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人代表什麼
Ⅰ 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第一責任人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
事該項工作的人。
承擔責任時,直接責任人是第一責任人的「擋箭牌」,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往往二者之間
還有分管領導的責任(一般為分管的副職)。
(1)法律責任人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對失職、瀆職行為的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進行了劃分。分
為直接責任者、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
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如有的黨員領導幹部即使是重要黨員領導幹部,如果直接參與研究、決定
某一具體問題或者某一事項由其拍板決策,則該黨員領導幹部為直接責任者,而非領導責任者。
Ⅱ 公司法人代表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譬如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意味著法定代表人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下面就由法律快車編輯在本文整理介紹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責任內容。
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做出的行為由公司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法定代表人個人無需就履行職務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法定代表人如果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仍然可能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責任。
(一)民事責任
1、損失賠償責任。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過失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而給公司造成損失,公司有權就該損失向法定代表人主張賠償責任。
2、法定代表人濫用職權所獲取的收入歸入公司。我國公司法第148條規定了公司董事、高管的忠實義務,同時規定違法忠實義務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二)行政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所以綜合來說,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經營、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行為,作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對其進行罰款,同時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當然,法定代表人不知情且無過錯的除外。
(三)刑事責任
一般情況下,對於公司的犯罪行為,應由公司承擔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並不因此而承擔刑事責任。但是考慮到多數情況下公司犯罪是按照公司主管人員的意志而實施的,因此,公司犯罪時不僅僅會處罰公司,很多情況下還會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我們稱之為雙罰制度。在雙罰制度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通常會被理解成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常見的涉及企業法定代表人的犯罪包括: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妨害清算罪;偷稅罪;逃避追繳欠稅罪;騙取出口退稅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侵犯知識產權罪等等。
Ⅲ 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附法定代表人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對內處於公司管理核心的地位,對外代表公司,以公司的名義對外實施行為是公司的行為,該行為的法律後果由公司承擔。
2、問:法定代表人與法人、法人代表是一回事嗎?
答:不一樣。法定代表人是個人,而法人則是組織,像公司、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都是法人。法人代表也是個人,是法人單獨授權行使某項具體職責的人。法定代表人是經過工商登記的,行使職權不需要法人授權,而法人代表沒有工商登記,需要法人另行授權,超出授權范圍或期限就不再是法人代表。
3、問:法定代表人需要跟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嗎?
答:法定代表人與企業之間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可以不簽勞動合同。當然,如果法定代表人從公司領取工資,同時也存在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也是可以的。
4、問:僅有法定代表人的簽名,公司沒有蓋章,合同有效嗎?
答: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的經營范圍內,在職權范圍內簽署的合同即使沒有加蓋公章也是有效的。
5、問:沒有法定代表人的簽名,僅有公司蓋章,合同有效嗎?
答:有效。合同法第32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可見,法定代表人簽字與公司蓋章不需要同時具備,有其一即可。
Ⅳ 什麼是法律負責人
法學術語里沒聽過,公司招聘一般都是這么稱謂的。主要就是負責處理與法律有關的日常事務,擬個合同,或看看合同是否違法或對公司不利,解決公司出現的法律糾紛等等,不知道你指的法律負責人到底是哪方面的?
Ⅳ 法律責任和法律義務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責任與法定權利與義務有密切的聯系。
首先,法律責任規范著內法律關系主體行使權利的界容限,以否定的法律後果防止權利行使不當或濫用權利;
其次,在權利受到妨害,以及違反法定義務時,法律責任又成為救濟權利、強制履行義務或追加新義務的依據;
再次,法律責任通過否定的法律後果成為對權利、義務得以順利實現的保證。總之,法律責任是國家強制責任人作出一定行為或不作一定行為,救濟受到侵害或損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權利的手段,是保障權利與義務實現的手段。
http://www.law-lib.com/law/
Ⅵ 工廠法律責任人承擔那些法律責任
工廠的法律責任人就是工商登記的法人代表,是該企業的全權代表,要對社內會承擔經營活動的有容關法律責任,如社會安定、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責任,產品的價格、質量、安全、客戶信息責任,員工的福利、安全、生活保障責任等。
Ⅶ 請問下公司法人代表意味著什麼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法人代表,也可稱版為法人的授權代表,這個代表可以是甲權、也可以是乙,他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法人的授權,這個授權可以一事一授權,也可以是一攬子事項的授權。法定代表人,必須是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能夠代表法人行使職權。《民法通則》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廠長、經理擔任,也可以由董事長、理事長擔任,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規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業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權利。由此可見,公司法人能夠代表公司。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Ⅷ 請問法定代表人和經營責任人在定義和法律責任上有什麼區別,謝謝!
1、法人:即承擔企業法律風險的自然人 經營責任人:主要承擔企業經營風險
兩者的區別,單從風險的責任劃分上,是法人包含經營責任人,大於的關系。
2、這種情況多出現在股份制企業,企業法人並不一定是企業的掌舵者。類似的如法人多是董事長,企業經營責任人多事總裁或CEO,法人的法定所有風險都是要承擔的,但經營者就沒什麼關系,辭職或被彈劾比較多。還有可以這么理解,法定責任人是吃績效工資的,也就是法人單位供養的。
3、在現代社會,我舉個列子。一個孩子,法定監護人是他爹媽,但是教育一直是老師的事情,如果這個孩子打人了,那麼法定的賠償人就是他父母,雖然老師一直管理著孩子,但是賠錢就得父母出。我說的有點粗俗,道理是一樣的
Ⅸ 第一責任人,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的區別,當出現事故時,他們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輕重如何
第一責任是單位的抄主要負襲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但適用於各種合同;主要負責人指的是一個單位或組織主持本單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決策權並對本單位承擔主要責任的單位主要領導,所以,主要負責人和第一負責人意思應該大致相同;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
出現事故承擔責任時,直接責任人是第一責任人的「擋箭牌」,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往往二者之間還有分管領導的責任(一般為分管的副職)。
Ⅹ 什麼叫責任人什麼叫負責人
負責人與責任人的區別是權利與責任的區別。
負責人是指在規定的一范圍內,該人既有管理權利,同時又要承擔責任。而責任人沒有管理許可權,只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