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個人做假酒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個人做假酒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18 12:07:15

① 個人賣假酒2萬以下怎麼處罰

個人賣假酒2萬以下,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賣假酒有可能觸犯兩個罪名分別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或者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第一百四十四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② 賣假酒怎麼處罰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賣假酒怎麼處罰?這一具體問題,我將為您進行解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酒是屬於食品之一,酒有相應質量標準的,如果售賣假酒的,對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那麼賣假酒被查到了怎樣進行處罰?
賣假酒被查處的,要依據賣假酒的情節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責令停止銷售、沒收假酒,處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
市民反映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時,工商人員的處理是有一定程序的。比如消費者反映的煙酒,煙需要向當地的煙草專賣局反映,如果他們鑒定為假煙,煙草部門有相關的執法隊伍處理此事。如果懷疑購買的酒為假酒,則可以撥打該酒生產廠家的電話,由廠家來鑒定真偽。如果是假酒,那麼消費者要盡量保存好相關證據,比如當時購買的酒等等,然後向工商部門反映,工商部門可以上門查處。
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如遇到假冒偽劣酒類商品,可撥打商務投訴熱線12312進行投訴,商務執法人員將協助消費者維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③ 做假酒抓住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
在假酒犯罪的處罰問題上,應當注意的是,處罰的輕重取決於當事人是否構成犯罪,考慮犯罪動機、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累犯、自首、立功等減輕處罰情節,以及當事人的認罪態度等。
造假酒被抓的處罰有兩種可能:
一、如果造假酒仿冒別人的注冊商標的,可能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
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違反國家商標管理法規,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如果造假酒,酒不符合質量,可能已經構成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會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④ 花12萬買茅台酒竟全部是假貨,售賣假貨將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茅台酒又上熱搜了,在南寧一家茶莊購買了12萬余元的茅台酒。但是收到貨之後卻發現全部都是假貨,這家茶莊隨後報警,民警對此事展開調查。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還收購酒的箱子,瓶子和袋子。然後再用幾百元的酒勾兌倒入到真的酒瓶當中,然後將假酒當做茅台酒,以2200元左右的價格售賣。

售賣假貨將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茅台酒它在市面上賣的並不便宜,要是自己低價購買了這批酒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假貨。售賣假貨是要承擔相應責任的,是生產者或者是銷售者,在產品當中參加以假充真。銷售假冒偽劣的產品,冒充合格的產品就會構成犯罪。生產和銷售偽劣產品罪是需要被判刑的,他這種行為已經涉及到了違法,他欺騙消費者,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⑤ 使用假酒怎麼處罰

製作假酒處罰是: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⑥ 做假酒人員需要多久判刑

法律分析: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判刑,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⑦ 湖北一對夫妻手工制假茅台被抓獲,制售假酒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茅台酒應該也是大家耳濡目染的一種比較常見的酒,在一些節日或者飯桌上,大家都會拿出這種酒招待客人,只不過呢,這些酒的價格稍微高一些的,就會有很多人想出一些辦法來製造一些假酒,這樣就可以以此謀得暴利。

這附近兩個人呀,這個造假的配件可是應有盡有,比如說包裝的箱子,然後瓶子還有一些假酒,劣質的酒。

但其實這些假酒和真酒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只不過要非常仔細的去進行區分,甲酒裡面的這個甲醇含量是超標的,就對於身體肯定是有危害的,做人也不能為了錢就什麼都不顧了。

而造假酒就已經涉嫌了假冒注冊商標罪,還有就是涉嫌銷售違規生產酒,違反了市場上的規定,這個罪就是關於食品葯品安全犯罪案例,這兩個人謀取了暴力,也不知道有沒有錢花,終將要是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的,所以咱們在賺錢的時候一定要用正正當當的手法去賺錢,要不然哪怕是有命賺可能也沒命花呀。

⑧ 做假酒是犯罪嗎

做假酒是犯罪。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追訴標准有三個: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後,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只要滿足三項中一點即可構成該罪。因此,您只說金額1萬多無法確認您是否構成犯罪。

相關法條: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十六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後,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⑨ 假酒怎麼處罰標準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1、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2、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9)個人做假酒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如果賣假酒構成犯罪的,可以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刑事責任,而該罪是屬於故意的犯罪,如果不知道是假酒而銷售的,是不會構成刑事犯罪的,所以當事人要舉證自己並不知情,這樣就能免於刑事處罰。舉證不知情的方法:

1、證明購買的酒來源是合法的,例如購買的酒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提供購進單據、發票等。

2、證明自己也是假酒的受害者,例如證明假酒的包裝、性狀與真酒十分相似,而自己進貨渠道是合法的,是渠道商將假酒賣給自己等。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銷售假酒的,並不是屬於故意的行為,所以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銷售者也是屬於受害者,不知情銷售假酒的當事人可以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提供購買渠道的信息,幫助公安機關破案。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