團伙作弊的;
(三)為作弊組織者提供試題信息、答案及相應設備等參與團伙作弊行為的。
另根據今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2015年11月1日開始實施):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B. 替考是犯罪嗎
替考如果是代替他人參加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是犯罪,構成代替考試罪。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本罪主體為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要求必須是依據法律設立的國家考試,並且同時處罰考生和「槍手」雙方行為人,且雙方行為人定罪和法定刑都相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C. 電大考試可以請外人考
不可以的。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將代替考試行為入刑,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後新增加一條,規定代替他人或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代替考試罪是典型的對向犯,刑法同時處罰考生和「槍手」雙方行為人,且定罪和法定刑都相同。
代替考試罪
代替考試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具體而言,本罪主體包括兩種人。
一是應試者;
二是替考者,即平常所說的「槍手」。
被組織起來進行作弊的替考者雖不能成為刑法第284條之一第1款組織考試作弊罪的犯罪主體,但是能夠成為本罪的處罰對象。
D. 遇到被槍手騙怎麼辦
對方涉嫌詐騙,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數額不夠公安機關不立案的,可以去法院起訴,請求確認合同無效,要求相互返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八條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E. 《刑法》有針對於國考作弊的新規定么
《刑法修正案(九)》在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內的,處三容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考生和其他人員違反《刑法修正案(九)》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F. 高考槍手13年後還追究嗎
一定會追究責任的,繼續實行「無聲入場」、統一文具、人臉識別以及指紋、照片、身份證比對驗證等有效措施,企圖舞弊者不僅難以得逞,而且難逃懲處。對違規報考、試圖參與作弊、預備充當「槍手」的,只要在高考前主動退出的,不予追究;否則,一經查出,定要依法依紀嚴肅追究。對於大學生,一經查出,不僅要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一律開除學籍,而且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個代人參加成人高考,一個幫他人考「科目一」,兩個「槍手」都被抓了!昨日,集美法院發布兩起代替考試罪典型案例。
替人考試,該當何罪?據法官介紹,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官說,替考者或為尋求經濟利益,或是礙於人情答應代考。個別人對代替考試罪的認識不足,帶有僥幸心理,認為最嚴重的後果不過是失去考試資格。但實際上,替考已經入刑,希望大家充分認識替考的危害以及法律後果。
法官說,《刑法修正案(九)》新設了代替考試罪這一罪名,於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現行《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之一第四款規定: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代替考試罪不但要追究應試者的刑事法律責任,還要追究替考者即所謂「槍手」的刑事法律責任。該罪對於所謂的考試有嚴格的限定,必須是「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比如成人高等學校全國統一招生考試、機動車駕駛人考試,分別是由《高等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考試,因此屬於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范圍。而依據部門規章、文件等設立的考試,不在此罪范圍之列。
G. 教育部通報考生手機作弊事件,高考以及其他考試過程中作弊會面臨什麼樣的法律後果
今年的高考中發生了一起考生拍題上傳網路求答案的作弊事件,教育部對此進行了通報。從法律角度看,高考作弊行為需承擔怎樣的法律後果?對考生來說,如果考生採用替考方式,靠「槍手」來完成高考,考生和「槍手」都會觸犯代替考試罪。根據刑法規定,代替他人或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定的相關考試,處拘役或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此外,教育法規定,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考試無效,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
之一,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H. 找同學替考,替考被抓了該什麼辦
替考被抓,替考者和被替考者可能都會構成替考罪。
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出現替考行為,還將會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在責任追究方面,代替考試罪除了要追究應試者的刑事法律責任外,也需追究代考者即俗稱槍手的刑事法律責任。
另外,部分高校也可能對涉事的在校學生作出開除學籍等處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在代替考試過程中實施了其他的違法犯罪行為,也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條第四款(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之一第四款)規定:「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替考試罪
I. 幫別人考試違法嗎
違法。替考已經入刑法,應該受到相應制裁。《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後增加一條: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
現代考試找人代考犯不犯法要分兩種情況:
正常的學校期間普通考試找人代考是不犯法的,但是情節嚴重的現在會記錄在檔案中。
國家正規統一性考試找人代考就是犯罪,只要是考試過程中有違紀作弊、徇私舞弊行為將視為犯罪。《考試法》出台後,考試中作弊就將是違法行為,一些惡性的舞弊事件將嚴厲追究法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你好,替人代考確實是違法行為。如果被發現,成績作廢。那麼代考人和被代考人都會受到處罰的,但是被代考人受到的處罰大很多,可能會被取消考試資格,可能會被禁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目前這種做法是違法的 替考可判刑 最高可判7年刑
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了多項入罪罪名。大學生們要小心了:學生替考作弊,可能被判刑!
刑法第284條新增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也就是說,請人代考,或者自己幫人當「槍手」,都可能撞在「槍口」上。到時的處理,遠不止「校規處分」、開除那麼簡單了,輕則處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屬於「組織作弊的」,最高可以判7年徒刑!
近年來,在高考、考研、四六級考試等大型考試中,作弊和反作弊的斗爭不斷升級。根據省考試院通報,今年廣東針對新形勢下高考違紀舞弊特點,教育、工商、公安、信息、保密等部門聯合繼續專項行動。全省550個考點、25500個考場均建立了電子監控系統,對考試過程實行實時網上遠程監控。
如此重兵布陣之下,仍有考生鋌而走險。為期2天的2018年普通高考結束後,廣東查處違規違紀考生共計14人次,其中違紀5人次,作弊9人次,對違規違紀的考生將取消考試成績。
目前,我國國家級考試達到200多項,這些考試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一是高等教育考試,也稱選拔性考試,如普通高等教育入學考試、成人高等教育入學考試、研究生(包括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二是職業資格考試,如國家司法考試、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注冊建築師資格考試、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等職業資格全國統一考試;三是水平等級考試,如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水平等級考試和職稱考試;四是人事編制考試,如招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考試、省級公務員考試。
這要看具體情況,一般而言,替人代考確實是違法行為。如果被發現,成績作廢。那麼代考人和被代考人都會受到處罰的,但是被代考人受到的處罰大很多,具體處罰,要看代考的是不是法律嚴厲打擊的,可能會被取消考試資格,可能會被禁考。
一般的考試代考人不會有任何處罰;若是國考級別的,可能視情節被治安處罰。
您好!這種事情最好不要做,如果是高考的話,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誠信檔案,當因為作弊或代考被捉住就會扣分,你幫別人考,那麼你的誠信檔案里也會扣分。
那得看是什麼考試了,要是期末考試不犯法,要是那些全國統一考試那就是犯法了。據專家透露,一些考試過程中的違紀作弊,徇私舞弊行為將視為違法甚至犯罪。雖然《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加大了對考試違紀舞弊行為的處罰力度,但是,該辦法是國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門規章,即使其「加大」懲處力度,也是非常有限的。《考試法》出台後,考試中作弊就將是違法行為。一些團體性的惡性舞弊事件則將被嚴厲追究法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據介紹,《國家教育考試法》出台後,一般的考試作弊行為由教育考試部門來認定,但國家機構工作人員的徇私舞弊、竊取試卷等觸犯刑法的犯罪行為由其他部門來認定。
替考的行為是違規行為,但是一般會涉及到偽造、變造身份證、准考證及其他證明材料,這樣就會涉及到違法犯罪行為;
教育部規定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參加考試的,一律取消本次考試所有科目成績,並視情節輕重同時給予暫停參加高考、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相關處理記入考生誠信檔案。對參與作弊的在校大學生,還將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給予開除學籍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拓展資料
考試作弊是重大原則問題,也是個道德問題。對於僵化的教育制度來說,考試作弊還是一種消極的抵抗。作弊現象很普遍 ,不過普遍並不意味著理所當然 。
作弊既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也是對別人的不尊敬。對其他真正用心付出過的人很不公平 。可能偶爾會一時得逞 ,給作弊者極大的精神和物質上的鼓勵 ,進而更加激勵和堅定這一人群將作弊進行到底的信仰和決心。
但這絕不會是長久之計,這個時代可能會給投機取巧者一些生存的縫隙和機會,卻不會讓他們永遠無窮盡地佔領別人的勞動成果為自己謀取私利,剽竊別人唯一的作用也只是復制而已。對自身也沒有什麼好處的。
J. 教育部通報考生手機作弊事件,高考以及其他考試過程中作弊會面臨什麼樣的法律後果
今年的高考中發生了一起考生拍題上傳網路求答案的作弊事件,教育部對此進行了通報。從法律角度看,高考作弊行為需承擔怎樣的法律後果?對考生來說,如果考生採用替考方式,靠「槍手」來完成高考,考生和「槍手」都會觸犯代替考試罪。根據刑法規定,代替他人或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定的相關考試,處拘役或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此外,教育法規定,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考試無效,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
之一,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