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個體戶有法律效力嗎

個體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4-18 03:30:38

❶ 老個體戶營業執照合法嗎

合法。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從注冊登記核准,到領取了營業執照,就產生了法律效力,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是個體工商戶從事經營活動的合法憑證。

❷ 個體工商戶寫合夥協議生效嗎

個體工商戶寫合夥協議生效。
具體情況如下:
1、個體工商戶合夥是有效的,個體工商戶簽訂合夥協議,如果協議是合夥人各方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的,且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那麼合夥協議是有效的,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合夥協議經全體合夥人簽名、蓋章後生效,合夥人按照合夥協議享有權利,履行義務;
3、修改或者補充合夥協議,應當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4、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事項,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條 合夥合同是兩個以上合夥人為了共同的事業目的,訂立的共享利益、共擔風險的協議。
第九百六十八條 合夥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履行出資義務。
第九百六十九條 合夥人的出資、因合夥事務依法取得的收益和其他財產,屬於合夥財產。
合夥合同終止前,合夥人不得請求分割合夥財產。
第九百七十六條 合夥人對合夥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合夥。
合夥期限屆滿,合夥人繼續執行合夥事務,其他合夥人沒有提出異議的,原合夥合同繼續有效,但是合夥期限為不定期。
合夥人可以隨時解除不定期合夥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其他合夥人。
第九百七十七條 合夥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終止的,合夥合同終止;但是,合夥合同另有約定或者根據合夥事務的性質不宜終止的除外。
第九百七十八條 合夥合同終止後,合夥財產在支付因終止而產生的費用以及清償合夥債務後有剩餘的,依據本法第九百七十二條的規定進行分配。

❸ 合作開餐廳,營業執照辦理個體工商戶,寫誰的名字,私下簽訂合夥協議還具有法律效力嗎,合同怎麼寫

如果抄是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襲那麼兩個人的協議屬於民事協議,也就是說你們兩個之間簽訂的個人協議,個體工商戶屬經營者個人所有,也就是營業執照上是誰的名字,這個個體戶就是誰所有,個體戶無法合作,所以協議只能用來做為個人間的追責。如果是普通有限公司,則無需特殊協議,公司章程和股東會決議已經足夠約束。營業執照上的名字是法定代表人,寫誰都一樣,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東也可以不是股東,這就是個職務。

❹ 個體工商戶授權給別人經營有法律責任

律師文集
個體工商戶的債務應由誰承擔?負責經營的人承擔責任嗎?
發布時間:2018-07-18
趙陽律師
趙陽律師
服務地區:濟寧-濟寧市
咨詢我
一、什麼是個體工商戶?

1、《個體工商戶條例》第二條規定:「有經營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條例規定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可以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

2、《民法總則》第五十四條規定:」自然人從事工商業經營,經依法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可以起字型大小。

3、所謂「字型大小」,就是個體工商戶的商號,它是經營者的一個外部標志。在「字型大小」名義下進行的一切民事行為都是個體工商戶的行為。

二、個體工商戶的債務應由誰承擔?

(一)個體工商戶債務,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財產承擔。

1、所謂「個人經營」,也就是公民一人獨資經營。獨資經營的權利主體是公民全個人。由個人行為而產生的法律責任只能由個人承擔,不能轉移給其他人;另一方面,個人也僅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因他人與自己無關的行為而受牽連。因此,作為獨資經營者的個體工商戶是以全部個人財產,而不是以全部家庭財產對經營債務承擔責任的。

個體工商戶一人經營的,其財產責任不涉及家庭共有財產,這是一般原則。個人財產既包括他自己所有的財產,也包括與他共有的財產中應歸其所有的財產部分。如果個人財產沒有從家庭共有財產中分離出來,那就應該在分割家庭共有財產之後,以歸屬於獨資經營者個人那一部分財產來滿足債權人的請求。

總之,個體工商戶一人經營的財產責任,只涉及他的個人財產;債權人只能就獨資經營者的個人財產來滿足自己的全部債權請求,而不能將債權請求權擴大到其他家庭成員在家庭共有財產中的「應有份額」。

2、個體工商戶的個人財產,包括他的經營資本和其他的個人財產,換言之,經營資本和屬於經營者的那一部分其他財產,都是經營者的個人財產。一人經營的個體工商戶,一般應首先竭盡全部經營資本來清償債務,經營資本不足清償的再動用他的其他財產清償。

(二)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

1、經公民個人名義申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用家庭共有財產投

資,或者收益的主要部分供家庭成員享用的,其債務應以家庭共有財產清償。

2、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其收入為夫妻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

3、由於參加經營的家庭成員的身份關系不同,家庭經營的責任范圍也不盡一致:

(1)配偶雙方共同經營或配偶雙方與未婚子女共同經營時,一般說,全部家庭財產都應當作為履行債務的擔保。全部家庭成員既作為整體從事經營,亦作為整體承擔民事責任,責任限度當然涉及全部家庭財產。

(2)配偶一方與未婚子女共同經營,配偶一方並不參加經營的,不參加經營的另一方配偶對經營債務不承擔責任,因此他(她)的個人財產與他(她)在家庭共有財產中的應有份額不能用於清償經營債務;

(3)未婚的兄弟姐妹之間共同經營的,父母只要不加入經營活動,就不應以他們的共同財產對子女經營債務負責。如果父母出資而不經營,就應以出資為限對子女的經營債務負責。

(三)個人經營的工商個體戶,其個人財產與家庭財產難以區分的,應以家庭財產承擔債務的清償責任。

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如以家庭共有財產承擔責任時,應當保留家庭成員的生活必需品和必要的生產工具。

三、個體工商戶在訴訟中的地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九條規定:

1、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型大小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型大小經營者的基本信息。

2、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登記的經營者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合同法,個體工商戶簽定合同時只蓋公章不簽字有效嗎

合同上蓋了公章沒簽字是有效的。

《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版立合同的,自權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一般來說只有符合法律所規定的生效條件合同,才是有效的合同,否則有可能不僅無效而且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評價當事人各方的合意, 在合同效力方面, 是規定合同的有效要件,作為評價標准。 對符合有效要件的合同,
按當事人的合意賦予法律效果,對不符合有效要件的合同,則區分情況,分別按無效、可撤銷或效力未定處理。

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法律評價當事人合意的標准,故應不同於合同的成立要件。按《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合同的有效要件應包括: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一些特殊合同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有效要件,如對外合作開採石油合同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才能生效。

❻ 個體戶和有限公司的區別

個體戶和有限公司的區別如下:
1、注冊資本要求不同,個體戶在進行工商注冊登記時,沒有注冊資本最低要求;有限公司在進行注冊登記時,其最低注冊資本為3萬元人民幣,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10萬元人民幣;
2、優劣勢不同,個體工商戶申請注冊登記手續較簡單,費用少,經營起來相對更靈活。缺點是信用度及知名度比公司低,無法以個體戶營業執照的名義對外簽合同;
3、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個體工商戶如果做生意虧了本,需要對全部債務負責。有限責任公司如果做生意虧了本,可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4、納稅及稅收計算方式不同,個體工商戶一般是稅務機關根據其所在位置、規模、員工人數、銷售商品等來估算你的銷售額,然後再給定稅。而有限公司則是通常要求企業必須核算健全;
5、注冊登記不,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時無需公司章程,而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時則需要公司章程;
6、享受的優惠政策不同,有限公司可以設立分支機構,也可以委派他人作為有限公司分支機構負責人,但由設立該分支機構的有限公司承擔責任。而根據規定,而個體工商戶不能設立分支機構。
《個體工商戶條例》第九條 登記機關對申請材料依法審查後,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當場予以登記;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要求的,當場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二)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性內容進行核實的,依法進行核查,並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是否予以登記的決定;
(三)不符合個體工商戶登記條件的,不予登記並書面告知申請人,說明理由,告知申請人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
予以注冊登記的,登記機關應當自登記之日起10日內發給營業執照。
國家推行電子營業執照。電子營業執照與紙質營業執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❼ 個體工商戶以個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有效

有效,經營者在法律允許經營的范圍內對外簽訂的合同,應該受到法律保護。經營者對外簽訂合同,只要在合同上簽名就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有效合同,是指具備了合同的生效要件,能夠產生合同當事人預期法律效果的合同。 法律評價當事人各方的合意, 在合同效力方面, 是規定合同的有效要件,作為評價標准。 對符合有效要件的合同, 按當事人的合意賦予法律效果,對不符合有效要件的合同,則區分情況,分別按無效、可撤銷或效力未定處理。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它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意思自治原則的當然要求。合同不得違反強行性規范,是由合同制度的目的所決定的,為一般的原則。除了法律的強行性規范外, 合同還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標的決定著合同權利義務的質和量,沒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積極的意義,應歸於無效。合同標的可能,是指合同給付可能實現。合同標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自始確定,或可得確定。當事人能夠了解合同的狀況和法律效果,對保護其合法權益和減少糾紛均具有意義。自然人簽訂合同, 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締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❽ 個體戶同時在企業簽訂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和個體戶簽訂的裝修合同當然也有法律效力。因為簽署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主要看是否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具有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年滿18周歲,或者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訂立合同。間歇性精神病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他們不具有締約行為能力。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和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不能訂立合同。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是構成有效合同的先決條件之一,一方在被欺詐、脅迫或者重大錯誤下訂立的合同往往非其真實意思表示,屬於無效或可撤銷的合同。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合同不違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違反當事人必須遵守、不得通過協商加以改變的強行性法律規定。換言之,當事人並不必須遵守合同法中用以指導當事人訂立合同的任意性規定。
(4)合同的內容必須確定或可能:合同內容確定,是指合同內容在合同成立時必須確定,或者必須處於在將來履行時可以確定的狀態。合同的內容可能,是指合同所規定的特定事項在客觀上具有實現的可能性。如果合同內容屬於事實不能、自始不能、客觀不能、永久不能及全部不能中的任何一種情形,則合同無效。

❾ 個體工商戶公章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個體工商戶公章具有法律效應!只要是公章就不能隨便使用,一旦使用都要承擔法律風險的。

熱點內容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