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單親家庭的法律責任

單親家庭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18 06:48:50

『壹』 單親家庭帶著孩子犯了事,法院能判處強制執行嗎

大家也都明白和知道,無論是單親家庭還是比較好的家庭,只要是帶著孩子犯了不好的事情,那麼也需要接受相關的法律制裁。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有一個很好的狀態,無論是什麼樣的家庭,只要觸犯了法律的底線,那麼一定需要接受相關的懲罰。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不然的話也會導致事情更加的惡劣,還會帶來不好的表現。如果說事情比較嚴重的話,法院也可以直接判處罪行

犯了錯誤要接受懲罰

無論是單親家庭還是比較好的家庭,只要大家犯錯誤了這也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所以說大家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有一些事情是不可以隨便去做的。這樣也會給自己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還會讓自己感覺到非常的不好,大家也都表示知法犯法是非常惡劣的一件事情。

『貳』 離異家庭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在家庭結構中,家庭成員的完整與殘缺對子女教育有著很大影響。單親家庭由於其家庭結構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諸多問題上也有其特殊性。單親家庭最大的受害者,當然是失去朝夕相處的父親或母親的孩子。在一個家庭中,他們是弱小的,除了父母,他們一無所有。所以失去父親或母親對他們的打擊和心理壓力就可想而知。有研究表明,單親家庭中,大部分孩子在家庭變故的很多年之後,其心理創傷仍難以癒合。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活動我發現,單親家庭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心理方面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
一、沒有安全感,膽小、敏感、消極、自卑的心理。一直以來,父母都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父親,在孩子心中,是百事通,是萬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而母親則是他們生活中和心靈上最最親密的人。處在一個沒有父親或母親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沒有這份優越感,也由於世俗的偏見,認為離婚總是不光彩的事,單親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變得很敏感,特別是小孩子們在鬧別扭的時候,就會更覺得自己是如此勢單力薄。此時他們的內心會想,如果我要有父親(或母親)在身邊,一定會比現在更強大,這種想法自然而然的就激發了他們內心對父母的怨恨。
二、極端、暴戾、孤僻、叛逆。因為父母離婚而不理解父母和憎恨父母的孩子很多。他們的內心是十分矛盾也是十分痛苦的,在憎恨父母的同時,內心又是那麼地渴望父愛和母愛。因此父母離婚的孩子總是不由自主得要干出一些極端的、出格的事情來,好引起父母和他人對自己的關注。一個求助者就曾經和我談到了這個心理,他說從小到大隻要看見別人一家三口的溫馨場景,就十分痛恨自己的父母自私的離婚行為,因而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特想干出點兒驚天動地的事情,甚至總想著自己干出犯罪的事情才好呢,好讓他的父母為他們當初自私的離婚行為內疚一輩子。
三、容易撒謊、分裂人格。因為離婚,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對不起孩子,於是都希望自己能夠補償孩子一些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東西,離了婚也盡量在孩子面前和平相處。於是孩子對父母都親、都很依賴,可是分離時卻必須做出取捨,因為他們想盡辦法也不能把父母都拉在自己身邊。由於父母離婚的孩子很早熟也很敏感,他們能洞察到對媽媽不能說爸爸好,對爸爸不能說媽媽好。有時不能告訴爸爸,媽媽的生活真相。有時不能告訴媽媽,爸爸的新動態。孩子就這樣每天都生活在察言觀色和各種矛盾之中,糾結於父母之間的敏感關系之中,漸漸的就習慣於撒謊、隱瞞、偽裝自己,人前是一個樣子,人後又是另一個樣子,形成分裂的人格。
四、厭世、嫉妒、敵對。父母離婚會使孩子產生消極心理,覺得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婚姻就是這個樣子,在今後的生活和婚姻中遇到困難也往往不去做出積極的努力,放任自流的逃避著自己的責任。遇到感情問題,他們大多會用愛情是曇花,男人不可信,女人靠不住等等厭世的心理去面對,更有甚者長大之後喜歡追求各種情感刺激,對偷情、一夜情等畸形的情感產生極深的依賴心理。因為家庭的不完整,他們嫉妒別人談自己的父母,談自己溫暖的家,甚至不願看見別人和父母在一起的溫馨場面,嫉妒使他們產生了一種羞於啟齒而又十分強烈的憎恨心態。他們不相信周圍的人,很難包容周圍的人,因為沒有愛的安全感,使他們不善於與周圍人進行情感交流,常常偏激的把他人的過錯放大化,把他人的善意批評或好言相勸,看成是惡意的舉動。對於和他人產生的矛盾和分歧,他們輕則置若罔聞,重則尋機報復,經常挑起一些帶有惡作劇色彩的事端,更嚴重的甚至以對他人的戲弄或毆打為樂,以至於他們經常很孤立,很難與人和諧相處。
五、對婚姻沒有清晰的概念,婚後難以適應家庭生活。這是離婚家庭出來孩子長大以後的最大苦惱。由於對婚姻缺乏清晰的概念,不善於包容別人的他們對另一半有著過於完美的要求,這常常使他們取捨不定,很難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婚姻伴侶,即便找到了婚姻的伴侶,進入了婚姻,也會產生種種不適應,因為一旦進入了婚姻,既需要維系兩個人的關系,同時也需要維系兩個大家庭的關系。面對婚後變得復雜的家庭關系,離婚家庭的孩子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採用適得其反的方法把家庭關系變得越來越糟糕,使自己的婚姻也陷入危機。這是因為他們沒能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學習和掌握到父母處理各種家庭關系的方法,所以當他們自己需要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之時,很難勝任自己的家庭角色。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一個孩子的婚姻概念從哪裡來?不就是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模仿自己父母的婚姻模式嘛!
六、單親一方和孩子之間相互有著很強的依賴心理。單親家庭里的孩子都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因為他已經失去了一個親人,不能再失去一個。其實單親的爸爸或媽媽也一樣,已經失去了一個不能再失去另一個了,於是他們彼此依賴,相依為命。等到了孩子上學工作離開家的時候,這個單親會非常地難受痛苦和孤獨。甚至等到這個孩子到了婚姻的門檻時候,這個單親往往要阻撓或著干預孩子的感情和生活,張口就是為了孩子好,自己把孩子帶大如何不容易,與孩子稍有分歧就認為子女不孝,覺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有的還在子女成家有了另一半的關愛後覺得失落,爭搶照顧子女的衣食住行,想通過這種方式繼續保持子女對自己的強烈依賴。
實際上呢,這些單親是接受不了子女由依賴自己轉為對婚姻中另一半的依賴。而子女長大成家離開父母,與另一半相互依賴共度餘生,於情於理都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規律,而且因為生活背景和社會閱歷的不同,日常生活中產生意見分歧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父母不應該一直讓自己處於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重要地位,子女的意見和想法也同樣需要父母去尊重。而單親一方之所以容易偏激的把這些矛盾擴大化,是因為這個單親不捨得自己的孩子心有所屬,更是這個單親割捨不了長期以來自己和孩子心在一起的捆綁。這種不舍是單親父母最大的心結,好多案例顯示了這個心結不僅帶給了他們自己,也帶給了他們身邊的人極深的生活困擾。

『叄』 國家對單親家庭的政策

單親家庭的政策問題不屬於法律問題,政策不是法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肆』 我想請問我是單親家庭但是我從小就是爺爺奶奶撫養長大我父親卻不負責、可以讓他承受什麼法律責任

  1. 如果你是未成年人,你父母都有對你撫養的義務,這個是法律規定的。

  2. 如果他們沒有履行這個義務,你可以起訴他們。

  3. 如果你父親不履行撫養的義務,你可以通過法院要求他們履行這個義務,你父親應當承擔這個撫養義務。

『伍』 單親家庭獨生子做牢,父親生活不能自理,法院怎麼判

父親生活不能自理,
其獨生子的違法犯罪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法院所判的刑期不會改變,但會人性化的採取監外執行其刑期!
其獨生子是違法犯罪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的,法院所判坐牢刑期不但不變,還會要求加強在牢內的監管!同時會協調當地民政部門,安置好不能自理父親的生活,以便於其獨生子在監獄中的改造!

『陸』 單親媽媽應該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隨著離婚率的上升,越開越多的女性成為了單親媽媽。對於這類人來說,無論是處於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還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單親媽媽要注意什麼法律問題呢?

一、關於子女撫養

1、離婚時怎麼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作為女方,以下情形爭取到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較大:

第一、兩周歲以內的子女一般隨母親生活。如果孩子年齡在兩周歲以內,雙方都爭取孩子撫養權,且達不成一致意見的,除非女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從而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般法院會將撫養權判給女方。

第二、十周歲以上,雙方對撫養權歸屬發生爭執的,要考慮該子女的意見。因此,如果孩子已經十周歲或者更大一些,要爭取到孩子撫養權,必須得到孩子的認同,讓孩子更願意跟母親一起生活。當然讓孩子作這樣非此即彼的選擇未免有些殘酷的。

第三、對於兩周歲以上十周歲以下的孩子,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可優先考慮的情形如下:

(1)女方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女方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男方有其他子女的。

(4)在男女雙方的撫養條件,如工作穩定程度、收入情況差距不大的前提下,如果男方對於夫妻感情破裂有過錯,如,有家庭暴力、有證據證明的婚外情等,孩子判歸女方的可能性較大。

(5)男方有不良嗜好,如賭博、酗酒等惡習等。考慮到其惡習對孩子成長有不利影響,法院一般會將孩子判歸女方。

(6)如果男女雙方均無明顯過錯,各方面條件都相當,如果女方的思想品質好一些,更有時間照顧孩子,得到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7)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2、撫養子女不盡責有什麼法律後果?

男女雙方在離婚的時候經常會因為爭奪子女的撫養權,在法庭上爭得面紅耳赤,那麼取得了撫養權的單親媽媽們就要切實履行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承擔起應有的撫養監護義務。尤其是年輕的單親媽媽,既要工作又要帶孩子,很辛苦,請保姆又沒有條件,有的就將年幼的子女送到老家交給父母帶養。現實當中就發生了父母帶養外孫子女而導致其受傷,另一方要求變更監護權,最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的案例。

這給我們的單親媽媽提了個醒:做為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單親媽媽在撫養、照顧、監護子女方面的義務,相對於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實際上是更重的。因此,單親媽媽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沒有盡到應有的監護義務,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後果,孩子的爸爸就可能以此為由要求變更撫養權。

3、撫養費可以變更嗎?

阿燕與阿明於2006年離婚,並簽訂離婚協議,約定婚生兒子由母親阿燕撫養,阿明每月支付300元的撫養費。離婚後,阿明每月支付300元的生活費給原告,沒有另外支付過教育費用及醫療費用。現阿燕認為物價上漲,且阿明月收入約7500元,300元的撫養費對其來說過低,遂起訴要求阿明增加撫養費至每月2000元。

法院審理認為,小孩跟隨母親阿燕生活,小孩父母雖然就其撫養費作出約定,但不妨礙小孩在必要時提出超過協議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法院在綜合考慮小孩的實際需要、父母的負擔能力以及當地的生活水平後,最終將撫養費定為每月1500元。

提醒:我國法律規定,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在存在原定撫育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因子女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的或有其他正當理由應當增加等情形的,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父或母有給付能力的,應予支持。

4、離婚後可否取消對方的探視權?

對方提出要見小孩的要求是沒有辦法拒絕的,探視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對方有過分的行為可以報警,自己是不能決定不讓對方探視孩子的,中止探視權要由法院來判定。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

(1)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2)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3)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5、離婚後,應由誰對未成年子女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

夫妻離婚後,未成年人子女給他人的人身、財產造成了損害,應由與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進行賠償。但是,如果與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經濟能力不夠、獨立承擔賠償責任確實有困難的,可以要求不與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擔賠償責任。不與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不可以因為未與子女一起生活而拒絕進行賠償。

二、關於財產爭奪

1、離婚怎麼爭奪財產?

(1)了解離婚事由

A、感情確系破裂為其唯一理由。

B、下列情形為感情破裂的推定理由,有下列情形之一即應准予離婚

C、重婚或者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D、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E、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F、因感情不和分居滿2年的;

G、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

(2)收集確鑿證據

為了證明丈夫為過錯方,就要找出並收集他的過錯證據,而不是口頭說明。私家偵探可以通過各種方法進行取證,將丈夫婚外情真實情況用圖片、錄像、音頻等方式記錄下來,或者通過妻子的協助記錄其通話記錄、郵件等。

(3)婚後財產的確定

應根據新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進行確定,分清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並根據證據程度來進行分析,過錯方應當如何進行賠償等事宜。

(4)婚後財產分配問題

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協助其選擇如何對婚後財產進行分配,分配的比例是多少,是否追加賠償等等問題。

2、發現漏分財產怎麼處理?

很多單親媽媽在離婚時,因為各種原因,在財產的處理上並不完善。比如曾經有位全職太太,離婚時做生意的丈夫告訴她公司虧損了,沒錢,她帶著孩子一分錢沒拿就搬走了,日子過得很苦,可是一年後她偶然得知原來前夫早就把財產轉移到另一家公司了,那麼從法律上說,這屬於隱瞞、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重新分割,並且可以多分。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這不光是捍衛自己權益,也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條件而爭取權利。

離婚後發現漏分財產如何處理?

在法院審理的離婚後財產糾紛案件中,比例最大的案件是雙方約定了財產已經處理完畢或者雙方沒有財產爭議了,但離婚後一方又發現對方隱藏、轉移了部分財產,或者發現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漏分了部分共同財產,往往發現漏分財產時距離離婚已經多年,掌握財產的一方最常用的對抗方式就是主張訴訟時效喪失。但是現在這招不靈了,因為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即只要是漏分了共同財產,就應當進行審理。

3、繼承份額別放棄

曾經有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可是很不幸丈夫患了癌症,去世前留下遺囑:把一套房子留給她和孩子,另一套留給自己父母。可丈夫的父母卻將這兩套房子都占著,認為遺囑無效,因為這份遺囑是由兒媳婦代書的。

遺囑無效並非她與兒子就不能得到房子。因為遺囑既然無效,就按法定繼承繼承,她與兒子還有丈夫的父母都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可以共同繼承這兩處房產。所以,遇到這類情況的單親媽媽,別忘記法律賦予您或者您孩子的繼承權,這是您的合法權益,應當爭取。

三、關於公婆的贍養

兒媳是否有贍養公婆的義務?

網友提問:前年,我兒子不幸出車禍去世,我和我的妻子在家帶孫子,兒媳在深圳打工,我現在年老多病,經濟收入不行,我媳婦從不往家寄錢,我想問下,我媳婦有贍養我們的義務嗎?

律師回答: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可見,子女的配偶不屬於贍養人的范疇,所承擔的僅僅是協助贍養義務,法律也沒有規定兒媳對公婆、女婿對岳父母負有贍養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可見媳婦沒有贍養公婆的法定義務。但從道義上來說,應予以照顧。我國法律鼓勵喪偶兒媳贍養公婆。《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建議你們多和兒媳溝通,互相諒解。

四、關於再婚復婚

1、離婚後同居要注意什麼問題?

單親媽媽在經歷過失敗的婚姻後,不免會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顧慮,因此現實當中出現了「試婚」這個名詞。關鍵問題是,同居期間的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不是當然共有的。所以,試婚的男女一定要頭腦清醒,處理好同居期間的財產問題,一方面爭取一些對自己有利的約定或做法,一方面注意收集留存好相關的證據,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還有一些夫妻,離婚之後,為了孩子著想,住在一起,其實這是很沒有必要的!

2、復婚怎麼辦理復婚登記?

經過愛情的磨難和離婚的波折,曾經水火不容的冤家又發現了彼此的優點,愛的火花又重新點燃,兩個人又重新走在一起、和好如初,一家人又再度相聚、破鏡重圓。但是別忘了去辦理復婚登記。因為不辦理復婚登記,在法律上就不是夫妻,你的各種權益都得不到保障。比如,曾經有位單親媽媽因為丈夫有外遇離了婚,帶著孩子過了三年,前夫又浪子回頭了,兩個人又在一起,她想,經歷了這么多,不再在乎那張紙了,就一直沒辦手續。結果一年後,丈夫又犯老毛病和另一個女人同居了。她認為他外遇有過錯,想告他要求賠償,法院不受理,因為她不是配偶,在法律上沒有要求對方忠實的權利,要分割這三年的財產,法院認為同居關系,財產屬於男方個人的,後來禍不單行,男人死了,她因為不是配偶,連繼承權都沒有。

復婚的手續:

(1)申請。要求結婚登記的男女雙方持所需證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戶口的區、縣級市民政局(或鎮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記機關提出申請。

(2)填寫申明書。雙方當事人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提出申請,各填寫一份《申請復婚登記聲明書》。並且,雙方當事人必須在婚姻登記員面前親自在《申請復婚登記聲明書》中「聲明人」一欄簽名或按指印。

(3)審核並登記。婚姻登記機關對雙方提交的證件、聲明進行審查,符合復婚登記條件的,准予登記。審理復婚登記手續後,將原離婚證或法院判決書(或調解書)撤銷,發給復婚登記證,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4)復婚登記證。辦理復婚登記手續後,要將原離婚證或法院判決書(或調解書)撤銷,發給復婚登記證,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3、怎麼才能避免再婚財產?

曾經有位單親媽媽與前夫離婚後帶著女兒嫁給了一個公務員,離婚時單親媽媽分到了一套大房子,丈夫住進來了,後兩人分道揚鑣。單親媽媽怎麼也沒想到離婚時,丈夫認為這套房子的房產證是在他們結婚後才拿到手,屬於夫妻共同財產要求分割。法院認定是這位單親媽媽的婚前財產,不予分割。

雖然最終的結果有驚無險,但我各位準備再婚的單親媽媽們,在結婚登記之前先把各自的婚前財產進行有效確認,對再婚後的財產也可以合理約定,以有效避免婚後的財產糾紛。

怎麼才能避免再婚財產問題呢?

(1)再婚前的財產協議。再婚男女往往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結婚時也會把自己的財產帶入婚姻生活,考慮婚前財產公證較容易得到對方的理解。可以自己列好財產清單,到公證處公證;出於對隱私權的維護,也可以請律師擬定婚前財產協議,做「律師見證」。

(2)再婚後的風險規避。再婚家庭既要考慮多個孩子的教育問題,還要照顧雙方老人,再婚夫妻常忽略自身的養老規劃。一般再婚夫妻已人到中年,因此,再婚夫妻必須為養老特別做計劃,包括從家庭收入中特別提取一部分資金作為雙方的養老基金,通過一些適當的理財手段讓這筆基金增值。有必要通過加入商業保險的方式增強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可以購買養老性質的商業保險,比如養老年金保險、年金保險等等;同時還可購買重大疾病險、住院醫療附加險,以及適量的壽險,以防止因自己出現意外而影響家庭的生活質量。此外,若兩人經濟收入能力差異較大,收入高的一方應該規劃保額較高的壽險或意外險,指定孩子和配偶為受益人,擔負起對家庭的保護責任。

『柒』 【急】跪求:單親家庭在法律上的定義是什麼

不正確。離婚、配偶兩地分居、配偶死亡、未婚先孕等情況的家庭都成為單親家庭。

如《現代社會學》中的定義:現代社會家庭結構形式之一。指因死亡或離婚只剩下夫妻中的一方與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

當地民政局基本都有文件規定定義什麼是單親家庭,然後單親家庭的子女在某些方面有些社會幫助的優先政策。定義基本上都是:因喪偶、離異、未婚先育只有一方撫養孩子等只剩下夫妻中的一方的殘缺家庭。

(7)單親家庭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單親家庭的特徵

1、單親家庭是指至少有一個孩子與單身家長居住在一起的家庭.還有一種從家庭經濟評價角度的定義為:

一個收入單位其中只有生親或養親帶著需要撫養的在學或學齡前子女。

2、所謂單親家庭是指夫妻離異、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組成的家庭.所有單親家庭中尤以離異單親家庭給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

3、所謂單親家庭是指由於喪偶、離異、分居、未婚先孕等或者構成家庭主體的成員不齊全的家庭,由母親或父親單個撫養的孩子即為單親家庭的子女,近年來隨著離婚這一新的社會問題的出現在新入校的大學生中單親家庭的學生逐年增加。

4、所謂單親家庭是指沒有丈夫但可能有18歲以下孩子同住的單親(母親)家庭,各族裔間的單親家庭比例不盡相同,以紐約州為例亞裔中單親家庭比率僅為4%。

5、單親家庭是指只有母親(或父親)與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90年代初開始俄羅斯的單親家庭大量出現到1994年已佔家庭總數的13.4%,單親家庭的主體是單身母親及其子女組成的家庭占單親家庭總數的94% 。

『捌』 單親家庭一系列法律問題

1,成年了,可以自己去戶口所在地改。說是跟母姓,可能為難你,找個合理版的理由,別說是權因為你爸爸怎麼樣,可以說你媽媽要改嫁。
2,可能,不過律師費也得起碼3千吧。
3,你父親老了也得贍養,是義務,你有法律義務行善終(不都是一個問題嗎),想要斷絕是在未成年的時候被人領養,成年了,不行。相對的,你父親死後你就能集成他的財產,除非他吧財產遺囑贈與他人。
4,要進行法律訴訟只有撫養費一項,其他沒有法律需要。找律師就可以。費用3千算便宜了。

『玖』 單親家庭帶孩子法院能強制執行嗎

是否單親家庭,是否帶孩子,並不影響法院強制執行。
如果你沒有按法院判決進行執行,對方申請的話,法院就會強制執行。並且你有執行的條件拒不執行的話,還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

『拾』 出事故撞死人了,撞人的是單親家庭,法律是不是可以從輕發落

你數的這個問題,屬於刑法處罰和定罪量刑問題。

我的看法如下——

1、交通事故撞人致死,只要不存在主觀故意和客觀重大過失,一般來說,不會被處於重刑。這個基本原則。

2、撞人致死案件,首先主動報警、積極搶救傷員,主動陳述案件當時的真實具體情況,態度端正,據實陳述,實事求是。同時積極賠償受害者家屬的經濟損失,取得受害人的一定諒解。

3、有了上述行動,或者有其他立功表現,才有可能會從輕發落。

注意:刑事訴訟法中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需要法定條件,但是法定條件中,不存在「單親家庭」這一條。所以,絕不會因為是單親家庭而存在從輕處罰的可能。

上述看法,供你參考。

熱點內容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