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銷公司經辦人有法律責任嗎
❶ 公司拖欠貨款,現在債務人把經辦人作為第二被告給起訴了,請問經辦人有沒有法律責任
只要能夠證明貨款是公司拖欠的,或者公司明確認可貨款是公司拖欠的,第二被告只是經辦人,那麼,第二被告就沒有責任。
這類案件很少是判決經辦人承擔責任的,有的法院連立案時都不會受理的。除非公司不認可,又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公司欠款。
❷ 公司注銷後法人還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如果公司經清算後合法注銷,公司與法定代表人不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一百八十八條 公司清算結束後,清算組應當製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並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❸ 經辦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采購合同經辦人是否負法律責任,需要根據合同約定進行核實確定。如果合同已經明文約定,合同經辦人在符合約定的情形下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如果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約定情形,經辦人需要根據約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❹ 經辦人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注銷要負法律責任嗎
辦理注銷的人要承擔提供如實的公司經營權可與財務報表的法律責任如果提供的公司經營情況不如實要去坐牢
❺ 公司注銷原法人還用承擔法律責任嗎
不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一百八十七條 公司解散內後,股東應容當對公司進行清算,清算完畢並辦理注銷登記後,公司歸於消滅。由於經合法清算後的公司剩餘財產,由股東依法進行分配後歸股東所有。
公司解散,依法應當清算的,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10日內將清算組成員、清算組負責人名單向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5)注銷公司經辦人有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相關法條:
第三十四條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
有限責任公司的自然人股東死亡後,其合法繼承人繼承股東資格的,公司應當依照前款規定申請變更登記。應當自改變姓名或者名稱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第三十五條公司登記事項變更涉及分公司登記事項變更的,應當自公司變更登記之日起30日內申請分公司變更登記。公司董事、監事、經理發生變動的,應當向原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❻ 我接受經辦人的委託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注銷
有委託書,是可以代理企業注銷事項的,代理的結果也是歸於委託人。
但如果是通過弄虛作假,偽造相關注銷文件等,惡意注銷,違法注銷的。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委託人和受託人承擔連帶法律責任。
民法典之前
根據《民法通則》第65條、第66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1條的規定,因代理而承擔連帶責任有以下幾種情況:
1、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3、委託代理人轉托他人代理,因其轉托不明,給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賠償損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後,可以要求委託代理人賠償損失,轉托代理人有過錯的,應當負連帶責任。
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七條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❼ 注銷公司辦稅人員要承擔責任嗎
注銷公司辦稅人員要承擔責任。
在對單位實施罰款的同時,可以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以300元以上50000以下的罰款:行政處分。
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可以由所在單位或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信息介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條: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第六十三條: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八十八條:公司清算結束後,清算組應當製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並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❽ 公司合同如果發生重大事情經辦人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以公來司名義簽署的合源法合同,也就是說合同簽署方為公司的,除了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外的個人不會承擔外部法律責任。經辦人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也不會承擔外部法律責任。
但如果經辦人沒有法定授權,還以公司名義簽署合同,合同的相對方又知道(或應該知道)經辦人沒有法定授權這個情況,經辦人的公司又對合同不予以事後追認,那麼這個經辦人就是無權代理,就要承擔法律責任了。
另一種情況,如果經辦人沒有法定授權,還以公司名義簽署合同,合同的相對方不知道(或不應該知道)經辦人沒有法定授權這個情況,比如經辦人有介紹信啊,有空白的已經蓋好公章的合同啊,等等。這個情況叫表見代理,這時合同義務還是要經辦人的公司承擔的,當然經辦人的公司承擔合同義務後會追究經辦人的法律責任,這是後話。
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