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議登記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❶ 房產異議登記是什麼
異議登記是指當利害關系人認為房屋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而登記簿上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持登記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登記簿記載錯誤的證明文件等材料,向房屋登記機構提出異議,經審查通過後,登記機構將異議記載在登記簿上的登記行為。
異議登記旨在對登記錯誤狀態下的真正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供救濟的手段,通過在登記簿上記載房屋登記異議,排除登記的公信力,排斥第三人的信賴,從而達到維護和救濟自身權利的目的。
異議登記並不是一種終局的對錯誤登記的救濟,但它可以及時或臨時性的提供一種保護,並與更正登記結合形成了保護真正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制度體系。
房地產登記必要性
房地產登記是房地產產權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是政府為健全法制,加強房地產管理,依法確認房地產權利的法定手續。房地產登記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1、產權確認,即確認房地產的權屬狀態;
2、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3、加強房地產管理,即通過房地產登記對房地產交易狀況進行管理和監督。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房產登記;網路-異議登記
❷ 異議登記不當給權利人造成損害的應由誰承擔賠償責任
《物權法》上的異議登記具有使不動產登記薄上所記載的物權喪失正確性推定的法律效力,因此,如果異議登記申請人濫用異議登記權,有可能使不動產登記薄上所記載的權利人喪失交易機會,從而造成損害,由此引起的糾紛就是異議登記不當損害賠償糾紛。
異議登記是指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對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正確性存有異議而向不動產登記機構提出異議登記申請,經不動產登記機構審核並登記記載在不動產登記薄上的物權保護性行為,是在更正登記不能獲得權利人同意後的補救措施。
異議登記使得登記所記載權利失去正確性推定的效力,因此異議登記後第三人不得主張基於登記而產生的公信力。
為了避免不動產物權的效力不因異議登記而長期處於不穩定,法律要求異議登記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15日內起訴,不起訴的,則異議登記失效。同時,為警示異議登記申請人審慎為之,給在異議登記錯誤狀態下的物權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提供救濟途徑,《物權法》第19條第2款確定了異議登記制度及異議登記不當損害賠償制度。
法院對異議登記不當損害賠償糾紛的司法審查要求有:第一是已經進行了合法的異議登記,這是此糾紛發生的前提條件,必須有合法的異議登記記載在不動產登記薄上;第二是異議登記不當,及有證據證明異議登記不正確或異議登記後,申請人沒有在15日向法院起訴,致使異議登記失效,也包括被法院駁回申請,登記機構自身造成的錯誤登記等情形;第三是異議登記給原登記權利人造成了客觀的損害,如無損害,也就無賠償之說;第四是原登記權利人只能向異議登記申請人請求賠償。
綜上所述,此糾紛的難點是在異議登記被證明為不正確及原登記權利人因此所受到損失的范圍及大小等方面。
❸ 什麼是更正登記更正登記有何效力它與異議登記有哪些不同
1、異議登記指的是:利害關系人對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提出異議並記入登記簿的行為,異議登記可以不經更正登記直接申請。異議登記使得登記簿上所記載權利失去正確性推定的效力,因此異議登記後第三人不得主張基於登記而產生的公信力。
2、更正登記指的是:徹底地消除登記權利與真正權利不一致的狀態,避免第三人依據不動產登記簿取得不動產登記簿上記載的物權。
3、異議登記與更正登記的區別是:
(1)更正登記是為了保護事實上的權利人的物權,許可真正的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依據真正的權利狀態對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內容進行更正。更正登記是徹底地消除登記權利與真正權力不一致的狀態,避免第三人依據不動產登記簿取得不動產登記簿上記載的物權。
(2)因此,也可以認為更正登記是對原登記權利的塗銷登記,同時是對真正權利的初始登記。
異議登記雖然也是為了對真正權利人提供保護,但這種保護應當是臨時性的。
(3)鑒於更正的程序可能較為費時,有時申請更正的權利人與登記簿上記載的權利人之間的爭議一時難以化解,法律有必要再建立一種異議登記制度,作為—種對真正權利人利益的臨時性保護措施。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百二十條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登記機構予以異議登記,申請人自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提起訴訟的,異議登記失效。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
❹ 異議登記有哪些作用和法律效力
房地產異議登記的作用和法律效力為保護真正房地產權利人的權利,保護買房人的信賴利益,異議登記期間一般無法辦理變更登記。因為在異議登記期間,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處分房屋申請登記的,房屋登記機構應當暫緩辦理。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百二十條
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登記機構予以異議登記,申請人自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提起訴訟的,異議登記失效。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
❺ 異議登記的效力包括哪些
異議登記的效力是保護真正權利人的利益、臨時限制權利人行使處分權。異議登記最基本法律效力是阻斷登記公信力,避免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濫用登記公信力損害真正權利人的利益;異議登記本身可視為一種公示方式,對抗之前登記的權利內容的公示,以新公示對抗前公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百二十條
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登記機構予以異議登記,申請人自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提起訴訟的,異議登記失效。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
❻ 什麼是房屋所有權異議成立
房屋所有權(不動產權)異議登記,是國家《物權法》提出的新的登記項目。《物權法》第十九條的規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在現實的房屋異議登記實務工作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一些問題。下面,就我個人的學習理解,談談個人認識。
一、異議登記的概念
所謂異議登記,就是登記機關將事實上的權利人以及利害關系人對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所提出的異議記入登記簿的行為。異議登記的目的,就是限制不動產登記簿上的權利人的權利,避免存在產權爭議的不動產為第三人善意取得,以保障提出異議登記的利害關系人的權利。其實質是一種暫時的保全登記,是更正登記的前置輔助手段,並不對物權變動狀態本身進行登記。
通過異議登記,可以阻斷登記的公信力,避免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濫用登記的公信力,損害真正權利人的利益。
二、異議登記的特點
異議登記不是對物權變動狀態本身所進行的登記。當事人申請異議登記,主要目的在於打破登記的公信力,避免存在產權爭議的不動產為第三人善意取得,為其通過民事訴訟而進行權利確認,或者為直接辦理更正登記收取更多的證據,提供一種臨時的保障措施,對抗現時登記權利的正確性,阻斷登記的公信力,使登記簿的該項登記暫時喪失證據的效力,防止登記簿上所記載的權利人將房地產進行處分,讓提出異議的當事人有一定的時間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以避免日後的交涉變得非常困難或沒有實際意義。也就是說,即使通過司法程序訴訟獲勝,但房屋所有權已被轉讓或設定抵押的局面
三、異議登記的前置條件
《物權法》第十九條第2款規定「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由此可見,將其「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而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作為異議登記的前置條件,即異議登記以不能辦理更正登記為前提。這就是說在異議登記之前,利害關系人必須首先提出更正登記,只有在權利人不同意或者登記機構拒絕更正登記的情況下,更正登記申請人才可能提出異議登記。換言之,如果利害關系人確實發現了登記存在錯誤,其首先應當通過更正登記程序來解決登記的錯誤問題,而不必要先通過異議登記來提出異議。只是在無法進行更正登記的情況下才提出異議登記。因為異議登記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辦理更正登記。如果能夠直接辦理更正登記,自然就沒有必要申請異議登記。話又說回來,登記簿的權利人往往是不會同意更正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真正的權利人往往是通過訴訟或者仲裁,確認自己的物權以及物權內容,並持生效的判決書、裁決書、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請求登記機構更正。
四、異議登記的法律效力
異議登記的法律效力是,登記簿上所記載的權利失去正確性推定的效力,第三人也不得主張依照登記的公信力而受到保護。通過異議登記,能保護真正權利人的利益,避免第三人善意取得存在錯誤登記的不動產權利;通過異議登記,能發揮一種警示作用。也就是說,在發生異議登記的情況下,表明有人對已登記房屋權利歸屬或者內容產生了爭議,由於利害關系人不能提出足夠的證據或者受到登記權利人拒絕更正,不能通過更正程序來解決權屬或內容的爭議。為了防止登記權利人處分財產,則通過異議登記,使第三人了解登記權利歸屬和內容可能存在爭議或瑕疵。如果第三人罔故異議登記的警示而仍然進行交易,則會帶來個人的交易風險,因登記的善意推定效力已不存在,異議登記已阻斷該房屋登記的公信力和推定力,第三人將無法主張善意取得該房屋的產權。異議登記可以對真正權利人提供一種臨時性的保護。[page]
五、異議登記的注銷
異議登記是一種臨時性保護性措施,它保護的是真正權利人的利益,但是也給不動產物權交易造成了一種不穩定的狀態。為了使不動產物權的不穩定狀態早日恢復正常,《物權法》對異議登記的有效期間作出規定限制。國家《物權法》第十九條規定「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異議登記失效。」建設部《房屋登記辦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是「異議登記期間,異議登記申請人起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駁回其訴訟請求的,異議登記申請人或者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可以持登記申請書、申請人的身份證明、相應的證明文件等材料申請注銷異議登記。」從《物權法》和《房屋登記辦法》的規定中,文字的表述是有差別的。
根據國家《物權法》的規定,申請人確實是在異議法定期限內沒有起訴,或者換句話說,申請人在十五日內沒有起訴的情形是一個沒有爭議的客觀事實的情形下,異議登記依法失效。如果異議登記已經依法失效,登記機構依職權主動注銷異議登記,是可以的。但從異議登記的程序設計目的分析,是在一定限度上打破登記的公信力,避免存在產權爭議的不動產為第三人善意取得,以便於通過民事訴訟確權或者為辦理產權更正登記贏得時間。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犧牲了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的利益,但這種犧牲絕不應該是無期限的,不能使異議登記長期存續,應更有效地實現「發揮物的效用」之根本目的。所以國家《物權法》規定了「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異議登記失效。」的期限。
而建設部《房屋登記辦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是「異議登記期間,異議登記申請人起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駁回其訴訟請求的,異議登記申請人或者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可以持登記申請書、申請人的身份證明、相應的證明文件等材料申請注銷異議登記。」
細讀《房屋登記辦法》第七十九條,我們注意到,異議登記申請人或者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申請注銷異議登記的情形,用的是「可以」的字眼,這表明《房屋登記辦法》並沒有明確禁止登記機構依職權注銷的做法。其次,雖然「依申請啟動」原則是房屋登記的基本原則,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有原則、就有可能例外,但該例外必須有法可依,這就意味著在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情況下,登記機構是可以依職權主動注銷異議登記的。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國家《物權法》第十九條所規定的期限不是除斥期間,因為除斥期間的客體是形成權,且為不變期間,而異議登記的效力並非形成權,是一種限制許可權,其存續期間是可以變的。舉一個例子,假如異議登記申請人在第14日到人民法院起訴,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12條的規定,法院立案或者不予受理的期限是在7日之內。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登記機構能注銷該項異議登記嗎?顯然是不可以的。其期限應做相應的延長或調整。如果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提出申請注銷異議登記時,其前提在於異議登記已經沒有必要存續,或者已經依法失效。雖然本條僅提及了「異議登記期間,異議登記申請人提出的請求被人民法院、仲裁機構不予受理、駁回」的情形,但在理解上,還應當包括申請人沒有在異議登記之日起15日內申請訴訟或者仲裁、申請人主動撤訴或者撤回仲裁申請、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判決申請人敗訴等情況。在申請人主動撤訴或者撤回仲裁申請且在異議登記之日起15日內沒有再申請訴訟或者仲裁的情況下,視為申請人沒有在異議登記之日起15日內申請訴訟或者仲裁,故而異議登記已經失效;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判決申請人敗訴的情況下,權利爭議已經最終解決,異議登記自然應當注銷。在此情況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可以持注銷異議登記申請書,申請人的身份證明、證明上述事實的證明文件等材料申請注銷異議登記。如果異議登記的申請人申請注銷異議登記的,只需要提交注銷異議登記申請書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就可注銷異議登記。根據成都等地的做法,異議登記15天以後,如果異議登記申請人或者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沒有申請注銷異議登記,一般不辦理注銷異議登記。
六、異議登記與查封登記、預告登記的關系
異議登記後能否查封登記、預告登記,我認為是可以的。異議登記是一種臨時性保障措施,查封登記是對財產的一種保全措施。異議登記和查封登記都是對房屋權利的一種限制登記,而不是對房屋權利的處分,兩者是可以並存的。我們知道,查封登記是登記機構依照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而進行地登記,說嚴格一點,我們是執行法院查封的命令。在這個問題上,登記機構沒有選擇的餘地。在異議登記後,法院可以對已登記的房屋進行查封,只是在當被保全的房產面臨被處分的情況時,比如拍賣,利害關系人可以以異議登記為依據提出執行異議,可以要求中止執行,待更正登記完成或異議登記失效後,再由法院決定是否繼續執行程序。在異議登記的情況下,即使當事人沒有提出執行異議,法院在發現其執行的房地產權屬有爭議時,也應該主動中止執行。[page]
房屋被異議登記後,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或當事人,能否就該房屋的買賣或抵押申請預告登記,我認為是可以的。為什麼這樣講,因為預告登記的實際意義是對債權的保障。預告登記,只是限制了登記簿記載權利人的處分權。需要說明的是,預告登記的權利人,通過預告登記獲得了一種優先權,它能夠有效避免在異議登記失效後,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將房屋另行處分的可能性。在異議登記之後,在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申請處分登記被拒絕的情況下,登記機構可以建議當事人申請預告登記,以避免異議登記失效後可能出現的糾紛。
以上觀點是個人學習國家《物權法》和建設部《房屋登記辦法》理解和認識,如有不妥,請諒解。
❼ 怎麼辦理房產異議登記
異議登記,就是將異議登記申請人對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所提出的異議記入登記簿。異議登記的法律效力是:登記簿上所記載的權利失去正確性推定的效力,亦即登記的公信力被暫時中斷。由於異議登記使登記簿上所記載的權利失去正確性推定的效力,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行使處分權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異議登記的目的是對真正的不動產權利人提供保護。房產異議登記的辦理條件:(一)利害關系人認為房屋登記薄記載的事項錯誤,而權利人不同意更改的,可以由房屋權利利害關系人持身份證明前往辦理;(二)申請人未就同一事項申請過異議登記;(三)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房產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登記。需提交的申請材料(一)申請人有效的身份證明;(二)證明房屋登記薄記載的事項與實際狀況不一致的有關文件;(三)其他必要材料。
【法律依據】
《房屋登記辦法》
第八十六條房屋所有權依法發生轉移,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
(四)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五)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六)其他必要材料。申請村民住房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還應當提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轉移的證明材料。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經村民會議同意或者由村民會議授權經村民代表會議同意的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