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三定規定的法律效力

三定規定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17 21:39:03

① 政府機關為什麼要進行三定

"三定"規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是政府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制定專"三定"規定,是貫屬徹中央關於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精神,落實各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中心環節和必要的措施.通過制定部門"三定"規定,要把機構改革的任務落到實處,解決政府履行職責中均突出矛盾和問題,理順職責關系,加強部門責任,科學設置機構,合理配置編制.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視部門"三定"工作,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細致謀劃,並做好必要的准備工作.
對部門職責進行分解分析是落實轉變職能和規范設置
部門職權的基礎性,關鍵性工作,是做好"三定"工作不
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部門職責分解分析要按照中央和自治
區關於政府機構改革的方針政策,特別是關於轉變政府職
能,理順職責關系,強化責任的各項規定和要求,參照自
治區對應部門職責配置,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對各部門現
行職責進行梳理,分解,分類和分析研究.通過分解分
析,達到對部門工作職責,運行機制,工作量等有比較全
面的認識,並對下列問題要有清晰明確的意見.

② 政府編制部門批準的機構編制及經費來源文件指什麼

政府編制部門批準的機構編制及經費來源文件就是指當地黨委、政府或編委、編辦對某一個部門的「三定」規定,該文件的標題一般為:《××市××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三定」規定就是各級編委或編辦對本級黨委、政府所屬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等所作規定的簡稱。「三定」規定對某一個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及領導職數等三大內容進行確定,並按照規定的統一體例和審核、審批程序,由黨委、政府或委辦、府辦、編委、編辦印發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三定」規定是各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三定」主要指定部門職責、定內設機構、定人員編制。
「三定」規定第一段是引言,即「三定」規定正文的引文部分。主要包括部門設置依據、部門全稱、部門類別等內容。一般性表述為:根據《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市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發〔2015〕×號),設立××市××局(全稱),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正文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內容:
(一)職責調整,即明確部門取消、劃出移交、劃入和增加以及加強的職責。
(二)主要職責,即規定部門的主要職能和相應承擔的責任。
(三)內設機構,即確定部門內設機構的設置和具體職責。
(四)人員編制,即核定部門的機關行政編制數、部門和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
(五)其他事項,即明確與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部門派出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事宜等。
(六)附則,即明確「三定」規定是由誰解釋和調整等事宜。
編辦的全稱為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是本級機構編制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在本級機構編制委員會的領導下負責本轄區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以及機構編制的日常管理工作,既是黨委的工作機構,又是政府的工作機構,列入黨委機構序列,相當於本級黨委、政府組成部門的機構級別。
地方各級機構編制委員會一般是由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主任,黨委專職副書記和政府常務副職擔任副主任,黨委紀委、組織部門,以及編辦、財政、人力資源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編辦主任一般同時擔任黨委組織部副部長。
編辦的主要職責包括: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省市有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機構改革和機構編制管理的法規、政策;起草本轄區有關機構編制管理的規范性文件。
(二)組織擬訂本轄區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的總體方案,並組織實施。
(三)協調黨委、政府各部門的職能配置及調整,協調黨委各部門之間、政府各部門之間、黨委各部門和政府各部門之間,以及縣(市、區)級各部門與鄉鎮(街道)之間的職責分工。
(四)審核黨委、政府各部門及部門管理(掛靠)機構、政府派出機構、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五)審核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機關,民主黨派、群眾團體機關,以及鄉鎮(街道)機關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六)審核轄區各級行政編制總額;負責對上級編制部門核定給本級的專項編制的審核分配。
(七)協助管理上級有關部門設在本轄區的行政、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工作。
(八)擬訂本轄區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方案,指導實施和推進各類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審核本級以及各部門、各鄉鎮(街道)的事業單位機構設置、職能配置、人員編制、領導職數和經費形式;承擔事業單位劃分類別改革工作;審核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類別和編制;參與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審核報批工作。
(九)貫徹執行國務院頒發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監督指導本轄區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審核本級機關、事業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
(十)負責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負責本轄區機構編制統計分析和機構編制資料庫的管理工作;負責本轄區機關事業單位財政統發工資的人員編制審核。
(十一)監督檢查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以及機構編制政策、法規的執行情況。
(十二)指導協調本轄區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外用工的范圍和總量控制;審核本轄區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外用工數額。
(十三)審核本轄區機關公務用車改革的范圍和人員職級。
(十四)承辦黨委、政府和本級機構編制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③ 單位三定是指什麼

單位三定是指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

④ 三定方案出來,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還沒開始,暫時可以不執行三定方案嗎

看情況。
對外而言,
三定方案是有法律效力的,你們單位當然具備法定的權利和責任。
對內而言,
既然改革還沒有落實,內部科室之間,也只能先按照之前的分工開展工作。也就是,可以先不考慮三定方案的事。

⑤ 三定方案是指哪三定

三定方案是指定機構、定職能、定編制。分別如下:
1、定機構就是確定行使職責的部門,包括機構名稱、機構性質、經費來源等;
2、定職能,就是規定這個單位是干什麼,有什麼具體職能;
3、定編制,是確定單位的編制數以及領導職數。
「三定方案」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是體制內每一個單位的身份證、戶口簿。過去,只有黨政機關叫「三定方案」,所有的事業單位都叫「九定方案」,是對三定的具體和延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第二十一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也可以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
前款規定的審慎經營規則,包括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損失准備金、風險集中、關聯交易、資產流動性等內容。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嚴格遵守審慎經營規則。

⑥ 行政組織法的完善

一是完善現行憲法中關於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成、職權的規定。如規定國務院組成人員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規定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增加第六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性質、地位、組成、任期、職權等作另行規定。 二是修訂、完善《國務院組織法》 。如規定國務院組成人員的范圍、組成部門具體包括的各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的種類或名稱;規定國務院任免和獎懲人員的范圍和培訓、考核人員的機構;規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的職數和分工,規定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全體會議的任務及相互關系;規定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立、撤銷或合並的程序;特別是對國務院的職能和許可權,應根據十五大和十六大的精神,結合近幾年來政府轉變職能的實踐經驗,盡可能具體地分別作出規定。修訂《國務院組織法》早已列入「國務院1998年立法工作安排」,且由國務院常務會議於1999年6月審議通過了《國務院組織法》(修改草案)。在繼續推進國務院機構改革基礎上,應當對修改草案進一步修改,由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三是修改《國務院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國務院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是1997年8月制定的,實施7年多來,對規范國務院行政機構發揮了一定作用,隨著國務院機構的變化和改革,原有的一些規定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如近年來國務院機構改革中,設立了一些新的機構類別,需要在該條例中得到反映。
四是制定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辦事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局、議事協調機構、派出機構和直屬特設機構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人員編制的組織通則。1988年、1993年機構改革中,國務院直屬機構、辦事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局及議事協調機構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人員編制,是以「三定」方案形式經國務院批准後付諸實施的,1998年政府機構改革中,上述國務院機構採用了「三定」規定形式。這些「三定」方案或「三定」規定缺乏應有的法律效力,且有的本身就不很完善。從實現行政組織機構、職能、編製法定化、規范化的高度上看,還是應制定單獨的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辦事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局、議事協調機構、派出機構和直屬特設機構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人員編制的組織通則。
五是制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對地方政府機構,1998年國務院法制辦曾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列入當年立法規劃,由於地方機構改革至今未見出台。目前有關地方機構設置和編制的內容主要見於各級地方政府的「三定方案」中。為鞏固機構改革成果,應盡快制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在「三定規定」基礎上逐步制定各部門組織通則,並盡快頒布《公務員法》 。
此外,在已經制定《立法法》的條件下,應根據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劃分中央與地方許可權的要求,進一步通過制定法律、法規明確中央與地方在行政管理領域,包括財稅、金融、投資等方面的許可權劃分。

⑦ 「三定方案」與「三定規定」有什麼區別

具有一樣的效力,只是用於不同的機構,政府的機構稱「三定規定」;政府以外的機構(例如:黨校)稱「三定方案」。

⑧ 什麼是 三定規定

「三定」規定是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中央編辦)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而對國務院所屬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等所作規定的簡稱。該規定是國務院的規范性文件,是各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三定主要指定部門職責、定內設機構、定人員編制。

「三定」規定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
一是職責調整,即明確部門取消、劃出移交、劃入和增加以及加強的職責。
二是主要職責,即規定部門的主要職能和相應承擔的責任。
三是內設機構(一般部門內的司局機構),即確定部門內設機構的設置和具體職責。
四是人員編制,即核定部門的機關行政編制數、部門和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
五是其他事項,即明確與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部門派出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事宜等。
六是附則,即明確「三定」規定是由誰解釋和調整的事宜。

⑨ 「三定」方案的意義是什麼

三定方案是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對所轄范圍內所有的黨政機關、群團機關、事業版單位等體制內機權構,在單位初設或者機構改革過程中有重大變更事項時,頒布實施的綱領性文件,是體制內每一個單位的身份證、戶口簿。三定具體是指: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過去,只有黨政機關叫「三定方案」,所有的事業單位都叫「九定方案」,是對三定的具體和延伸。

⑩ 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的三定方案是什麼

國務院部門「三定」規定是國務院部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簡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是國務院部門履行職能的重要依據。「三定」規定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一是職責調整,即明確部門取消、劃出移交、劃入和增加以及加強的職責。二是主要職責,即規定部門的主要職能和相應承擔的責任。三是內設機構,即確定部門內設機構的設置和具體職責。四是人員編制,即核定部門的機關行政編制數、部門和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五是其他事項,即明確與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部門派出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事宜等。六是附則,即明確「三定」規定的解釋和調整事宜。
制定部門「三定」規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中心環節,也是鞏固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通過制定「三定」規定,全面梳理、集中解決政府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切實把改革的基本要求落到實處,使政府轉變職能取得明顯進展,理順關系取得明顯突破,部門責任得到明顯強化,機構編製得到有效控制。這對於提高政府工作的整體效能,推進機構編制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具有重要意義。

http://www.803.cn/Article/shxw/200807/20080718101205_39754.html

熱點內容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