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代會的法律效力
1. 職工代表大會提案舉手通過有法律效力嗎
表決有多種方式,提案採用舉手通過的方式具有法律效力。
2. 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全員解除勞動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您的問題還請補充完整。
首先,就您的問題我們為你進行一個初步的分析,用人單位是否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還需具體分析,因為單位是有權利在一定情況下進行解除勞動合同的,但是條件是受到法律的限制。 其次,還需向您詢問一些的具體信息。請問您是國企職工嗎?公司解除的原因是什麼?您工作了多少年?這些問題是比較重要的。我結合這些,給你更好的建議。
一般來說如果經過了這些程序,是可以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但是需要公示,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請問你工作了多久?建議先與單位協商,自己難以協商的,可以委託律師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申請勞動仲裁。如果需要法律幫助,可以私信詳詢。
3. 企業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決議有法律效力嗎
首先,你要確保職代會通過的決議合法,程序要合法,特別要注意的是決議版需要公示。
職代會的決議是有法權律效力的。可以參照以下的職權:
(1)依照法律和國務院規定,決定或者報請審查批准企業的各項計劃;(2)決定企業行政機構的設置;(3)報請政府主管部門任免或聘任、解聘副廠級行政領導幹部,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4)任免或聘任、解聘企業中層行政領導幹部,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5)提出工資調整方案、獎金分配方案和重要規章制度,提請職工代表大會審查同意;提出福利基金使用方案和其他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的建議,提請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決定;(6)依法獎懲職工;提請政府主管部門獎懲副廠級行政領導幹部。企業可以設立管理委員會或通過其他形式,協助廠長決定企業的重大問題。
最後,如果企業不執行職代會的決議,可以與之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4. 如何區分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是否違法呢
1、首先,規章制度必須合法,這包括內容合法和程序合法。許多企業的規章看似非常詳盡完整,但是在內容或程序方面存在著與法律規定相悖之處,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 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即規章制度必須內容合法。程序合法是指規章制度的制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如規章制度必須是有權部門製作批准,對於法律規定必須經過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主形式通過的,還必須按法定的民主程序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在這方面的司法解釋還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的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2、其次,規章制度不得違反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的約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權利和義務達成的協議,如果不違反法律、法規,一訂立就具有法律約束力。規章制度是用人單位制訂的,單位不能通過規章制度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的設定,即使規章制度由職代會通過,如果與勞動合同沖突或者不一致,或者增加勞動者的義務,除非勞動者認可,否則無效。另外,企業規章制度也不得違反集體合同的約定。
3、規章制度必須先向勞動者公示然後才生效。公示原則是現代法律法規生效的一個要件,作為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更應對其適用的人進行公示。「不知者無罪」,未經公示的企業內部規章制度,職工無所適從,對職工不具有約束力。
4、最後,依據一般的法理原則,企業規章的法律效力不能溯及以往,即企業規章只對其發布實施之後的人或事產生效力,而不可以溯及以往,即使規章生效以前職工有違紀行為也不能以規章作為依據進行處罰,除非企業和勞動者另行特殊約定承認後來實施的企業規章對以往的事或人發生法律效力。
5. 在公司制企業中公司決策機構是()A.股東會 B董事會 C經理層 D職工代表大會 答案是A,為什麼不選D啊
職工代表大會是在《憲法》、《勞動法》、《工會法》、《企業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中都有明確規定的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的法定形式。早在1981年,黨中央、國務院就出台了《國營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暫行條例》,這是我國最早一部體現企業民主管理的法規,雖然對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作了基本的闡述,但不夠完善。經過5年的踐行和反復修改,國務院於1986年頒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相對於《國營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暫行條例》更為完善,尤其是對職工代表的職權和作用作了較為系統、准確的闡述。具體來講,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主要有審議建議權、審查同意或否決權、審議決定權、評議監督權、選舉權等五項職權。由於職工代表大會的代表來自於企事業單位的各個層面,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同時職工代表大會具有完整的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操作上具有規范性,它的決定決議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和法定程序作出的。所以職工代表大會作出的決定和決議具有權威性和法律效力。但是職工代表大會並不是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它只是一個依照法律規定行使職工民主管理的權力機構。
公司制企業中公司決策機構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所有者的最高決策機構,即股東大會;二是常設決策機構,即董事會。因此,本題目應選擇:A.股東會。
6. 部門規章制度如何具有法律效力
寫在合同里,這樣就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了。
7. 工資分配方案有職工簽字是否有法律效力
工資分配方案需經過職代會審議通過,才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簽字的是職工代表,有效。
8. 解除勞動合同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表決結果具有法律效力嗎
解除勞動合同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表決的結果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也是大家比較認可的法律行為。職工如果對於他的行為不滿意的話,你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來解決相應的問題。
9. 職代會決定少繳社保是否有法律效率
公司職代會是無權決定少繳職工社保的。
若因公司少繳社會保險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在30日內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高級人民法院、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研討會會議紀要》也有相關規定
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建立社會保險關系、欠繳社會保險費或未按規定的工資基數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主張予以補繳的,一般不予受理,告知勞動者通過勞動行政部門解決;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或按規定給付相關費用的,應予受理。
所以如果用人單位少繳納了社保,勞動者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