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聯系函與合同的法律效力

聯系函與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4-18 04:57:39

『壹』 按照法律規定,如果給甲方提供聯系函,甲方不簽收的情況如何處理

摘要 2、若甲方為個人,建議請公證人員或者與甲乙雙方無關的第三人,做為監交人,隨同乙方人員共同送達,若甲方拒絕簽收,則留存監交人簽字確認的對方拒絕簽收的書面材料。

『貳』 告函的法律效力高於合同嗎

告函是一種通知的形式,只是起到告知作用。其法律效力不可能高於合同。

『叄』 由於甲方的原因,不能繼續施工,想寫一份聯系函給甲方,怎麼寫

創作思路:

標題:XX公司工作聯絡單。

表格:From:部門人員姓名,職位,電話,要求完成日期。

TO:部門人員姓名,職位,電話,可以達到日期。

下面再有大格,具體寫什麼事,做法,

其它的版可以自己依據需要制定,最後,上司簽字。

正文

關於XXXX不能施工的情況說明:

XX公司:

我施工方的人員、設備按照合同於X時X日已經進場,准備按時開始施工,由度於貴方XXXXXXXXXX。等原因,暫時還無法施工,希望貴方盡快解決上述存在問題,使我方能夠正常施工作業,以免延誤施工進程,使合同能夠順利完成是盼!

祝順利XX施工隊2013年4月2日(不知版道不能施工原因,用X代替,甲方和本方也是用XX代替,正式聯系權函要寫上真正名稱和不能施工原因)。

『肆』 函有法律效力嗎

律師函並不是真正有效,具體還要法院的認可,如果法院不認可,則是無效的律師函。版

律師函的權本質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對於訴訟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律師函必須要有律師簽章和蓋章,代表對此函負有法律責任,如無則為偽造。如受到威脅、恐嚇、損失等,可向公安機關報警,追究委託人以及律師的責任。

(4)聯系函與合同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律師函的聯系方式包括發函律師的聯系方式及委託人的聯系方式。聯系方式一般包括律師事務所的名稱、發函律師的姓名、電話號碼、郵箱、傳真號碼、聯系地址和郵編等。這樣方便對方可以有多種方式和我方取得聯系。

實務中也有隻寫發函律師聯系方式的,這樣對方就可以直接跟律師溝通,律師再把溝通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委託人,這樣律師的工作就有形化了。如果對方直接跟委託人聯系,律師還得從委託人那獲得信息,那就比較被動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律師函

『伍』 按照法律規定,如果給甲方提供聯系函,甲方不簽收的情況如何處理

1、若甲方為法人單位,按照甲方營業執照上的地址用快遞郵寄過去,保存好對方門衛或者已發送改快遞的回執。
2、若甲方為個人,建議請公證人員或者與甲乙雙方無關的第三人,做為監交人,隨同乙方人員共同送達,若甲方拒絕簽收,則留存監交人簽字確認的對方拒絕簽收的書面材料。
3、若雙方合同有約定,可以採用公告或通知的形式,則僅需要在指定地點張貼,留存照片。
希望以上建議對你有幫助,若能夠幫到你,請選為滿意答案,謝謝。可追問。

『陸』 一張工作聯系函成功討要建設工程款


【關鍵字】

建設工程合同、配合費、合同糾紛、宿遷律師、徐守波律師


【案情簡介】

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某分公司承包江蘇電力公司某供電公司綜合辦公用房,2005年11月5日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某分公司就工程配合費致函江蘇電力公司某供電公司。內容為:工作聯系函 某供電公司辦公用房由我單位總承包,其中部分項目被業主分包給其他單位施工,按照規定,總分包單位應向分包單位收取2%—5%的配合費,經業主與總分包單位協商,確定按分包工程價的2.5%收取(不包括已口頭協商和簽訂協議的項目):(一)分包項目總價1.氣體滅火約40萬元;2.空調安裝約140萬元,3.弱電安裝約50萬元,4.電梯安裝約20萬元。(二)已口頭同意及已簽訂協議的項目應付配合費1.外牆金屬塗料1.5萬元(已簽協議);2.外牆腳手架租金8000元(已簽協議);3.鋁合金窗安裝6萬元(已簽協議);4.1-6層室內裝飾五萬元(三方口頭答應);(三)總分包單位應盡可能向分包單位提供方便,做好配合工作;(四)配合費內不含各種稅、費,該費用不計入工程決算結算,不經審計,以上費用由業主代付,生效後先付80%,餘款待工程結束後十天內付清。同日,江蘇電力公司某公司朱某某代表江蘇電力公司某公司在工作聯系函上簽署同意字樣。工程結束後,江蘇電力公司某供電公司於2009年12月2日給付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某分公司配合費5000元,後由於江蘇電力公司某供電公司拒絕支付配合費事宜,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某分公司請求徐守波律師代理其向宿遷市沭陽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按照工作聯系函確定數額支付配合費。


【律師觀點】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工作聯系函可以確定屬於雙方簽訂的合同,故江蘇電力公司某供電公司應當向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某分公司按照工作聯系函支付確定的配合費。


【裁決結果】

經宿遷市沭陽縣人民法院立案審理,出具支持原告判決:江蘇電力公司某供電公司於判決生效後三日內向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某分公司支付配合費190500元。一審判決後,江蘇電力公司某供電公司不服提起上訴,二審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


【律師名片】

徐守波,江蘇宿遷律師,江蘇鍾山明鏡(宿遷)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執業證號:13213201110645455。1981年生,男,漢族,江蘇省沭陽縣人,哈爾濱商業大學法學學士。2007年起從事集團公司類法律事務處理,2010年起從事律師工作。2011年開展百名律師走千村進萬戶法制宣傳活動,2012年,創辦宿遷徐守波律師網,2013年網路知道特邀法律專家。

『柒』 關於確認函類的工作聯系函回復的法律效力問題

這個是否生效關鍵要看具體內容,要根據內容來確定是否生效,你說的這種情況估計來說如果聲明於收到後多長時間內不予回復,視為認可。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有效的。

那建議你再發一份,說明一下

『捌』 工程聯系函掃描件具有法律效力嗎

你是施工單位,發了工程聯系函要求延期,甲方回復了同意了,但回復函是掃回描件不是原件答,一般情況下是沒有法律效率的。
工程聯系函掃描件相當於復印件,如果出現糾紛,對方不於認可就沒有法律效力,你應當立即去函,要求對方把原件寄給你們,也可以請對方發函確認,某某時間發給你的什麼掃描件與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率。

『玖』 求解聘用函與協議書的法律意義

詳解三方協議~(08畢業xijm共享)[zz]

盡管許多畢業的大學生已做了充分的精神准備和心理准備,然而,當他們帶著憧憬和懵懂真正踏入職場,仍有茫然不知所措之感。在求職受騙後,不知如何投訴,不會用法律武器維權。沒有充分了解自己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不懂勞動合同怎麼簽訂,招工手續如何辦理,試用期的期限又是多久?

職場案例:小萌大學畢業來到一家私企公司,覺得工資還不錯,乾的也有勁。起早貪晚,加班不斷。誰知試用期沒完沒了,隻字不提轉正的事。忍耐了一個月之後,小萌終於忍耐不住,跑去問老闆,老闆只是口頭答應馬上辦理轉正手續,但一個月過去了,老闆好象忘了這事,小萌就再次提起這事,誰知等來的結果卻是以心態不穩,被炒了魷魚。因為沒有合同在先,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一、三方協議是什麼?

三方是指學校,企業,畢業生三方。三方協議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三方協議的意義何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簽?應屆畢業生,三方協議一旦簽署,就意味著大學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確定,因此,應屆畢業生為了保障自身權益,簽三方協議要注意細節和簽約事項。在簽定三方協議前,要與企業充分地洽談,認真查看用人單位的隸屬關系,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權;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則需要經過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審批才能招收職工,協議書上要簽署他們的意見才能有效。

應屆畢業生還要對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門的特殊規定有所了解。詳細了解用人單位的情況,包括規模、效益、管理制度等,還要了解自身與用人單位的權益、職責關系,了解協議期限。在協議中,崗位、待遇、工作環境等都沒有體現,因此,畢業生要先對用人單位做好充分了解,認真考慮自己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權衡利弊。

一旦簽了三方協議,就要受法約限制。不要出現簽三方協議後違約問題,以免給人留下不誠信印象,給自身帶來負面影響,頻頻違約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畢業生簽訂協議書時要慎重,畢業生在協議書上簽了個人意見,用人單位在協議上簽字蓋章後,該協議即開始生效,畢業生不得單方面終止協議。在簽訂合同或解除協議之前,該協議都具有效力。

如果在簽訂之後,又有其他就業選擇,必須與原單位辦理書面解約手續,經用人單位上級人事主管部門備案後,辦理改派或其他手續。但畢業生可能要承擔相關違約責任。

畢業生毀約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新的簽約單位薪水高,二是新的簽約單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從2005年開始,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後,如出現畢業生違約情況,違約金被限定不超過畢業生一個月的工資。雖然違約要受到經濟損失,但是數量上不是隨意的,如遇到企業漫天要價的時候,畢業生要懂得用法律法規保護自己。

二、就業協議不能取代勞動合同

三方協議簽定後不是完事大吉,還要與企業簽定勞動合同。

勞動保障部門指出: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單位一旦和求職者確立了勞動關系,就應依法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勞動合同而未訂立的,勞動者可以隨時終止勞動關系。

有關專家形象地比喻說,就業協議類似於「出嫁協議」,而勞動合同類似於「夫妻協定」。前者發生在學生畢業之前,由學生、學校、用人單位三方共同簽訂「出嫁協議」,以確定就業意向和相關權益,包括擅自解除約定方應支付的違約金;但是,「出嫁協議」只約束「婚前」,「婚後」的生活如何安排,應由「夫妻協定」明確。一旦學生畢業離校後,學校將脫離三方關系,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方應確立勞動關系,簽訂勞動(聘用)合同,而就業協議則同時終止。

一份合法的合同包括: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應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對於工作的內容應當盡量細化。如,崗位工種外延大或比較廣,說明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當事人從事的崗位工種變化范圍大。求職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對崗位工種適度細化。對於試用期、培訓、保守商業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求職者希望在勞動合同中體現的內容,當事人可提出在勞動合同中寫明。求職者一旦發現條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的,及時要求用人單位進行說明修訂。

勞動法》第16條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就應當訂立《勞動合同》。而《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條又補充規定:試用期應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第21條還指出: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勞動保障部門還提醒勞動者:「在就業協議中約定了服務期和違約金,就無需再簽訂勞動合同。」這是一種誤解,在明確勞動關系之後,求職者應注意及時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以防止社會保險費等權益受到侵害;單位不與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的做法明顯是違法的,畢業生不要以為不簽合同就可以更自由,不簽合同會損害畢業生作為勞動者的權益,特別是在雙方產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出現工傷等情況時,會帶來更大麻煩。雙方未訂立勞動合同的,「跳槽」行為將不受用人單位約束。

宏威職業顧問總經理兼首席咨詢師郭策先生友情提示:職場維權,是大學生進入職場前的最後一課,《勞動法》中相關條文,作為畢業生應該牢記在心,學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用法。學會職場維權,避免今後的職業之路跌跌撞撞、深一腳、淺一腳,甚至摔跟斗。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該出手時就出手,才能順利進入職業發展的健康之路。

簽訂三方協議注意事項!!!!!!!!!!

1.就業協議的主體合法原則。簽訂就業協議的當事人必須具備合法的主體資格。對畢業生而言,就是必須取得畢業資格,如果畢業生在派遣時未取得畢業資格,用人單位可以不予接收而無須承擔法律責任。

2.填寫用人單位名稱時,務必注意,是否與單位的有效印鑒上的名稱一致,如不一致,協議無效。

3.學生填寫自己的專業名稱時,要與學校教務處的專業名稱一致,不能簡寫。

4.試用期與見習期的時間。外企、合資企業、私企一般採用試用期,根據合同期的長度,可以由 1 - 3 個月不等,通常試用期為 3 個月,不得超過 6 個月。國家機關、高校、研究所一般採用見習期,通常為一年。試用期和見習期只取其中之一,將另一項劃去。

5.違約金。由學生和用人單位雙方協定。不少單位為了「留住」學生,以高額違約金約束學生。學生應該在協商中力爭將違約金降到最低,通常違約金不得超過 5000 元。

6.現行的畢業生就業協議屬「格式合同」,但「備注」部分允許三方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承諾一套,做一套,畢業生可將簽約前達成的休假、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注欄中說明,如發生糾紛,可以及時向法庭舉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7.學生在簽訂「協議」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步驟。等用人單位填寫完畢、蓋章後再到學校就業指導中心鑒證蓋章。有的學生偷懶,自己填寫完畢後就直接到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要求蓋章。後果是,單位在填寫時,工資待遇等與過去承諾的大相徑庭。學生不滿卻因為自己和學校都已經簽字蓋章,回天無力。要不逆來順受,要不就被迫違約,賠償用人單位。

簽定三方協議時的實際經驗~

找份工作不容易,找份好工作更不容易,於是你也許會草草「就範」,讓那些忽略的細節擾亂你進入職場後的心情。且聽此地事後諸葛亮,幫你防範可能對你的傷害。

在簽之前你不妨問清幾個問題:

1、你的工資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後工資。稅前工資是包含了你依法應當承擔的個人所得稅,你實際拿到的工資還要扣除個人所得稅金額。如果用人單位答應支付你稅後工資,則建議你要求用人單位在就業協議中予以明確,否則發生爭議時將被認定為稅前工資。

2、明確用人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即明確用人單位將為你交「城保」還是「鎮保」。如是「鎮保」,工資中就不必扣除個人負擔部分。如果是「城保」,你要與用人單位明確你的工資當中是否包含社會保險金的個人承擔部分。

如果用人單位答應為你承擔社會保險金的個人承擔部分,則建議你要求用人單位在就業協議中予以明確。

3、確認你的工資中是否包括住房公積金。你的公積金個人負擔部分按照你被錄用後首月的工資金額的 7% 計算。如果沒有明確約定,那麼你的工資一般都包含了住房公積金個人負擔部分,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都會代扣代繳。

畢業生簽就業協議注意內容~

一. 報到證

《報到證》,全稱《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是列入國家就業方案的也畢生才能持有的有效報到證件。《報到證》的作用主要有:

(1)到接收單位報到的憑證;(2)證明持證的畢業生是納入國家統一招生方案的學生;(3)辦理人事檔案,戶口遷移等手續的憑證;(4)證明畢業生具有畢業資格;(5)人才服務機構存檔的證明。

二. 試用期與見習期

《勞動法》規定,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規定所約定的試用期必須與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相符,具體為:

勞動合同期限不滿六個月的,不得設立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滿六個月不滿一年的,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是滿一年的不滿三年的,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勞動合同期限是三年以上的,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勞動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畢業生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而且不需要理由,也無須承擔違約責任。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畢業生只有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單位的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見習期是國家按有關規定對大中專,技校畢業生轉為國家幹部編制之前執行的見習考察期限;試用期是勞動合同的約定條款,是指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在建立勞動關系後為互相了解,選擇而約定的考察期限。

見習期與試用期的區別:

1、期限不同。見習期的期限一般為一年以上,而試用期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

2、使用對象不同。見習期是專門適用於大中專畢業生,是對剛剛畢業的大中專生在轉為國家幹部編制之前制定的考核期間。

3、雙方約束力不同。見習期只對畢業生有約束力,而畢業生則沒有對應的權利。

4、法律效率不同。見習期是強制性的,而試用期不具有強制性。

因此,畢業生在簽訂就業協議時,必須搞清楚自己所使用的到底是見習期還是試用期,謹防上當。

三. 勞動合同的解除

用人單位解除合同:

(1)有權解除勞動合同,而無需證的勞動者意見,也不必履行特別的程序,更不存在經濟補償問題: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傷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用人單位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來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經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屬於上述情況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必須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給勞動者以各項經濟補償。勞動者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1、試用期內的;

2、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3、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方協議是由學校作為見證,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一份意向性協議,它具有法律效力,但它不能替代勞動合同。同學們要正確理解和得用三方協議,應該從四個方面著手:

第一,唯一性,即畢業學生不得持有多份三方協議,如果學生簽訂多份三方協議,則一旦出現沖突以第一份協議為准。第二,法律效力的時限,三方協議的法律效力在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之後即告終止;第三,三方協議中的違約金必須經由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協商之後約定,並且違約金的數額必須符合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相關規定;第四,備注欄,畢業生應該盡量將單位的承諾,如休假,住房補貼,解決戶口,保險等各項承諾明確寫入備注欄,現實的情況是90%的以上的三方協議中備注欄全是空白。

另外,在三方協議涉及的三方中,真正履行責任和權利雙方是用人單位和畢業生,而學校只是作為一個見證單位,不承擔任何責任。

關於違約金的上限各地有不同的規定,北京地區規定違約金不得超過畢業生12月工資的總和,而在國內大部分地區都沒有明確規定違約金的上限,這種情況下,則以雙方協商金額為准。畢業與用人單位還可以互相約定違約金,以應對用人單位違約的情況,從而維護自身的權益。

P.S三方協議的範本

第一部分

甲方(單位): 法定代表人:

法定地址: 郵政編碼:

乙方(甲方員工)姓名: 乙方身份證號碼: 聯系方法: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達成如下競業限制條款以資共同遵守:

1、競業限制的范圍為:乙方不得在與甲方生產同一產品和有競爭關系的其他單位任職,不得自己從事與甲方有競爭關系的產品的經營,不得從事經營與甲方有相同或類似客戶的行業,也不得從事經營與甲方經營項目相同或類似的行業。

2、競業限制期:勞動合同期限內及解除勞動關系後 年。

3、勞動合同解除後,甲方一次性向乙方支付競業限制補償費計人民幣元整。

4、若乙方違反以上約定,應向甲方支付人民幣計元違約金並賠償其他經濟損失。

5、本協議自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

6、本協議一式兩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法定代表人(簽字): 身份證號碼:

二OO 年 月 日

第二部分

簽訂本就業協議應遵守的條款

第一條本《就業協議書》適用於參加初次就業的普通高校(含研究生培養單位)畢業研究生、本專科畢業生;在中國境內登記注冊的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部隊以及依照中國法律核准登記的外因公司、分支機構。

第二條 簽訂本就業協議應當遵守平等、自願、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三條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有權利了解對方的實際情況,被了解方應當如實介紹自己的情況,不得弄虛作假。

第四條《就業協議書》如增加其他約定條款,約定條款內容不得違反國家法律和行政規章的有關規定,不得損害學校、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聲譽及合法權益。

第五條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對就業協議的成立,有其他約定的,須在就業協議書中註明。例如:用人單位進人需要經人事主管部門核準的,應當在協議書中約定,核准後就業協議成立。

第六條本協議經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簽字或蓋章後生效,經學校鑒證登記後作為簽發報到的依據。

第七條本協議一式四份,畢業後、用人單位、畢業後所在學院和學校各一份。

雙方協議的主要條款

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名稱 主管部門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人及電話 單位性質

檔案

接收 單位名稱 郵政編碼

詳細地址

畢業生 姓名 性別 民族 出生年月

學院 專業 政治面貌

學位類別 學歷 培養方式

生源地 婚姻狀況

聯系方式

雙方經協商達成如下協議:

第一條 畢業生工作的地點:

第二條 畢業生的工作崗位是:

第三條 畢業生戶口遷入地地址:

用人單位每月支付的勞動報酬是:

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初次服務的期限是:

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後是否簽訂: 合同。

本協議是否需要用人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核准後成立

雙方商定按下列步驟解決爭議:

一、對本協議產生糾紛和爭議的,協商解決。

二、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意見,任何一方可向當地政府主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申請調解。

三、調解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方違約向另一方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約定支付違約金的,違約金額最高不超過2000元。違約方應徵得另一方的同意,另一方簽字蓋章後方可解除協議。

其他約定:

畢業生意見: 用人單位意見:

簽字: 簽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用人單位主管部門意見:

簽字、蓋章:

年 月 日

『拾』 個人與裝修公司聯絡函有法律效應嗎

合同的成立 要件 有四個 第一 存在合同雙方或者合同多方當事人。 第二 訂約當事人就合同主要條款達成合意。 第三 合同的成立要經過要約和承諾。 第四 有合同標的存在

熱點內容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