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責任險與法律制度的關系

責任險與法律制度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4-17 02:33:50

A. 責任保險的基本特徵

責任保險與一般財產保險相比較,其共同點是均以大數法則為數理基礎,經營原則一致,經營方式相近(除部分法定險種外),均是對被保險人經濟利益損失進行補償。
(一)責任保險產生與發展基礎的特徵
責任保險產生與發展的基礎不僅是各種民事法律風險的客觀存在和社會生產力達到了一定的階段,而且是由於人類社會的進步帶來了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其中法制的健全與完善是責任保險產生與發展的最為直接的基礎。
(二)責任保險補償對象的特徵
盡管責任保險中承保人的賠款是支付給第三者,但這種賠款實質上是承擔的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賠償責任,是間接保障被保險人利益、直接保障受害第三者利益的一種替代保障機制。
(三)責任保險承保標的的特徵
責任保險承保的卻是各種民事法律風險,是沒有實體的標的。
保險人在承保責任保險時,通常對每一種責任保險業務要規定若乾等級的賠償限額,由被保險人自己選擇,被保險人選定的賠償限額便是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最高限額,超過限額的經濟賠償責任只能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
(四)責任保險承保方式的特徵
責任保險的承保方式具有多樣化的特徵。
在獨立承保方式下,保險人簽發專門的責任保險單,它與特定的物沒有保險意義上的直接聯系,而是完全獨立操作的保險業務。
在附加承保方式下,保險人簽發責任保險單的前提是被保險人必須參加了一般的財產保險,即一般財產保險是主險,責任保險則是沒有獨立地位的附加險。
在組合承保方式下,責任保險的內容既不必簽訂單獨的責任保險合同,也無需簽發附加或特約條款,只需要參加該財產保險便使相應的責任風險得到了保險保障。
(五)責任保險賠償處理中的特徵
1.責任保險的賠償,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方的損害並依法應承擔經濟賠償責任為前提條件,必然要涉及到受害的第三者,而一般財產保險或人身保險賠案只是保險雙方的事情;
2.責任保險賠償的處理也以法院的判決或執法部門的裁決為依據,從而需要更全面地運用法律制度;
3.責任保險中因是保險人代替致害人承擔對受害人的賠償責任,被保險人對各種責任事故處理的態度往往關繫到保險人的利益,從而使保險人具有參與處理責任事故的權利;
4.責任保險賠款並非歸被保險人所有,而是實質上支付給了受害方。

B. 責任保險制度與侵權責任法的關系是什麼

相互影響,推動前進

C. 責任保險是否會降低民法的懲戒作用

人們在肯定責任保險具有填補受害人的損害的積極作用的同時,認為責任保險具有消弱民事責任制度的懲戒和教育等社會作用,促使民事責任的功能發生變化。責任保險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侵權行為法的社會作用,使法院在決定某些侵權行為責任的根據時,常常考慮的不是行為人的主觀過錯,而是行為人有無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能否將損失通過保險和損失分擔制度而轉嫁給公眾,從而使侵權責任所具有的懲罰、教育不法行為人等職能的存在受到了威脅。」[18]「損害賠償判決的第一目的在於補償受害人所受的損失,以便盡可能地使之恢復到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前的狀態。然而損害賠償還有另一個目的:通過使侵權行為人根據損害賠償的判決而承擔責任,法院力圖遏制其他人犯類似的侵權過錯。責任保險消弱了損害賠償的第二個目的,同時又附帶地保證了第一個目的更為經常地實現。」[19]責任保險的出現,進一步消弱了無過錯責任對侵權責任所包含的道德評價和對不法行為具有的遏製作用,若加害人的賠償責任由保險公司承擔,行為結果對加害人而言,僅僅意味著增加一點保險費的支出;[20]加害人因支付保險費而轉嫁其民事賠償責任,實際上並不負賠償責任,使得民事責任制度名存實亡,責任保險促使個人責任走向沒落。[21]總之,社會保障和保險的出現,使得人們承擔的致人損害的責任消失了。[22]

對責任保險所存在的上述憂慮,實際為對責任保險的不信任,似乎責任保險可能助長被保險人淡化對社會的責任感,以致引發更多的危險或損害。對任何事物的分析,均應當一分為二,不能僅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特別是,任何法律制度的設計,不可能具有十全十美的功能,均會存在制度上的缺陷,甚至有些缺陷,是任何法律制度均無法避免的。例如,現行的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徹底遏制不法行為的發生。民事責任制度對於不法行為的道德評價作用以及遏製作用,僅具有相對的意義,且其本身就有相當的局限性。「侵權責任對於防止損害的發生並不特別有效。因為只有在造成損害後才會有賠償的發生,逃避侵權責任的過失(negligence)的案件大量存在。再者,損害賠償與過失的程度並不具有等比例的關系,而是根據應當補償的受害人的損失計算的。……甚至還有一個缺陷,大量的不法行為人生活在一種絕對不可能實際賠償受害人的狀態。」[23]民事責任制度所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不能寄希望於責任保險,何必對責任保險又有所責難呢?

事實經驗證明,責任保險不會助長反社會的行為,行為人因為投保有責任保險而故意降低其注意程度,以致造成損害的事故,實際並不常見。在現實生活中,基本的生活准則以及其他約束人們行為的各種機制(包括法律制度),促使人們為行為時應當有所注意,有意降低注意程度而造成他人損害,不僅會受到來自倫理道德的評價,而且會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例如,瑞典的法律規定,汽車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必須盡高度的謹慎注意義務,並且受強制責任保險的保護,汽車所有人或使用人僅在其造成的損害超過保險單約定的賠償額或者允許代位求償的情形下,才有賠償受害人之損害的責任,實際上等於廢除了侵權責任;但沒有任何理由得以證實:汽車責任保險的存在導致交通事故的數量增多(swell the number of automobile accidents)。而且,還有諸多的因素得以促使被保險人避免損害事故的發生:交通事故會造成汽車所有人或使用人本人的傷害;各種各樣的刑事或行政制裁措施以及安全措施;以差別保險費率促使遵守注意義務的機制等。[24]汽車責任保險的主要好處在於,它使得汽車駕駛人和所有人承擔著財務上的責任,就阻止危險的駕駛(dangerous driving)而言,侵權責任保險的效果尚不十分清楚,但它可以阻止不良駕駛(bad driving),因為有不良駕駛記錄的汽車駕駛人獲得保險保障是較為困難和昂貴的。若駕駛人的記錄不良足以使其成為製造危險的人,則表明其要付出較高的保險費。[25]因此,沒有理由對責任保險持敵對的懷疑態度,而認為責任保險可能會助長被保險人的不負責任的行為之發生。有學者認為,行為人不會僅因為投保有責任保險而故意降低其注意程度,以致造成損害事故;行為人故意降低注意程度造成損害,因涉及有利害關系而不能這樣做;若一旦發生事故,不僅加害者自己要承擔災禍,而且還要受刑事或行政上的制裁。加害人利用責任保險逃避民事責任的企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例如保險公司可以提高保險費率,或者依照法律或約定對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加害人行使求償權等

D. 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責任保險】中「責任保險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具體指哪些內容

1、是公眾責任險。又稱普通責任保險和綜合責任保險,它以被保險人的公眾責任為承保對象,又可以分為綜合公共責任保險、場所責任保險、承包人責任保險和承運人責任保險四類,每一類又包含若干險種。

2、是產品責任險。承保產品對消費者或用戶及其他任何人造成的財產損失、人身傷亡所導致的經濟賠償責任,以及由此導致的有關法律費用等。

3、是僱主責任險。在許多國家都是強制保險業務,主要承保被保險人的過失行為所致的損害賠償,或者將無過失危險一起納入保險責任范圍。

4、是職業責任險。又稱為職業賠償保險或業務過失責任保險。在當代,醫生、會計師、律師等技術工作者均存在職業責任危險,從而可以通過保險的方式轉嫁危險損失。

E. 責任保險制度的主要內容

(一)責任保險模式 從發達國家的責任保險模式看,主要有強制性保險和非強制保險。對於有些險種應實行強制責任保險。如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以及環境責任保險等。強制責任保險的出現主要是為了適應嚴格責任制度的出現以及某些嚴重的社會責任的發展的需要。強制責任保險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又叫普通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基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強制責任保險是國家法定保險,帶有社會保險的性質,雖然在功能上類似於社會保險,但是卻又不是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指國家基於社會安全政策,以法律規定強制實施之保險。」「社會保險是通過稅收或者繳費建立社會保險公共基金和個人帳戶,用以幫助公民克服社會風險的社會保障制度之一。」強制責任保險正是「利用了社會保險的本質功能。」「它是國家為了達到貫徹保險政策、推行社會公眾的法律保障目的,而借用了社會保險的強制屬性,要求保險公司直接經營與自願保險相對的商業保險業務。因此,它是除了社會保險以外依照法律規定必須參加的保險。」適度推行強制責任保險的政策措施,是加速責任保險市場化的重要途徑
(二)保險人的責任范圍
責任保險的主要特徵具體體現為:保險人承擔被保險人的賠償責任;責任保險的標的為一定范圍內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責任保險不能及於被保險人的人身或財產,責任保險合同是為第三人的利益而訂立的;保險金額以合同約定的最高限額為限,如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最高賠償限額為1000萬,其他責任險賠償限額由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根據責任風險大小及實際需要協商確定累計賠償限額、每次賠償限額;被保險人因給第三人造成損害的保險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訴訟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由被保險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訴訟費用以及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保。根據中國的民事責任法律制度和司法實踐,被保險人依法應對第三者負賠償責任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被保險人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所應承擔的對第三人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賠償責任。
2、因民事損害賠償糾紛所引起的訴訟費用、律師費用及其他事先經保險人同意支付的費用(如損害估價費、鑒定費等)
3、其他事先經保險人同意支付的費用。責任保險的保險人,其所負責任僅限於民事責任上有關經濟賠償責任,不承擔加害人的其他法律責任,如刑事責任,行政責任。
(三)除外責任
不同的責任保險合同所規定的除外責任不盡相同,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絕對責任免除,即保險人不能承保的風險,如故意行為,依據法律的解釋,故意行為是指明知會發生某種不利後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後果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戰爭、敵對行為、軍事行為等引起的任何損害事故,這類風險責任難以測定,一般造成的損失較大,因此,不為責任保險所承保。二是不能在本保險中承保,但可以在其他保險中承保的風險,如雇員的人身傷亡可以在僱主責任保險中承保,而其他責任險是除外責任。三是增收保險費才能承保的風險,如公眾責任保險鍋爐爆炸系除外責任,但交納一定的保費後可以作為附加險承保。歸納各類責任保險合同的除外責任,一般都包括下列事項:
1、戰爭、敵對行為、軍事行為、武裝沖突、罷工、騷亂、暴動、盜竊、搶劫。
2、核反應、核輻射及放射性污染。
3、被保險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為或非職業行為。
4、政府有關當局的沒收、徵用。
5、地震、雷擊、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
6、罰款、罰金或懲罰性賠款。。
7、被保險人所有、控制或管理的財產的損失,以及被保險人的家屬、雇員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僱主責任保險除外)。
8、被保險人的契約責任(特別約定的)。
9、其他不屬於本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一切損失、費用和責任。

F. 公眾責任險的責任范圍

公眾責任險的責任范圍如下:
1、被保險人因經營業務發生意外事故;意外事故指不可預料的,以及被保險人無法控制,並造成物質損失或人身傷亡的突發性事件;
2、造成了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第三者」特指與被保險人無任何利害關系的社會公眾;
3、意外事故必須發生在保險期限內;
4、意外事故必須在保險單約定的地點內發生。
公眾責任的構成,以在法律上負有經濟賠償責任為前提,其法律依據是各國的民法及各種有關的單行法規制度。 此外,在一些並非公眾活動的場所,如果公眾在該場所受到了應當由致害人負責的損害,亦可以歸屬於公眾責任。
公眾責任險是指被保險人在公眾活動場所,因自己的過錯行為導致他人的人身或財產遭受損害,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保險公司根據保險條款進行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
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第十二條 人身保險的投保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對被保險人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人身保險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財產保險是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可以為被保險人。
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G. 公眾責任險從法律上來講,主要承保被保險人的什麼責任

公眾責任保險又稱「普通責任保險」或「綜合責任保險」。它主要承保被保險人在公共場所進行生產、經營或其他活動時,因發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他人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投保人可就工廠、辦公樓、旅館、住宅、商店、醫院、學校、影劇院、展覽館等各種公眾活動的場所投保公眾責任保險。該險所承保的公眾責任有兩個特徵,一是致害人所損害的對象不是事先特定的某個人;二是損害行為對社會大眾利益的損害。這種責任屬於侵權責任范圍。保險公司在公眾責任保險中主要承擔兩部分責任:一是在被保險人造成他人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時,依法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二是在責任事故發生後,如果引起法律訴訟,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相關的訴訟費支付責任。但保險公司的最高賠償責任不超過保單上所規定的每次事故的賠償限額或累計賠償的限額。公眾責任保險適用的范圍非常廣泛,其業務復雜,險種眾多。[編輯]公眾責任保險的種類由於公眾責任保險具有承保場所固定的特點,以此為依據可將公眾責任保險分為五種類別:1、場所責任保險場所責任保險是公眾責任保險中業務量最大的一個險別,它是公眾責任保險的主要業務來源。根據場所的不同,它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旅館責任保險、電梯責任保險、車庫責任保險、展覽會責任保險、娛樂場所責任保險(如公園、動物園、影劇院、溜冰場、游樂場、青少年宮、俱樂部等)、商店責任保險、辦公樓責任保險、學校責任保險、工廠責任保險、機場責任保險等若干具體險種。場所責任保險的承保方式通常是在普通公眾責任保險單的基礎上,加列場所責任保險條款獨立承保,但也可以設計專門的場所責任保險合同予以承保。2、電梯責任保險電梯責任保險承保被保險人所有、使用或管理的電梯(包括電梯、液壓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在運行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賠償責任。3、承包人責任保險承包人責任保險承保的是各種建築工程、安裝工程、裝卸作業和各類加工的承包人在進行承包合同項下的工程或其他作業時所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承包人是指承包各種建築工程、安裝工程、裝卸作業以及承攬加工、訂做、修繕、修理、印刷、設計、測繪、測試、廣告等業務的法人或自然人。4、承運人責任保險承運人責任保險是指專門承保承擔各種客、貨運輸任務的部門或個人在運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損害賠償責任,主要包括旅客責任保險、貨物運輸責任保險等險種。5、個人責任保險個人責任保險主要承保私人住宅及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任何個人或家庭都可以將自己或自己的所有物(動物或靜物)或能造成損害他人利益的責任風險通過投保個人責任險而轉移給保險人。主要的個人責任保險有住宅責任保險、綜合個人保險和個人職業保險等。6、其他公眾責任保險[編輯]公眾責任保險的特點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在經濟活動過程中常常因疏忽或意外事故造成他人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依照法律須承擔一定的經濟賠償責任,伴隨著公眾索賠意識的增強,此類索賠逐漸增多,影響當事人經濟利益及正常的經營活動順利進行。公眾責任險正是為適應上述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轉嫁這種風險的需要而產生的。具體特點如下:1、保險標的無形該險種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的法律責任,為無形標的。2、適用范圍較廣該險種可適用於工廠、辦公樓、旅館、住宅、商店、醫院、學校、影劇院、展覽館等各種公眾活動的場所。3、表現形式豐富表現形式豐富主要有普通責任、綜合責任、場所責任、電梯責任、承包人責任等,我國則主要表現為場所公眾責任。[編輯]公眾責任保險的基本內容1、適用對象適用對象主要適用於工廠、商店、辦公室、旅館、公共娛樂場的、住宅、建築安裝公司、運輸部門等各種不同對象。2、保險標的公眾責任保險以固定場所和規定區域內,因生產經營活動或日常生活中對社會公眾造成損害事故應承擔的法律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3、責任范圍1)公眾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分為兩大項:被保險人依法應承擔對第三者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經濟賠償責任;被人因發生損害事故應支付的訴訟等法律費用,以及保險人事先同意支付的費用。2)公眾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包括三方面:不能承保的風險。主要指責任保險中通常不能承保的風險;不能在公眾責任保險承保的風險,是指這類風險雖然不能在公眾責任保險中承保,但可以在其他保險承保的除外責任。如被保險人可以投保僱主責任保障;被保險人及其雇員、家屬所有或照管、控制的財產損失不屬公眾責任保險負責,但可投保普通財產保險等等;經過附加承保的風險,這類除外責任,通過加批加費可以承保。如經過特別約定的違約責任、火災爆炸責任保險、精神損害責任等。3)保險責任期限以年度為限,一般為一年期或不足一年的短期。4、賠償限額和免賠額1)賠償限額制定公眾責任保險賠償限額的方法有三種:規定每次事故的混合限額。無分項限額,也無累計限額,只控制每次事故主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兩項損失之和的最高限額,它對整個保險期內的賠償總額無影響。規定每次事故的分項限額和累計限額,即既確定每次事故人身傷害和產損失各自的賠償限額,又確定保險期內累計賠償限額。規定每次事故的混合賠償限額和累計賠償限額,現行公眾責任保險一般採用第一種方法,但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用第二種或第三種方法確定賠償限額。2)免賠額免賠額是保險的免責限度。公眾責任保險對他人的人身傷害無色賠額的規定,但對他人的財產損失則一般規定每次事故的絕對免賠額。5、保險費率公眾責任保險一般無固定費率表,而是根據每筆業務被保險人的風險情況逐筆議訂費率,從而保證費率與保險人所承擔的風險相適應。公眾責任保險的費率按照保險期限不同,一般分為1年期費率和短期費率。如果賠償限額和免賠額增減時,費率也適當增減。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H. 什麼是責任保險,責任保險都有哪些特徵

一、什麼是責任保險
責任保險,是指以保險客戶的法律賠償風險為承保對象的一類保險,它屬於廣義財產保險范疇,適用於廣義財產保險的一般經營理論,但又具有自己的獨特內容和經營特點,從而是一類可以獨成體系的保險業務。
首先,責任保險與一般財產保險具有共同的性質,即都屬於賠償性保險。
其次,責任保險承保的風險是被保險人的法律風險。
再次,責任保險以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可能造成他人的利益損失為承保基礎。
根據業務內容的不同,責任保險可以分為公眾責任保險、產品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職業責任保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五類業務,其中每一類業務又由若干具體的險種構成。
二、責任保險有哪些特徵
責任保險與一般財產保險相比較,其共同點是均以大數法則為數理基礎,經營原則一致,經營方式相近(除部分法定險種外),均是對被保險人經濟利益損失進行補償。
(一)責任保險產生與發展基礎的特徵
責任保險產生與發展的基礎不僅是各種民事法律風險的客觀存在和社會生產力達到了一定的階段,而且是由於人類社會的進步帶來了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其中法制的健全與完善是責任保險產生與發展的最為直接的基礎。
(二)責任保險補償對象的特徵
盡管責任保險中承保人的賠款是支付給被保險人,但這種賠款實質上是對被保險人之外的受害方即第三者的補償,從而是直接保障被保險人利益、間接保障受害人利益的一種雙重保障機制。
(三)責任保險承保標的的特徵
責任保險承保的卻是各種民事法律風險,是沒有實體的標的。
保險人在承保責任保險時,通常對每一種責任保險業務要規定若乾等級的賠償限額,由被保險人自己選擇,被保險人選定的賠償限額便是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最高限額,超過限額的經濟賠償責任只能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
(四)責任保險承保方式的特徵
責任保險的承保方式具有多樣化的特徵。
在獨立承保方式下,保險人簽發專門的責任保險單,它與特定的物沒有保險意義上的直接聯系,而是完全獨立操作的保險業務。
在附加承保方式下,保險人簽發責任保險單的前提是被保險人必須參加了一般的財產保險,即一般財產保險是主險,責任保險則是沒有獨立地位的附加險。
在組合承保方式下,責任保險的內容既不必簽訂單獨的責任保險合同,也無需簽發附加或特約條款,只需要參加該財產保險便使相應的責任風險得到了保險保障。
(五)責任保險賠償處理中的特徵
1.責任保險的賠案,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方的損害並依法應承擔經濟賠償責任為前提條件,必然要涉及到受害的第三者,而一般財產保險或人身保險賠案只是保險雙方的事情;
2.責任保險賠案的處理也以法院的判決或執法部門的裁決為依據,從而需要更全面地運用法律制度;
3.責任保險中因是保險人代替致害人承擔對受害人的賠償責任,被保險人對各種責任事故處理的態度往往關繫到保險人的利益,從而使保險人具有參與處理責任事故的權力;
4.責任保險賠款最後並非歸被保險人所有,而是實質上付給了受害方。

I. 客車乘運人責任險與交通事故責任有關嗎

在一定條件下,交通事故責任和客車承運人責任險有關系,理由如下:
客車承運人責任險,是一種責任保險。
所謂「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的民事賠償責任為標的保險。客車承運人責任險是指客運經營者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把自己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或者其他事故,致使旅客遭受人身傷亡和直接財產損失,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對旅客承擔的賠償責任,由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內給予賠償的法律制度。這是國家為了保護道路運輸受害人能夠得到及時救助或賠償而採取的一項強制保險制度。

所以,交通事故責任和客車承運人責任險有一定關系,因為客車承運人責任險的賠償標的,就是被保險人按照交通事故責任應當向自車受傷乘客承擔的賠償款。但是,對於乘客來說,乘坐客運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請求賠償時,即可以按照交通事故提起侵權之訴(此時客車承運人保險責任與交通事故責任有關),也可以按照客運合同糾紛提起。如果按照客運合同糾紛提起違約之訴的,就與交通事故責任無關了。

J. 什麼是責任保險,它具有哪些特徵

責任保險
責任保險是指以保險客戶的法律賠償風險為承保對象的一類保險。按業務內容,可分為公眾責任保險、產品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職業責任保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五類業務。
目錄
責任保險的內容
責任保險的基本特徵
責任保險的承保
責任保險的一般責任范圍
責任保險的費率
責任保險的賠償
責任保險的發展
[1]
編輯本段
責任保險的內容
責任保險,是指以保險客戶的法律賠償風險為承保對象的一類保險,它屬於廣義財產保險范疇,適用於廣義財產保險的一般經營理論,但又具有自己的獨特內容和經營特點,從而是一類可以獨成體系的保險業務。
首先,責任保險與一般財產保險具有共同的性質,即都屬於賠償性保險。
其次,責任保險承保的風險是被保險人的法律風險。
再次,責任保險以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可能造成他人的利益損失為承保基礎。
根據業務內容的不同,責任保險可以分為公眾責任保險、產品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職業責任保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五類業務,其中每一類業務又由若干具體的險種構成。
編輯本段
責任保險的基本特徵
責任保險與一般財產保險相比較,其共同點是均以大數法則為數理基礎,經營原則一致,經營方式相近(除部分法定險種外),均是對被保險人經濟利益損失進行補償。
(一)責任保險產生與發展基礎的特徵
責任保險產生與發展的基礎不僅是各種民事法律風險的客觀存在和社會生產力達到了一定的階段,而且是由於人類社會的進步帶來了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其中法制的健全與完善是責任保險產生與發展的最為直接的基礎。
(二)責任保險補償對象的特徵
盡管責任保險中承保人的賠款是支付給被保險人,但這種賠款實質上是對被保險人之外的受害方即第三者的補償,從而是直接保障被保險人利益、間接保障受害人利益的一種雙重保障機制。
(三)責任保險承保標的的特徵
責任保險承保的卻是各種民事法律風險,是沒有實體的標的。
保險人在承保責任保險時,通常對每一種責任保險業務要規定若乾等級的賠償限額,由被保險人自己選擇,被保險人選定的賠償限額便是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最高限額,超過限額的經濟賠償責任只能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
(四)責任保險承保方式的特徵
責任保險的承保方式具有多樣化的特徵。
在獨立承保方式下,保險人簽發專門的責任保險單,它與特定的物沒有保險意義上的直接聯系,而是完全獨立操作的保險業務。
在附加承保方式下,保險人簽發責任保險單的前提是被保險人必須參加了一般的財產保險,即一般財產保險是主險,責任保險則是沒有獨立地位的附加險。
在組合承保方式下,責任保險的內容既不必簽訂單獨的責任保險合同,也無需簽發附加或特約條款,只需要參加該財產保險便使相應的責任風險得到了保險保障。
(五)責任保險賠償處理中的特徵
1.責任保險的賠案,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方的損害並依法應承擔經濟賠償責任為前提條件,必然要涉及到受害的第三者,而一般財產保險或人身保險賠案只是保險雙方的事情;
2.責任保險賠案的處理也以法院的判決或執法部門的裁決為依據,從而需要更全面地運用法律制度;
3.責任保險中因是保險人代替致害人承擔對受害人的賠償責任,被保險人對各種責任事故處理的態度往往關繫到保險人的利益,從而使保險人具有參與處理責任事故的權力;
4.責任保險賠款最後並非歸被保險人所有,而是實質上付給了受害方。
編輯本段
責任保險的承保
作為一類獨成體系的保險業務,責任保險適用於一切可能造成他人財產損失與人身傷亡的各種單位、家庭或個人。具體而言,其適用范圍包括:一是各種公眾活動場所的所有者、經營管理者;二是各種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維修者;三是各種運輸工具的所有者、經營管理者或駕駛員;四是各種需要僱傭員工的單位;五是各種提供職業技術服務的單位;六是城鄉居民家庭或個人。
此外,在各種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著民事責任事故風險,建設工程的所有者、承包者等亦對相關責任事故風險具有保險利益;各單位場所(即非公眾活動場所)也存在著公眾責任風險,如企業等單位亦有著投保公眾責任保險的必要性。
編輯本段
責任保險的一般責任范圍
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和民事損害賠償責任這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一方面,責任保險承保的責任主要是被保險人的過失行為所致的責任事故風險,即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通常是絕對除外不保的風險責任,這一經營特點決定了責任保險承保的責任范圍明顯地小於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
另一方面,在被保險人的要求下並經過保險人的同意,責任保險又可以承保著超越民事損害賠償責任范圍的風險。這種無過錯責任即超出了一般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但保險人通常將其納入承保責任范圍。
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一般包括兩項內容:1、被保險人依法對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2、因賠償糾紛引起的由被保險人支付的訴訟、律師費用及其他事先經過保險人同意支付的費用。
編輯本段
責任保險的費率
責任保險費率的制訂,通常根據各種責任保險的風險大小及損失率的高低來確定。從總體上看,保險人在制訂責任保險費率時,主要考慮的影響因素應當包括如下幾項:
1.被保險人的業務性質及其產生意外損害賠償責任可能性的大小;
2.法律制度對損害賠償的規定;
3.賠償限額的高低。
此外,承擔中區域的大小、每筆責任保險業務的量及同類責任保險業務的歷史損失資料亦是保險人在制訂責任保險費率時必須參照的依據。
編輯本段
責任保險的賠償
從責任保險的發展實踐來看,賠償限額作為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最高限額,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
1.每次責任事故或同一原因引起的一系列責任事故的賠償限額,它又可以分為財產損失賠償限額和人身傷亡賠償限額兩項。
2.保險期內累計的賠償限額,它也可以分為累計的財產損失賠償限額和累計的人身傷害賠償限額。
3.在某些情況下,保險人也將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兩者合成一個限額,或者只規定每次事故和同一原因引起的一系列責任事故的賠償限額而不規定累計賠償限額。
在責任保險經營實踐中,保險人除通過確定賠償限額來明確自己的承保責任外,還通常有免賠額的規定,以此達到促使被保險人小心謹慎、防止發生事故和減少小額、零星賠款支出的目的。[1]
編輯本段
責任保險的發展
責任保險作為一種保險業務,產生於19世紀的歐美國家,20世紀70年代以後在工業化國家迅速得到發展。1880年,英國頒布《僱主責任法》,當年即有專門的僱主責任保險公司成立,承保僱主在經營過程中因過錯致使雇員受到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時應負的法律賠償責任;1886年,英國在美國開設僱主責任保險分公司,而美國自己的僱主責任保險公司則在1889年才出現。
絕大多數國家均採取強制手段並以法定方式承保的汽車責任保險,始於19世紀末,並與工業保險一起成為近代保險與現代保險分界的重要標志。當時的英國「法律意外保險公司」最為活躍,它簽發的汽車保險單僅承保汽車對第三者的人身傷害責任,保險費每輛汽車按10—100英鎊不等收取,火險則列為可以加保的附加險;到1901年,美國才開始有現代意義的汽車第三者責任險——承保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法律賠償責任的保險。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責任保險的發展在工業化國家進入了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首先是各種運輸工具的第三者責任保險得到了迅速發展;其次是僱主責任保險成了普及化的責任保險險種。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各種民事活動急劇增加,法律制度不斷健全,人們的索賠意識不斷增強,各種民事賠償事故層出不窮,終於使責任保險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工業化國家得到了全面的、迅速的發展、在本世紀70年代天,美國的各種責任保險業務保費收入就占整個非壽險業務收入的45%—50%左右,歐洲一些國家的責任保險業務收入占整個非壽險業務收入的30%以上,日本等國的責任保險業務收入也占其非壽險業務收入的25%—30%.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日益重視發展責任保險業務。
西方保險界認為,保險業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大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的海上保險和火災保險(後來擴展到一切財產保險);第二階段是人壽保險;第三階段是責任保險。
保險業由承保物質利益風險,擴展到承保人身風險後,必然會擴展到承保各種法律風險,這是被西方保險業發展證明了的客觀規律。同時我們還知道,責任保險在保險業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它既是法律制度走向完善的結果,又是保險業直接介入社會發展進步的具體表現。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熱點內容
小區對著法院 發布:2025-02-13 09:40:24 瀏覽:1
調解書一經簽收即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3 09:06:57 瀏覽:493
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 發布:2025-02-13 08:11:46 瀏覽:121
行政法簡答題題庫 發布:2025-02-13 07:43:47 瀏覽:24
江蘇自考行政法學 發布:2025-02-13 07:15:33 瀏覽:231
農田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13 07:07:30 瀏覽:815
日常法律顧問服務合同 發布:2025-02-13 06:25:57 瀏覽:108
合同法的解除 發布:2025-02-13 06:21:39 瀏覽:45
員工加班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2-13 06:10:03 瀏覽:272
2016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2-13 05:58:26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