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食品安全的法律責任
『壹』 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要求銷售食品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要求銷售食品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者未按規定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進行檢驗;
(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按規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規定配備或者培訓、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三)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或者未按規定建立並遵守進貨查驗記錄、出廠檢驗記錄和銷售記錄制度;
(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經洗凈、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飲服務設施、設備未按規定定期維護、清洗、校驗;
(六)食品生產經營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或者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要求銷售食品;
(八)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或者未按備案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九)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未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標簽等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十)特殊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建立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並有效運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報告;
(十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未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或者生產經營條件發生變化,未按規定處理;
(十二)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未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十三)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製定、實施生產經營過程式控制制要求。
(1)對食品安全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三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據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對食品經營者的許可事項進行監督檢查。
第四十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食品許可管理信息平台,便於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查詢。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食品經營許可頒發、許可事項檢查、日常監督檢查、許可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記入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並依法向社會公布;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食品經營者應當增加監督檢查頻次。
第四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日常監督管理人員負責所管轄食品經營者許可事項的監督檢查,必要時,應當依法對相關食品倉儲、物流企業進行檢查。
日常監督管理人員應當按照規定的頻次對所管轄的食品經營者實施全覆蓋檢查。
第四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職責,應當自覺接受食品經營者和社會監督。
『貳』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根據情節輕重食品生產經營者應承擔什麼責任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根據情節輕重食品生產經營者應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生產或銷售的食品應該無毒、無害,並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均不符合相關規定,對消費者造成傷害的,食品生產者或銷售者應承擔相應責任。
【法律分析】
食品生產經營者或生產者,應該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依照法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不得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它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不得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不得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將超過保質期的食品賣給消費者。食品添加劑銷售不符合標准食品尚不構成犯罪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依法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查收其違規食品,和生產工具、設備、原料等,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注銷許可證。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或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其中,經營者負首要,必須先行賠付消費者損失,不得無視推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四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叄』 食品安全法法律責任中規定,有哪八類情形最嚴重的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9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此可見,違法《食品安全法》規定,違法者應當承擔的責任可能包括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賠償責任又分為民事賠償責任和行政賠償責任。
例如:明知食品有安全問題還在銷售,造成嚴重後果的,屬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並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後果的,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肆』 食品安全法律責任包括
法律分析: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經許可生產食品添加劑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八十四條 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後,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由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同等效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食品檢驗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伍』 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刑事法律責任如下:
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經許可生產食品添加劑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的
違反本法規定,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展銷會的舉辦者允許未取得許可的食品經營者進入市場銷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檢查、報告等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倍諾食品安全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也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陸』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麼責任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發現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偵查。
第一百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對食品安全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實施細則》中規定:
第六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至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百三十二條以及本條例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情形:
第五點 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後1年內又實施同一性質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或者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受到刑事處罰後又實施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第七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對有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的違法情形且情節嚴重,可能需要行政拘留的,應當及時將案件及有關材料移送同級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認為需要補充材料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及時提供。公安機關經審查認為不符合行政拘留條件的,應當及時將案件及有關材料退回移送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
『柒』 食品安全法如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
你好:
食品生產經營者是保證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同時確立了以下制度,以進一步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作為保證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定義務:生產經營許可制度、索票索證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經營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按照食品安全標准進行生產經營,積極建立良好生產規范,並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捌』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標准;食品生回產經營;食品檢驗;食品進答出口;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監督管理;法律責任。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容器中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
(8)對食品安全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於2018年12月29日修正。
『玖』 拒絕阻撓干涉開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回國食品安全答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拒絕、阻撓、干涉有關部門、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檢查、事故調查處理、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停產停業,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拾』 《食品安全法》法律責任的類型有哪些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9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此可見,違法《食品安全法》規定,違法者應當承擔的責任可能包括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賠償責任又分為民事賠償責任和行政賠償責任。
例如:明知食品有安全問題還在銷售,造成嚴重後果的,屬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並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後果的,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