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用電子簽具有法律效力
A. 電子合同具備怎樣的法律效力
(一)、電子合同具有書面形式的法律效力
迄今,我們對「文件」並沒有法定的定義,但約定俗成的觀點是:
書面做成的並能提供某種信息。
但隨著電子合同的發展,不少國家已意識到運用法律確定其效力的必要性。聯合國際貿易法委員會1996年6月採用了《電子商業示範法》,該法指出:因為數碼信息具有以後被引用的可能性,足以擔當書面文件的任務,不能僅僅因為信息採用的方式是數碼信息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和可強制執行性。
我國即將於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新《合同法》已將傳統的書面合同形式擴大到數據電文形式。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以及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也就是說,不管合同採用什麼載體,只要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即視為符合法律對」書面「的要求,這實際上已賦於了電子合同與傳統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這種規定也完全符合國際貿易委員會建議採用的」同等功能法「。
(二)、電子簽名的效力與電子合同的成立
但是,按照新《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只有「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電子合同未必具有傳統概念下的書面正式文本,此時所謂的簽字蓋章也就有了新的概念和方式,這就是電子簽名。
如同傳統合同簽字蓋章方才生效一樣,電子簽名無效,則無法導致電子合同有效。
在傳統合同中,手簽名或加蓋公章的行為有二種功能:
一是表明合同各方的身份;
二是表明受合法約束的意願。
但在電子商務中,傳統的簽名方式很難應用於這種電子交易方式。因此,人們開始採用電子簽名機制來相互證明身份。這種電子簽名由符號及代碼組成,具備了上述簽名的特點和作用。但現在,多數國家的法律及實踐中,仍將簽名局限在手簽這一范圍。因此,隨著電子簽名確認技術問題的解決,需要從法律上給予其認可,確認其效力。目前國際上已普遍採取通過建立電子商務認證中心,建立起類似印鑒管理和登記制度擔當起對電子文書的真實性證明和鑒定的責任。而《電子商業示範法》第7條已經對簽名這一定義進行了拓寬,從而使電子簽名也包括在內。
B. 合同上的電子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上的電子簽名如果符合法定可靠條件的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法定可靠條件包括: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
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C. 電子簽名有沒有法律效力
電子簽名有法律效力。但是該電子簽名應當為電子簽名人專有的,並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才可以。電子簽名是指一種以數字技術手段來確定簽名人的真實身份的簽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
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第十四條
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D. 電簽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電子合同具有與紙質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但並不是通過任何形式簽訂的電子合同都是合法有效的。必須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簽署以及採用可靠的電子簽名簽署才能保證其合法有效。在簽署過程中鎖定簽約主體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確記錄簽約時間的電子合同才能被法律認可。
【法律依據】
《電子簽名法》第三條,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
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文書,不得僅因為其採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前款規定不適用下列文書:
(一)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系的;
(二)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
E. 電子簽名和紙質合同一樣,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嗎
一、電子合同的書面效力
電子合同的書面效力在電子商務的無紙化界中,電子合同的書面效力,並不是簡單地把傳統合同規范移植到網路交易中的事情,而是在網路中如何重建與傳統合同法律價值相近的規范。原因有:
(一)任何符合書面形式功能的東西便可視為書面形式,而不論它是「紙」還是「電子數據」;
(二)承認電子合同具有傳統紙制書面形式的最基本功能,就在於可以較長時間地保存所載信息以供日後調取查閱;
(三)確定數據電文的傳統書面形式的原件,是指初次附著於紙質媒介上並且在其後未經改變的信息。
二、電子合同的證據效力
根據我國民訴法規定:「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並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可見,視聽資料不能單獨、直接地證明待證事實,屬間接證據的范疇。電子合同正是由電子郵件和電子數據交換所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由於電子證據容易被偽造、篡改,加上易受人為的原因和技術條件的影響而出錯,故也應將電子證據歸入間接證據。電子合同因此就賦予了具有證據的效力。
三、電子合同效力的認定
(一)電子合同的簽名與書面文件簽字一樣也能確認文件傳輸過程中的事實。其主要功能是:
1、表明文件的來源;
2、表明簽字者已經確認文件所載的內容;
3、構成簽字者對文件內容正確性或完整性而負責的證據。它與書面文件簽字一樣也能確認文件傳輸過程中的事實。
(二)電子信息一般都儲存在電子計算機內,向法庭出示一般有兩種方式,即在計算機顯示器上顯示和列印出來。我國的做法是應當提交原件,復製品不能單獨作為證據使用,電子數據資料的電腦列印件不能視為原件,而是屬於復製件或抄本。
四、電子合同認定效力需注意的
(一)雙方當事人均予認可的電子證據,其列印件應當作為證據認定;
(二)對有爭議的電子證據,應先核對其電子簽名,如相符,應認定系擁有該電子簽名的人所收發。
(三)如當事人只提交列印稿,而原件已從電腦中永久刪除的,除對方認可,否則該列印稿不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因為無法判斷是否就是原件;
以上,就是關於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的相關介紹,作為合同,其與傳統的正式簽訂的紙質書面合同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只是存在的形式不一樣;但是在作為電子證據的時候要注意,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在的才是原件,而且需要有佐證。如有其他相關電子合同的法律問題,可以咨詢站上的專業律師。
F. 合同電子簽訂有效嗎
網上簽約電子合同如果依法成立的有效。當事人訂立電子合同,可以使用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當事人均簽名時合同成立並生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四條
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G. 電子簽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電子勞動合同的性質相等於書面合同。所以,電子勞動合同只要符合合同成立的形式和實質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無論是什麼形式的合同,只要依法訂立的,都能受到法律的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第一百三十六條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未經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為。
H. 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根據合同法第十一條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電子合同的確是存在的,但一般是由大公司發出的,且有嚴格的法定程序。
I. 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電子合同符合一定的條件的,有法律效力。如果法律未規定,當事人也未約定不能訂立電子合同,則均具有締約能力的當事人可以訂立電子合同,該合同的意思表示如果真實合法、遵守公序良俗的,就有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