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大學生就業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大學生就業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17 15:04:26

㈠ 大學生就業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全國普通高等學來校畢業生就業自協議書》,簡稱「就業協議書」或者「三方協議」。是為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畢業生所在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經協商簽定的協議。協議書也是學校派遣畢業生的依據,在學生畢業離校前,學校將根據協議書的內容開具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戶口遷移證,同時轉遞學生檔案。如果畢業生未簽定就業協議書,學校將把其關系和檔案轉遞回原籍。每位畢業生各擁有唯一編號協議書(一式三份),實行編號管理。
協議書是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建立就業關系的正式憑證,也是畢業生畢業後到人事、教育等部門辦理就業報到手續的必備材料之一,因此,畢業生必須妥善保管。
就業協議書是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訂立的確立勞動關系的協議,實質上是勞動合同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求職最終簽署的合約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簽約一定要慎重,同時協議書的填寫更加不可忽視。

㈡ 就業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你看看這個案例是否可以參考:標題是:「大學生就業協議不能替代和對抗勞動合同」
本文來源於北京法院網 作者:孫永欣 發布時間:2009-08-17 11:34:23 --------------------------------------------------------------------------------
一、案情簡介
2008年4月,即將大學畢業的趙麗與學校及甲公司簽訂了一份《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協議約定:趙麗畢業後必須在甲公司服務5年,否則要賠償公司1萬元。2008年8月趙麗到公司工作後又與該公司簽訂了3年期限的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為4個月,在試用期內可以提前書面通知甲公司解除本合同並在工作交接完畢後離開公司。3個月後,趙麗認為自己不適應這份工作,按勞動合同要求向公司提出書面辭職,而甲公司以未繳納違約金為由不予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有關手續。趙麗向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解除與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被駁回。趙麗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二、審理情況 法院經審理認為,《勞動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根據上述規定,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在簽訂就業協議時,雙方尚未形成勞動關系,所簽訂的就業協議,不是勞動合同。就業協議的功能在於確保協議一方當事人按照協議到約定地點工作,工作後應該簽訂勞動合同。就業協議條款沒有得到勞動合同的確認,與勞動合同相沖突時,應以勞動合同為准。勞動合同中已對試用期內雙方的權利義務作出了明確的約定,該試用期條款合法有效。趙麗的訴訟請求,應予以支持。甲公司應該為趙麗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各項手續,趙麗不必交付違約金。 三、分析意見 認清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的關系,就業協議不是證明勞動關系的憑證,不能替代勞動合同。 很多單位和畢業求職者對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的認知比較模糊,造成雙方在簽約階段出現不規范操作,從而引起糾紛。有的用人單位以「簽過就業協議就行」為由,逃避簽訂勞動合同,不明確雙方的各種權利義務,侵犯了勞動者的諸多權益;有的畢業生也不提醒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其 「跳槽」行為將不受用人單位約束,也損害了企業的利益。 根據勞動法規定,就業協議發生在學生畢業之前,由學生、學校、用人單位三方共同簽訂,以確定就業意向和相關權益,包括報到日期、未來勞動合同的期限、試用期、薪酬、崗位、福利、違約金等。但就業協議的作用僅限於對學生就業過程的約定,本質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合同關系,雙方發生糾紛應直接訴請到法院,法院處理的依據是合同法及其他民事法律,不適用勞動法,不受勞動法的特別保護。 對於已經簽訂過就業協議的畢業生,在其正式報到時,雙方應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就業協議約定條款,及時訂立勞動合同並辦理有關錄用手續,一旦勞動合同簽訂並生效,就業協議也就相應終止。而勞動合同的簽訂即意味著勞動關系的建立,如發生糾紛,則應先訴至勞動仲裁,勞動仲裁及法院處理的依據是勞動法。 當然,也不是說原來的協議條款都不管用了。就業協議中的有關條款,包括合同期、服務期、試用期、福利待遇、工資、違約金等符合勞動法的內容,應當作為簽訂勞動合同的依據。

㈢ 大學生就業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有。
但這不是勞動合同,而是訂立勞動合同的預約。

違反這個預約也是有法律後果的。

㈣ 就業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該協議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而定立的,而且所規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就是有效的具有法律效力。

㈤ 就業協議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合同是合意簽約,既然是三方協議,那需要三方都簽約蓋章後才能生效,生效時間應該有約定的,你認真看看協議!!

㈥ 什麼是就業協議書就業協議書能起到法律效益嗎

就業協議書的概念

協議書,是指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者之間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協議條款應該是協議主體之間權利與義務的明確無誤的表示,對雙方當事人來說皆具有約束力。畢業生如果被用人單位錄用,畢業生(甲方),用人單位(乙方)和學校(丙方)三方應以法律文書的形式確定彼此之間的權利與義務。

協議書的主要條款為:

經甲、乙、丙三方協商,同意簽定如下協議:

(1) 甲方以如實向乙方介紹情況,同意到乙方工作,服從乙方的工作安排。

(2) 乙方以如實向甲方介紹情況,經了解,同意接受甲方,並負責有關接受手續。

(3) 丙方經審議,同意甲方到乙方工作,負責列入就業建議計劃和派遣。

(4) 甲、乙、丙三方如有其他約定,應在備注欄明確,並視為本協議書的一部分。

(5) 三方中有一方要變動協議,須提前一個月徵得另外兩方的同意,否則按違約處理。

(6) 本協議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執一份,復印件無效。

(7) 就業協議書一般由國家或省、市高校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統一製表。

㈦ 大學生就業協議到底有沒有法律效益

這樣的協議有效嗎?
有效,不違反法律規定,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受法律回的保護答,合同雙方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如有違約行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違約條款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法律保護的到底是學生還是用人單位?
兩者都保護,但違約方要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但毀約金如果是實際損害相比過高,可以要求人民法院降低,如果毀約金與實際損失過低,也可以要求人民法院降低該數額。
具體以實際損失為限度。

補充:大學生不應當隨意違約,這毀約行為對於以後的工作崗位有很大的影響,用人單位會參考你的履約行為。建議學生與用人單位協商具體勞動合同關系的存續。

㈧ 就業協議書有什麼法律效力

應屆高校畢業生與抄用人單襲位達成就業意向後,須簽訂由學校發放的就業協議書。該協議書是轉遞畢業生檔案和戶口關系,辦理報到落戶手續的依據,學校憑畢業生已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派遣畢業生的檔案、戶口等關系。如果不簽訂就業協議書,畢業生畢業後的人事檔案、戶口等關系就可能會被派回到生源地。

熱點內容
海淀區法院微博 發布:2025-02-13 04:13:04 瀏覽:495
檢擦院和法院 發布:2025-02-13 04:08:07 瀏覽:576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