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打折的法律責任
A. 什麼叫做誤導,誘惑,欺騙消費者,在法律上有哪些規定
誤導,誘惑,欺騙消費者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以虛假信息來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租賃他人櫃台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1)虛假打折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
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B. 三部門要求加強管控虛假打折,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我覺得這件事情確實需要加強管控一下,因為虛假的做活動,最終坑害的是我們消費者,正常情況下,打折的情況必須是真實的,才會讓消費者真正的體驗到優惠的力度,而且消費者從法律的角度來講,也有著知情權,所以商家如果從事虛假活動的話,那麼我們消費者的權利也相當於受到了侵害,這樣的話其實是一種違法的做法,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加強管控這方面的問題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消費者在保證權益的情況下,合理的享受到商家的活動,消費者也會增加與商家的互動,這樣才是一個市場的良性循環,那麼在節假日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想被一些黑心商家坑害的話,我覺得消費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保護自我的權益:
3、到大型商場或正規網站購物
相對來講,比較有名的大型商場或相對來講比較正規的網站上面做活動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出現虛假打折的情況,所以建議大家在購物的時候,盡量要到這些正規的商場去購物,而且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正規的商場處理事情也是比較迅速的。
C. 貨不對板、虛假打折,「雙十一」遇糾紛,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雙11已經陪伴了大家很多年,但是現在的雙11已經不是曾經的雙11了,很多糾紛和矛盾也越來越多,矛盾主要集中在虛假打折,貨不對板等一系列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呢?下面我對這幾個問題一一解答一下,僅供大家參考。
三、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
相信大家更關心消費者應該如何對於這些問題進行維權,其實這兩個問題都很好解決,虛假打折可以在雙11之前對要購買的商品價格進行截圖,等到雙11購買的時候,無論是什麼打折模式,只要最後付款的時候價格比以前還高,自然就是虛假打折。而對於貨不對板的問題就更為簡單了,收到商品發現不對,退款退貨就好了,或者找平台投訴,自然就解決了,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解決辦法。當然如果要求高額索賠,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以上就是我的個人想法與看法。
D. 金銀飾品價格虛假打折工商局如何查處
經營者「金銀飾品價格虛假打折」的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九條「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規定,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第(六)項「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的規定處罰。
E. 價格欺詐的法律規定
價格欺詐的法律規定:
一、《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二、國家計委出台《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認定以下13種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准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並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並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27、採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於或者低於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採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13、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三、價格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
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規定,對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F. 故意抬高物價然後以打折促銷的方式出售算違法嗎
故意抬高物價然後以打折促銷的方式出售算違法。
《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價格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對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6)虛假打折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消費者遭遇價格欺詐的維權方法:
遭遇價格欺詐,首先可以與商家協商解決,如果行不通,可以向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投訴。
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撥打舉報電話、在網上留言等方式向工商、物價等部門投訴。一定要注意保留發票、消費清單、收據、照片等證據,在投訴時連同被舉報人違法違規的事實一起提交給有關部門。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如果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後,與商家達成和解的情況,可撤回申訴。若是消費者與經營者達成仲裁協議,可以撤回申訴,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
G. 開發商隱瞞真實報備價,虛假抬價打折出售,違法嗎
開發商隱瞞真實報備價,虛假抬價,打折出售違法,消費者法,規定買方應信守承諾,誠信經營,如果發現開發商由此行為可以撥打12315,對該開發商進行投訴
H. 三部門要求加強管控虛假打折,你遇到過虛假打折嗎
商品打折售賣是商店常用的促銷手段,對一些積壓已久的商品許多商人都會採取打折促銷的手段。消費者們也非常熱衷於購買打折的商品,這些商品打折後往往能夠比原來的商品便宜很多錢。
但是,隨著近年來網路購物、電商、直播帶貨等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商品打折也出現了虛假現象。一些商鋪在節假日的時候把自己的商品先漲價,再打出折扣來售賣的情況越發嚴重。
我們也相信通過這次的行動,虛假打折等情況會得到有效的遏制。消費者們的消費環境也一定會得到質的變化,擁有一個干凈的消費環境是我們每個消費者應該擁有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