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成精神疾病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1.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犯罪,經法定程序確認屬實後不用負刑事責任,如果是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清醒的時候犯罪要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使人成精神疾病需要付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精神病人犯罪該量刑:
1、在刑罰適用方面,司法實務中應依據司法精神病鑒定關於行為人屬於限制責任能力及其等級、程度的鑒定結論,結合犯罪行為的性質、危害程度和行為人的其他個人情況,根據罪責刑相適應進行綜合分析,具體裁量,確定刑罰。
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如屬於嚴重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大幅度的從寬處罰(主要是減輕處罰),也可以考慮緩刑的適用,直至免予刑事處罰。
2、對屬於中度減弱責任能力的,則應予以較適中的從寬處罰(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排除緩刑的適用)。
3、對屬於輕度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小幅度的從寬處罰(原則上只能從輕處罰,且從輕幅度不能過大)。但是對於那些雖然是輕度精神病患者,犯罪性質惡劣、犯罪手段殘忍、犯罪後果特別嚴重的犯罪,一般不應當減輕處罰,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考慮從輕處罰。
2. 精神病人不必承擔法律責任嗎
「雖然精神病的抄確是一個人的責任能力喪失或者減輕的事由,但是我國《刑法》對精神病人的責任能力採用『三分法』,即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限制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和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刑法》第18條第2款還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而判別精神病患者「傷人」時究竟屬於何種情形,則需要司法精神病專業機構來判別。「首先判明行為人是否存在某種法定的精神障礙,然後進一步判明行為人是否由於這種精神障礙而喪失了辨認行為和控制能力,所謂生物學標准和心理學標准混合使用,缺一不可。」
3. 精神病傷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精神病人犯法是否要負法律責任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這是指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這種精神病人是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對其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2、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這是指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
3、限制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又稱為減輕刑事責任或部分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這是指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情況、犯了罪應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精神病犯罪者,是指因精神病發作而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人。一共分為三類:在意識障礙下產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精神病患者;智能缺損狀態下產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精神病患者;意識清晰、智能正常狀態下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精神病患者。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
自助免責。自助免責是對自助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4. 把別人變為精神病是否觸犯法律
應該會吧,畢竟人家本來好好的,是被你搞成那樣,就演算法律沒有什麼規定,你自己也要負責任哦!
5. 精神障礙觸犯法律用付責任么
1、精神病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但對於間歇性精神病人在非發病期間專的行為,需要承屬擔法律責任。由於不知道樓主所說的「精神障礙」屬於哪種情況,所以無法給你准確的回答。另外,精神疾病是需要司法鑒定才可以免責的,不是誰說了就算的,這點希望樓主明白。 2、對於精神疾病患者,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近親屬可以作為監護人,配偶為第一監護人,以此類推。 3、其監護人只需承擔民事責任,也就是賠償被害人的損失,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4、這個和年齡沒有關系,只要是精神疾病患者,都無需承擔法律責任。
6. 為什麼精神病犯罪可以不負法律責任
法律太不公平,精神病不負法律責任,那被精神病迫害的就應該死嗎?對被迫害的人公平嗎?就就想問問誰為被迫害的人負責。瑪麗隔壁
7. 別人對我造成傷害,導致我有精神疾病,他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因公然侮辱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構成刑事犯罪
8. 被刺激成精神病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把人刺激成精神病需要負責,不僅要承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還要承擔一定的治安責任。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造成他人精神損害的,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9. 把人家氣的精神病犯了,要負法律責任嗎
原則上,需要負一定的法律責任。
這樣的案例需要醫療鑒定和具體案情分析內。
1.對方有精神病容史,但在與你發生矛盾時已經康復。
2.目前精神病復發與你們之間的矛盾是否有直接或間接關系?
3.是否是真得精神病復發?
老百姓常說「把人氣瘋了」,或許就是這種情況吧。當然,還有看這個「氣」是如何作為的?
如果是你的行為無意間招惹對方生氣而復發了精神病,這個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你在做事時並不能具體知曉周圍的人哪個有精神病史。
如果是你們二人直接發生矛盾,且你是故意用言語或行為氣他,那麼你需要負主要責任,但不是全部責任。
10. 患有精神病犯罪後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精神病人犯罪,如果是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要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