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名字非手寫有法律效力嗎

名字非手寫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4-14 03:57:16

❶ 手寫的證明材料上面有簽字,但是沒有手印,這具有法律效力嗎,在法庭上可以作為證據嗎

證明材料親筆簽名的,內容合法,出於真實意思表示的,就有法律效力。按手印不是必須的,只是對簽名有爭議的時候,更方便鑒別真偽。

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只是證據必須符合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才會被法官採納。在庭審中,證據都要經過雙方當事人質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五條審判人員對單一證據可以從下列方面進行審核認定:

(一)證據是否原件、原物復印件、復製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證據與本案事實是否相關;

(三)證據的形式、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四)證據的內容是否真實;

(五)證人或者提供證據的人與當事人有無利害關系。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打官司就是打證據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1)名字非手寫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參考資料:

網路-民事訴訟法

網路-證據

❷ 手寫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手寫證明材料滿足以下條件即具有法律效力:
1、當事人意思意思表示真實;
2、當事人本人親自簽名;證明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
3、只要能夠證明案件事實,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
。同時證據需要滿足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個標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書證,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經核對無誤的副本或者復製件。是副本或者復製件的,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來源和取證情況。

❸ 非手寫遺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遺囑可以不是自己親筆書寫 ,但是需要符合法律規定 ,那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
一、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第一,遺囑人口述遺囑內容,由見證人代替遺囑人書寫遺囑。
代書遺囑不是代書人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遺囑,而是代書人按照遺囑人的意思表示,如實地記載遺囑人口述的遺囑內容,而不可對遺囑內容作出任何更改或修正。
第二,代書遺囑必須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其中一人可為代書人。
見證人一般是遺囑人指定的,並經本人同意的公民,不能以組織的名義為遺囑見證人。繼承法對見證人數量上的要求,主要是為了保障代書遺囑確實是遺囑人真實意願的表露,也為了防止日後就遺囑的效力發生糾紛。
第三,代書人、見證人和遺囑人必須在遺囑上簽名,並註明年、月、日。
代書人將書寫完畢的遺囑,應交由其他見證人核實,並向遺囑人當場宣讀,經遺囑人認定無誤後,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並註明具體日期。在場見證的人為3人或更多的,都在遺囑上簽名更好,少則也得保證兩人簽名。代書人、見證人和遺囑人必須親筆簽名,不允許他人代簽。
繼承法未規定用捺指印代替遺囑人書寫姓名這種替代辦法,但根據大多數學者的意見,認為確有一些公民不具有書寫遺囑的能力,甚至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所以應當允許這少許特殊的公民,在代書遺囑上捺指印代替簽名。但是,有書寫能力的遺囑人不得用捺指印取代簽名,代書人、見證人均不得以捺指印的方式代簽名。
第四,遺囑代書人應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不是未成年人或者精神上、智力不健全的人。

❹ 對方手寫協議或承諾具有法律效力么

有效。對方手寫協議或承諾,只要同時符合對方有關民事行為能力、內容合法的規定,並由對方親自簽名確認的,都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有效合同成立的條件主要有: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發展狀況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條件。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訂合同,而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

合同法有一個例外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訂純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對於非自然人而言,必須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後才具有合同行為能力。同時還要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即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部門授予的許可權范圍內簽訂合同。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

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合同標的決定著合同權利義務的質和量,沒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積極的意義,應歸於無效。合同標的可能,是指合同給付可能實現。合同標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自始確定,或可得確定。

以下情況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

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2)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串通一氣,共同實施訂方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例如,被執行人在法院判決生效後,與他人惡意串通買賣自己所有的房屋,以此規避法院強制執行,損害申請執行人合法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不是為了房屋買賣,而是故意掩蓋非法行為。例如,張三向李四借款100萬元,雙方經過協商簽訂借款協議,張三將自己所有的房屋作為借款抵押但沒有辦理抵押登記,約定張三逾期不還借款,抵押房屋歸李四所有。

張三與李四同時還一份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張三將借款所抵押房屋出賣給李四並辦理了網簽。張三與李四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真實目的為借款合同提供擔保,合同約定抵押房屋歸抵押權人李四所有,也違反了擔保法禁止流押規定,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應為無效。

(4)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例如,房屋為農村宅基地,法律農村房屋禁止出賣給城鎮居民,如果買房人為城鎮居民,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無效。

手寫合同只要是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范要求,且沒有違反國家相關法律中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都是有效的。至於合同到底是手寫還是機打都不是影響合同效力的法定因素。

(4)名字非手寫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協議只要沒有違背國家法律法規,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又有雙方簽字畫押。手寫的或者列印的無所謂都有效。

手寫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如對方不認賬可進行起訴。

《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當採用書面形式。

❺ 非手寫的遺囑能夠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沒有限制列印遺囑的效力。只要有立遺囑人的簽名或者蓋章、手印,就是有效的。比如在遺囑的正文、名字、頁碼等位置按手印,在最後落款簽字或者蓋章,就有效~

❻ 手寫的約定有法律效力嗎

除非法律對合同訂立的形式有明確規定的外,手寫的約定有法律效力。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❼ 簽協議名字不是自己具有法律效力嗎

協議必須當事人簽名才能對當事人發生效力,如果是隨便簽:(1)隨意簽自己的回名字,合同有效答;(2)隨便簽上別人的名字,則構成無權代理和侵犯他人姓名權;(3)在合同上亂簽,既不是自己的名字,也不是別人的名字,無效。如果侵犯對方利益的,構成惡意磋商,另一方可以根據你的過錯要求賠償,法院一般會支持此類訴訟請求。

註:簽訂合同要慎重!在合同領域,很多東西並不是法律沒有規定後果就不懲罰。法官會根據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在當事人之間分配責任,有過錯就得承擔責任。

❽ 電子版的手寫簽名具有法律效力嗎

《電子簽名法》第十四條明確: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專等的法律效力。

《電子簽屬名法》第十三條規定: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1、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2、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3、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電子簽名的用途:在電子版的中秋賀卡,結婚請帖,建築合同上簽名。

電子簽名從2005年電子簽名法頒布實施以來,很多領域都開始廣泛使用。網上銀行、實體銀行、電子政務、電子合同的簽署以及電信、銀行營業廳等場所。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上銀行採用基於電子簽名身份認證,應用十分廣泛。

❾ 手寫的證明材料只有親筆簽名,沒有手印,具有法律效力嗎,法庭上可以作為證據嗎

證明材料親筆簽名的,內容合法,出於真實意思表示的,就有法律效力。按手印不是必須的,只是對簽名有爭議的時候,更方便鑒別真偽。

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只是證據必須符合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才會被法官採納。在庭審中,證據都要經過雙方當事人質證。

證據的「三性」

1、客觀真實性,這是指訴訟證據必須是能證明案件真實的、不依賴於主觀意識而存在的客觀事實。

2、證據的關聯性,這是指作為證據的事實不僅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且它必須是與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實存在邏輯上的聯系,從而能夠說明案件事實。

3、證據的合法性,這是指證據必須由當事人按照法定程序提供,或由法定機關、法定人員按照法定的程序調查、收集和審查。

(9)名字非手寫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書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❿ 怎樣的簽名無法律效力,如藝術簽名都看不懂的字或不是簽本人的名字,有法律效力嗎

一、不是本人簽署的協議合同沒有法律效力。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協商或者合同作廢。

二、合同撤銷後將發生兩方面效力:

一是合同自始無效,當事人無需履行合同;

二是當事人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還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但是合同被撤銷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三、簽名是一種確認程序,只要確認其所證明與印證的事實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簽名實際上就是一種誠信的確認力,如果所承載的事實成立,即使當事人把自已化成一個阿狗的代號同樣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四、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二條採用列舉式和歸納式對締約過失責任的適用范圍作了規定,它包括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10)名字非手寫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
課余體育競賽的法規性文件 發布:2025-02-13 22:00:24 瀏覽:66
法官黃松 發布:2025-02-13 21:23:32 瀏覽:167
司法考試真題分科 發布:2025-02-13 21:17:32 瀏覽:288
正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13 20:35:55 瀏覽:228
大學期末經濟法總結2000 發布:2025-02-13 20:12:21 瀏覽:86
測試准則和條例 發布:2025-02-13 19:40:35 瀏覽:815
法院檢察院公安局 發布:2025-02-13 19:40:32 瀏覽:683
會計學習經濟法的好處 發布:2025-02-13 19:32:39 瀏覽:509
2020年中級經濟法晨陽筆記百度雲 發布:2025-02-13 19:13:06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