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會法律知識競賽題
㈠ 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理論知識競賽試題
一、判斷題
1、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最根本的是堅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
2、中國工會服務職工群眾,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與服從服務黨和國家大局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理論基礎是中國工運歷史。( )
4、職工群眾是工會組織的力量源泉,這決定了工會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事,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5、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核心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
6、《工會法》明確規定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近親可以作為本企業基層工會委員會成員的人選。( )
7、職工是指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
8、工會在社會主義時期履行維護職能的基本手段不是階級對抗,而是調節人民內部矛盾。( )
9、集體合同是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合同。( )
10、充分發揮工會在協調勞動關系的積極作用,需要建立一支維權隊伍。( )
11、工人階級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也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主體力量。( )
12、工會工作為黨的中心任務服務與職工群眾服務在本質上有一定區別的。( )
13、知識分子也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
14、我們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
15、在社會主義中國,全國人民的總體利益與職工群眾的具體利益在根本上有些差別的。( )
16、中國工人階級與廣大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中國早期的工人階級絕大多數是從農民轉化而來。( )
17、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沒有什麼聯系。( )
18、中國工人階級隊伍是隨著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而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
19、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所隸屬的工會才是合法的工會組織。( )
2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工運理論和中國工會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
2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是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產物。( )
22、工會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在全面履行各項社會職能的同時,必須突出教育職能。( )
23、處理好促進企業發展與維護職工權益的關系,必須始終遵循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原則。( )
24、堅持推動形成公正合理的國際工運新秩序,要奉行獨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加強合作、增進友誼的方針。( )
25、工會與政府相互關系的主要實現形式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 )
二、 單項選擇題
26、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必須堅持( )維權觀。
A 組織起來、切實維權 B 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
C 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 D 多種形式的
2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創造性的回答了( )重大時代課題。
A 中國工會發展道路的理論
B 中國工會發展道路的維權觀
C 走什麼樣的工會發展道路,建設什麼樣的工會
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
28、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依靠力量是( )
A 農民階級 B 工農聯盟 C 工人階級 D 農民工
29、工人階級的先進性是職工隊伍( )集中體現。
A 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
B 創新型
C 建設社會主義主力軍
D 思想政治覺悟、科學文化技術素質和組織紀律水平
30、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推進改革開放、維護我國國家利益和職工權益的必然要求是( )。
A 堅持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B 加強工會組織建設
C 加強黨的領導
D 加強工會對外交往
31、做好工會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是( )
A 群眾路線 B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 黨的領導 D 維護職工權益
32、工會履行( )是全面履行職能的前提
A 維護職能 B 教育職能 C 服務職能 D 參與職能
33、工會工作的主要領域是( )
A 維護職工權益 B 協調勞動關系
C 自身建設 D 組織建設
34、工會工作方針是( )
A 加強自我建設 B 組織起來,切實維權
C 加強黨的領導 D 擴大覆蓋面 增強凝聚力
35、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根本指導思想是( )
A 毛澤東思想 B 馬克思主義 C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 國際工運理論
36、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於( )
A 1924年 B 1923年 C 1925年 D 1926年
37、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 )
A 改革 B 開放 C 經濟建設 D 發展
38、新世紀新階段工人運動的主題是( )
A 兩個文明一起抓 B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C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D 大力發展工運事業
39、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 )
A 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 B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 協調勞動關系 D 加強黨的領導
40、工會堅持切實表達和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環節是( )
A 暢通維權渠道 B 參與立法和政策制定
C 宣傳政策法規 D 加強與職工群眾的聯系
41、以( )為重點,深入推行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
A 勞動合同 B 工資集體協商 C 勞動協議 D 勞動法
42、企事業民主管理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
A 集體合同 B 勞動合同 C 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D 三方協商制度
43、中國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的基本特點是( )
A 工人階級隊伍和工會組織的團結統一
B 民主集中制原則
C 地方和產業工會相結合
D 互相補充,互相制約
44、我國工會的根本組織原則和活動原則是( )
A 國際工會公約 B 民主集中制
C 以黨委為主 D 以政府為主
45、當今時代的主題是( )
A 加強經濟合作 B 加強政治聯系 C 和平和發展
D 加強貿易往來
46、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核心是( )
A 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B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C 堅持民主集中制 D 堅持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47、勞動關系是指在勞動過程中由( )所結成的一種社會利益關系
A 勞動工具和勞動力 B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
C 勞動資料和勞動者 D 勞動資料和勞動力使用者
48、工會工作的生命線是( )。
A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C密切聯系職工群眾 D 加強國際合作
49、中國工會的本質屬性是工人階級的( )的有機統一。
A 理論性和實踐性 B 先進性和現實性
C階級性、群眾性和政治性 D 群眾性和階級性
50、工會的基本職能是( )。
A 教育職工 B 參政議政
C 交流合作 D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多項選擇題
5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重大意義有( )。
A 體現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統一
B 體現了時代要求與中國國情的統一
C 體現了工人階級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統一
D 豐富和發展了新時期的中國工運理論,使當前工會工作特點和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5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基本內涵( )。
A 堅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
B 堅持中國工會的社會主義性質,堅持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C 堅持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堅持不斷發展工人階級的先進性
D 堅持維護工人階級的團結和工會組織的統一,堅持推動形成公正合理的國際工運新秩序
53、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要注重處理好( )重大關系。
A 自覺接受黨的領導與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關系
B 爭取政府支持與工會主動大會作用的關系
C 促進企業發展與維護職工權益的關系
D 服務職工與依靠職工的關系
54、工會在促進企業發展和維護職工權益中,應該做到( )
A 引導職工熱愛企業,在本職崗位上創造一流業績,為搞好企業積極獻計出力
B 多開展職工技能競賽活動,提高職工的素質
C 督促經營管理者關心和關愛職工,尊重職工的主題地位
D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積極履行社會職責,鞏固發展和諧勞動關系
55、中國工會的組織原則是( )
A 下級工會服從上級工會的原則
B 產業和地方工會相結合、以地方工會領導為主的原則
C 統一接受中華全國總工會領導
D 屬地管理的原則
56、工會組織必須從我國勞動關系的性質和特點出發,推動建立( )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
A 規范有序 B 公正合理 C 互利共贏 D 和諧穩定
57、要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精神實質,就要( )。
A 堅決按照工會章程和有關法律獨立自主開展工作同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緊密結合
B 把維護職工群眾具體利益同維護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結合起來
C 把理論研究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
D 把服務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同組織職工、教育引導職工緊密結合起來
58、工會組織在處理好政府支持與工會主動發揮作用中應做到( )。
A 開展送溫暖工程、困難職工幫扶工作
B 組織和動員職工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參與有關立法和政策的制定
C 教育職工遵紀守法,維護政府權威,響應政府號召,努力做好工作
D 引導職工理性合法地表達利益訴求,維護職工隊伍和社會
59、加強工會對外交往,不斷推動發展( )的國際工會關系。
A 互相尊重 B 平等交流 C 友好合作 D 民主團結
60、為了適應新科技革命對文化技術的新要求,就要著力培養一大批( )高素質職工。
A 業務性 B 知識型 C 技術型 D 創新型
6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職工群眾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因素主要表現在( )
A 官僚主義和腐敗還會長期存在
B 社會主體的多元化
C 企業內形成的市場化勞動關系
D 社會階級的存在
62、工會的教育職能包括兩個內容( )
A 先進性的意識教育 B 思想政治教育
C 自我利益保護教育 D 文化技術教育
63、工會職能包括( )
A 維護 B 建設 C 參與 D 教育
64、工會突出維護權益的深刻內涵,應該做到( )
A 主動維權 B 依法維權 C 科學維權 D 積極維權
65、個人勞動關系的特點( )
A 屬於個人行為
B 個人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C 在生產過程中,個人勞動關系的雙方又具有隸屬性
D 以簽訂勞動合同為前提
66、現階段,我國勞動關系已發生的新變化主要表現在( )
A 勞動關系由政府行為向市場行為轉變
B 勞動關系多樣化,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特徵
C 勞動關系覆蓋的勞動者數量和產業經濟范圍不斷擴大
D 勞動關系法制化
67、整體上看,目前我國勞動關系在發展變化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在( )
A 勞動關系雙方的利益差異及矛盾顯現化
B 就業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化造成勞動關系的不穩定
C 下崗、困難、農民職工等成為勞動者群體中的相對弱勢群體
D 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的協調機制有待完善
68、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現實意義是要正確看待( ),必然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
A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B 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執政地位 C 開創工會事業發展新局面 D 堅持中國工會性質
69、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對工會的領導是由( )決定的
A 任何國家的工會組織大都會受一定階級的政黨的影響
B 中國工會的性質
C 中國工會的歷史選擇和光榮傳統
D 中國工人階級的主人翁意識
70、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有( )
A 勞動就業 B 收入分配 C 社會保障 D 勞動安全衛生
71、工會理論創新是( )的前提和基礎。
A 維權工作 B 體制創新 C 工作創新 D 機制創新
72、工會工作創新的重點是( )
A 工會組建方面的工作創新
B 協調勞動關系方面的工作創新
C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方面的工作創新
D 解決困難職工生產生活困難方面的創新,活動方式的創新
73、「組織起來」與「切實維權」的關系是( )
A 相互聯系 B 相互依存 C 相互補充 D 有機整體
74、黨的十七大對工人階級進一步發揮主力軍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歸納起來是( )
A 要求工人階級參與到改革開放的大局中來,發揮主力軍的作用
B 要求我國工人階級成為繼續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創新的時代先鋒
C 要求工人階級發揮光榮傳統,抓住發展機遇
D 要求工人階級成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行為楷模。
75、胡錦濤在中國工會十五大講話中,對我國工會和廣大工會幹部提出了幾點要求,分別是( )
A、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
B 要全面提高職工隊伍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C 要繼續強化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
D 要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76、認真貫徹落實「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應該做到( )
A、堅持組織職工、動員職工、依靠職工、服務職工
B 進一步加強工會維權制度和機制建設
C 推動形成社會化的工會工作格局
D 建設高素質的工會幹部隊伍
77、《中國工會章程》是工會會員的( )
A 行動准則 B 行為規范 C 組織制度 D 領導原則
78、工會在服務職工群眾中,開展哪些幫扶工作( )
A 「千萬農民工援助行動」 B 送溫暖工程
C 職工書屋建設 D 「共同約定行動」
79、當前針對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機,工會開展了( )活動
A 「共同約定行動」 B 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
C 「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公立業促發展」
D 加大工會幹部培訓力度
80、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必要性是( )
A 是中國工會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B 應對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的必然要求
C 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D 開創工會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㈡ 法律知識競賽題(答案)
一、選擇題(請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填入括弧內)
1.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於(B )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
2.( B)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憲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A )。
A、人民B、中國共產黨
4.中華人民共和國(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B )尊嚴不受侵犯。
A、人身B、人格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於(C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曰B、1991年9月4曰
C、1992年1月1曰D、1999年11月1曰
7.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B )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A、武力B、法律
8.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B )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A、贍養B、撫養
9.( A)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A、任何組織和個人B、學校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在(A )頒布的。
A、1986年B、1978年
11.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在(B ),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A、任何時候B、國家法定節假曰外
12.禁止在( C)附近開辦營業性歌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
A、居民住宅區B、廠礦企業C、中小學校D、商業區
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 A)責任。
A、直接B、間接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規定,要把青少年培養成(B )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A、 品德、智力、體質、美育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15.法律規定:父母、監護人必須保證適齡未成年人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願意上學,(A )就違法了。
A、未成年人B、父母、監護人
二.判斷題(請在括弧內填入對或錯)
1.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 (√ )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
3.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
4. 違反了校紀,但我沒有違反法律,學校對我沒有辦法進行處理,如果學校對我進行處理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是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條款,是要求大人的,我們知道了也沒用。(× )
7.當」我」獨自在家時,要鎖好防盜門;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入夜開燈後要拉好窗簾;如果竊賊已進屋,沒有發現」我」時,要迅速躲好,伺機逃走求救。( √)
10. 我被人家搶過錢,所以我必須再從他人身上搶回來,這也是一種正當防衛的手段。( ×)
11.同學在公共場交談時,千萬不要將自己家地址、電話號碼等一些具體情況大聲說出來,更不要輕易把家裡的電話號友告訴陌生人。(√ )
12.李剛經常欺負我同學並把我同學打傷,同學讓我幫助解決,我才去打了李剛,這應該說是見義勇為。(× )
13.放學路上遇到有人攔劫,盡量不要與其發生正面沖突,可以先把錢物給他們,然後報告老師、家長。同學們上下學最好結伴一起走。(√ )
三、填空題(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入括弧內)
1.父母不讓子女上學,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2.監護人的義務有(監護義務)和( 撫養義務)兩項。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
4.為保護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有些公共場所禁止未成年人進入,例如(營業性舞廳)、(歌廳 )等場所。
5.每年6月26曰,是國際(禁毒)曰。
㈢ 工會考試試題
工會財產經費和撥給工會使用的()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挪了用和任意調撥
㈣ 求法律知識競賽題!!!!!!高手進、、、、、、、
第二章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六條 對未成年人應當加強理想、道德、法制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對於達到義務教育年齡的未成年人,在進行上述教育的同時,應當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使未成年人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違法和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遵紀守法和防範違法犯罪的意識。
第七條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預防犯罪的教育作為法制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結合常見多發的未成年人犯罪,對不同年齡的未成年人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犯罪教育。
第八條 司法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共產主義青年團、少年先鋒隊應當結合實際,組織、舉辦展覽會、報告會、演講會等多種形式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傳活動。
學校應當結合實際舉辦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活動。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九條 學校應當聘任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學校根據條件可以聘請校外法律輔導員。
第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直接責任。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預防犯罪教育時,應當將教育計劃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結合學校的計劃,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教育。
第十一條 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應當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
第十二條 對於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准備就業的未成年人,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用人單位應當將法律知識和預防犯罪教育納入職業培訓的內容。
第十三條 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應當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傳活動。
第三章 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第十四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一)曠課、夜不歸宿;
(二)攜帶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第十五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第十六條 中小學生曠課的,學校應當及時與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取得聯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歸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學校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時內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在學校或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發現未成年人組織或者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發現該團伙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十八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發現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依法查處,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其人身安全。
第十九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第二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放棄監護職責。
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
第二十一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離異的,離異雙方對子女都有教育的義務,任何一方都不得因離異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
第二十二條 繼父母、養父母對受其撫養教育的未成年繼子女、養子女,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父母對未成年子女在預防犯罪方面的職責。
第二十三條 學校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教育、管理,不得歧視。
第二十四條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座談、培訓等活動,針對未成年人不同時期的生理、心理特點,介紹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導教師、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有效地防止、矯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第二十五條 對於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或者品行不良,影響惡劣,不適宜在學校工作的教職員工,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予以解聘或者辭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禁止在中小學校附近開辦營業性歌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禁止開辦上述場所的具體范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對本法施行前已在中小學校附近開辦上述場所的,應當限期遷移或者停業。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應當加強中小學校周圍環境的治安管理,及時制止、處理中小學校周圍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公安機關做好維護中小學校周圍治安的工作。
第二十八條 公安派出所、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應當掌握本轄區內暫住人口中未成年人的就學、就業情況。對於暫住人口中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的,應當督促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進行有效的教育、制止。
第二十九條 任何人不得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提供條件。
第三十條 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內容,不得含有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第三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讀物、音像製品或者電子出版物。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通訊、計算機網路等方式提供前款規定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及其信息。
第三十二條 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文化行政部門必須加強對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以及各類演播場所的管理。
第三十三條 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對於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上述場所的工作人員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第四章 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
第三十四條 本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
(一)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
(二)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四)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製品等;
(五)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
(六)多次偷竊;
(七)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第三十五條 對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
對有本法規定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相互配合,採取措施嚴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
對未成年人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應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或者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第三十六條 工讀學校對就讀的未成年人應當嚴格管理和教育。工讀學校除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要求,在課程設置上與普通學校相同外,應當加強法制教育的內容,針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以及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開展矯治工作。
家庭、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在工讀學校就讀的未成年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不得體罰、虐待和歧視。工讀學校畢業的未成年人在升學、就業等方面,同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享有同等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三十七條 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嚴重不良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因不滿十四周歲或者情節特別輕微免予處罰的,可以予以訓誡。
第三十八條 未成年人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嚴加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養。
第三十九條 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養期間,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文化知識、法律知識或者職業技術教育;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解除收容教養、勞動教養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五章 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範
第四十條 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
第四十一條 被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遺棄、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權向公安機關、民政部門、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或者學校、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請求保護。被請求的上述部門和組織都應當接受,根據情況需要採取救助措施的,應當先採取救助措施。
第四十二條 未成年人發現任何人對自己或者對其他未成年人實施本法第三章規定不得實施的行為或者犯罪行為,可以通過所在學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向公安機關或者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報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機關報告。受理報告的機關應當及時依法查處。
第四十三條 對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及舉報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司法機關、學校、社會應當加強保護,保障其不受打擊報復。
第六章 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
第四十四條 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司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根據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犯罪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
對於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學籍。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應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員或者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依法組成少年法庭進行。
對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四十六條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未成年犯在被執行刑罰期間,執行機關應當加強對未成年犯的法制教育,對未成年犯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第四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對因不滿十六周歲而不予刑事處罰、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或者被判處非監禁刑罰、被判處刑罰宣告緩刑、被假釋的未成年人,應當採取有效的幫教措施,協助司法機關做好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可以聘請思想品德優秀,作風正派,熱心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離退休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協助做好對前款規定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第四十八條 依法免予刑事處罰、判處非監禁刑罰、判處刑罰宣告緩刑、假釋或者刑罰執行完畢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
第五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違反本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立即改正。
第五十一條 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接到報告後,不及時查處或者採取有效措施,嚴重不負責任的,予以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出版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部門沒收出版物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出版物和違法所得,並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
製作、復制宣揚淫穢內容的未成年人出版物,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傳播宣揚淫穢內容的出版物的,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讀物、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或者利用通訊、計算機網路等方式提供上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及其信息的,沒收讀物、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違法所得,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處以罰款。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沒收讀物、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
第五十四條 影劇院、錄像廳等各類演播場所,放映或者演出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節目的,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播放的音像製品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五條 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違反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不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或者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由文化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六條 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提供條件,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七條 本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㈤ 法律知識競賽題
到網路就可以找到的
㈥ 求關於法律知識競賽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居住且年滿18周歲的人,均無一例外地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b
A、對
B、錯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d)。
A、基本制度
B、政治制度
C、社會主義制度
D、基本政治制度
3、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法律權利與義務之間是什麼關系? c
A、對立關系
B、統一關系
C、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4、(單選)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b)。
A、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D、無產階級專政制度
5、(單選) 法律按照不同的標准或角度有著不同分類,按照制定和表達方式的不同,可以劃
分為 d
A、一般法和特別法
B、國內法和國際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成文法和習慣法
6、(多選) 就社會主義法制與社會主義民主的關系來說 cd
A、二者互為前提和基礎
B、二者互不為前提和基礎
C、後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礎
D、前者是後者的體現和保障
7、(單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a )。
A、人民;
B、工農階級;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中共中央。
8、(單選) 任何法律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制定,不得與憲法基本原則相違背,否則將被修改
或廢除。 a
A、對
B、錯
9、 (單選) 在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 a
A、國務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央軍事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9、(多選) 社會主義法律關系的客體可以表現為(abcd)
A、物
B、行為
C、智力成果
D、某些人身權益
10、(單選)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國務院總理人選由( b)。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B、國家主席提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
C、國家主席指定並任命。
㈦ 15勞動保障知識競賽試題及參考答案
1.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勞動法規是1802年( )議會頒布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
》。
a. 英國
b. 美國
c. 德國
d. 法國
2. 19世紀初期頒布的勞動法規是以( )的形式出現的。
a. 工會立法
b. 政府立法
c. 工廠立法
d. 議會立法
3. 國際勞動立法思想開始於( )。
a. 18世紀晚期
b. 19世紀初
c. 19世紀上半葉
d. 19世紀下半葉
4. 國際上通常將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合稱為( )。
a. 《國際勞工憲章》
b. 《國際勞工標准》
c. 《國際勞工條約》
d. 《國際勞工章程》
5. 下列表述中,不屬於勞動法中所指勞動的特徵的是( )。
a. 勞動法上的勞動,一般是人們在爭取與實現勞動全過程中的勞動
b.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有償性勞動
c.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勞雇關系的勞動
d.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指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所有有意識、有目的的
活動
6. 從( )角度分類,可以將勞動關系分為利益沖突型勞動關系、利益一體型
勞動關系、利益協調型勞動關系。
a. 工人運動
b. 職業
c. 資本的組織形式
d. 集體談判
7. 下列主體中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適用范圍的是( )。
a. 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
b. 我國公民在境外設立的獨資企業
c. 我國境內設立企業派駐境外的勞動者
d. 我國境內的個體經濟組織
8. 勞動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自19世紀初大工業生產後,由於國家對
僱傭關系的干預而從傳統( )中獨立出來的。
a. 民法
b. 經濟法
c. 行政法
d. 社會保障法
9. 與勞動法相鄰近的法律部門最密切的是( )。
a. 民法
b. 經濟法
c. 行政法
d. 社會保障法
10. ( )在各項勞動權力中居於首要地位,是勞動者賴以生存的權利。
a. 職業安全權
b. 休息權
c. 勞動就業權
d. 報酬權
(提問者:應屆畢業生網友,提問時間:2009年05月13日)
--------------------------------------------------------------------------------
答:
1.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勞動法規是1802年(a. 英國 )議會頒布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 》。 2. 19世紀初期頒布的勞動法規是以(c. 工廠立法 )的形式出現的。 3. 國際勞動立法思想開始於( d. 19世紀下半葉 )。 4. 國際上通常將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合稱為(b. 《國際勞工標准》 )。 5. 下列表述中,不屬於勞動法中所指勞動的特徵的是( d.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指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所有有意識、有目的的 )。 6. 從( a. 工人運動 )角度分類,可以將勞動關系分為利益沖突型勞動關系、利益一體型 勞動關系、利益協調型勞動關系。 7. 下列主體中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適用范圍的是(b. 我國公民在境外設立的獨資企業 )。 8. 勞動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自19世紀初大工業生產後,由於國家對 僱傭關系的干預而從傳統( a. 民法 )中獨立出來的。 9. 與勞動法相鄰近的法律部門最密切的是(d. 社會保障法 )。 10. ( c. 勞動就業權)在各項勞動權力中居於首要地位,是勞動者賴以生存的權利。配第-克拉克定理表明:勞動力的轉移方向為( )
A、一產→二產→三產
B、二產→三產→一產
C、三產→一產→二產
D、三產→二產→一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