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關於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案例

關於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4-16 12:19:43

A. 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有哪些

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 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應當按照審計准則的要求審慎執業,保證執業質量,控制審計風險。否則,一旦出現審計失敗,就有可能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經營失敗:是指企業由於經濟或經營條件的變化,而無法滿足投資者的預期。經營失敗的極端情況是申請破產。
(二)審計失敗:是指注冊會計師由於沒有遵守審計准則的要求而發表了錯誤的審計意見。例如,注冊會計師可能指派了不合格的助理人員去執行審計任務,未能發現應當發現的財務報表中存在的重大錯報。
(三)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中存在重大錯報,而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注意: 第一,經營失敗不等於審計失敗,但在經營失敗的同時,很可能會追究注冊會計師是否存在審計失敗;
第二,審計失敗是注冊會計師沒有執行好審計准則造成的,只要存在審計失敗,就意味著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有過失,有過失就有責任,因此,在發生審計失敗的情況下,很可能審計風險就變為實際的損失,進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第三,由於審計中的固有限制影響注冊會計師發現重大錯報的能力,注冊會計師不能對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絕對保證。特別是,如果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精心策劃和掩蓋舞弊行為,注冊會計師盡管完全按照審計准則執業,有時還是不能發現某些重大舞弊行為。

B. 瓊民源公司審計案例中注冊會計師應付的法律責任

自然是判刑了,搞審計的明知道裡面有問題還故意隱瞞,這本身就違反了審計的職責。

除了刑事責任,這家會計師事務所中,給瓊民源做審計的這幾個CPA的會計從業資格證都得被吊銷,而且永遠都不能在踏入這個行業。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C.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按照應該承擔責任的內容不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以單獨追究。

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於故意未按專業標准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從法律的角度上講,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是以其有違法行為為前提條件的。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須同時具備四個構成要件:

1、違法行為的主體為注冊會計師及注冊會計師事務所;

2、注冊會計師在主觀上有故意或過失的心態;

3、注冊會計師在客觀上違反《注冊會計師法》等法律法規,結果侵害了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實質性的侵害;

4、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審計報告作為注冊會計師行為的一種結果,評價其真實性、探究其偏頗的原因,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問題,絕不能簡單地以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這樣的標准來判別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因此,目前一些執法部門僅憑審計報告真偽對注冊會計師進行判決,是不公正的。只有同時具備以上四個條件時,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才成為現實。

(3)關於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案例擴展閱讀:

(一)注冊會計師過錯歸責原則

1、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

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責任人的過錯,而是根據損害的客觀存在、行為人的活動以及行為人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的損害後果的因果關系,而特別加重其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特點是不管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只要其他侵權條件成立就必須承擔民事責任。

2、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

在過錯責任原則下,無過錯即無責任,即使造成了事實上的侵權行為,只要當事人沒有過錯就不必承擔民事責任。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般的過錯責任原則,另一種是過錯推定原則。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舉證責任的不同:在一般的過錯原則下,舉證責任在原告一方,奉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過錯推定原則下,舉證責任倒置給被告,若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被法律推定其有過錯。

(二)過錯推定原則適用於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的理由

1、有利於維護注冊會計師的生存空間。從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和現代侵權法的發展趨勢來看,無過錯責任僅在環境污染、高危作業、產品責任等少數幾個領域之中,而且背後通常有著強大的責任保險來做支撐,即透過保險制度將責任分散到大眾之中。

盡管注冊會計師責任保險和執業風險基金在我國已經出現,但其發展時間較短、制度又未完善,如果貿然對注冊會計師適用無過錯責任,勢必將會導致該行業成為「高危行業」,

大量的業界人才紛紛逃離,造成行業萎縮,而留下來的少量注冊會計師出於競爭減少和審計風險的考慮,自然會大幅提高審計費用,這樣將變相增加上市公司乃至整個社會的成本負擔,因此無過錯責任不可取。

2、對審計制度體現出真正的尊重。那種認為審計實際上提供了一種「保證」或者「保險」的觀點,實際上是對審計的本質缺乏了解。

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遵照審計准則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保持了應有的職業謹慎,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能夠發現審計報表中存在的不實陳述,但只能是合理地保證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合法性、公允性。

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層故障隱瞞以及企業環境存在的不確定性,注冊會計師的審計仍然不足以提供絕對的保證,讓注冊會計師承擔無過錯責任有失公允。

3、尊重和維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盡管注冊會計師對於委託人來講處於信息弱勢,但相對於證券市場上廣大的投資者,注冊會計師作為財務信息的直接審計者仍處於主導或者優勢地位。

如果採取一般過錯的歸責原則,則必須證明注冊會計師存在過錯,而採用過錯推定原則,讓注冊會計師來承擔已履行舉證責任是比較合理的,這也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

D.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案例

建議你去bbs.chinaacc發帖求助下~

E. 有沒有注冊會計師嚴格遵循審計程序,但由於審計失敗被第三方起訴且被判罰的案例

有啊,最有名的國內是銀廣夏,國外是安然。

銀廣夏所有的原始單據全有,合同、報關單、通關憑證、發票、繳稅憑證,每一項都是「貨真價實」的假貨。注冊會計師遵循了審計准則,也獲取了充分的審計證據,還是好幾年沒查出來。但是作假就是作假,越作越大,收不了場,最終大爆發。德隆系的財務造假也是如出一轍。美國安然也是,底稿、資料都是全的,人家是造假專業戶,你CPA要什麼資料它比你自己還清楚,所以一般CPA根本查不出來啥,事後說啥都晚了。

國內的話,從08年起中注協在嚴查證券所的業務質量,每年證券所幾乎全要查一圈;今年的業務質量報告還沒出來,前年比較有名的是紫鑫葯業審計案,罰了幾個大所公開懲戒了10來個注冊會計師,不過事務所不怕罰,互相之間一交叉持股換個招牌(聯合所)繼續干,而且比原來規模更大。


補充:

  1. 所謂「注冊會計師有問題」都是監管部門事後諸葛亮,責任都推卸在個別注冊會計師身上,不能壞了行業的聲譽。但真實的情況是,它的底稿、審計證據都是齊的,如果不出事皆大歡喜,點背出事了就要背黑鍋,根子還是在你審計准則本身就是有漏洞的,被審計單位利用了你的漏洞,根據你准則對症下葯,根本就不完全是CPA的責任。

  2. 你要非較真兒說「嚴格遵守」,「嚴格」本身其實是有問題的,我們現在是風險導向審計,不可能每一筆業務、每一個環節都查一遍,因此准則也沒要求我們面面俱到,即便嚴格遵守也有抽樣風險和舞弊風險。所以,我們注冊會計師有免責條款和抗辯事由,就是「嚴格遵循了審計准則,但仍審計失敗」,法律規定這是可以用於抗辯免責或減責的事由。就實務而言,尚沒有一起嚴格遵循准則而被判罰的案例。原因在於,你是否「嚴格遵循」不是你自己說了算的,而是注協的意見,法院也是以注協的意見為重要依據,而注協不可能承認准則的漏洞砸了行業的信譽,它只會「事後諸葛亮」埋怨CPA不夠盡責而不會雪中送炭護著娘家人的。

F. 綠大地案件注冊會計師主要違背了哪些條款

一、案例介紹
(一)綠大地事件概況
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大地)(*ST大地,002200)始建於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綠大地早在2004年就開始計劃實施上市,2006年沖刺資本市場,只可惜IPO首度闖關失敗。2007年12月21日,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綠化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雲南省第一家民營上市企業。
從上市至今,綠大地的管理層就不斷以各種不規范行為「挑戰」著監管部門。從2009年10月至次年4月,公司對2009年三季報及年報的業績預告進行了多次修正。證監會在2010年3月份因綠大地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而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在調查結果尚未公布之前,深交所對其業績頻繁改變和信息披露問題作出了公開處分。2011年3月17日,綠大地董事長何學葵被逮捕,被捕的主要原因是「涉嫌欺詐發行股票」。4月7日,綠大地的董事、財務總監李鵬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行為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其實自2007年底掛牌以來,綠大地歷經三任財務總監、三次更換審計事務所,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間曾五度反復變更業績預報。加上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何學葵持有的股份被公安機關依法凍結等事實早已說明這是一家「問題公司」。
(二)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概況
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於1992年,是一傢具有證券、期貨審計資格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其前身為深圳市審計局的深圳市審計師事務所,擅長於國有企業審計領域,業務涉及不同類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鵬城所2010年審計業務收入1.5億多人民幣,居全國前列。
(三)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與綠大地的「特殊」關系
2011年12月3日,綠大地公布了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書。在獲刑的所有人員中,只有龐明星為注冊會計師,即原四川華源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在此案中以外聘財務顧問的身份出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從四川省財政廳2005年一份公示文件中可以看出,龐明星其原在的事務所正是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後者是華源的密切合作夥伴,也正是當年綠大地上市時的審計機構。其早在2001年就與綠大地建立了合作關系,已有默契。然而該案的蹊蹺之處在於此案並沒有作出對中介機構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任何的處罰。
二、案例分析
(一)一般分析
從嚴格意義的角度講,一個虛假IPO過程,如果少了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的「配合」,是難以成就的。根據調查,在綠大地上市的時期,保薦代表人資源十分稀缺,簽哪個項目由證券公司安排,簽字人往往與實際做項目的人不一致。正如何學葵所說,綠大地公司提供了虛假的材料,「中介機構的責任就是沒有深入查證材料的真實性」。在上市的利益鏈條中,會計師、律師、保薦機構等收取不菲的中介費,是受益者,但也同時肩負著保證發行人所披露信息真實、准確、充分的重任。然而,這些有著專業能力、又與企業只有零距離的中介機構對企業的造假行為往往睜隻眼閉隻眼,甚至為其出謀劃策,「貢獻」造假智慧。而其造假成本卻極為低廉,如綠大地案中,全部責任人的集體緩刑,顯然這樣的代價在其高額的收益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二)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責任分析
1.鵬城所應對其業務質量承擔領導責任。本案中,據檢察機關起訴書顯示,2004—2009年間,綠大地公司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條件的情況下,為達到上市目的,經過被告人何學葵、蔣凱西、龐明星的策劃,由被告人趙海麗、趙海艷登記注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公司實際控制的關聯公司,採用偽造合同、發票等手段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收入。鵬城所已與綠大地合作長達七年,而注冊會計師仍在2007年的審計報告出具的標准無保留意見,這無疑是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
2.鵬城所未盡到對其業務人員負有的監督和對審計質量負有的監控責任。對業務人員而言,會計師事務所負有相應的監督責任,事務所一旦獲知違反獨立性政策和程序的情況,應當立即將相關信息告知有關項目負責人,以便他們採取適當的行動。而本案中,鵬城所與綠大地本身就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其獨立性就受到威脅。龐明星在鵬城所的時候,就幫助綠大地造假並出具審計報告。鵬城所作為龐明星曾經的東家,可以說其甚至不是沒有監督,而是故意隱瞞。另外,事務所也應對其質量控制制度進行持續考慮和評價,定期選取已完成的業務進行檢查,以使事務所能夠合理保證其質量控制制度正在有效運行,以達到監控的目的。但很多事務所為爭取客戶不但沒有做到質量監控,往往還不惜降低審計質量出具虛假報告。然而在本案中,龐明星在接受審計業務後並沒有告知事務所其獲知的有關綠大地的某些消息,使得客戶關系和審計業務的接受與保持的質量控製程序並沒有得到遵守。直到2008年綠大地為了掩蓋更大的財務漏洞,才主動要求與鵬城所解除合作關系。
3.鵬城所未盡到對其業務人員職業道德負有的教育責任。綠大地在2006年11月首度闖關IPO,由於業績遭到懷疑,被證監會發審委否決。2006年其披露的負債為1.04億元,實際負債則是1億元等有許多跡象表明綠大地可能存在欺詐和舞弊行為,鵬城所本應根據這些跡象,對綠大地管理層是否誠信,其提供的財務報表是否存在因舞弊而導致重大錯報和漏報,予以充分關注。鵬城所與綠大地合作七年之久,業務人員長期接觸被審單位,使其可能與客戶形成親密關系,並對熟悉的事物失去警覺和敏感力,在審計的過程中沒有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以前年度情況,甚至忽略或有意無視若干財務預警信號,這無疑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嚴重缺失。事務所應該通過教育,培訓和職業實踐讓其業務人員獲取和保持專業勝任能力,並遵守職業准則和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認真、全面、及時地完成工作任務。 三、對注冊會計師的啟示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新的企業會計准則的實施以及會計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將更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謹慎對待農業類上市公司
農業類公司造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農產品通常種類比較多比較復雜。交易又常常比較零散。注冊會計師對農業知識不熟悉往往就容易被蒙蔽。因此在審計這類公司的時候,注冊會計師要注意聘請專業人員輔導並協助進行業務了解,杜絕農業類公司利用自身特殊性進行造假。
(二)加強審計獨立性
強化職業道德建設,它是注冊會計師保持獨立性的內在動力。只有具備了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才能自覺抵制利益關系人的壓力,保持獨立,公正、客觀對待各方利益關系人,提高專業勝任能力。藉助審計市場的開就學習國外注冊會計師的先進經驗,自覺執行審計迴避制度,保證審計的獨立性。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監管
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對於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將起到重要的保證作用。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充分發揮監事會和獨立董事對公司經營和財務活動的監督權,確保如實編制和披露會計信息。二是強化政府的外部監督,即由國家財政、審計等部門依法加強對企業財務檢查和審計,對於弄虛作假和違反財經紀律的必須予以嚴厲制裁。另外,政府應該積極營造有利於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社會監督氛圍,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狀況置於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
(四)消除體制上的弊端,加緊進行會計師事務所體制的改革
中國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注冊資本僅為30萬元,其違規的最高賠償即是30萬元。而合夥制則不同,違規一旦被發現,會計師事務所要以其全部財產承擔賠償責任,這種組織形式顯然有助於提高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

G. 關於瓊民源審計案例

(1)本案例中的注冊會計師和相關事務所承擔了什麼法律責任,該法律責任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答:本案例中,為瓊民源出具審計報告的海南中華會計師事務所主要負責人的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被吊銷,海南中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處以警告,暫停其證券業務資格6個月,對該事務所在瓊民源財務審計報告上簽字的注冊會計師,暫停其從事證券業務資格3年。對海南大正會計師事務所罰款30萬元,暫停其從事證券相關資產評估業務資格6個月,對負有直接責任的注冊會計師,暫停其從事證券業務資格3年。
法律責任形成的原因是對瓊民源1996年年報中利潤和資本公積的大幅度增加,未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和資產評估報告,均含有虛假、嚴重誤導性內容。

(2)本案例中的注冊會計師是否遵守的注冊會計師執業准則,你如果是他們,該如何做?
答:本案例中,風險其實很大。首先,瓊民源每年都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其次,對注冊會計師要求提供報告的時限要求過緊,不顧實際情況,要求事務所1月22日就結束審計。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職業謹慎,沒有核實土地使用權的情況;沒有保持獨立性,在分析性程序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出巨額增長的利潤和資本公積令人疑惑時,沒有增加審計程序;在瓊民源關聯交易眾多的情況下,沒有進一步審計,揭露其隱含的風險;沒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審計報告出具日期,而對被審計單位的要求進行妥協。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從後話來說,自然要注意以上幾點,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嚴格執行審計程序。對必要的風險點要深入追蹤。

(3)要提高上市公司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杜絕類似「瓊民源」案這種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違法行為的再次發生,是否需要政府、上市公司、社會中介機構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答:是的,需要政府、上市公司、社會中介機構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部分法律制度沒有完善,瓊民源事件促使《企業會計准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出台;
其次,觸發了會計師行業的脫鉤改制,促進了會計師行業規則、准則的進一步完善;
再次,為我國會計工作的法制化,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
最後,企業重組過程中涉及的股權轉讓問題等加速了國有股流通和股權分置解決的「熱身階段」。

(4)會計責任、審計責任以及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關系?
答:
會計責任是被審計單位對進行會計核算,編制會計報表所應負的責任。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處理方法包括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
二是對各項經濟事項作出完整的記錄;
三是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證財產的安全與完整;
四是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

審計責任是審計人員以驗證財務報表的真實公允與揭弊查錯為目標,因違約、過失或欺詐對委託人或第三方造成損害,而應按有關法律法規承擔的法律後果。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因違約、過失或欺詐對審計委託人、被審計單位或其他有利益關系的第三人造成損害,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注冊會計師對其審計結論要負三個方面的責任:
一是要負行政責任。即注冊會計師如果違反了法律、執業標准或其他行政法規,必須承擔行政上的法律後果,包括對會計師事務所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暫停營業和撤銷、對注冊會計師警告、暫停執業和吊銷證書。注冊會計師的行政責任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和第三十九條中。
二是民事責任。即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對於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和審計意見違反合同或民事侵權行為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依法承擔的民事責任。主要是指會計師事務所違反規定,給委託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依法賠償責任,它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
三是刑事責任。即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由於重大過失、舞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是一種過錯責任。而會計責任是一種無過錯責任,會計主體的會計信息失真導致他方損失,無論過錯與否,均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這是現代民事歸責的一個基本原則。引起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不僅有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自身的原因,還有整個社會經濟環境和市場機制的因素。
注冊會計師除了要承擔一般的審計責任,還對驗資、財務報表等審計業務負有直接責任,但是通常情況二者只需查出問題但是均不必承擔因為會計主體的自身帳務(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等)處理問題而帶來的違規責任。三種責任根據違反的相關法律規程多應承擔對於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

H. 近幾年有哪些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的案例

案例一: 中山注冊會計師提供虛假驗資報告判刑5年
新華網廣州 ·陳曉建

記者由廣東中山市人民法院了解到,日前,中山市人民法院對涉嫌為34家資金不足卻企圖完成 工商注冊登記和年檢的公司、企業出具虛假驗資告的注冊會計師黃炎林判處黃炎林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萬元。黃某服判,表示不上訴。

據中山人民法院辦案幹警介紹,被告人黃炎林利用擔任中山市同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注冊會計師的職務便利,為謀求非法利益,與時任中山市某商貿公司業務經理的被告人程少南經事先預謀後,由黃炎林提供客戶,程少南偽造銀行詢證函及銀行時帳單,先後為34家公司 及個體工商戶進行虛假驗資,出具虛假驗資報告,並收取高額費用,使上述單位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順利進行工商注冊登記和年檢。

經法院核 實,黃炎林在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期間共非法出具34份驗資報告,收費均在5000元之上,遠超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對驗資 業務收費不超過2000元的標准,並且其在收錢後,只出具收據,概不出發票。

記者從該案的刑事判決書中了解到,本案的案發是由於2007年2月,被告人程少南以向工商管理部門舉報同力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虛假 驗資報告為由。

向同力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葉南泉發手機簡訊敲詐勒索人民幣50000元,葉南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遂向工商部門報告。 經調查,工商部門於同年3月28日,將黃炎林在為客戶辦理驗資報告過程中涉嫌出具虛假驗資報告的有關材料、線索等移交於公安部門。公 安部門在同年4月9日立案偵查,並隨後將黃炎林和程少南抓捕歸案。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山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判處黃炎林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萬元;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敲詐勒索罪,判處同案犯程少南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並處罰金3萬元。判決後,黃、程二人服判,均未上訴。

案例二: 兩注冊會計師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被判刑
作者: 侯昌忠 陶剛 謝正偉 發布時間: 2006-02-26 10:31:03


中國法院網訊 2月23日下午,四川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對宜賓賽爾登豐案中涉嫌觸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兩被告人作出了一審判決:被告人魯禮和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一萬五千元;被告人丁勇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判處罰金一萬元。

被告人魯禮和系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定代表人、注冊會計師,被告人丁勇系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

2004年2月,周文(另案)、徐崇炎(死亡)等人在實際未出資的情況下,為達到注冊成立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的目的,徐崇炎找到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鄭熙孝,請其幫忙審驗該公司200萬元的注冊資本,並提供了設立驗資200萬元的虛假證明文件。

2月20日,鄭熙孝代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簽訂設立驗資業務約定書。驗資范圍是貨幣資金,驗資收費是3000元。鄭熙孝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設立驗資項目經辦人,編制了驗資總體計劃、貨幣資金審驗程序表,形成了驗資報告底稿,經丁勇復核,最後由魯禮和進行三級復核後,於2004年2月24日蓋上魯禮和和蔣某二名注冊會計師章,加蓋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公章,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出具了注冊資本為200萬元(實物資本160萬元、貨幣資金40萬元)的驗資報告。

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使用該所出具的設立驗資報告,騙取宜賓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月27日注冊取得了注冊資本為200萬元的有限公司的經營資質。

同年4月,周文、徐崇炎等人在實際未出資的情況下,為達到虛假增資300萬元的目的,再次向蜀南會計師事務所提交了虛假的增資300萬元的證明文件、材料。4月8日,鄭熙孝代表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簽訂變更驗資的業務約定書。

驗資范圍是貨幣、實物資金,驗資收費是3000元。鄭熙孝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變更驗資項目經辦人,編制了驗資總體計劃、變更驗資審驗程序表、貨幣資金審驗程序表、固定資產審驗程序表和實物資產現場核實審驗表,形成了驗資報告底稿,經丁勇復核,最後由魯禮和進行三級復核後,於2004年4月9日蓋上魯禮和和蔣某二名注冊會計師章,加蓋宜賓蜀南會計師事務所的公章,為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出具了新增注冊資本300萬元(實物資本235萬元、貨幣資金65萬元)的驗資報告。

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使用該變更驗資報告,騙取宜賓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信任,於2004年4月15日取得了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增資300萬元的工商變更登記。

2005年3月17日,宜賓賽爾登豐百貨有限公司因負債過多而停業倒閉,注冊時出資的固定資產款項也未付清,拖欠了商家的大量貨款、設備款和裝修款,給經營者和相關商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I.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有哪些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為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注冊會計師法》

第三十九條 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

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關於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案例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法》

第二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執行審計業務期間,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買賣被審計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不得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的其他財產的期限內,買賣被審計的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所擁有的其他財產;

(二)索取、收受委託合同約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利用執行業務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的利益;

(三)接受委託催收債款;

(四)允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務;

(五)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

(六)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七)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行為。

熱點內容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
法律顧問讓調解更高效 發布:2025-02-13 13:12:53 瀏覽:651
人民法院最高審 發布:2025-02-13 12:58:04 瀏覽:491
沈陽市供暖條例 發布:2025-02-13 12:55:11 瀏覽:816
民法典河邊 發布:2025-02-13 12:26:49 瀏覽:46
公司不發底薪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3 12:22:41 瀏覽:594
濟南市鐵路法院 發布:2025-02-13 11:17:20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