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服兵役的法律責任
1. 不服兵役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男子拒絕服兵役的,會被列入黑名單,可以給予罰款、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法律分析】
拒服兵役是指入伍後或者已經批准入伍的公民違反兵役法規,拒絕服役而逃離部隊。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這里的用詞,是「職責」和「義務」,也就是說,這是每個中國公民必須要做的事。只要是健康的年滿18周歲的中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要依法服兵役。我國的兵役制度也分為很多種類,包括以服現役的形式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對於沒有服現役的公民要進行兵役登記服預備役或者編入預備役部隊、參加民兵組織,包括學生接受軍事訓練等履行兵役義務的一種體現。除非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力的人,不得服兵役。戰時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徵集的或者預備役人員拒絕、逃避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勤務和徵召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六十六條:預備役人員拒絕、逃避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勤務和徵召的。有前款第二項行為,拒不改正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國防生違反培養協議規定,不履行相應義務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情節,由所在學校作退學等處理;畢業後拒絕服現役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並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戰時有本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或者第三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百三十五條 違反兵役法規,逃離部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戰時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拒絕服兵役,拒不改正的,要承擔怎麼樣的法律後果
摘要 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當中的第六十六條規定,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
3. 拒服兵役有什麼處罰
拒服兵役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拒不改正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
《中華人民共和兵役法》中規定:
第六十六條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
(一)拒絕、逃避兵役登記和體格檢查的;
(二)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徵集的;
(三)預備役人員拒絕、逃避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勤務和徵召的。
有前款第二項行為,拒不改正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
國防生違反培養協議規定,不履行相應義務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情節,由所在學校作退學等處理;畢業後拒絕服現役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並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戰時有本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或者第三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拒絕服兵役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屯昌一青年拒服兵役被通報聯合懲戒:
屯昌縣政府徵兵辦公室近日發布通報,將占某納入國防義務嚴重失信名單實行聯合懲戒,並做出8項處理決定。
根據通報,占某,男,1998年2月出生,大專文化程度,屯昌縣南呂鎮人,身份證號碼:46002619980*******。他自願報名參軍,經體格檢查、政治考核、役前訓練,簽訂了《依法服兵役承諾書》,於9月1日被批准入伍補入部隊。
入營後,占某強烈要求退出現役。2019年9月23日,其以不適應部隊生活為由,向部隊提出退出現役申請。於10月11日、10月13日、10月14日、10月15日、10月17日、10月18日先後遞交了六封退出現役申請。
期間,縣徵兵辦、占某家長和部隊領導等多方耐心教育引導,幫其分析利害關系,告知其拒服兵役的嚴重法律後果及影響,希望其能安心服役,但占某仍堅持離隊,並願意承擔拒服兵役的一切後果。部隊依據有關規定,對其進行除名並退回原籍。
屯昌縣政府徵兵辦公室將占某納入國防義務嚴重失信名單實行聯合懲戒,並做出8項處理決定:
一、屯昌縣各家銀行,三年內不得給予占某信貸優惠政策支持和利率優惠支持。
二、取消占某義務兵優待。
三、按照2019年屯昌縣義務兵優待金(2019年標准14555元)2倍標准處以罰款,計29110元;責成其本人及家庭承擔徵兵期間體格檢查、役前訓練和退兵過程中產生的全部費用2000元,共計31110元,由南呂鎮政府負責收繳,上交縣徵兵辦。
四、政府部門相關單位,不得錄用占某為國家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有企業工作人員、政府財政資金購買服務崗位人員。
五、縣公安局兩年內不得為占某辦理出國(境)手續並在其戶口戶籍信息「兵役狀況」欄註明「拒服兵役」字樣,永久不能變更。
六、縣教育局在兩年內不得為占某辦理升(復)學手續。
七、縣市場監管局三年內不得為占某辦理經商手續。
八、縣委宣傳部通過廣播、電視、門戶網站、微信公眾平台等媒體向全社會通報對占某的處罰決定。
4. 關於戰時拒絕服役罪如何處罰
戰時拒絕服役罪的處罰:應當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戰時拒絕服役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兵役管理活動。我國憲法規定,依法服兵役,是每個公民的光榮義務。戰時拒絕、逃避服役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戰時兵役部門向公民發出應征服役通知,公民拒絕或者逃避兵役部門的應征,情節嚴重的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條
預備役人員戰時拒絕、逃避徵召或者軍事訓練,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戰時拒絕、逃避服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5. 拒絕服兵役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拒絕兵役登記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現役軍人以逃避服兵役為目的,拒絕履行職責或者逃離部隊的,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現役軍人有前款行為被軍隊除名、開除軍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定服兵役。
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第六十六條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
(一)拒絕、逃避兵役登記和體格檢查的;
(二)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徵集的;
(三)預備役人員拒絕、逃避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勤務和徵召的。
有前款第二項行為,拒不改正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
國防生違反培養協議規定,不履行相應義務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情節,由所在學校作退學等處理;畢業後拒絕服現役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並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戰時有本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或者第三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七條現役軍人以逃避服兵役為目的,拒絕履行職責或者逃離部隊的,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現役軍人有前款行為被軍隊除名、開除軍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
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僱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 不服兵役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不服兵役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防生違反培養協議規定,不履行相應義務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情節,由所在學校作退學等處理,畢業後拒絕服現役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
1、拒絕、逃避兵役登記和體格檢查的;
2、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徵集的;
3、預備役人員拒絕、逃避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勤務和徵召的。
現役軍人以逃避服兵役為目的,拒絕履行職責或者逃離部隊的,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現役軍人有前款行為被軍隊除名、開除軍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境或者升學。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僱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現役軍人以逃避服兵役為目的,拒絕履行職責或者逃離部隊的,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現役軍人有前款行為被軍隊除名、開除軍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境或者升學。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僱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防生違反培養協議規定,不履行相應義務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情節,由所在學校作退學等處理;畢業後拒絕服現役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並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中關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一百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兵役機關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兵役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同級軍事機關應當將兵役工作情況作為擁軍優屬、擁政愛民評比和有關單位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
7. 戰時拒絕、逃避服役罪的犯罪構成是什麼
戰時拒絕、逃避服役罪的犯罪構成是: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兵役管理活動。本罪表現為在戰時拒絕、逃避服兵役,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本罪主體一般是年滿18周歲的公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條第二款
公民戰時拒絕、逃避服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8. 拒服兵役有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對於拒服兵役者:
1.取消義務兵優待和家屬軍屬待遇,並處罰款;
2.不得將其錄用為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同時三年內不得錄用為當地政府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合同制員工;
3.將其戶籍信息系統「兵役狀況」一欄註明為「拒服兵役」永久不得變更,且兩年內不得辦理出國(境)手續,已經辦理的立即撤銷;
4.兩年內教育部門不得為其辦理升(復、入)學手續;
5.兩年內不得為其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或務工證明手續;
6.將其納入履行國防義務嚴重失信人主體名單,並納入其個人信用記錄;
7.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六十六條 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
(一)拒絕、逃避兵役登記和體格檢查的;
(二)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徵集的;
(三)預備役人員拒絕、逃避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勤務和徵召的。
有前款第二項行為,拒不改正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
國防生違反培養協議規定,不履行相應義務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情節,由所在學校作退學等處理;畢業後拒絕服現役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並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戰時有本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或者第三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 什麼是戰時拒絕服役罪
戰時拒絕服役罪的構成條件是: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兵役管理活動;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戰時拒絕服兵役,情節嚴重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條
預備役人員戰時拒絕、逃避徵召或者軍事訓練,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戰時拒絕、逃避服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0. 拒絕服兵役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拒服兵役是一種嚴重違法行為,現役軍人拒絕服兵役,會被軍隊除名、開除軍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 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拒絕服兵,會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定服兵役。 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第六十六條
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 (一)拒絕、逃避兵役登記和體格檢查的; (二)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徵集的; (三)預備役人員拒絕、逃避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勤務和徵召的。 有前款第二項行為,拒不改正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 國防生違反培養協議規定,不履行相應義務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情節,由所在學校作退學等處理;畢業後拒絕服現役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並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戰時有本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或者第三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七條
現役軍人以逃避服兵役為目的,拒絕履行職責或者逃離部隊的,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現役軍人有前款行為被軍隊除名、開除軍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 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僱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